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6)
- 2023(12439)
- 2022(10429)
- 2021(9219)
- 2020(8119)
- 2019(18485)
- 2018(18090)
- 2017(35454)
- 2016(19013)
- 2015(21419)
- 2014(21470)
- 2013(21511)
- 2012(20223)
- 2011(18263)
- 2010(18676)
- 2009(17946)
- 2008(18003)
- 2007(16580)
- 2006(14734)
- 2005(13734)
- 学科
- 济(110432)
- 经济(110327)
- 业(85076)
- 企(77534)
- 企业(77534)
- 管理(74371)
- 方法(43134)
- 数学(34248)
- 数学方法(34048)
- 业经(31237)
- 财(29292)
- 农(28600)
- 地方(22071)
- 务(21806)
- 财务(21787)
- 财务管理(21756)
- 中国(21003)
- 企业财务(20617)
- 农业(20601)
- 制(18369)
- 技术(17870)
- 和(17665)
- 划(17418)
- 环境(16929)
- 学(16830)
- 策(16191)
- 贸(15621)
- 贸易(15614)
- 理论(15455)
- 易(15077)
- 机构
- 学院(295369)
- 大学(289506)
- 济(137852)
- 经济(135444)
- 管理(119097)
- 理学(102067)
- 理学院(101093)
- 管理学(99871)
- 管理学院(99336)
- 研究(95477)
- 中国(75352)
- 财(61577)
- 京(59467)
- 科学(55205)
- 财经(49202)
- 农(49189)
- 所(48719)
- 江(45790)
- 经(44388)
- 研究所(43658)
- 中心(43527)
- 经济学(42735)
- 业大(40721)
- 农业(38643)
- 经济学院(38428)
- 北京(37252)
- 财经大学(35810)
- 州(35502)
- 商学(33987)
- 商学院(33693)
- 基金
- 项目(184165)
- 科学(147083)
- 基金(135827)
- 研究(135662)
- 家(116325)
- 国家(115286)
- 科学基金(100973)
- 社会(90035)
- 社会科(85421)
- 社会科学(85396)
- 省(72693)
- 基金项目(72323)
- 自然(63803)
- 自然科(62319)
- 自然科学(62300)
- 自然科学基金(61280)
- 教育(60288)
- 划(58964)
- 资助(55029)
- 编号(53872)
- 成果(42249)
- 部(41248)
- 发(40971)
- 创(40938)
- 重点(40868)
- 业(40021)
- 创新(37524)
- 国家社会(37470)
- 课题(35837)
- 人文(35772)
- 期刊
- 济(162862)
- 经济(162862)
- 研究(86746)
- 中国(52505)
- 财(52456)
- 管理(48402)
- 农(45413)
- 科学(38984)
- 学报(38729)
- 农业(30636)
- 大学(29887)
- 学学(28795)
- 技术(27529)
- 业经(26639)
- 融(26485)
- 金融(26485)
- 财经(26121)
- 经济研究(26049)
- 经(22642)
- 问题(21109)
- 技术经济(19622)
- 教育(19346)
- 业(18709)
- 贸(16073)
- 世界(15902)
- 商业(15546)
- 统计(15077)
- 现代(14853)
- 财会(14789)
- 策(14182)
共检索到445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兰竹虹
企业既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也是环境保护的主战场。如何激励企业采取合理的环境行为来认知和承担自身造成的"负外部性",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对企业面对来自政府、公众、市场等方面的压力时采取的环境行为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识别影响企业改善环境行为的关键因素,为政府制订有效的环境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企业环境行为 激励 经济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翁孙哲
企业环境责任在我国已经有具体的实践。外部性内部化,促进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解决囚徒困境问题,通过私人执行促进法律实施效果是企业环境责任正当化的经济原因。我国企业环境责任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密
企业是实施循环经济的主体。企业实施循环经济不仅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企业自身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企业实施循环经济面临成本障碍,难以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双赢。本文以企业作为循环经济的实施主体,分析企业在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过程中面临的经济障碍及其理性行为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成本 效益 措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玉泽
结合国有经济运行中的实际问题,国有企业改革中职工经济行为的研究,应沿着制度———选择———市场秩序这样一个框架来展开。新古典范式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均衡分析方法。供给方指的是国有企业职工,需求方指的是两种不同体制下分立并存的不同部门,政府部门和市场部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永清 李芬
实现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本文从企业行为角度出发,运用技术经济学和经济学等相关知识分析了循环经济的实施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提出了企业应创新发展模式并得到政府的支持,以实现循环经济。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梁利辉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建立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要求,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环境问题对企业生产经营、投资决策和业绩评价等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了适应新形式下管理的要求,企业应当建立环境—经济导向战略管理模式和核算体系。与环境有关的收入与成本使企业的传统的收入与成本的内涵和外延发生变化,传统的会计核算已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业绩和环境业绩。为了更全面地反映企业与环境有关的收入与成本信息,本文对企业环境—经济导向的环境收入与成本的概念及类别的界定、确认、计量与信息披露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戎军
在实际生活中,某国有企业的领导奉公守法,廉洁自律,但由于领导无方,经营不善,导致企业破产倒闭,致使众多工人下岗,他(们)的行为究竟是否道德?本文通过对企业行为本身的经济道德的分析,指出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评价企业行为是否道德的核心是效率。企业经济行为遵守道德规范是有道德成本的。至于公平则是企业经济道德与社会道德联系融合的纽带桥梁。
关键词:
企业行为 经济道德 道德成本 效率 公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施中云
当前循环经济的研究已经进入理论体系的建构阶段。文章运用协调博弈理论,从支付占优和风险占优两个方面,分析了企业间发展循环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表明,政府作为协调者可以提高循环经济中企业的博弈支付,政府还可以运用其他手段降低合作风险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协调博弈 相关均衡 风险占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凤辉 赵忠
本文采用"中国雇主—雇员匹配数据追踪调查"数据,应用Probit模型系统分析我国企业雇员离职的影响因素。假定不存在脱产工作搜寻情形下,雇员离职一般经历三个决策过程:首先是衡量工作转换成本,其次是获得新工作的机会,最后是接受新工作的愿望和能力。我们发现中国企业雇员离职的诸多特殊性:如农业户口雇员离职率较高;影响薪酬的因素较为复杂,福利因素影响较弱;获得新工作的机会依赖于宏观环境,因此离职率还受地区经济水平和工资水平影响;此外,男女间表现出明显性别差异,女性雇员离职率较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祥雨 张祥建
在过剩经济时代,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进入捡漏大潮,致使很多企业面临巨大的风险。捡漏行为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家思维模式和管理能力,没有洞察行业发展趋势的眼光,缺乏引领企业成功转型的综合能力,使企业总体的创新能力丧失,表现出较强的投机性。破解捡漏行为的核心在于提升企业家的综合素养,培育企业家综合能力,使企业摆脱捡漏经济陷阱,突破转型发展的瓶颈,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捡漏经济 民营企业 发展困境 破解策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江暮红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通过派现进行分红的方式逐渐兴起,随之引发了种种异常派现现象,尤其是少许上市公司在派发现金的过程中完全忽视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支付能力,盲目派发,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后果。本文立足上市公司现金派送的现状,将具有超额派现现象的DM公司选作案例,探讨造成其超额派现现象的原因以及带来的不利影响,为进一步缓解超额派现现象的发生提出合理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
上市企业 超额派现 经济后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生钰
在职培训对企业和员工来说都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但是,由于普通培训影响企业的投资积极性,特殊培训又影响员工的积极性,使培训活动很难有效地进行。因此,为了使企业的培训投资有效地进行,本文认为可以采取签订培训合同、选择培训投资投向、分摊培训成本等措施。
关键词:
人力资本投资 普通培训 特殊培训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舒畅 乔娟 吴一平
循环经济的实践,需要在产业链中运行才能得以贯彻。本文拟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对上下游企业与政府是否愿意参与循环经济产业链及选择何种模式参与进行理论探讨。结果表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和稳定具有可能性,而参与循环经济产业链前后的成本收益差距、上下游企业间利润分配以及政府的监管力度是影响企业参与意愿的关键因素;对于政府而言,政府的管制意愿及力度也受企业合作意愿强度的影响。据此,提出应加强企业间合作、完善产业链条、构建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并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等措施。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产业链 三方博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苏小方 张方方
企业的经济行为选择内生于市场中的经济制度安排,其中最基本的制度规则就是产权制度。企业作为经济人,出现普遍的失信行为在表面上看是企业自身的问题,在深层次上则是在最基本的两类市场交易主体——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强势产权主体—弱势产权主体"结构,这种产权结构使得企业通过失信行为侵害消费者权利成为"理性"的选择。文章认为,治理企业失信问题的根本在于纠正"强势—弱势产权主体"结构,从重塑市场交易主体平等产权地位入手,从微观角度消除失信行为产生的根源。
关键词:
失信行为 产权 契约 “强—弱”结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晓伟
企业是理性的,循环经济的推广和实施取决于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促使企业生产行为转变有多方因素,既有政府的规制,又有企业对利益的驱动。通过利益比较、博弈分析和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出,利益驱动是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动力来源。可以通过财政补贴、价格政策、科技投入等方式,降低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成本,达到企业行为转变的目的。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利益比较 简单博弈 委托代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