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98)
2023(14718)
2022(12450)
2021(11465)
2020(10128)
2019(23171)
2018(22926)
2017(44570)
2016(24113)
2015(27177)
2014(27153)
2013(26779)
2012(24670)
2011(21790)
2010(21799)
2009(20579)
2008(20616)
2007(18487)
2006(15712)
2005(14071)
作者
(68497)
(57268)
(57181)
(54391)
(36650)
(27472)
(26086)
(22456)
(21625)
(20387)
(19392)
(19187)
(18205)
(17832)
(17712)
(17690)
(17421)
(17023)
(16583)
(16318)
(14184)
(14096)
(13827)
(13133)
(12911)
(12840)
(12706)
(12659)
(11543)
(11473)
学科
(107987)
经济(107868)
(96373)
管理(87223)
(86880)
企业(86880)
方法(54723)
数学(45373)
数学方法(44906)
(35985)
(31878)
业经(31349)
(25538)
财务(25495)
财务管理(25449)
企业财务(24166)
中国(23256)
农业(22413)
技术(19961)
(19947)
(18729)
(18619)
(18519)
贸易(18509)
(17994)
地方(17685)
理论(17676)
环境(17494)
(17087)
(16544)
机构
学院(350281)
大学(345946)
(147967)
经济(145238)
管理(144510)
理学(125233)
理学院(124098)
管理学(122294)
管理学院(121660)
研究(105516)
中国(83692)
(70723)
(70678)
科学(63579)
(58539)
财经(56463)
(52628)
(52246)
(51316)
中心(51056)
业大(50958)
研究所(46958)
农业(46211)
经济学(45266)
北京(43406)
财经大学(41819)
经济学院(41305)
(41049)
(40049)
师范(39612)
基金
项目(232983)
科学(186021)
基金(172740)
研究(169405)
(148657)
国家(147390)
科学基金(129594)
社会(109699)
社会科(104173)
社会科学(104144)
基金项目(91732)
(91646)
自然(84758)
自然科(82830)
自然科学(82810)
自然科学基金(81388)
教育(77854)
(75955)
资助(70886)
编号(67716)
成果(53231)
(52409)
重点(51626)
(51033)
(49226)
创新(47133)
(46222)
国家社会(45709)
科研(45510)
教育部(45460)
期刊
(158490)
经济(158490)
研究(94828)
中国(60914)
(60524)
管理(55333)
(53013)
学报(49766)
科学(47659)
大学(38576)
学学(36911)
农业(36163)
技术(32833)
(30576)
金融(30576)
财经(28537)
业经(27585)
教育(27012)
经济研究(24922)
(24428)
(21889)
问题(21272)
技术经济(20034)
财会(18608)
统计(18306)
(17201)
商业(16874)
(16563)
(16375)
现代(16248)
共检索到503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哲  王文翰  王遥  
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部分企业在履行环境责任时存在“说得多,做得少”的“多言寡行”行为,这种现象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环保纲领存在不协调之处。本文研究了企业“多言寡行”的环境责任表现是否会影响到政府的资源配置决策。实证结果表明:(1)环境责任表现“多言寡行”的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政府补贴。(2)企业“多言寡行”的环境责任表现帮助企业获取政府补贴的效应只在短期内存在。长期来看,政府可以识破“多言寡行”,从而消除这种资源获取效应。(3)中央环保督察显著抑制了“多言寡行”与政府补贴的正向关系。(4)进一步分析发现,“多言寡行”与政府补贴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污染程度更严重、无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并且相比于环保补贴,“多言寡行”对于非环保补贴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本文结论对我国企业在履行环境责任过程中的行为决策和实践表现提供了新的解读,为我国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涵  锁箭  
在遵循“数字化基础设施(ABCDM)—互联网商业模式—企业信息化建设”数字化逻辑的基础上,文章基于2017—2021年上市家族企业年报,通过文本分析法构建模型,实证检验了家族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代际传承动态过程中绩效表现的影响机理,打开了差序格局情境下,中国两代人协同治理家族企业的数字化效益实证研究“黑箱”,对“为什么家族二代应该引领数字化变革”作出回应。结果表明:家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降低风险承担水平、减少冗余资源和弱化代理成本三重路径提升传承期绩效,但在不同传承和创新属性视角下表现出显著非对称性效果,即处于父辈掌权且子辈辅佐父辈阶段以及高创新强度的家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与绩效驱动效应更强。实证结果为二代引领家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经验支持,同时为其在数字化情境下打破企业边界、优化业务流程、整合外部资源提出探索性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哲  王文翰  
基于我国推行绿色信贷的政策背景,本文考察了企业"多言寡行"的环境责任表现能否影响银行的信贷决策。研究发现:(1)从总体来看,"多言寡行"的环境责任表现有助于企业获取更多的银行借款。(2)相比于长期银行借款,"多言寡行"对于短期银行借款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3)《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抑制了"多言寡行"对银行借款的正向影响。(4)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于环境责任表现"少言多行"以及"少言寡行"的企业,企业"多言寡行"的环境责任表现对于银行的信贷资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多言寡行"对银行借款的正向影响在无背景关联、价值较低以及市场环境更差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有助于信贷机构认识到绿色信贷政策面临的执行风险,为确保绿色信贷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决策参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爱华  张鑫娜  费堃桀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关注的重点。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显然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财政政策如何影响企业ESG表现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鲜有文献从政府采购角度考察。笔者以2015—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政府采购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采购对提高企业ESG表现发挥了正向激励效应;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这种正向激励作用对规模较大的企业、重污染行业和处于成熟期之后的企业更为显著;从作用机制来看,政府采购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改善企业内部控制以及提高企业的市场关注度等渠道为企业提升ESG表现提供内在激励和外在动力。因此,政府应当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政府采购政策设计,推动我国企业ESG表现稳步提高;同时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现状,积极参与政府采购活动,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获取资源支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大禹  谢获宝  孟祥瑜  张秋艳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07—2019年数据,借助爬虫技术归集企业年报中的"数字化转型"关键词,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其渠道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价值水平。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价值水平都具有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但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这种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企业数字化转型对"高科技企业—非高科技企业"的价值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对于其中的高科技企业而言,这种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从渠道机制检验来看,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增强要素配置水平并对风险具有更强的可控力,这些因素的改善,都有助于企业价值水平的增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路丽  陈松奕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2010-2017年间108家流通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旨在研究流通企业政府补贴、跨境电商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当期和滞后一期的企业价值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并且对于拥有跨境电商业务的流通企业,政府补贴能够更加显著地提升滞后一期的企业市场价值。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和  黄依婷  
本文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从直接资源补充和间接信号传递的角度剖析企业如何利用政府创新补贴进行数字化转型,实证检验融资约束、研发投入及创新产出对政府创新补贴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传导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不同所有制企业与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利用政府创新补贴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差异。研究表明:第一,政府创新补贴显著激励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经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缓解融资约束、促进研发投入与提升创新产出在政府创新补贴激励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具有正向的链式多重中介作用;第三,政府创新补贴对国有企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激励作用更大。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要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机制,推出差别化的创新补贴政策,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激励其加大研发投入,助力企业完成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
[期刊] 改革  [作者] 孟祥慧   李军林  
基于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文本,将环境注意力配置与经济增长目标作为政府绩效考核转型的代理变量,研究其对企业ESG表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政府加强对环境的关注能显著促进企业绿色转型,二者呈现倒U型关系,但经济增长目标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发现:环境注意力配置主要影响企业在环境领域的ESG表现,对社会领域和治理领域ESG表现的影响并不显著;在国有与大型企业样本中的促进作用更强,且高效率企业将更积极地推动绿色转型;公众对环境的关注呈现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上述研究从企业治理的视角为政府绩效考核转型的微观影响机制提供了证据支持,为稳步推动形成政府、公众与企业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吴晓晖  秦利宾  薄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如何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社会的重要议题。本文从供应链合作视角出发,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构建了客户战略联盟指标,并实证检验了客户战略联盟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客户战略联盟可以显著促进企业创新。经济机制分析表明,客户战略联盟通过提高专用性资产的经济价值来激励管理层增加创新投资、通过客户信息溢出为创新提供市场和技术信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为创新提供资金等渠道促进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客户战略联盟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高科技行业、与客户地理距离更远的企业、客户集中度更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如何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胜刚   谢晋元   成程  
跨境电商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国际贸易业务模式之一,为传统国际商务流程带来了深刻变革。本文使用网络爬虫技术和文本分析方法,基于A股上市公司2007—2020年发布的388.9万份公告,对上市公司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情况进行了精确筛选,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上市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国际化水平;第二,优化供应链结构、缓解融资约束、推动数字化转型是跨境电商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的重要途径;第三,在精确识别开展相关业务企业的基础上,本文发现跨境电商试验区政策能够通过强化融资优化与数字赋能效应进一步提升跨境电商对企业国际化的促进效果。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从企业内部的战略选择和外部的政策支持两个角度,为进一步优化跨境电商支持政策,促进企业高水平国际化发展,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全面实现,提供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超  张宸妍  
本文借助文本分析方法构建产业政策支持力度指标,利用2004—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名录数据,研究了产业政策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政策有助于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并能够促进已投资企业向海外再投资。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政策提高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多元化程度,相比于其他类型的产业政策,金融财税政策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从影响机制看,产业政策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具体作用受到企业特征的影响,生产率越高,产业政策的促进作用越强;相比于国有企业,产业政策对非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强;产业政策提高了企业的组织管理能力,进而促进了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俊瑞  危雁麟  尹兴强  汪方军  
近年来,数据资源已成为驱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充分披露数据资源信息十分必要。但企业数据资源的信息披露可能带来潜在的审计风险,并影响审计收费。通过挖掘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资源文本信息,研究发现:企业数据资源信息披露显著提高了审计收费。进一步分析表明,在以下情形下时数据资源信息披露提高审计收费更为显著:管理层与大股东实施信息操纵的倾向更强;企业存在向上的盈余管理行为;企业受到市场参与者更多关注。研究还发现,当期数据资源信息披露频率越高的企业,其下期审计投入越多。研究结论对完善会计、审计准则规范,提升审计机构对企业文本信息运用效率等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会芹   邹雯旭  
文章以2009—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通过采用文本分析方法、机器学习技术度量出管理者短视主义指标,从而对其与战略差异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管理者短视偏差与企业战略差异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外,薪酬激励对企业战略差异在管理层短视这一情境下具有抑制作用,而企业金融化对这一过程有中介效应。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帆  邹梦琪  
运用文本分析检验充分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越详细、文本越精确,越能提升企业投资效率,而可读性、语调对投资效率影响有限。分析师盈余预测越准确、企业代理成本越低,越能促进详细程度、精确性与投资效率间的正向关系。同时,高媒体关注、高机构投资者持股、低管理层过度自信企业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越详细、文本越精确,也越能提高投资效率。进一步发现,事项段和应对段披露越详细、事项段越可读、事项段越精确,越能显著提升投资效率;披露公司层面事项、对外投资事项以及非投资事项均会降低非效率投资。研究表明关键审计事项充分披露对企业资源配置具有正向作用,为监管机构改善审计报告披露模式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戚聿东  孙昌玲  王化成  
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度量指标,实证检验了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核心竞争力越强,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越低,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主要通过降低经营风险、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缓解代理问题三条路径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1)资源类和能力类核心竞争力均是影响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重要因素;(2)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强化核心竞争力对权益资本成本的降低作用。本文的研究揭示了核心竞争力在企业融资中的重要作用,不仅丰富了核心竞争力和权益资本成本的相关文献,同时对如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