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9)
- 2023(14670)
- 2022(12085)
- 2021(11387)
- 2020(9809)
- 2019(22606)
- 2018(22511)
- 2017(43275)
- 2016(22837)
- 2015(25556)
- 2014(24927)
- 2013(24505)
- 2012(21908)
- 2011(19267)
- 2010(19469)
- 2009(18153)
- 2008(18134)
- 2007(16056)
- 2006(14089)
- 2005(12651)
- 学科
- 济(98944)
- 经济(98837)
- 业(95641)
- 企(88458)
- 企业(88458)
- 管理(88067)
- 方法(47145)
- 数学(37445)
- 数学方法(36772)
- 财(32481)
- 业经(31301)
- 农(28570)
- 务(24442)
- 财务(24370)
- 财务管理(24334)
- 企业财务(23073)
- 中国(22322)
- 理论(21109)
- 技术(20409)
- 农业(20296)
- 制(19513)
- 策(17729)
- 和(17714)
- 划(17691)
- 学(15980)
- 贸(15586)
- 贸易(15573)
- 易(15111)
- 地方(14834)
- 经营(14715)
- 机构
- 学院(319695)
- 大学(316055)
- 管理(136019)
- 济(133122)
- 经济(130511)
- 理学(116182)
- 理学院(115122)
- 管理学(113164)
- 管理学院(112531)
- 研究(93881)
- 中国(76600)
- 京(65702)
- 财(64736)
- 科学(54286)
- 财经(50637)
- 江(49268)
- 农(47390)
- 经(46090)
- 中心(45029)
- 所(44831)
- 业大(43616)
- 北京(40536)
- 研究所(40065)
- 经济学(39958)
- 州(38749)
- 范(37713)
- 财经大学(37561)
- 师范(37376)
- 商学(37060)
- 农业(36838)
- 基金
- 项目(210352)
- 科学(169022)
- 研究(156756)
- 基金(155379)
- 家(133222)
- 国家(132063)
- 科学基金(117398)
- 社会(101176)
- 社会科(96169)
- 社会科学(96142)
- 省(82748)
- 基金项目(81607)
- 自然(75919)
- 自然科(74304)
- 自然科学(74288)
- 教育(73252)
- 自然科学基金(72983)
- 划(67944)
- 编号(63804)
- 资助(63300)
- 成果(50130)
- 创(47183)
- 部(46747)
- 重点(46559)
- 发(44311)
- 创新(43305)
- 课题(42392)
- 国家社会(42204)
- 业(42045)
- 教育部(41213)
- 期刊
- 济(148723)
- 经济(148723)
- 研究(91158)
- 中国(62070)
- 管理(58463)
- 财(56511)
- 农(43167)
- 科学(41762)
- 学报(41192)
- 技术(34060)
- 大学(33762)
- 教育(33586)
- 学学(31645)
- 农业(29415)
- 融(28282)
- 金融(28282)
- 财经(25957)
- 业经(25632)
- 经济研究(22881)
- 经(22462)
- 业(19890)
- 技术经济(19024)
- 问题(18851)
- 财会(17388)
- 现代(15973)
- 统计(15954)
- 会计(15467)
- 策(15293)
- 商业(15232)
- 贸(14288)
共检索到478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雪松 许惠龙
企业理论研究往往关注三个基本问题:“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和市场的边界是什么”;“为什么企业会有所不同,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不同”;以及这些理论如何被应用于企业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本文力图在这三个方面作出理论探索:一是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回答企业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二是建立一个基于知识传输的模型,并基于这个模型提出了四个可以检验的命题;三是讨论该模型对战略管理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
企业理论 知识管理 知识传输 企业战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亚军 湛泳 陈海波
在关于企业多元化战略的理论中,大战略集合模型从企业外部环境的角度对企业为何多元化、何时多元化给出了一种解释。文章首先分析了此模型在解释上的局限性。作为改进,在模型中加入了“企业剩余资源”这一来自企业自身的因素,并将剩余资源分为“暂时过剩”和“永久过剩”资源进行分析。然后用软件工程领域中常用的N-S流程图,分析和描述了企业根据“企业剩余资源”等各种内外因素来进行多元化战略选择的过程,从而对企业多元化战略给出了一个更全面的解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文韬 孙细明
对托达罗人口流动行为模型进行修正 ,认为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是迁移的预期净收入 ,即托达罗模型中的预期收入中考虑工作目的地的生活费用之后的收入。工作目的地的生活费用是决定迁移者能否找到工作和是否留下来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在城市中找到工作的概率 ,他们的迁移和工作生活决策基本上是有目的、有准备的理性行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袁方 史清华 卓建伟
基于Sen的可行能力理论,本文结合因子分析模型、Logit模型和夏普里分解方法,从功能性活动视角出发,构建了农民工回流决策行为的分解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2009年至2012年上海实地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农民工的回流比例较高。2009年选择回流的农民工占43.79%,到2012年则增加到52.42%;(2)随着时间推移,拥有高等教育、或25-34岁、或入沪时间1-3年的农民工回流比例增加最多;(3)对农民工回流率贡献最大的三个可行能力指标分别是经济状况、生活状况和精神感受;(4)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农民工回流大幅降低;随着年龄的增加,农民工回流逐步增加;随着进城时间的加长,...
关键词:
农民工 可行能力 回流 夏普利值分解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维安 袁庆宏
当前企业管理与发展理论研究中,企业活力和企业知识管理日益受到关注,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本文以企业活力的知识观为切入点,提出一个包含员工个体、组织整体及外部网络在内的企业知识整合递进模型。该模型以员工的知识创造活性为企业活力源泉,以组织体的知识交换与共享活性为企业活力基础平台,以企业与外部组织的知识网络活性为企业活力价值实现,构建了一个基于企业知识管理的企业活力对策系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柳明秋
税率较高和税收支出并存的S1与税率较低且没有税收支出的税制S2之间进行比较,可以从风险 选择、财政幻觉角度解释税收支出的存在,税收支出实质上是公共部门膨胀的产物。
关键词:
税收支出 税制 税率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汪勇祥 吴卫星
根据Pagano(1989)的理论预测,中国股市应该具有很高的流动性,然而,实证研究表明中国资本市场流动性不足,我们称这一矛盾现象为中国"流动性之谜"。本文通过探索投资者最优搜寻行为与有限参与的内在联系,建立基于流动性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以解释这一现象。模型表明,中国资本市场以中小散户投资者为主要参与者这一特征可以解释这一问题。同时,这一模型还为"股权溢价之谜"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靳清 贾全星
"李约瑟之谜"的讨论已经很多,虽皆粲花之论,却难成气象。中国与欧洲如此霄壤之别的历史结果背后必然有其支配历史的现象。我们能够想得到的各种现象,比如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生产方式、地理环境等,战争似乎更能担当这一角色,因为它关乎个人、民族、国家的生存与安全。中国没有先于西方发生工业革命,不是中国"做错了什么",而是"没做什么"。中国,这个天朝上邦乐于"正其谊","明其道",用朝贡体系襟带四周,所以容易成为"睡狮"。战争对技术的需求是急迫的、大量的、也是苛刻的。战争与技术发明、发现之间具有一定的数量关系,本文用计量的方法证明了这一点。
关键词:
李约瑟之谜 技术 战争 协整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星宇 任竞斐
近年来,各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层出不穷,其共同点就是强调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进而引申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性。然而,现实中却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组织变革中地位节节下落、人员大幅减少,公司业绩却保持上升的例子,四川J公司就是这种情况的典型。通过组织稳定度(OSD)分析检验,人力资源部门地位的下降并没有影响公司的业绩。以此为实证研究的对象可以折射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现实企业生活中的地位。
关键词:
人力资源 理论 现实 组织稳定度 地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希燕 罗雨泽
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描述了业务市场特征线的特征以及企业多元维度和规模选择与企业资源及市场特征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企业多元化决策的一般逻辑过程。本文目的在于为企业的多元化决策和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个基础性的理论分析框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余政
我国企业制度改革,既不能从马克思那里寻到现成答案,也不能将西方经济学的企业制度理论照搬照抄。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本框架,综合新制度经济学的某些合理内容,提出一个企业制度的理论模型,并对我国当前企业改革作若干说明。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俞海山 周亚越
一个国家或地区公共政策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公共政策追求成功,但失败常常相伴。从政府这一政策主体角度上说,公共政策失败的原因可归结为三个因素:超越权限、能力不足、缺乏良知,由此就可以从政策主体角度建立一个关于公共政策失败的解释模型。超越权限是指政府做了超越其职能范围之外的事;能力不足意指政府缺乏有效地采取并促进集体性行动的足够能力;缺乏良知则是指政府以追求自身利益为目标,政策偏离公共性。政策主体超越权限、能力不足、缺乏良知,这三个因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呈现出一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复杂关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程兆谦 徐金发
本文主要内容是在资源观理论的基础之上,考虑企业的社会系统性质,建立一个企业模型。为此,本文首先回顾了三个主要的资源观流派,进而讨论了作为企业基本组成要素的资源、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企业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
关键词:
资源 知识 能力 企业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