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4)
- 2023(10851)
- 2022(8318)
- 2021(7580)
- 2020(6554)
- 2019(14309)
- 2018(14339)
- 2017(28515)
- 2016(15209)
- 2015(17126)
- 2014(16953)
- 2013(16567)
- 2012(14947)
- 2011(12982)
- 2010(13373)
- 2009(12903)
- 2008(13217)
- 2007(12124)
- 2006(10867)
- 2005(10436)
- 学科
- 业(82931)
- 企(78182)
- 企业(78182)
- 济(71460)
- 经济(71372)
- 管理(64077)
- 方法(29622)
- 业经(28104)
- 财(27549)
- 农(23112)
- 务(21919)
- 财务(21889)
- 财务管理(21874)
- 数学(21127)
- 数学方法(21023)
- 企业财务(20849)
- 制(17525)
- 中国(17138)
- 农业(17044)
- 技术(16503)
- 策(14649)
- 体(14518)
- 划(13540)
- 和(13312)
- 贸(13144)
- 理论(13140)
- 贸易(13136)
- 易(12785)
- 体制(12667)
- 企业经济(12526)
- 机构
- 学院(225099)
- 大学(218912)
- 济(100980)
- 经济(99337)
- 管理(94216)
- 理学(80470)
- 理学院(79769)
- 管理学(78914)
- 管理学院(78496)
- 研究(69400)
- 中国(58486)
- 财(49727)
- 京(45537)
- 财经(38906)
- 科学(37151)
- 经(35343)
- 农(35085)
- 江(34686)
- 所(34444)
- 中心(31591)
- 研究所(30222)
- 经济学(29569)
- 业大(29269)
- 北京(28794)
- 财经大学(28669)
- 商学(28497)
- 商学院(28256)
- 州(27502)
- 农业(27324)
- 经济学院(26642)
- 基金
- 项目(137577)
- 科学(111625)
- 研究(103700)
- 基金(102806)
- 家(87059)
- 国家(86231)
- 科学基金(77274)
- 社会(69308)
- 社会科(65859)
- 社会科学(65841)
- 基金项目(54273)
- 省(53708)
- 自然(48607)
- 自然科(47629)
- 自然科学(47621)
- 自然科学基金(46904)
- 教育(46505)
- 划(43214)
- 编号(41610)
- 资助(41177)
- 业(34027)
- 成果(32996)
- 创(31919)
- 部(30926)
- 重点(30044)
- 发(29462)
- 创新(28817)
- 国家社会(28749)
- 制(28572)
- 人文(27548)
- 期刊
- 济(119802)
- 经济(119802)
- 研究(68485)
- 财(43902)
- 中国(42254)
- 管理(42143)
- 农(34077)
- 科学(28279)
- 学报(26434)
- 融(26128)
- 金融(26128)
- 农业(23134)
- 业经(22225)
- 大学(21754)
- 学学(20774)
- 技术(20694)
- 财经(20375)
- 经济研究(18846)
- 经(17595)
- 教育(16993)
- 问题(15900)
- 业(14960)
- 贸(14139)
- 国际(14102)
- 技术经济(13680)
- 财会(13474)
- 世界(13317)
- 现代(12429)
- 商业(12378)
- 会计(11481)
共检索到349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先明
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如何进行股权决策?现有的文献对这一重要问题还缺乏足够的研究。本文从探索/利用的视角,从企业特定优势和国际化动因两个方面探索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股权决策机制,同时考察了国有股权的调节效应。本文选取2002—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165个海外并购事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以利用企业既有优势为特征的海外并购倾向于持有更高的股权比例,而以获取目标企业互补性资产来弥补自身劣势为特征的海外并购倾向于采取分享股权的方式。国有股权对企业上述的股权偏好表现出方向一致的调节作用,但涉及到获取东道国的重要自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林季红 张璐
本文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股权策略,对所选样本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并检验了关于海外并购股权策略影响因素的若干假设。实证分析表明,东道国与我国文化距离越大、市场开放度越高,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越倾向于选择高控制的股权策略;国有企业实施的海外并购、以发达国家企业为标的的并购更多地选择低控制的股权策略;此外,涉及自然资源与能源行业、东道国商业环境等因素对于海外并购的股权策略也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方式不确定。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毅 乔朋华
本文基于BVD-Zephyr全球并购交易数据库,采用2001—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交易数据,从国际商务理论尤其是资源基础观角度重点剖析企业海外并购动因对股权选择的影响,并探讨了盈利能力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海外并购动因对股权选择有显著影响,相对于战略资产寻求动因的企业,具有海外市场开拓动因的企业倾向于较高的股权并购比例;进而发现,在并购整合过程中,盈利能力显著地调节了企业海外并购动因与股权选择之间的关系,即与战略资产寻求动因的企业相比,具有海外市场开拓动因的企业随着企业盈利能力
关键词:
海外并购 并购动因 股权选择 盈利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宝达 赵树宽
基于竞争与创新的经典理论,从中国企业的微观角度,利用世界银行的调查量表,运用LOGIT回归的方法,研究并分析融资约束和国有股权对竞争和创新的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的主要发现是:竞争对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对其他创新行为没有显著影响;融资约束对竞争与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国有股权对竞争与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这点对主流研究结果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以上研究结论也说明当前国企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点是放开国企市场准入,增加国企的竞争压力,改善融资环境,而不
关键词:
竞争 创新 融资约束 国有企业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宝达 赵树宽
基于竞争与创新的经典理论,从中国企业的微观角度,利用世界银行的调查量表,运用LOGIT回归的方法,研究并分析融资约束和国有股权对竞争和创新的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的主要发现是:竞争对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对其他创新行为没有显著影响;融资约束对竞争与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国有股权对竞争与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这点对主流研究结果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以上研究结论也说明当前国企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点是放开国企市场准入,增加国企的竞争压力,改善融资环境,而不是改变股权结构和增加管理者激励。
关键词:
竞争 创新 融资约束 国有企业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闫华红 朱明轩
成本粘性体现着管理者决策对企业经营效率和经营风险的影响。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股权参股上市公司的现象越来越多,国有股权在促进企业创新、提升企业绩效、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上发挥了积极作用。那么国有股权参股是否也会改变企业成本粘性呢?文章以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国有股权参股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及路径。研究发现:国有股权参股显著降低了企业成本粘性,并且国有股权参股比例越高,企业成本粘性越低;机制检验表明,国有股权通过降低两类代理成本,进而降低了企业成本粘性。文章从成本粘性的角度,证实了国有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为深入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国有股权 代理成本 成本粘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明敏 李秉祥 惠祥
本文以正在推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为背景,通过分析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探讨如何发挥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控制权私利的存在是导致民营企业过度投资的原因之一,其控制权私利与企业过度投资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出现过度投资的可能性负相关。国有股权参股比例与民营企业过度投资呈倒U型关系,只有当参股比例大于监督的成本效果阈值时,国有股对民营企业第一大股东的监督才能缓解民营企业的过度投资。因此,不是所有的民营企业都适合参与"混改",国有股权参股民营企业的比例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宏 费贵贤
我国处于转轨经济时期,资本市场相关法律制度有待规范健全,地区市场化进程有很大差异性,企业特有的股权结构和控股权性质将对企业并购模式产生较大影响,西方并购理论往往很难解释我国企业的并购实践。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上市公司作为主并方发生的239件并购事件为对象,研究发现企业的控股权性质不同、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不同,企业的并购模式存在差异。
关键词:
企业并购 控股权 资本市场 并购模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志杰
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股权定价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博弈模型,揭示了外资并购国有股权时交易价格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还探讨了国有企业的高管人员、中介机构、政府部门等其它各方的参与对国有股权交易价格形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获得几点新的启示。
关键词:
外资并购 国有股权 定价 博弈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景蔚 陈思
文章采用2013—2021年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构建了企业生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企业生存能力进行了量化分析,以实证研究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生存能力之间的关系,同时考察了股权结构在两者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生存能力之间呈现“U”型的非线性关系,即研发投入强度在达到一定水平后能够极大地提升企业的生存能力。同时股权集中度在研发投入与企业生存能力间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而股权制衡度则产生了负向调节作用。更进一步地从各项生存能力因子出发,除市场表现力外,研发投入与其他各因子间同样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而与市场变现力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表明企业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同时考虑其他各方面能力的平衡才能实现企业的长久生存。
关键词:
研发投入 企业生存能力 股权结构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长征 郭倩 赵欣
将CEO年龄视为股权集中度与研发投入关系的调节变量,以2010~2014年3620条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应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CEO年龄对企业研发投入无直接影响效应,但能正向调节股权集中度和研发投入的关系。作为探究研发投入决策的新视角,CEO相对年龄比CEO自然年龄对股权集中度与研发投入的关系具有更强的正向调节作用。用固定效应回归分析和基于时滞效应的回归分析方法验证了结果的稳健性。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长征 郭倩 赵欣
将CEO年龄视为股权集中度与研发投入关系的调节变量,以20102014年3620条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应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CEO年龄对企业研发投入无直接影响效应,但能正向调节股权集中度和研发投入的关系。作为探究研发投入决策的新视角,CEO相对年龄比CEO自然年龄对股权集中度与研发投入的关系具有更强的正向调节作用。用固定效应回归分析和基于时滞效应的回归分析方法验证了结果的稳健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杨北京 冯璐
本文以中国2009-2016年沪深两市1 68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内部国有股权比例和社会责任承担对企业信贷约束的影响,并对企业提高国有股权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替代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提高国有股权占比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均有利于企业缓解其信贷约束,且国有股权作为一种企业与政府建立直接利益关系的方式,与企业通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来换取社会资源的机制有一定的替代效应,且这一替代效应只存在于民营企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丹阳
本文选用2010—2020年的我国上市A股的数据,分析企业股权激励对于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是否进行股权激励对于企业在海外的并购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高层的股权激励对于企业在海外的并购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技术人员的股权激励对于企业在海外的并购行为也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根据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股权激励对于非国有企业海外并购的可能性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国有企业影响不明显;股权激励对于规模小的企业海外并购的可能性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于规模大的企业影响不显著;股权激励对于杠杆率不同的企业海外并购的可能性影响差异不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敏 胡晶晶
本文以2012-2015年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股权结构对企业国际化与经营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企业国际化与经营绩效之间呈显著的N型曲线关系,N型曲线两个转折点的国际化程度分别为0.15和0.72;股权集中度负向调节企业国际化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而股权制衡度正向调节两者的关系。同时研究发现企业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