- 年份
- 2024(8099)
- 2023(11115)
- 2022(9293)
- 2021(8415)
- 2020(7495)
- 2019(17256)
- 2018(16895)
- 2017(32066)
- 2016(18539)
- 2015(21315)
- 2014(21599)
- 2013(20922)
- 2012(19372)
- 2011(17310)
- 2010(17743)
- 2009(16240)
- 2008(16562)
- 2007(15221)
- 2006(13112)
- 2005(12042)
- 学科
- 业(82309)
- 济(78539)
- 经济(78448)
- 企(74571)
- 企业(74571)
- 管理(65793)
- 方法(37225)
- 数学(28976)
- 数学方法(28743)
- 农(27968)
- 业经(27593)
- 财(26694)
- 中国(20938)
- 务(20615)
- 财务(20599)
- 财务管理(20574)
- 农业(19973)
- 企业财务(19466)
- 技术(18647)
- 理论(17714)
- 制(15686)
- 和(14800)
- 策(14261)
- 划(14037)
- 贸(13327)
- 贸易(13324)
- 地方(13051)
- 易(12920)
- 企业经济(12287)
- 经营(11996)
- 机构
- 学院(268894)
- 大学(257465)
- 济(108917)
- 经济(106677)
- 管理(104565)
- 理学(89515)
- 理学院(88634)
- 管理学(87313)
- 管理学院(86820)
- 研究(82961)
- 中国(63312)
- 京(53753)
- 财(50658)
- 科学(49614)
- 农(49108)
- 江(43833)
- 所(42786)
- 财经(40316)
- 业大(39779)
- 中心(39069)
- 农业(38771)
- 研究所(38365)
- 经(36385)
- 技术(34323)
- 州(33972)
- 范(33900)
- 师范(33586)
- 北京(33578)
- 经济学(32468)
- 经济学院(29618)
- 基金
- 项目(169769)
- 科学(134341)
- 研究(130269)
- 基金(119324)
- 家(101862)
- 国家(100797)
- 科学基金(87469)
- 社会(79932)
- 社会科(75546)
- 社会科学(75523)
- 省(71284)
- 教育(64713)
- 基金项目(63438)
- 划(58198)
- 编号(56479)
- 自然(55598)
- 自然科(54325)
- 自然科学(54307)
- 自然科学基金(53396)
- 资助(48720)
- 成果(44060)
- 课题(40068)
- 重点(38782)
- 创(38769)
- 业(38686)
- 部(38474)
- 发(37675)
- 创新(35294)
- 项目编号(33572)
- 性(33526)
- 期刊
- 济(123455)
- 经济(123455)
- 研究(74437)
- 中国(56399)
- 农(45520)
- 财(44142)
- 管理(41022)
- 教育(40212)
- 学报(36768)
- 科学(34878)
- 技术(32684)
- 农业(30923)
- 大学(28146)
- 学学(26558)
- 业经(22895)
- 融(22323)
- 金融(22323)
- 财经(20592)
- 业(19524)
- 经济研究(18476)
- 职业(18411)
- 经(17838)
- 问题(16403)
- 技术经济(16160)
- 财会(14045)
- 商业(13065)
- 坛(12793)
- 论坛(12793)
- 现代(12599)
- 技术教育(12592)
共检索到401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启昌
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首先必须主动适应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毕业生素质与企业的需求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社会、企业的信任和支持。但现实工作中,企业用人需求与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人才往往存在差异。通过在企业、学校、学生之间开展供需状况的调查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进而缩小这种差异,以实现校企双赢。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差异分析 调查报告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史枫
文章在实际调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技能型人才的内涵、分类和特征,归纳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使用状况与评价,从一般技能型人才到高技能人才细致分析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规格与能力素质要求。基于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规格,提出要进一步厘定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最后,对职业院校优化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六点建议。
关键词:
技能型人才 需求规格 人才培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程海水 徐莉
随着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的发展壮大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应用人才。高职院校是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因此,企业和高职院校亟需找到企业需求与计算机人才培养之间的契合点,做到无缝对接,使计算机专业学生成为在专业技能、人文素养等各方面都能够符合企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从而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
关键词:
企业需求 人才培养 无缝对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贺仲华 刘晓萍
技能型人才在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实践证明,目前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并不能发挥技能型人才在企业中的作用。本研究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校并没有掌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误入了"为教育而教育"的歧途。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技能型人才 需求规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镭 刘素红 孙海长
本文认为,高职培养通才的复合模式只是一种理想。高等职业教育的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应定位于技术支持及操作层次,采用适应需求的“拉”的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志敏 肖泽平 雷选标
连片特困地区能否彻底脱贫事关全面决胜小康社会成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对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依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办发布的评估指标,文章基于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6所高职院校数据,总结了当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训实践和校企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并从外部保障和内生动力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而认为应当强化政策落地、缩小普职高等教育之间的不均衡,紧跟产业转型需求、加大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产教融合、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现代治理能力,从而不断提升贫困地区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连片特困地区 高职院校 专业人才培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孟艳玲 牛阮霞
根据企业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从物流人才需求数量日益增长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企业物流人才的需求、供给现状,对物流创新人才培养进行SWOT分析,并对未来物流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人才培养和管理理论为向导,结合物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提出物流人才培养应采取完善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建立多层级学校培养体系、实行企业内部人才培养机制、组建企业内部物流人才后备军、积极引进国外优秀物流人才等进行多方面、多渠道的策略,国家、企业、学校共同努力,团结一致培养出高素质的企业物流创新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晓玲 蒋涛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首先,文章对重庆市36家企业进行了访谈,梳理出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需求的高频词汇。其次,对重庆市285家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24.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建构了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第三,对重庆市281家企业就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最后,从深化理论研究、加强师资队伍培育、建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企业 学生 核心素养 需求分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频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化的发展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改革的深入,职业院校越来越意识到在产学研过程中,校企协同发展以及"用"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目前,职业院校在产学研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于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的研究还不深入。本文在先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职业院校产学研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内涵、特征、构建内容及指导原则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指出人才培养机制包含3方面内容: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外部支持机制、职业院校之间的校校协作机制、职业院校内部各项职能的协调机制。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工作方面提供指导和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汪永智 李理
培养德技并修人才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德育和技能教育相分离的现象,重专业技能训练,轻职业精神培养。构建德技并修长效机制,应培养学生德技并修意识,加强德技并修教育,深化德技并修实践,注重德技并修考核。
关键词:
德技并修 职业教育 长效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晓玲 肖凤翔
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事实出发,通过内容分析法获得相关数据,集中分析企业自身属性对其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的行业类型、所有制形式、实际规模、发展阶段影响其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广度和深度。为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应结合企业自身属性在权利赋予、动力激发、增强能力、院校拉动以及机制保障等方面不断完善,进而形成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云东 李俊涛 刘金明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国内职业教育领域的顶级赛事,始终与产业紧密贴合,关注行业企业发展动向,引领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本着以赛促建、以赛促改、赛教融合的原则,探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引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对策,可从促进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改革、促进课程建设与优化、完善教学资源库建设、备赛场地与设备向非赛教学实践活动迁移、融入思政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协会社团促进学生自主成长等方面展开。实践证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有效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妙林
本文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切入点,提出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强化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管理的重要性围绕坚持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综合能力,把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贯穿到教学工作之中。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技能鉴定 人才培养 探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东菊
世界技能大赛作为青年工人参加的国际顶尖级技能大赛,其影响力受到世界的瞩目。我国作为第53位成员加入世界技能大赛组织,并于2011年组队参加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在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我国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方面与发达国家间的距离。世界技能大赛更是对我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检验和参照依据。结合世界技能大赛竞赛情况,揭示世界技能大赛对我国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启示,对我国职业院校发展应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世界技能大赛 职业院校 人才 影响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