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26)
- 2023(7180)
- 2022(5659)
- 2021(5171)
- 2020(4518)
- 2019(10242)
- 2018(10040)
- 2017(18984)
- 2016(10423)
- 2015(11846)
- 2014(11697)
- 2013(11750)
- 2012(10322)
- 2011(8834)
- 2010(9051)
- 2009(8954)
- 2008(9481)
- 2007(8845)
- 2006(7964)
- 2005(7578)
- 学科
- 业(75100)
- 企(72939)
- 企业(72939)
- 管理(60469)
- 济(47123)
- 经济(47062)
- 业经(24144)
- 财(23639)
- 务(20594)
- 财务(20568)
- 财务管理(20547)
- 方法(20538)
- 企业财务(19504)
- 农(17909)
- 技术(14584)
- 农业(13972)
- 策(13269)
- 数学(12852)
- 数学方法(12810)
- 划(12646)
- 制(12475)
- 经营(12293)
- 企业经济(12162)
- 和(10917)
- 理论(10758)
- 决策(10002)
- 技术管理(10001)
- 体(9836)
- 计划(9454)
- 体制(9001)
- 机构
- 学院(152851)
- 大学(145083)
- 管理(70137)
- 济(65414)
- 经济(64140)
- 理学(58289)
- 理学院(57764)
- 管理学(57305)
- 管理学院(56985)
- 研究(40378)
- 中国(38044)
- 财(34465)
- 京(30112)
- 财经(25848)
- 江(25790)
- 农(24533)
- 经(23405)
- 科学(22127)
- 商学(20912)
- 商学院(20717)
- 州(20276)
- 中心(19972)
- 所(19907)
- 业大(19838)
- 农业(19177)
- 财经大学(18809)
- 北京(18734)
- 经济管理(18362)
- 经济学(18094)
- 研究所(17238)
- 基金
- 项目(90056)
- 科学(73098)
- 研究(68738)
- 基金(66264)
- 家(55355)
- 国家(54738)
- 科学基金(50295)
- 社会(44831)
- 社会科(42580)
- 社会科学(42566)
- 省(37229)
- 基金项目(35290)
- 自然(32446)
- 自然科(31760)
- 自然科学(31754)
- 自然科学基金(31295)
- 教育(30679)
- 划(28653)
- 业(28143)
- 编号(27824)
- 资助(26586)
- 创(22696)
- 成果(20990)
- 创新(20118)
- 部(19763)
- 制(19375)
- 重点(19239)
- 发(18796)
- 课题(18316)
- 性(18103)
共检索到243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书松 李婵婵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管理层人员的心理出发,探讨薪酬攀比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此外,将微观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引入进来,探讨企业生命周期是否会对管理层人员薪酬攀比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产生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人员薪酬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人员薪酬中位数相差越大,攀比心理越强,进行的盈余管理程度就越大且企业的生命周期会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相比于成熟期,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的管理层薪酬攀比心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更大。
关键词:
生命周期 攀比心理 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彩虹
文章选取2009—2016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将企业按照生命周期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三个阶段,通过描述性统计手段分析样本。进一步采用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及稳健性检验等方法,分析不同企业生命周期中盈余管理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企业整体应计盈余管理与未来财务绩效负相关,与市场绩效负相关;真实盈余管理与企业未来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都是负相关。第二,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应计盈余管理与未来财务绩效负相关,与市场绩效负相关;真实盈余管理与企业未来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都是负相关。第三,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应计盈余管理与未来财务绩效正相关,与市场绩效不相关;真实盈余管理与企业未来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都是负相关。第四,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应计盈余管理与未来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不相关;真实盈余管理与企业未来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都是负相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汀汀 李赫美
笔者以2007—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动态研究生命周期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并进一步从公司治理层面研究企业生命周期对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调节作用。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来看,企业在衰退期进行应计盈余管理的程度最高、成长期次之、成熟期最低。对应计盈余管理做进一步分析,企业在成长期进行负向盈余管理的程度最小,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程度最大。另外,企业在成长期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最高。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管理层激励一方面强化了应计盈余管理,另一方面抑制了真实盈余管理,相较
关键词:
企业生命周期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侯晓红 马可
本文采用2010-2014年沪深两市8105家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以及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为满足"盈余阈值"而进行的盈余管理方式选择差异。研究表明:企业在衰退期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均是最大,而在成长期上述两种盈余管理程度均为最小;但是,为了满足"盈余阈值",企业在衰退期仅会选择应计盈余管理方式,而在成熟期会同时选择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种方式。
关键词:
企业生命周期 盈余管理 盈余阈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侯晓红 马可
本文采用2010-2014年沪深两市8105家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以及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为满足"盈余阈值"而进行的盈余管理方式选择差异。研究表明:企业在衰退期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均是最大,而在成长期上述两种盈余管理程度均为最小;但是,为了满足"盈余阈值",企业在衰退期仅会选择应计盈余管理方式,而在成熟期会同时选择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种方式。
关键词:
企业生命周期 盈余管理 盈余阈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沉 李哲 王磊
利用2001-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了行业竞争压力对不同生命周期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行业竞争压力是从三个维度进行衡量,即现存行业竞争压力、潜在行业竞争压力和行业盈利能力。实证结果显示:行业竞争程度高的成长期企业,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低于成熟期企业;高行业竞争压力下的衰退期企业,其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显著低于成熟期企业,但其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成熟期企业。这说明较高的行业竞争压力抑制了成长期企业、成熟期企业和衰退期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同时抑制了成长期企业和成熟期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但加剧了衰退期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沉 李哲 王磊
利用2001-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了行业竞争压力对不同生命周期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行业竞争压力是从三个维度进行衡量,即现存行业竞争压力、潜在行业竞争压力和行业盈利能力。实证结果显示:行业竞争程度高的成长期企业,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低于成熟期企业;高行业竞争压力下的衰退期企业,其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显著低于成熟期企业,但其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成熟期企业。这说明较高的行业竞争压力抑制了成长期企业、成熟期企业和衰退期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同时抑制了成长期企业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沉 李哲 王磊
两权分离导致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阻碍了公司实际经营信息的流动,使信息使用者不能有效判断盈余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说,管理层具有自利行为动机,管理层薪酬激励大多依赖于经营业绩指标,管理层控制权的增加使其对公司生产活动、销售活动及成本等的控制能力增加。随着外部监管环境和内部控制质量的改善,应计盈余管理的成本较大,被外部发现的概率较高,给管理层带来较大的私有成本。真实盈余管理是企业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这种盈余管理主要通过操控企业的经营活动、成本和酌量性费用等实现操控报告盈余的目的。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从管理层自利行为视角,实证检验管理层控制权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珊梅
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数据,检验了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管理层权力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生命周期会影响管理层权力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管理层权力较高的上市公司在做出盈余管理策略时,会选择在企业成长期进行应计盈余管理,而选择在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发现:权力高管在实施应计盈余管理后提高了股票交易活跃度,而在实施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后降低了股票交易活跃度。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企业生命周期 盈余管理方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珊梅
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数据,检验了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管理层权力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生命周期会影响管理层权力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管理层权力较高的上市公司在做出盈余管理策略时,会选择在企业成长期进行应计盈余管理,而选择在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发现:权力高管在实施应计盈余管理后提高了股票交易活跃度,而在实施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后降低了股票交易活跃度。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企业生命周期 盈余管理方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云 李延喜 宋金波 马壮
本文基于债务契约理论研究不同企业生命周期下企业盈余管理及方式问题,运用现金流量法把中国上市公司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并选取2001-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企业生命周期、资本结构对盈余管理及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成熟期,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负债结构更高;负债水平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盈余管理,随着生命周期的延伸,负债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增强;生命周期直接影响企业盈余管理,相对成熟期,成长期和衰退期都正向影响应计与真实盈余;生命周期对债务水平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相对于成熟期,随着负债的增加成长期企业倾向减少应计盈余,但衰退期企业会增加更为隐蔽,成本更高的真实盈余管理方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兰云 任国辉
在划分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变量的基础上,结合Roychowdhury(2006)设计的真实盈余管理模型,来检验制造业上市公司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高管货币薪酬激励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研究表明:高管薪酬激励能够显著抑制真实盈余管理,且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推进,高管货币薪酬激励效果呈现出"U型"分布:成熟期激励效果最好,对真实盈余管理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淘汰期和增长期,导入期和衰退期的激励效果较差。因此,企业在选择货币薪酬激励的方式上,需结合自身所处生命周期,采用差异化的策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晓苏 陈沉 杜萌
以我国2003-2014年的非金融业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融资需求、企业生命周期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融资需求与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而且这种正相关关系在不同生命周期企业中是不同的,其在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中的表现要显著强于成熟期企业。这一结论丰富了企业生命周期、融资与盈余管理的经验研究,对监管机构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许振山 张红 张春晖
盈余管理是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对财务报表进行美化,并向外界传递正向经营信号的重要手段。认识和了解旅游上市公司中的盈余管理,对抑制企业的过度盈余管理行为,帮助利益相关者做出理性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2010—2017年中国沪、深A股的旅游上市公司,首先,运用修正后的Jones模型和Roychowdhury模型计算各旅游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和真实盈余;其次,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考察旅游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最后,加入企业生命周期,实证分析了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旅游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企业绩效的作用。研究结论表明:(1)真实盈余管理在旅游上市公司中占比较大,景区类旅游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最高。旅游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在成熟期内最大,衰退期次之,成长期最弱。(2)旅游上市公司实施的应计盈余管理与绩效呈正相关,真实盈余管理与绩效之间为负相关关系。整体上,旅游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出于机会主义动机。(3)成长期和衰退期的旅游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显著高于成熟期的旅游上市公司。(4)成长期的旅游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显著低于成熟期的旅游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金舒婷
本文以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大股东股权质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通过动态的企业生命周期视角,比较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大股东股权质押与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股东股权质押后,相比于成熟期企业,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更大。
关键词:
股权质押 盈余管理 企业生命周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