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89)
- 2023(18668)
- 2022(15902)
- 2021(14896)
- 2020(12720)
- 2019(29473)
- 2018(28930)
- 2017(55249)
- 2016(30204)
- 2015(34168)
- 2014(33799)
- 2013(33835)
- 2012(30969)
- 2011(27829)
- 2010(27807)
- 2009(26405)
- 2008(26693)
- 2007(23857)
- 2006(21360)
- 2005(19676)
- 学科
- 济(127139)
- 经济(126954)
- 业(111957)
- 管理(109491)
- 企(100480)
- 企业(100480)
- 方法(58062)
- 数学(47389)
- 数学方法(46992)
- 财(43274)
- 农(36462)
- 业经(35719)
- 中国(33612)
- 制(30410)
- 务(30372)
- 财务(30292)
- 财务管理(30239)
- 企业财务(28790)
- 农业(25005)
- 贸(23645)
- 贸易(23631)
- 易(22955)
- 学(22193)
- 和(22161)
- 技术(22151)
- 理论(21884)
- 体(21421)
- 划(21359)
- 地方(21219)
- 银(21213)
- 机构
- 大学(435417)
- 学院(433956)
- 济(182656)
- 经济(178900)
- 管理(176566)
- 理学(150490)
- 理学院(148898)
- 管理学(146845)
- 管理学院(146017)
- 研究(142706)
- 中国(114625)
- 京(93533)
- 财(90515)
- 科学(83337)
- 所(71333)
- 财经(70635)
- 农(67588)
- 江(65258)
- 中心(64580)
- 经(64345)
- 研究所(63863)
- 业大(60208)
- 北京(59657)
- 经济学(55286)
- 范(52984)
- 农业(52698)
- 师范(52566)
- 财经大学(52459)
- 州(52116)
- 院(51336)
- 基金
- 项目(280924)
- 科学(222810)
- 研究(208635)
- 基金(206816)
- 家(178360)
- 国家(176851)
- 科学基金(153606)
- 社会(134114)
- 社会科(127169)
- 社会科学(127137)
- 基金项目(108863)
- 省(106845)
- 自然(98354)
- 自然科(96078)
- 自然科学(96056)
- 教育(95033)
- 自然科学基金(94447)
- 划(89466)
- 资助(85764)
- 编号(84074)
- 成果(68991)
- 部(63712)
- 重点(61902)
- 创(59705)
- 发(58356)
- 课题(57271)
- 国家社会(55630)
- 教育部(55408)
- 创新(55233)
- 制(54784)
- 期刊
- 济(207642)
- 经济(207642)
- 研究(133758)
- 中国(87272)
- 财(75354)
- 管理(71575)
- 学报(62366)
- 农(62243)
- 科学(59983)
- 大学(48702)
- 学学(45765)
- 融(43928)
- 金融(43928)
- 教育(43552)
- 农业(42528)
- 技术(37854)
- 财经(36257)
- 业经(33036)
- 经济研究(32449)
- 经(31070)
- 问题(26569)
- 业(26144)
- 技术经济(22910)
- 贸(22100)
- 现代(21011)
- 财会(20967)
- 世界(20911)
- 理论(20772)
- 会计(20202)
- 图书(19646)
共检索到663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俊瑞 李彬
企业生命周期对企业契约的影响,通过契约磨擦的作用,最终会反映在盈余管理上。我们以2001~2005年沪深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了企业生命周期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的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其盈余管理的特点各有差异,在不区分盈余管理的方向时,成熟期的盈余管理程度最低;在正向盈余管理情况下,成熟期的盈余管理程度也最低;在负向盈余管理情况下,成长期盈余管理程度最高。研究结论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可以整合以往针对盈余管理动机的不同研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唐洋 宋平 唐国平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利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年至2012年的数据,分别研究债务总体水平、债务期限结构和债务来源结构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债务总体水平、短期借款与长期负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整个生命周期都呈现负相关关系,但影响程度在不同的阶段存在差异。在企业整个生命周期内,短期借款对企业绩效的负效应都强于长期负债。另外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银行借款均对企业绩效产生负效应,商业信用仅在衰退期对企业绩效产生了正效应,在其他两个阶段均为负效应。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蔡春 蔡利 陈幸
通过对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年至2008年数据的分析,检验了高质量的内部审计质量与低水平的盈余管理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抑制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从而为公司治理对财务报告的重要影响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谢佩洪 汪春霞
现有关于企业投资效率的研究大多基于静态视角,并且较少区分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样本。本文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动态视角研究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与投资效率的关系,选取我国沪、深两市2010-2015年A股制造业1770家上市公司的5131个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不足较为常见,但是过度投资的程度更为严重;过度投资随着企业生命周期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投资不足则呈现下降趋势;对于成长期企业,管理层权力中的两职兼任、管理层持股和股权结构会显著加重过度投资;对于成熟期企业,管理层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谢佩洪 汪春霞
现有关于企业投资效率的研究大多基于静态视角,并且较少区分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样本。本文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动态视角研究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与投资效率的关系,选取我国沪、深两市2010-2015年A股制造业1770家上市公司的5131个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不足较为常见,但是过度投资的程度更为严重;过度投资随着企业生命周期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投资不足则呈现下降趋势;对于成长期企业,管理层权力中的两职兼任、管理层持股和股权结构会显著加重过度投资;对于成熟期企业,管理层权力中的管理层任职时间能够显著缓解过度投资问题,但两职兼任、管理层任职时间和管理层持股会显著加重投资不足问题;对于衰退期企业,管理层权力各变量没有显著作用。高管薪酬激励能够显著抑制成长期企业的过度投资,促进成熟期企业的投资不足;另外,企业管理层任职时间能显著削弱成熟期高管薪酬激励对投资不足的促进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晓苏 陈沉 杜萌
以我国2003-2014年的非金融业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融资需求、企业生命周期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融资需求与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而且这种正相关关系在不同生命周期企业中是不同的,其在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中的表现要显著强于成熟期企业。这一结论丰富了企业生命周期、融资与盈余管理的经验研究,对监管机构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周晓苏 陈沉 杜萌
基于2010至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生命周期企业会计稳健性对资本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不区分企业生命周期阶段时,会计稳健性能够显著降低企业总的非效率投资和投资过度,但对投资不足的作用不显著;第二,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存在投资不足的样本组中,会计稳健性加剧了企业的投资不足,衰退期企业存在投资不足的样本组中会计稳健性的作用则相反;第三,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投资过度样本组中,会计稳健性对投资过度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该作用在衰退期企业最大,成长期次之,成熟期最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蒋尧明 赖妍
文章选取2010—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生命周期对财务重述的影响。研究发现:生命周期与财务重述关系显著;相比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成长期企业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更高,偏向滞后重述。结论对监管部门规范财务重述行为和净化证券市场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生命周期 财务重述 上市公司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蒋尧明 赖妍
文章选取2010—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生命周期对财务重述的影响。研究发现:生命周期与财务重述关系显著;相比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成长期企业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更高,偏向滞后重述。结论对监管部门规范财务重述行为和净化证券市场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生命周期 财务重述 上市公司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武朝
本文研究了企业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盈余管理程度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周期性和非周期性行业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是否存在差异。本文通过检验我国A股上市公司在2000-2011年间经济周期收缩期和扩张期周期性与非周期性行业公司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绝对值的差异,发现,周期性行业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总体上大于非周期性行业;盈余管理程度在经济收缩期大于扩张期,但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周期性行业公司导致的:非周期性行业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在经济收缩期与经济扩张期并无显著差异,而周期性行业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在经济收缩期显著大于经济扩张期。本文的检验结果表明,在研究盈余管理时,应考虑控制周期性行业与非周期性行业之间,以及经济周期不同阶段...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曹崇延 任杰 符永健
基于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976家上市公司2008~201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和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从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这一新的视角,来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不易发生过度投资的行为,而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企业更可能发生过度投资行为。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建议评价企业的投资的效率应该考虑其所处生命周期的阶段。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祖光 万迪昉
本文以2000~200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国有和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盈余质量的关系,以揭示债务融资水平所传递的盈余质量信号。结果发现:(1)对于国有企业,盈余质量与总负债水平呈倒"U"形关系,与流动负债水平负相关,而盈余质量与长期负债水平呈"U"形关系;(2)对于民营企业,盈余质量与总负债、流动负债水平均负相关,与长期负债水平呈倒"U"形关系。国有企业适中的总债务水平和较高的长期负债水平预示着较高的盈余质量。民营企业较低的流动负债和适度的长期负债可以作为高盈余质量的信号。长期负债水平在债权人的风险判断过程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产权性质 债务融资 盈余质量 上市公司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武朝
盈余管理不仅与审计意见、审计收费、审计师变更及内部控制等有关,而且,盈余管理程度也是衡量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重要标准。本文研究了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及行业景气度不同时,盈余管理程度的差异。通过检验我国A股上市公司在2000—2011年间经济周期收缩期和扩张期,以及行业景气度高与行业景气度低时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绝对值的差异,本文发现,盈余管理程度在经济收缩期大于扩张期,在行业景气度高时大于行业景气度低时。进一步,无论在经济收缩期还是扩张期,盈余管理程度都在行业景气度高时大于行业景气度低时;盈余管理程度在宏观经济收缩期且行业景气度低(高)时大于宏观经济经济扩张期且行业景气度低(高)时。本文的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章澜 肖美英
本文以2007~201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构建企业生命周期指标,检验盈余管理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对效率投资的影响是否完全一致。结果表明,在不区分盈余管理方向的情况下,成长期和衰退期的盈余管理程度明显高于成熟期的盈余管理程度;同时,处于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与未来投资效率显著负相关,即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其未来投资效率越低。由此得出结论,盈余管理程度和投资效率并没有直接关系。只有过度的盈余管理才会对企业的投资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抑制过度的盈余管理。
关键词:
企业生命周期 盈余管理 投资效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晓华 翟钰
研发投资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回报周期长的特征,盈利能力是企业研发决策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与现有研究不同,本文创新性地从盈利水平、盈利质量和盈利持续性三个维度,全面分析了盈利能力与企业研发决策的理论关系。实证研究中,将研发投资分为"是否研发"和"投入多少"两个阶段,选择Heckman与2SLS相结合的方法解决样本选择性偏误和内生性问题,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为样本,从三个维度检验了盈利能力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发现盈利质量与盈利持续性对企业两阶段研发投资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盈利水平对于研发强度的作用并不明显。异质性检验的结果显示,国有、私营和外资企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盈利能力的提升能够促进私营企业研发投资,却无法有效提高国有和外资企业的研发强度;对于不同要素密集型企业而言,盈利质量和盈利持续性仅对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研发投资存在显著的推动作用,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依然任重道远。
关键词:
盈利能力 研发决策 Heckman两步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企业生命周期、并购能力与价值创造——来自2012~2015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强势企业、政治关系与盈余管理方式——来自深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金融生态、盈余操纵与公允价值变动——来自行业周期视角下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企业生命周期、并购能力与价值创造——来自20122015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企业生命周期、盈余管理与公司绩效
数字化转型、企业生命周期与突破性创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税收负担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从企业投资效率看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税率变动与企业盈余管理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会计变更、盈余管理与企业财务特征——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