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52)
- 2023(14061)
- 2022(11501)
- 2021(10345)
- 2020(8653)
- 2019(19444)
- 2018(19075)
- 2017(36352)
- 2016(19197)
- 2015(21614)
- 2014(21596)
- 2013(21408)
- 2012(19686)
- 2011(17574)
- 2010(18137)
- 2009(17279)
- 2008(17622)
- 2007(16165)
- 2006(14858)
- 2005(13884)
- 学科
- 济(105868)
- 经济(105757)
- 业(88792)
- 企(83263)
- 企业(83263)
- 管理(81163)
- 方法(36719)
- 业经(32822)
- 财(30250)
- 数学(26844)
- 数学方法(26587)
- 农(26198)
- 务(22604)
- 财务(22555)
- 财务管理(22527)
- 中国(22463)
- 地方(22336)
- 企业财务(21357)
- 制(19943)
- 农业(19411)
- 理论(19217)
- 技术(18643)
- 策(18083)
- 学(17739)
- 和(17647)
- 划(17208)
- 体(15665)
- 贸(14309)
- 贸易(14298)
- 银(13973)
- 机构
- 学院(291300)
- 大学(286770)
- 济(132603)
- 经济(130043)
- 管理(119674)
- 理学(100543)
- 理学院(99555)
- 管理学(98504)
- 管理学院(97889)
- 研究(93163)
- 中国(75493)
- 财(63630)
- 京(59754)
- 科学(50898)
- 财经(49248)
- 江(46112)
- 所(45688)
- 经(44457)
- 中心(42238)
- 经济学(40663)
- 研究所(40425)
- 农(39672)
- 北京(37788)
- 州(36613)
- 经济学院(36206)
- 财经大学(36072)
- 范(34989)
- 师范(34713)
- 业大(34623)
- 商学(34276)
- 基金
- 项目(176249)
- 科学(141612)
- 研究(135419)
- 基金(129015)
- 家(108908)
- 国家(107884)
- 科学基金(95551)
- 社会(89793)
- 社会科(85238)
- 社会科学(85213)
- 省(69223)
- 基金项目(67059)
- 教育(61202)
- 自然(58039)
- 自然科(56731)
- 自然科学(56722)
- 划(55877)
- 自然科学基金(55781)
- 编号(54391)
- 资助(52055)
- 成果(44362)
- 创(39791)
- 发(39419)
- 部(39290)
- 重点(39096)
- 国家社会(37399)
- 业(37381)
- 课题(37305)
- 创新(36272)
- 制(35052)
- 期刊
- 济(164575)
- 经济(164575)
- 研究(92836)
- 中国(57269)
- 财(54762)
- 管理(54637)
- 农(37049)
- 科学(35431)
- 学报(33470)
- 融(28835)
- 金融(28835)
- 技术(28792)
- 教育(27866)
- 大学(27046)
- 业经(26194)
- 财经(26113)
- 经济研究(25983)
- 学学(25401)
- 农业(25169)
- 经(22850)
- 问题(20276)
- 技术经济(18607)
- 业(16956)
- 现代(15975)
- 贸(15961)
- 世界(15860)
- 财会(15435)
- 商业(15148)
- 经济管理(14295)
- 国际(14185)
共检索到461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元志
企业存在是因为企业是有效率的制度,可以保护那些被发现的收益。企业同样是未来价值创造的孵化器。企业不仅是代理人之间的一系列契约,它同样是代理人在知识与资源方面进行协调合作的好方式。经济学视角与战略管理视角是彼此互补而不是相互竞争的。研究的关键在于如何明确不同交易机制在价值创造与保护方面的成本与收益。
关键词:
企业理论 战略管理视角 经济学视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文超
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对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分配理论进行比较,既是对两种经济学体系的科学性进行甄别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寻求能够解决现实中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更为深刻和实用的分配理论的途径。批判实在论作为一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具有超越西方科学哲学的深刻性和科学性。以之为基础进行比较分析,两种分配理论在科学性上的差异则清晰可见。马克思的分配理论相对于西方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对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和科学,对于对策的选择更有指导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晶
樊纲的《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一书从基础理论层面全面考察了现代三大经济流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三者都是"片面的科学"。各种理论的"片面的科学性",也就意味着它们需要并能够相互补充。三大理论的综合,为转变"苏联范式"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伟阳 肖红军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社会负责任的行为,其本质是探求什么样的企业行为能够促进社会资源的更优配置,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能够自动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因此,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最大限度地赚取利润。本文对这一观点进行了严肃批判,并从现实中的"人"出发,提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本质是企业以履责意愿为动力,通过创建利益相关方合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福利。本文认为,企业可以通过促使利益相关方认识到相互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合作基础),并与之共同创造相互信任、优势互补和有效激励等前提条件(合作前提),创建利益相关方合作机制,创造合作剩余,实现企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敬贵
研究企业成长与发展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对企业性质的正确解释。由于正统经济学的解释基础(最大化假定和均衡方法)的缺陷,其始终无法令人信服地解释企业成长现象。而演化经济学把对企业性质的解释建立在动态的、不断演化的知识和能力集合的基础上,有利于更好理解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企业成长和发展规律。
关键词:
企业性质 演化经济学 解释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何伟
本文提倡科学的批判与批判的科学。批判应以真伪科学为对象,不应以方位来区分。在真理面前一切学科是平等的,应一视同仁。批判西方经济学不要干扰改革的实践。“国退民进”是国有经济战略布局,不等同国有资产流失,先有国退才有民进,不是民逼国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景庆
以分析当代西方经济学整体步入迷茫的重要根源为背景,探析了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三个天然"短板",指出践行西方经济学给世界带来四个方面的"痛与伤",试图给人们提供看待和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另一开创性视角。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迷茫 短板 批判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余斌
西方的计量经济学由于使用了数学工具,被视为经济研究走向科学的标志,并成为维护西方宏微观经济学,反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借口。但是,计量经济学本身并没有科学地运用数学,其研究成果也不具有科学性。计量经济学除了缺乏科学的经济学基础外,还存在数据使用不当、缺乏正确的哲学指导和正确的数学基础等缺陷。在经济研究中运用数学,必须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严格遵循数学的规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景庆
以分析当代西方经济学整体步入迷茫的重要根源为背景,探析了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三个天然“短板”,指出践行西方经济学给世界带来四个方面的“痛与伤”,试图给人们提供看待和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另一开创性视角。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迷茫 短板 批判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郭殿生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是围绕效用价值论这个基础展开的,这导致了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和政策的混乱。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建立在剩余价值理论和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是科学合理的。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始终围绕着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两大思潮的兴衰而发展演变。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从维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和维护广大劳动人们利益的角度,始终强调国家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反对社会保障的私有化。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实践随着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每次政策实践的较大变化又与理论的突破和创新密切相关。我国的社会保障理论,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根据时代需要实现全面创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德勇 许广月
本文在演化经济学的视角下,建设性地批判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试图建立一个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初步基准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新现代增长理论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薛晋锡 梁岩妍
个体存在的历史性是马尔库塞对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的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确立起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实证主义从与主体相分离的客观经验世界出发,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提炼经济活动中超历史的永恒规律,由于忽视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异化,最终使政治经济学蜕变为一种意识形态。马尔库塞从人存在意义的角度来理解对象世界,其历史性思想强调个体在劳动过程中与对象世界的统一,以及在具体历史处境中的自由实现。在此基础上,政治经济学被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所超越,批判理论对生态文明、和谐社会以及精神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是只有将其深入到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构性规律层面,才能真正为政治经济...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汪毅霖 唐玉琴
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在国家能力的处理上存在两种错误倾向:或是回避对国家能力的直接分析,或是未能深入讨论国家能力的内生性。然而无论是理论还是历史经验都可以证明,国家能力并不是一个外生变量。相反,强国家能力来源于有意识的国家制度建设,这一假说可以得到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有力印证。一旦一个经济体成功地通过国家制度建设形成了强国家能力,则该经济体的经济绩效就可能得到显著改善,因为强国家能力是市场经济和创新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国大国崛起的经验说明,世界上并非只存在一种通向强国家能力的国家制度建设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姬超
在追求经济增长和国民财富增进的过程中,引致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也在不断演化。虽然几经分流和融合,但是现有的增长理论至少对于以下几个问题,仍然无法在统一的框架内给出完整的解释:(1)经济增长的根源和动力问题;(2)增长的趋同和趋异问题;(3)外部性的产生和消除问题;(4)制度和技术的关系;(5)制度如何变迁;(6)政府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什么作用,而这几个问题恰恰是揭开经济增长面纱的关键。本文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指引下,抽象出了资源禀赋、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三个核心变量,批判性的构建了一套可以容纳不同类型经济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要素供给 政治经济学 增长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姬超
在追求经济增长和国民财富增进的过程中,引致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也在不断演化。虽然几经分流和融合,但是现有的增长理论至少对于以下几个问题,仍然无法在统一的框架内给出完整的解释:(1)经济增长的根源和动力问题;(2)增长的趋同和趋异问题;(3)外部性的产生和消除问题;(4)制度和技术的关系;(5)制度如何变迁;(6)政府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什么作用,而这几个问题恰恰是揭开经济增长面纱的关键。本文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指引下,抽象出了资源禀赋、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三个核心变量,批判性的构建了一套可以容纳不同类型经济体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增长分析框架,各类生产要素和经济增长的真实作用机制得到更加客观的呈现,从而为不同发展阶段的适应性要素供给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要素供给 政治经济学 增长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