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06)
- 2023(13901)
- 2022(11883)
- 2021(11158)
- 2020(9516)
- 2019(21975)
- 2018(21742)
- 2017(42644)
- 2016(22929)
- 2015(25713)
- 2014(25269)
- 2013(25213)
- 2012(22996)
- 2011(20322)
- 2010(20480)
- 2009(19036)
- 2008(18998)
- 2007(16883)
- 2006(15017)
- 2005(13688)
- 学科
- 济(97583)
- 经济(97456)
- 业(94046)
- 企(85750)
- 企业(85750)
- 管理(82846)
- 方法(43979)
- 数学(34499)
- 数学方法(34112)
- 财(32259)
- 业经(31342)
- 农(30418)
- 务(23375)
- 财务(23310)
- 财务管理(23274)
- 中国(22866)
- 企业财务(22041)
- 农业(21331)
- 贸(20744)
- 贸易(20738)
- 易(20243)
- 技术(20039)
- 制(19349)
- 理论(18120)
- 和(18019)
- 地方(17202)
- 划(17045)
- 策(16719)
- 学(16531)
- 体(14456)
- 机构
- 学院(328001)
- 大学(324325)
- 管理(137757)
- 济(133865)
- 经济(131090)
- 理学(118403)
- 理学院(117244)
- 管理学(115612)
- 管理学院(115019)
- 研究(101815)
- 中国(80144)
- 京(69206)
- 财(63455)
- 科学(61688)
- 农(52017)
- 所(50517)
- 财经(50387)
- 江(48989)
- 业大(47468)
- 中心(46417)
- 经(45739)
- 研究所(45314)
- 北京(43662)
- 农业(40612)
- 范(39872)
- 州(39705)
- 师范(39567)
- 经济学(38789)
- 商学(37259)
- 财经大学(37178)
- 基金
- 项目(217030)
- 科学(172056)
- 研究(162142)
- 基金(158337)
- 家(135687)
- 国家(134461)
- 科学基金(117787)
- 社会(102386)
- 社会科(97060)
- 社会科学(97034)
- 省(85327)
- 基金项目(84520)
- 自然(76386)
- 自然科(74656)
- 自然科学(74641)
- 自然科学基金(73342)
- 教育(73039)
- 划(69912)
- 编号(66788)
- 资助(64951)
- 成果(53166)
- 部(47693)
- 创(47339)
- 重点(47308)
- 发(45886)
- 课题(44655)
- 创新(43436)
- 业(42897)
- 项目编号(41829)
- 国家社会(41427)
- 期刊
- 济(152336)
- 经济(152336)
- 研究(97745)
- 中国(59553)
- 管理(55010)
- 财(52081)
- 农(48778)
- 学报(45824)
- 科学(44063)
- 大学(35511)
- 农业(34029)
- 学学(33451)
- 教育(32969)
- 技术(29988)
- 融(28488)
- 金融(28488)
- 业经(27408)
- 财经(24868)
- 经济研究(22932)
- 经(21285)
- 问题(20217)
- 业(19569)
- 技术经济(18464)
- 现代(16639)
- 贸(16300)
- 理论(16120)
- 图书(15960)
- 财会(15890)
- 科技(15569)
- 商业(15330)
共检索到487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玉明
一、引言基于市场经济环境,企业普遍存在所有权(所有者)与经营权(经营者)相分离的现象。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存在利益不对称和信息不对称。这样,企业普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两种基本的代理问题。为了缓解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代理问题①,企业的薪酬必须赋予激励功能并在薪酬契约"嵌入"激励因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多娇 闫珍丽
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其高管薪酬契约也广受关注。以2007—2019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国有企业分为公益类和商业类,研究了不同类别国有企业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差异及实现路径。研究发现:(1)公益类国有企业比商业类国有企业薪酬业绩敏感性更低;(2)公益类国有企业因为承担超额雇员、过度投资而降低了薪酬业绩敏感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公益类国有企业比商业类国有企业承担更多的冗员和过度投资,从而降低了薪酬业绩敏感性;企业规模越大,公益类国有企业和商业类国有企业冗员负担、过度投资和薪酬业绩敏感性差异越显著。因此,考核国有企业高管时可以将政策性指标纳入考核范围,且合理设置财务业绩指标和政策指标的结构和比例,从而使薪酬契约发挥最优的激励效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秀林
本文对企业薪酬柔性激励机制基本特性、重构适应性及构建框架作出了分析,认为:企业必须立足于心理契约的基本理论精心设计和重构薪酬柔性激励机制的新模式,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本化薪酬管理,发挥个人潜能,使劳务合作关系更加和谐与忠诚,形成良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氛围,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潘婷 宋玉
以2011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度对高管薪酬水平的影响,并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社会责任在高管薪酬契约中的真实作用。结果表明:高管会因履行社会责任而获得更高的薪酬,而社会责任很可能作为高管薪酬辩护的工具,成为高管薪酬契约中的新型代理因素。此外,国有企业高管利用社会责任进行薪酬辩护的行为更多地受到来自企业内部的监督,而非国有企业高管更多地受到来自企业外部的监督。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潘婷 宋玉
以2011~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度对高管薪酬水平的影响,并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社会责任在高管薪酬契约中的真实作用。结果表明:高管会因履行社会责任而获得更高的薪酬,而社会责任很可能作为高管薪酬辩护的工具,成为高管薪酬契约中的新型代理因素。此外,国有企业高管利用社会责任进行薪酬辩护的行为更多地受到来自企业内部的监督,而非国有企业高管更多地受到来自企业外部的监督。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潘婷 宋玉
以2011~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度对高管薪酬水平的影响,并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社会责任在高管薪酬契约中的真实作用。结果表明:高管会因履行社会责任而获得更高的薪酬,而社会责任很可能作为高管薪酬辩护的工具,成为高管薪酬契约中的新型代理因素。此外,国有企业高管利用社会责任进行薪酬辩护的行为更多地受到来自企业内部的监督,而非国有企业高管更多地受到来自企业外部的监督。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志行
传统心理契约理论基于员工个体与企业所形成的奉献与索取的对等关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作团队已经成为企业的基本构成模式。本文认为团队契约由团队与企业间、员工与团队间及员工与企业间三个契约子模块构成,通过分析三个契约子模块的运作机制,针对团队与企业间契约的构建,提出破处目标棘轮、运用平衡计分卡建立多维考核机制等观点;针对员工与团队间契约的达成,提出构建内信机制、提高参与度等策略;针对员工与企业间契约的建立,提出强化三维沟通、拓展双重晋升空间等措施。综合三个子契约有机融合,提出了确立学习型团队、构建共同愿景等整合团队契约的路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廉水 岳贤平 崔维军
文章利用现代契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双边道德风险条件下科技人员的线性激励薪酬契约设计的内在规律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线性激励薪酬契约都有广泛存在的合理性。同时,文章根据研究结论并结合中国实际,给出了相应的规范性建议。
关键词:
科技人员 双边道德风险 线性激励薪酬契约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林荣 裘益政 韩洪灵
公司为激励高管总的薪酬成本包括显性货币薪酬和隐性在职消费。作为保障公司正常运转降低内部各层级代理风险的内部控制,实证分析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高管显性货币薪酬业绩敏感性,增强显性货币薪酬激励契约对隐性在职消费激励契约的替代性,并能提高在职消费的激励效率,但在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中内部控制对高管薪酬激励契约有效性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文章结论彰显了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对提高高管薪酬激励契约有效性的重要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林荣 裘益政 韩洪灵
公司为激励高管总的薪酬成本包括显性货币薪酬和隐性在职消费。作为保障公司正常运转降低内部各层级代理风险的内部控制,实证分析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高管显性货币薪酬业绩敏感性,增强显性货币薪酬激励契约对隐性在职消费激励契约的替代性,并能提高在职消费的激励效率,但在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中内部控制对高管薪酬激励契约有效性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文章结论彰显了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对提高高管薪酬激励契约有效性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葵
本文研究管理层薪酬和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管理层薪酬和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管理层薪酬高的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要显著地好于管理层薪酬低的上市公司。以营业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和经营性现金流量率为比较指标,管理层薪酬高的上市公司会计业绩要显著优于管理层薪酬低的上市公司。
关键词:
管理层 薪酬 业绩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霞 张国营
一、引言自1998年我国上市公司开始在年报中披露高层管理者持股状况以来,鉴于我国特殊的制度环境和法律环境,投资者、监管部门与学术界对管理层持股或期权激励非常关注。目前,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企业投资价值最大化和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显得尤其重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朱喜安
职工薪酬激励程度和职工的努力程度均难以直接观察,这直接导致企业激励政策的盲目性。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企业薪酬激励程度核算方法,利用相关数据建构企业薪酬激励程度与企业增加值之间的回归模型,并结合有关激励模型确定企业职工最优薪酬激励程度,为企业制定薪酬激励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储锦超 赵丹
引入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是我国完善资本市场的一个重大举措,而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是否能够发挥公司治理作用,实现其效用也备受社会关注。本文从高管薪酬的角度来研究QFII持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QFII持股与高管薪酬正相关,但不显著,却能够显著地提升高管薪酬和业绩的敏感性,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同时发现,高管薪酬与企业价值正相关,且在有QFII持股的公司中,这种相关关系更显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云飞 董国民 郭斌 吴胜平
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使人们加强了对企业契约化管理的重视。契约化管理包括经济契约和心理契约。企业员工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需求。权重理论要求企业在设计契约时必须满足员工的需要。因此,理论上探讨对经济契约和心理契约的动态设计是必要的。文章在研究契约化管理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契约的耦合度显示问题。
关键词:
契约化管理 耦合度 经济契约 心理契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