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70)
- 2023(18843)
- 2022(16096)
- 2021(15027)
- 2020(12799)
- 2019(29328)
- 2018(28994)
- 2017(55884)
- 2016(30106)
- 2015(33757)
- 2014(33504)
- 2013(32952)
- 2012(29847)
- 2011(26533)
- 2010(26553)
- 2009(24698)
- 2008(24773)
- 2007(21675)
- 2006(19021)
- 2005(16951)
- 学科
- 济(120730)
- 经济(120561)
- 业(108485)
- 管理(105221)
- 企(97238)
- 企业(97238)
- 方法(55552)
- 数学(45272)
- 数学方法(44660)
- 财(41052)
- 农(36157)
- 业经(35394)
- 务(29193)
- 中国(29139)
- 财务(29114)
- 财务管理(29056)
- 制(28841)
- 企业财务(27485)
- 农业(24843)
- 学(22956)
- 技术(22369)
- 理论(22245)
- 地方(21579)
- 和(21544)
- 体(20934)
- 划(20846)
- 环境(20624)
- 银(20199)
- 银行(20160)
- 贸(20078)
- 机构
- 学院(425705)
- 大学(422295)
- 管理(173757)
- 济(169646)
- 经济(165981)
- 理学(149677)
- 理学院(148155)
- 管理学(145750)
- 管理学院(144965)
- 研究(132857)
- 中国(104705)
- 京(89161)
- 财(85624)
- 科学(80896)
- 财经(66979)
- 农(66924)
- 所(65490)
- 江(63699)
- 中心(61999)
- 业大(61655)
- 经(60749)
- 研究所(58648)
- 北京(55643)
- 范(52245)
- 农业(52202)
- 师范(51772)
- 州(50842)
- 经济学(50491)
- 财经大学(49566)
- 院(48867)
- 基金
- 项目(286552)
- 科学(226933)
- 研究(211657)
- 基金(208994)
- 家(180524)
- 国家(178972)
- 科学基金(156165)
- 社会(134207)
- 社会科(127223)
- 社会科学(127190)
- 省(112255)
- 基金项目(110916)
- 自然(101476)
- 自然科(99144)
- 自然科学(99122)
- 自然科学基金(97345)
- 教育(97136)
- 划(93307)
- 编号(86505)
- 资助(85642)
- 成果(69285)
- 部(63574)
- 重点(63572)
- 创(61001)
- 发(60005)
- 课题(58652)
- 创新(56482)
- 制(55464)
- 国家社会(55122)
- 教育部(54970)
- 期刊
- 济(188271)
- 经济(188271)
- 研究(123521)
- 中国(80621)
- 财(72681)
- 管理(67057)
- 学报(62052)
- 农(61222)
- 科学(58406)
- 大学(48554)
- 学学(45995)
- 教育(42601)
- 农业(42283)
- 技术(39022)
- 融(38123)
- 金融(38123)
- 财经(33182)
- 业经(32640)
- 经济研究(28628)
- 经(28318)
- 问题(24410)
- 业(23712)
- 财会(22751)
- 会计(22727)
- 技术经济(22100)
- 版(20202)
- 理论(20051)
- 现代(19993)
- 科技(19611)
- 商业(18878)
共检索到625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姚圣
针对政府例外性环境规制所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文章借鉴会计控制的切实性与基础性的优势,设计以生态权益、环境成本与资源损失为评价对象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建立相应的日常性监管体系。该体系主要达到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是将政府对企业的环境控制行为从基于环境事故的例外性规制转变为日常性的例行性环境控制;二是通过对环境评价的设计与监管措施的设置,促使企业建立自我环境规制的机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袁广达
本文基于环境会计信息的视角,运用经济学和管理控制基础理论,从环境会计信息和环境风险评价的概念认识入手,围绕环境风险评价紧密联系的三因素:风险信息、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就企业环境风险评价过程中的识别风险、风险判断、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进行规范分析,进而提出在控制政策、控制方法和控制环境三个层面上的微观环境风险控制的政策建议,以期提高环境会计信息质量和环境风险管理能力,拓展环境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研究思路,丰富环境会计和环境管理的内涵。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吕玉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企业的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单一以仓储、运输为主的服务内容不能再作为物流企业提升整体竞争力的要素,物流企业必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物流监管业务的出现顺应了这一需要。物流监管业务是一项涉及物流企业、客户、银行等多个主体的新型融资模式。本文从物流企业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物流监管可运作的模式,即仓单质押、保兑仓、运输在途监管、进口信用证下货权质押和在途监管之出口贸易等模式,探讨了开展此项业务可能存在的合同管理、项目选择和项目管理等风险,并从组织结构、制度、流程等方面提出了实施的保障性措施。
关键词:
物流监管 物流企业 运作模式 风险控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煊
国有企业境外资产的监管能力本质上是境外子公司的内部控制能力问题。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能够为中国国有企业境外监管提供一个系统分析工具。控制环境要素方面,要提升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并完善境外高管的选聘、培训和激励机制;风险评估要素方面,要构建清晰的跨国经营战略控制风险,并构建多元化董事会结构提升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控制活动要素方面,要强调业务控制与财务控制并重,构建境外高管的权力制衡机制;信息与沟通要素方面,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全方位监控,实现境内外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完整性;监督要素方面,要通过内部审计强化内控制度执行,通过外部审计实现内控制度评价及优化,通过政府审计强化境外国有资产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企业年金中心课题组 赵跃 许金铭
在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启动后,为防范企业年金基金管理风险,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和监管方法。本文提出建立我国基于风险控制的企业年金监管体系,该体系是基于风险的金融监管理论在企业年金领域的应用和实践。建立基于风险的企业年金监管体系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即确定企业年金的监管架构及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模式;建立统一的风险监管平台,开发统一的企业年金风险监管系统,统一企业年金监管风险管理工具和风险指标,形成支持协同监管的技术系统平台;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奠定监管基础;切实严格执行管理机构的准入制度,形成优胜劣汰良好机制。
关键词:
企业年金 监管体系 风险控制 养老金制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曙光 陈丽蓉
本文基于企业风险管理和政府监管两个视角,对内部控制审计的需求动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企业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内容,内部控制审计是企业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措施;政府监管是内部控制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推动力量,其本质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关键词:
内部控制审计 风险管理 政府监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家正 赵康睿
本文选择2013-2015年国内沪深两市A股上市的重污染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政府监管、环境信息披露和企业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政府监管对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府监管与企业价值之间显著正相关;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之间显著正相关;政府监管能够显著增强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政府监管 环境信息披露 企业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莉 王慧娟
双碳”背景下,工业企业如何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2012—2019年中国120个城市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内部控制、市场化水平作为中介变量与调节变量,探讨政府环境监管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并通过构建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政府环境监管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2)企业内部控制在政府环境监管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市场化水平负向调节政府环境监管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结论可为政府加强环境监管,从而进一步改善市场环境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璐
首先阐述了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的基本内容,接着分析了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的作用,并针对物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现存的问题展开分析,认为其突出表现在现有会计核算方法与物流成本控制的特性适应性不强、会计核算针对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的范围不够全面、缺乏专业化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人才等。继而提出建立物流企业成本的会计核算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系统、加强对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科学分工、提高成本控制措施的综合性与实施性、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等应对措施,以期为物流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物流企业 会计核算 成本控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林钟高 丁茂桓
与以往从缺陷静态视角的研究不同,本文以内部控制缺陷为基点,从缺陷修复与内部控制监管制度变迁两个动态视角,联合考察内部控制缺陷与修复对债务融资成本影响及其内部控制监管制度变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提高了企业的风险不确定性,增加债务融资成本,而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降低了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引入内部控制监管制度变迁之后发现,内部控制监管力度的加强明显提升了内部控制缺陷修复的进度,显著降低企业外部风险和债务融资成本。研究表明,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与政府内部控制监管力度的强化,两者内外联动相互促进,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林钟高 丁茂桓
与以往从缺陷静态视角的研究不同,本文以内部控制缺陷为基点,从缺陷修复与内部控制监管制度变迁两个动态视角,联合考察内部控制缺陷与修复对债务融资成本影响及其内部控制监管制度变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提高了企业的风险不确定性,增加债务融资成本,而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降低了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引入内部控制监管制度变迁之后发现,内部控制监管力度的加强明显提升了内部控制缺陷修复的进度,显著降低企业外部风险和债务融资成本。研究表明,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与政府内部控制监管力度的强化,两者内外联动相互促进,才能真正有助于建立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有效地发挥其对企业债务融资决策的风险管控作用,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双才 甄洁
外包作为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凝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手段,已成为企业日益关注的焦点。然而企业在享有外包受益的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风险。本文基于外包的阶段性特征,从企业目标设定、寻求和选择合作伙伴、签订合同、实施和管理控制等环节分析了外包风险。并基于组织间管理控制视角,针对四个不同阶段的外包风险,从目标定位、合作伙伴的能力和声誉判断、服务级别协议和动态外包合同、实施创新激励以及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外包风险的规避措施。
关键词:
业务外包 风险管理 组织间控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红
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企业年金作为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用于养老的福利保障计划,是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负担过重的环境下产生的,并成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费威
近年来我国品牌企业因其上游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等,食品安全事件频繁被曝光,加剧了我国食品安全信任危机。本文利用声誉机制和规制理论,分析了品牌企业基于自身声誉作出的食品安全相关的生产检测等控制决策及其相应的政府监管机制。研究表明:在对未来经营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具有乐观预期的"无限期"经营企业与持有谨慎态度的"有限期"经营企业对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水平,受到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正向影响、检测控制成本和食品价格的负向影响等。并且从供给推动与需求拉动两方面分析了对应的政府监管机制。
关键词:
品牌企业 食品安全 政府监管 企业声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创
区域煤炭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一方面由于企业缺乏环境技术创新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对企业环境监管的难度较大,因此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文章运用相对业绩评估方法建立了区域煤炭企业环境监管模型,并详细分析了政府的奖金比例、多阶段合约、奖励系数对区域煤炭企业环境监管机制的影响,以期能对我国区域煤炭企业环境监管体制提供一些可行思路。
关键词:
环境监管 区域环境 监管机制 煤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