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24)
- 2023(14199)
- 2022(11697)
- 2021(10780)
- 2020(9392)
- 2019(21623)
- 2018(21453)
- 2017(41636)
- 2016(22073)
- 2015(24751)
- 2014(24765)
- 2013(24504)
- 2012(22242)
- 2011(19758)
- 2010(19713)
- 2009(18530)
- 2008(18708)
- 2007(16678)
- 2006(14167)
- 2005(12721)
- 学科
- 济(100528)
- 经济(100420)
- 业(93249)
- 企(84795)
- 企业(84795)
- 管理(80767)
- 方法(49214)
- 数学(39647)
- 数学方法(39190)
- 财(31650)
- 业经(31208)
- 农(30423)
- 务(23749)
- 财务(23707)
- 财务管理(23673)
- 企业财务(22445)
- 农业(21587)
- 中国(21447)
- 技术(20222)
- 理论(18951)
- 制(18296)
- 和(18002)
- 贸(17312)
- 贸易(17307)
- 学(17087)
- 易(16798)
- 划(16675)
- 策(16378)
- 地方(15667)
- 体(13879)
- 机构
- 学院(325949)
- 大学(321324)
- 济(138031)
- 管理(135944)
- 经济(135467)
- 理学(117799)
- 理学院(116716)
- 管理学(115017)
- 管理学院(114408)
- 研究(96415)
- 中国(75726)
- 京(65294)
- 财(63917)
- 科学(57465)
- 农(52158)
- 财经(51724)
- 江(48395)
- 所(46963)
- 经(46940)
- 业大(46427)
- 中心(46418)
- 研究所(42413)
- 经济学(42135)
- 农业(41189)
- 北京(39893)
- 范(38395)
- 经济学院(38288)
- 财经大学(38246)
- 州(38222)
- 师范(38035)
- 基金
- 项目(215747)
- 科学(172785)
- 基金(159306)
- 研究(159146)
- 家(136616)
- 国家(135419)
- 科学基金(119603)
- 社会(103284)
- 社会科(98088)
- 社会科学(98062)
- 省(85259)
- 基金项目(84913)
- 自然(77322)
- 自然科(75616)
- 自然科学(75595)
- 自然科学基金(74289)
- 教育(73246)
- 划(70092)
- 编号(64892)
- 资助(64119)
- 成果(50801)
- 部(48369)
- 创(48045)
- 重点(47777)
- 发(45957)
- 创新(44165)
- 业(43739)
- 国家社会(42934)
- 课题(42485)
- 教育部(42185)
- 期刊
- 济(149648)
- 经济(149648)
- 研究(88388)
- 财(54217)
- 中国(53968)
- 管理(52616)
- 农(47639)
- 学报(43757)
- 科学(43223)
- 大学(34216)
- 农业(32613)
- 学学(32605)
- 技术(31573)
- 教育(27493)
- 业经(26866)
- 融(26158)
- 金融(26158)
- 财经(26059)
- 经济研究(23191)
- 经(22483)
- 问题(20075)
- 业(19871)
- 技术经济(19290)
- 财会(17088)
- 商业(16292)
- 统计(15960)
- 现代(15818)
- 策(15367)
- 贸(15201)
- 理论(15078)
共检索到463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良书 张肖虎
在完全理性、完全信息的假定条件下,企业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被简化为一个生产函数。企业合约理论打破这样的假定,把研究重心转移到“交易”和“合约”上,也使得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模糊化,企业的生产特征被忽视。企业知识理论也在有限理性条件下,把研究重点回归到企业生产上,在新的假设条件下,分析企业的本质、企业的边界、企业的异质性以及企业的内部结构,进而分析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企业理论 知识 生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雷志柱 丁长青
以湖南省内21家IT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基于组织理论分析框架,从组织结构特征、组织文化和组织互动关系构建并检验了知识共享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组织正式化程度、复杂化程度和集权化程度对企业知识共享行为都有负向影响;官僚型文化不利于知识共享行为的产生,虽然支持型文化和创新型文化都有利于知识共享,但创新型文化的影响更大;跨部门或个体之间的信任和组织承诺对知识共享行为有积极影响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雷井生 关云飞
从绩效视角探讨中小企业的知识资本的结构性,提出了知识资本与中小企业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全面研究了知识资本对中小企业的市场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财务绩效的影响,并同时分析了知识资本构成要素的相关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得到相关结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宗蕴璋 方文辉
本文在分析企业知识学习价值意义的基础上,结合SECI模型,根据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过程构建了一个通用的技术系统投入产出图,结合该图提出了技术能力成长过程的一般模型。本文认为,技术能力的进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且提出企业技术能力实现阶段跃迁的条件和特点。
关键词:
知识 学习 技术能力 演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立根 宁云才
从知识的视角分析,企业的本质是知识的运用与更新;更新知识和集聚组织知识成为培育核心能力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要获得持续市场竞争优势,就需要引进、创造和积累基于团队知识、组织知识的企业核心能力;知识视角的企业观来源并创新于资源视角的企业观和能力视角的企业观,将决定企业市场竞争优势、核心能力和攫取超额租金的决定性因素内化为企业内的团队知识和组织知识,这为培育企业的智力资本和核心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知识 组织结构知识 核心能力 研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姜凤珍 杨倩 张洁 程灏
知识型员工离职行为受多因素影响,单一的激励方式在满足员工需求上已展现出很多不足,而知识治理则可以实现知识型员工生存、相互关系和成长三个核心需求的满足。本研究基于ERG理论和知识治理理论,构建博弈模型,分析在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下企业与知识型员工的策略选择。系统动力学仿真发现,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时,企业知识治理高投入收益大于知识治理低投入收益,ESS(演化稳定策略)为企业知识治理高投入和知识型员工不离职;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时,企业知识治理低投入收益更高,ESS为企业知识治理低投入和知识型员工离职。最后,仿真分析主要参数对系统演化的敏感性,为企业治理知识型员工离职问题提供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利霞 黎赔肆
目前,对企业多元化动因解释的论述众多。可以将这些论述归为两大类:内因论和内外因结合论,前者包括资源能力理论、市场势力理论和代理理论,后者包括安索夫的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瑞德-拉夫曼和庄贵军的理论。对这些理论分别进行比较分析,能够为企业多元化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多元化 动因 知识观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郝云宏 李文博
知识网络的演化对企业和国家的技术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耗散结构的理论视角,文章对知识网络进行了诠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网络的演化机制;最后,文章讨论了该研究的政策意义。
关键词:
知识网络 演化机制 耗散结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慕继丰 陈方丽
本文认为,企业的根本任务是创造知识,企业是许多专业化分工活动通过一定的结构与方式联结与聚集在一起的动态性组织,这种独特的结构会产生一种系统集成放大效应。企业的存在是因为企业能够创造出独特的生产性知识、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企业进行知识创造和知识转换的能力是企业存在的原因,企业专业化生产与协作过程中积累的共有知识和私人知识决定着企业的效率边界。一种有效率的、最有生命力的企业制度就是能提供一种合理性、激励性的制度安排,鼓励知识的不断创造、使用、转移和共享,而不仅仅是那些理论上能够使组织交易费用最小的企业制度。
关键词:
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 知识 知识生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米捷 林润辉 董坤祥 宋朋
OFDI企业作为跨国知识管道,可为我国本土集群企业注入新的血液。从知识位势的角度出发,分析了OFDI企业和本土集群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机制。通过构建中间知识位势主体积极参与和消极参与两种情况下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双方的知识共享行为和相应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过程。研究表明,系统的演化稳定状态是各方知识共享意愿、吸收转化能力、知识产权重视程度和知识共享的潜在风险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相比于中间知识位势主体的消极参与,其积极的参与行为使得系统呈现出了更加多样化的演化过程,同时也促使系统向各方均采取知识共享策略的状态演化。最后利用实证研究,验证了上述关键因素对于系统演化稳定状态的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勤 刘青松
文章从知识的角度分析企业成长问题,着重分析企业成长的知识系统及其特征,企业成长的知识路径依赖性、知识积累性和知识创新性。通过分析,得出我国企业成长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企业成长知识系统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二是企业成长知识系统中的核心知识的自组织性不强。
关键词:
知识系统 企业成长 自组织性 路径依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平杰 刘浩
企业内部资源性质和外部生存环境的变化引起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基于知识的企业组织结构具有多种类型和模式,但以动态性和灵活性为其基本的设计原则,这些结构类型还具有分权化、协调管理、项目团队以及网络化等共同特征。基于知识的企业组织结构将人取代物提升到企业生产的主体地位,从而使企业中主客关系和劳资关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关键词:
基于知识 企业 组织结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兵 李天旭 丁西林
文章基于角色理论视角,借助手工整理的2010-2020年上市公司高管履历数据,分析了高层管理团队数字知识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重点讨论了两者的边界条件。研究表明,数字知识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在行为整合框架下,CEO职业背景、CEO-TMT交互和CEO权力均正向调节两者的关系。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上述关系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团队断裂带的存在会阻碍团队成员的信息交流,从而抑制高层管理团队数字知识的转化;基于知识基础观发现,企业层面的技术吸收能力能够促进团队数字知识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研究结论可以为数字变革下高层管理团队理解和履行自身角色和职能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角色理论 数字知识 数字化转型 行为整合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吴洁 吴小桔 李鹏 盛永祥 施琴芬
知识转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演化博弈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转移主体行为。考虑到传统的演化博弈模型不能对知识转移主体非理性心理因素及风险偏好问题进行有效解释,本文将累积前景理论与演化博弈相结合,运用前景价值函数完善支付矩阵的部分参数,分析博弈模型的演化稳定策略。通过仿真模拟得出如下结论:知识转移存在两个演化稳定策略;转移策略由直接收益、转移成本及前景损益等因素决定;转移方的风险损失对转移策略影响较大,而接收方潜在收入对知识转移策略影响较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