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56)
- 2023(7986)
- 2022(6397)
- 2021(5731)
- 2020(5061)
- 2019(11178)
- 2018(11076)
- 2017(21734)
- 2016(11499)
- 2015(12607)
- 2014(12332)
- 2013(12343)
- 2012(11186)
- 2011(9576)
- 2010(9901)
- 2009(9577)
- 2008(10074)
- 2007(9137)
- 2006(8226)
- 2005(7733)
- 学科
- 业(74809)
- 企(71363)
- 企业(71363)
- 济(57636)
- 经济(57568)
- 管理(55353)
- 方法(25334)
- 业经(24867)
- 财(23320)
- 务(19957)
- 财务(19950)
- 财务管理(19942)
- 农(19923)
- 企业财务(18982)
- 数学(17828)
- 数学方法(17744)
- 技术(15271)
- 农业(15267)
- 策(12780)
- 划(12197)
- 企业经济(12008)
- 制(11983)
- 经营(11220)
- 和(11114)
- 理论(10674)
- 技术管理(10376)
- 中国(10142)
- 体(10091)
- 体制(9114)
- 决策(8977)
- 机构
- 学院(175176)
- 大学(168572)
- 济(79278)
- 经济(78094)
- 管理(77259)
- 理学(66704)
- 理学院(66173)
- 管理学(65481)
- 管理学院(65179)
- 研究(50411)
- 中国(42374)
- 财(38706)
- 京(33730)
- 财经(30819)
- 农(28167)
- 经(27894)
- 科学(27805)
- 江(27195)
- 所(24742)
- 商学(23604)
- 商学院(23422)
- 业大(23311)
- 中心(23093)
- 经济学(22793)
- 财经大学(22557)
- 农业(22017)
- 研究所(21937)
- 经济管理(21218)
- 州(20876)
- 北京(20708)
- 基金
- 项目(110457)
- 科学(90851)
- 基金(84180)
- 研究(81621)
- 家(71802)
- 国家(71095)
- 科学基金(64459)
- 社会(54897)
- 社会科(52200)
- 社会科学(52187)
- 基金项目(45256)
- 省(43318)
- 自然(42348)
- 自然科(41506)
- 自然科学(41499)
- 自然科学基金(40882)
- 教育(36231)
- 划(34764)
- 资助(33523)
- 编号(32071)
- 业(30739)
- 创(26602)
- 部(25094)
- 重点(24217)
- 成果(23964)
- 创新(23767)
- 发(23290)
- 制(23080)
- 国家社会(22703)
- 人文(22466)
共检索到259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肖慧敏 刘辉煌
文章运用中国上市企业2000~2011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分析企业自身特征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盈利水平、企业规模、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水平对企业采取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影响,国有份额与企业境外投资行为呈负相关,劳动密集度对其行为选择的影响不显著。这一结果有助于我们从微观视角认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而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特征 对外直接投资 行为选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时雄 刘丹
使用Zephyr数据库中2010—2015年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案例并结合各企业年报数据,建立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从企业异质性和东道国特征等因素出发,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规模较大和研发水平较高的中国企业倾向于选择绿地投资的模式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当东道国市场规模越大、与中国的文化距离越大、治理水平越高时,中国企业越倾向于选择跨国并购的模式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而企业战略资产水平、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企业生产率以及东道国创建企业成本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两种模式的选择无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阳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摸索中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思路,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成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典型代表。本文主要从对外直接投资的时机、进入方式及产业分布等多个方面分析和概括中国的对外投资特点和趋势。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企业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丛静 张宏
作为政府主导的跨国经营活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不同于传统投资动机理论的独特属性。利用2003~2011年45个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按其经济发展水平分为OECD和非OECD国家或地区,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东道国国家特征对中国OFDI动机的影响和动机转变的现实性。结果表明:东道国市场规模、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开放程度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技术水平则体现为比较显著的负向影响。在中国企业OFDI的动机构成中,市场获取动机最为重要,资源获取动机仍然占有一席之地,而技术获取动机的地位有待提高。
关键词:
投资动机 技术获取 固定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阎海峰 黄烨菁 罗志松
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问题正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由于独特的历史及制度特征和转型经济特点,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表现出有别于西方国家的特点,也使得相关的理论对中国企业的投资行为缺乏有力的解释。本文在梳理经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提出了一个四象限的分析框架,指出了传统理论的局限性,并吸收传统理论中的部分成果,结合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进行理论扩展。我们的主要结论是,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不仅是其在全球化条件下实现国际化学习和成长的内在需要,而且也是相关企业与国内外制度环境互动的结果。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优势论” “过程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齐晓申 冯德连
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存在着区位条件的差异。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正确的区位选择对企业获取最佳投资收益至关重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宋常 陈胤默 赵懿清
文章以2007~2014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研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非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更倾向于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当现任会计师事务所为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时,OFDI企业会更多地将之变更为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变更审计师的可能性更大;当企业到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高于我国的国家及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变更审计师的可能性更大;当世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小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变更审计师的可能性更大。
关键词: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审计师选择 产权性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利用2005-2007年间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对梯度生产率结构的OFDI企业生产效率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OFDI企业生产效率的总体水平要高于非OFDI企业。从全样本看,中国OFDI企业生产效率会随着生产率区段递增而呈现先增后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技术选择适应性差异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相较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劳动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内低生产率和高生产率区段OFDI企业技术选择错配更为严重,生产效率与生产率的倒"U"型关系较为明显。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技术选择 生产效率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阮重晖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邓宁(John H.Dunning)在他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指出: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乃是所有权、内部化和区位三大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区位优势则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所以,区位选择对我国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关系着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孟醒 董有德
本文分别探讨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并非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忽视了东道国的社会与政治风险,而是企业对此类风险的关注程度取决于中国与东道国的双边关系;在友好国家投资时,企业并不关注东道国政治风险,而在非友好国家投资时,企业表现出较明显的风险规避倾向;此外,我国企业还具有重政治风险而轻社会风险的特点;随着海外投资经验的增多,东道国政治风险对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但社会风险的影响却越来越微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荆全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对外开放的经济本质要求中国企业顺应潮流 ,抓住机遇 ,适时适量地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具体战略为 :对外投资的主要区域应选择发展中国家 ,同时巩固对发达国家的投资 ,投资产业首选制造业 ,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资、融资方式 ,在投资中要加强技术创新 ,提高国际竞争力。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叶广宇 海力皮提木·艾比卜拉
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借鉴演化博弈理论探究企业通过OFDI"走出去"时的跨国并购方和标的方在全要素生产率上的差异对企业OFDI进入策略选择的影响机制。利用Hotelling模型构造资本密集型企业与劳动密集型企业OFDI进入策略选择博弈模型,讨论两类企业OFDI进入方式决策在并购双方生产率差异变化之下的变迁机理。研究发现:当并购方和被并购方生产率差异较小时,市场达到两类企业都倾向于跨国并购策略的演化稳定状态;当并购双方生产率差异较大时,企业的生产要素密集度及其结构对其OFDI进入模式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知识或技术密集度较高的资本密集型企业与综合实力强势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采取跨国并购战略,而另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选择绿地新建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即企业OFDI进入策略选择因其所属的行业生产要素密集度及其结构不同而具有差异性。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铁军 刘传哲
本文从23个国家在经济、制度和政策三方面选取了11个变量,通过对截面数据的逐步回归,筛选出了中国能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合理的区位选择路径。结论为:中国能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受东道国GDP、外资政策、与中国的贸易联系、与中国的地理距离等因素的显著影响。中国能源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时,应首先考虑与我国贸易联系紧密的东道国;其次,选择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减轻企业获取能源开采经营权的阻力;最后加强与东道国沟通,争取有利的优惠政策。
关键词:
能源企业 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袁其刚 樊娜娜
全要素生产率反映了企业生产要素投入转化为最终产品或服务的效率,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本文运用基于倍差法的倾向评分匹配法检验了2005~2011年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研究了初始投资目的地以及再次投资目的地的差异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投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显著提升了企业生产率;相对于投资到发达国家而言,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生产率提升更大;已投资企业进行二次海外投资时,相对于在同一类目的地的投资企业而言,目的地发生转变的企业生产率提升幅度更大;在二次海外投资时,由发展中国家转向发达国家的企业生产率提升幅度更为明显,这说明企业投资选择"先易后难"路径对生产率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为付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深化,目前中国企业具有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条件和现实需要,近年来关于中国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已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综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结合我国企业的具体实际,对我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的东道国区位选择和路径安排进行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