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0)
- 2023(6485)
- 2022(5137)
- 2021(4534)
- 2020(3945)
- 2019(8677)
- 2018(8446)
- 2017(16689)
- 2016(8972)
- 2015(9879)
- 2014(9574)
- 2013(9670)
- 2012(8610)
- 2011(7427)
- 2010(7685)
- 2009(7519)
- 2008(7866)
- 2007(7192)
- 2006(6418)
- 2005(6133)
- 学科
- 业(70026)
- 企(67768)
- 企业(67768)
- 管理(49511)
- 济(46891)
- 经济(46824)
- 业经(24684)
- 方法(20037)
- 财(19228)
- 农(18982)
- 务(17102)
- 财务(17098)
- 财务管理(17093)
- 企业财务(16184)
- 技术(14603)
- 农业(14601)
- 数学(12514)
- 数学方法(12481)
- 策(12336)
- 企业经济(12223)
- 划(11776)
- 经营(11595)
- 制(10563)
- 和(10426)
- 技术管理(10012)
- 理论(9768)
- 体(9755)
- 决策(9173)
- 计划(8579)
- 体制(8325)
- 机构
- 学院(138667)
- 大学(130154)
- 济(63299)
- 管理(63262)
- 经济(62435)
- 理学(54243)
- 理学院(53877)
- 管理学(53532)
- 管理学院(53279)
- 研究(37366)
- 中国(33411)
- 财(29501)
- 京(26268)
- 农(25523)
- 财经(23428)
- 江(22298)
- 经(21246)
- 科学(20272)
- 农业(19976)
- 业大(19503)
- 商学(19274)
- 商学院(19123)
- 所(18215)
- 经济管理(18164)
- 经济学(17972)
- 中心(17377)
- 州(17088)
- 财经大学(17012)
- 经济学院(16300)
- 研究所(16028)
- 基金
- 项目(85626)
- 科学(70533)
- 研究(64970)
- 基金(64490)
- 家(54369)
- 国家(53786)
- 科学基金(49329)
- 社会(44130)
- 社会科(41954)
- 社会科学(41943)
- 省(35181)
- 基金项目(34284)
- 自然(31355)
- 自然科(30704)
- 自然科学(30698)
- 自然科学基金(30270)
- 业(28437)
- 教育(28018)
- 划(26925)
- 编号(25599)
- 资助(25160)
- 创(22267)
- 创新(19714)
- 制(19112)
- 部(18932)
- 发(18703)
- 成果(18536)
- 国家社会(18355)
- 重点(18315)
- 人文(17268)
共检索到207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承耀 张小宁
企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升级化,即从低一级的责任中心上升到高一级的责任中心;另一方面表现为柔性化,即抛弃固定的组织模式,代之而起的是临时的、以任务为导向的团队式组织。可以说,“组织再造”成了90年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1.责任升级。在一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宛烝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是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路径。从实践来看,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水平,着力点在于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构建金融服务平台和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生产经营组织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玲 张云峰
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难以适应新阶段的发展要求。随着农业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农业发展国内外的新形势与新变化、家庭承包制度框架的约束、农业新技术革命的要求等内外部环境的改变,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创新已刻不容缓。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的目标是达到农业经营组织的合理化,实现农业效益的最大化,主要表现为构建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组织框架、实现农业市场化的组织基础、提供农业效率与效益的组织保障、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组织载体。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路径需要认清创新活动的前提、基础、模式和表现形式等关键问题,其中家庭承包制是组织创新的约束前提,生产经营者的自愿互利是组织创新的动力基础,合...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创新 背景 目标 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宝贡敏
农产品的销售远不同于工业品和服务品的销售。在中国小规模农户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 ,这些差异对农产品的促销行为有很大影响。本文在明确了农产品促销投资回报的分配特征的基础上 ,提出了克服或改进当前农产品销售体制的缺陷的几种方式
关键词:
外部性 专用资产 促销投资 生产经营组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平瑛 刘丹丹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成长为世界渔业大国,水产品产量、产值、人均水产品占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但是,中国渔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经营方式传统、水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也逐渐凸显。1949年以来中国渔业生产量持续增长、渔业经济快速发展、渔业生产经营组织不断创新的历程,印证了渔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渔业发展和渔民增收,也发现了渔民群体整体素质不高、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渔业主体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是导致中国渔业组织化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受当今陆域和近海渔业生产环境恶化的影响,以及现代养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渔业生产经营方式将面临根本性的改变:淡水养殖业向工厂化养殖发展;海水养殖业向牧场化、智慧化养殖发展;海洋捕捞业向国际化、集团化发展。由此,渔业生产经营组织也将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而呈现出经营主体多元化、组织规模差异化、组织形式多样化的局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威毅 李在永
我国当前的基本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即实行家庭联产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内部低效率与外部不经济性 ,论证了在农业组织形式上创新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建立以家庭农场为基本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十分必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司睿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小农家庭生产经营形式,但小农家庭经营分散且不成规模,生产效益低。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挑战显而易见。梳理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政策逻辑,政府从扩大生产规模和培育经营组织着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典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发展逻辑是生产组织化、规模化和生产服务社会化的多元发展路径;农业生产经营一体化组织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组织形式变革的方向。不断创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逐渐转变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形式。
关键词:
规模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 逻辑 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政
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与价格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行业的生产能力过剩以及生产要素集中化与生产外包都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市场地位、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本文在分析影响生产经营环境变化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思路。
关键词:
企业 生产经营 资源性产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盛德荣
振兴现代大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是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大农业观”是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振兴的思想基础,而“大食物观”则是“大农业观”的理论前提,组织进化是大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振兴的生成逻辑。这种“进化”源于生产经营组织在协调资源、激活经营动力、优化要素配置等方面的实践需要。对农业生产经营时间限制(季节性)和空间限制(土地依赖)的突破,是大农业产生的内在驱动力。可见,大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不是指组织规模“大”,而是指其在构建农业生产经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方面具有“大”业域“、大”渗透“、大”作用;它是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农业产业振兴的可靠保障。从现实生产经营运行来看,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三社一会”(合作社、信用社、供销社、科技或同业协会)为个体农户全面融入“大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了契机,是在细碎化小农生产经营旧态中开创新局面、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和产业振兴的可靠路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昌齐
本文从邵阳市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和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金融支持现状和金融需求新特点,探讨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构建融资担保平台和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金融支持 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元 田军华
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近些年大力发展的由农户自发组成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但是在笔者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农民有退出农民专业合作社转为经营家庭农场的情况,并且很多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并不高,一些农户更愿意成立家庭农场。本文针对这些现象构建了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从组织关系、设立交易成本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对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调研案例,本文认为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家庭农场比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更高的组织效率,家庭农场将会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经营中更普遍采用的组织形式,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主要是为农户、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社会化服务,现实中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开始此种转型。本文认为要充分发展两种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必须构建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生产-服务"协作模式,通过合作社内部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和加强政府对普通社员的帮扶作用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宾 马九杰
采用湖北省和重庆市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基于农户视角研究了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的影响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劳动力供给形势趋紧的情况下,劳动力输出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对发生了劳动力转移的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但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当前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明显大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存在替代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远东
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是农户制下的小农生产。我国农村经济已逐步步入以专业化、分工合作、竞争为标志的现代经济运作机制,小农生产的农户制生产组织制度框架与现代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不论是农户制下的家庭承包责任制,还是当前大力推广的农户制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农场制是取代农户制的最佳方式。以农场制为基础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农业生产方式 规模经营 农户制 农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楠 郝庆升
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的动力来自于内生动力即农户对组织化的需求与外生动力即农民组织化的外部供给。农民组织化的需求来自劳动力短缺、新技术应用和规避市场风险的需要。农民组织化的外部供给来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和政府的推动。推动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要通过宣传、示范与培训引导农民的组织化需求,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加强政府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
关键词:
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 动力要素 作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