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36)
- 2023(16021)
- 2022(13441)
- 2021(12238)
- 2020(10320)
- 2019(23581)
- 2018(23065)
- 2017(44730)
- 2016(24346)
- 2015(26948)
- 2014(26731)
- 2013(26778)
- 2012(24350)
- 2011(21661)
- 2010(21763)
- 2009(20293)
- 2008(20416)
- 2007(18178)
- 2006(16136)
- 2005(14429)
- 学科
- 济(107327)
- 经济(107207)
- 业(96673)
- 企(87689)
- 企业(87689)
- 管理(87557)
- 方法(47837)
- 数学(37927)
- 数学方法(37576)
- 财(33199)
- 业经(32683)
- 农(30494)
- 中国(27623)
- 务(24774)
- 财务(24707)
- 财务管理(24682)
- 企业财务(23472)
- 农业(21898)
- 技术(20594)
- 理论(20293)
- 地方(20242)
- 制(19517)
- 学(18771)
- 和(18764)
- 划(18090)
- 贸(17107)
- 贸易(17096)
- 策(16581)
- 易(16542)
- 环境(16157)
- 机构
- 学院(356771)
- 大学(355283)
- 管理(146957)
- 济(145709)
- 经济(142659)
- 理学(126760)
- 理学院(125456)
- 管理学(123718)
- 管理学院(123051)
- 研究(111952)
- 中国(84546)
- 京(75145)
- 财(68887)
- 科学(67597)
- 财经(55485)
- 所(55038)
- 农(54191)
- 江(52762)
- 经(50376)
- 业大(50295)
- 中心(49822)
- 研究所(49640)
- 北京(47078)
- 范(45200)
- 师范(44859)
- 经济学(43411)
- 州(42755)
- 农业(42365)
- 财经大学(41049)
- 院(40888)
- 基金
- 项目(237444)
- 科学(188886)
- 研究(176104)
- 基金(173819)
- 家(149439)
- 国家(148121)
- 科学基金(129950)
- 社会(113008)
- 社会科(107231)
- 社会科学(107203)
- 基金项目(92822)
- 省(92553)
- 自然(83938)
- 自然科(82052)
- 自然科学(82035)
- 自然科学基金(80588)
- 教育(79800)
- 划(76552)
- 编号(71532)
- 资助(70562)
- 成果(56972)
- 部(52307)
- 重点(52143)
- 创(51031)
- 发(50088)
- 课题(48306)
- 创新(46950)
- 国家社会(46391)
- 教育部(45381)
- 人文(45107)
- 期刊
- 济(163470)
- 经济(163470)
- 研究(107961)
- 中国(62481)
- 管理(57592)
- 财(56281)
- 学报(51227)
- 农(49428)
- 科学(48671)
- 大学(39647)
- 学学(37412)
- 教育(36909)
- 农业(34549)
- 技术(31879)
- 融(28813)
- 金融(28813)
- 财经(28514)
- 业经(27885)
- 经济研究(24899)
- 经(24459)
- 问题(23055)
- 业(19984)
- 技术经济(19830)
- 现代(18357)
- 图书(16816)
- 理论(16637)
- 商业(16437)
- 科技(16406)
- 财会(16371)
- 贸(15564)
共检索到521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乐 朱金鹤
基于2014—2021年披露环保数据的A股上市公司样本,匹配城市层面空气质量指数,考察企业环保投资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考虑平均气温、平均风速、降水量等气候因素后,企业环保投资能够释放“环境红利”,有效治污减霾降碳,显著提升城市空气优良率。企业环保投资的空气质量提升效果主要通过源头污染预防而非末端污染治理效应实现。对于国有企业、具有环保背景董事占比更高的企业、制造业和环境规制力度较强的地区,企业环保投资的空气质量提升效果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环保投资能够实现经济红利和环境红利的互赢共生,达到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研究结论可为减污降碳一体谋划、有效提高城市空气质量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婷 顾建福
本文采用2009~2020年254个企业OFDI及所处城市空气污染数据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 OFDI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显著为负,即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改善地区空气质量;(2)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存在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OFDI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等方式改善空气质量存在最优区间;(3)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环境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就东道国而言,对高度开放且环境规制程度良好的东道国进行投资能有效降低母国的空气污染水平;就母国而言,处于严重空气污染地区的非国有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可使空气质量得到更显著的改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琦 郑瑶 孔东民
本文从政治经济学分析视角,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将地方官员动机、企业环保决策与高管工作经历置于同一研究场景,采用倍差法检验了新标准实施引致的官员动机变化对企业环保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新标准实施前,高管具有公职经历企业的环保投资规模显著低于其他企业。而新标准实施后,高管具有公职经历企业的环保投资提升程度则显著高于其他企业。在财政环保支出较低和政府干预较强的地区,以及国有企业和高管的"先天"公职经历企业样本中,官员动机增强对高管具有公职经历企业的环保投资提升效果更强。此外,政府给予此类企业环保补助可能是激励其投资减排的重要经济手段。本文以宏观政策实施来外生化地方官员环境治理动机的变化,有利于因果识别官员动机、高管工作经历与企业环保决策间的逻辑关系。其政策意义在于,中国环境治理的症结是地方官员动机的缺失,当中央环境规制能有效激发官员环保意愿时,高管的公职经历将有利于提升企业环境治理水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砾 代昀昊 谢潇 孔东民
文章从企业员工流失的角度评估了空气污染的经济后果,并结合员工特征和外部环境深入探讨了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空气污染显著增加了企业员工流失率。为了缓解反向因果关系所引起的内生性问题,文章选取气象学中的"逆温强度"作为空气质量的工具变量,结论保持不变。企业员工流失主要体现在员工人均薪酬较低、员工学历较高以及行业竞争程度较高的企业中。稳健性检验表明,除了导致企业员工流失外,空气污染还会增大劳动力雇用不足的概率。文章从人力资本积累的角度揭示了我国空气污染治理的必要性,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企业实施人才战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家未
以2002—2022年全国286个城市为样本,考察空气质量对企业市场进入的影响。研究发现:(1)空气质量改善显著促进企业进入;(2)空气质量对企业选址的影响存在企业和城市异质性,空气质量对企业选址的影响在第三产业、外企占比高的城市、经济发达城市和工资水平较高的城市中更加显著;(3)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空气质量改善有助于促进劳动力健康水平、高技能劳动力流动和创新效率,进而促进企业进入;(4)通过断点回归设计有效分离出空气质量与企业选址之间的正向因果关系,发现空气质量的改善对企业选址的促进作用依旧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婧
文章拟建立了一套以环境效率、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为准则层的企业环保投资效率评价体系,选择2012—2016年1187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具体测度其环保投资效率值以研究企业环保投资效率年度和行业分布特征。结果发现:2012—2016年度期间,企业环保投资效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该趋势是企业环境效率值、经济效率值和社会效率值共同增长的结果,且经济效率贡献高于社会效率和环境效率;制造业与非制造业环保投资效率不存在显著差异,且制造业环保投资效率均值高于非制造业,这主要是因为制造业经济效率值和社会效率值普遍高于非制造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永建 于双丽 蒋德权
空气质量是职工的一项重要非货币性收益,与货币薪酬可能形成替代。本文以2005~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城市层面的空气质量数据,考察了空气质量与企业劳动力成本的关系。研究发现:空气质量与企业职工薪酬水平显著负相关。职工的维权意识和非劳动力密集特征会加强空气质量与企业职工薪酬的负相关关系。如果企业根据空气质量调整员工薪酬,则有利于未来企业价值的提高。同时,本文也发现在不同产权性质、不同现金持有水平、不同污染程度行业和不同员工谈判能力的公司中,空气质量对于职工薪酬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是较差的空气质量在发挥主要作用。最后,本文区分了职工薪酬水平的影响,发现高薪职工和低薪职工对空气质量的要求存有显著差异。综合而言,极端的空气变化会导致样本企业职工平均薪酬有1.421万元的年薪差异,按照此口径粗略测算,样本期间全国所有企业会有23万亿元左右的劳动力成本差异。本文拓展了空气质量对微观企业行为影响的研究领域,丰富了职工薪酬影响因素的理论文献,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可以为职工激励和成本管理提供实证借鉴,也进一步从劳动力成本角度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了实证的支持证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汝莹 钟朝宏
近30年来,国外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对企业环境管理的财务效应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而适时地对该领域的国际化研究进行梳理与述评,是有效开展我国企业环境管理研究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性工作。基于此,本文拟采用实证论文分析的一般模式,对国内外该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逐一进行归纳分析,并重点阐明企业环境管理“双赢论”的价值之所在。
关键词:
企业环境管理 财务效应 双赢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白世秀 章忠志
与现有文献关注外部制度环境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研究不同,本文基于企业内部治理视角,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执行力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环保投资,内部控制执行力度越强的企业越可能增加环保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与非重污染企业相比,重污染企业的内部控制执行力与环保投资之间的正向影响关系更强;与处于法律环境差的地区的企业相比,处于法律环境好的地区的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与环保投资之间的正向影响关系更强。上述研究不仅是对内部控制和环保投资研究进行的有益补充,而且为政府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促进企业的环保投资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温梦瑶
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和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背景下,环境规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有待研究。基于手工搜集整理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公布的环保处罚数据和独特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文章首次研究了环保处罚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环保处罚次数越多、处罚金额越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越小;环保处罚主要是通过减少企业长期贷款规模,从而降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环境规制下企业绿色创新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增加,会进一步挤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环保处罚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均存在抑制效应,且对绿地投资的抑制效应更强。研究表明,虽然短期内环境规制会对企业走出去产生不利影响,但从长期来看,环境规制带来的绿色创新和社会责任投资将会促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竞争优势,对企业走出去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唐国平 李龙会 吴德军
政府环境管制如何影响企业的环保投资行为?企业环保投资行为是否具有行业差异?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企业环保投资活动的特点、明确政府环境管制与行业管制的有效性。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本文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环保投资额不足的现象,环保投资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被动"行为;政府环境管制强度与企业环保投资规模之间呈"U"型关系,即环境管制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企业环保投资行为更多地体现出"被动"迎合政府环境管制需要的特征;重污染行业企业比非重污染行业企业投入了更大规模的环保资金。本文的研究成果既拓展了企业投资研究的视野,又丰富了环境管理会计方面的学术文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姜锡明 许晨曦
本文基于制度理论和合法性理论,选取2008~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环境规制、公司治理与企业环保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合理的制度安排能够对企业环保投资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董事会规模和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环保投资存在正相关关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环保投资存在负相关关系。环境规制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环保投资,而且会影响公司治理机制的运行,与大股东治理和管理层激励形成替代效应,与董事会治理形成互补效应。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公司治理 环保投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迟铮 王佳元
本文以沪深A股429家污染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环境质量、高管家乡认同与企业环保资产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环境质量与企业环保资产投资显著负相关,即企业所在地环境质量越差,污染类企业环保资产投资的力度越小;高管家乡认同与企业环保资产投资正相关,但该关系并不显著。研究还表明,高管家乡认同在环境质量与污染类企业环保资产投资的关系中具有反向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中国进一步完善污染类企业环保资产投资行为的驱动机制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姜英兵 崔广慧
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特征与环境保护的正外溢性特征,使企业缺乏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亟需政府积极干预。自2006年起,中央政府专门在"十一五"规划与"十二五"规划中加入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构成了环保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环保产业政策究竟能否发挥环境治理效应?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转型经济时期政府发挥"扶持之手"的作用。有鉴于此,文章以2006—2015年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为微观样本,以中国30个省区为宏观样本,基于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视角,系统考察环保产业政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立足于时期异质性与地区异质性,阐释了环保产业政策环境治理效应发挥差异性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发现:在环保产业政策支持下,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有利于抑制工业二氧化硫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对工业废水排放无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对环境治理效果具有时期异质性和地区异质性,即不同时期/区域内,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对同一工业污染物排放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研究将微观企业行为与宏观生态环境相结合,不仅为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研究开拓了新的视角,为环保产业政策环境治理效应的发挥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廓清了生态环境改善的微观环保投资结构图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于连超 刘东辉
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环境责任履行缺位的困境。2019年,国资委修订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重新将环境业绩考核纳入分类考核体系,以促进企业环保投资,治理环境责任履行缺位。本文以此次修订为契机,运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5~2020年的经验数据,检验环境业绩考核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业绩考核能够促进企业环保投资。考虑制度环境发现,当环境制度较好、媒体监督较强时,环境业绩考核更能促进企业环保投资。探索影响机制发现,环境业绩考核不仅能通过与高管薪酬和高管晋升挂钩来降低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代理成本,还能通过环境合法压力和资源获取激励来降低国有股东和非国有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从而促进企业环保投资。研究结论丰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国有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缺位的治理机制研究,为政府健全环境业绩考核制度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