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83)
- 2023(10264)
- 2022(8512)
- 2021(7570)
- 2020(6653)
- 2019(15331)
- 2018(15101)
- 2017(29624)
- 2016(16153)
- 2015(18054)
- 2014(18042)
- 2013(18133)
- 2012(16840)
- 2011(14944)
- 2010(15176)
- 2009(14518)
- 2008(14977)
- 2007(13793)
- 2006(11891)
- 2005(10968)
- 学科
- 业(81724)
- 济(77146)
- 经济(77056)
- 企(75184)
- 企业(75184)
- 管理(65854)
- 方法(36531)
- 数学(28273)
- 数学方法(28099)
- 业经(27482)
- 财(26566)
- 农(25966)
- 务(20862)
- 财务(20844)
- 财务管理(20817)
- 企业财务(19712)
- 农业(18780)
- 技术(16953)
- 中国(15626)
- 制(15169)
- 和(14940)
- 划(14615)
- 策(13994)
- 理论(13329)
- 贸(13305)
- 贸易(13301)
- 易(12907)
- 企业经济(12314)
- 地方(12026)
- 经营(11902)
- 机构
- 学院(245223)
- 大学(239133)
- 济(106175)
- 经济(104251)
- 管理(102517)
- 理学(88281)
- 理学院(87489)
- 管理学(86393)
- 管理学院(85957)
- 研究(73824)
- 中国(59194)
- 财(49254)
- 京(49065)
- 农(44923)
- 科学(44089)
- 财经(39441)
- 江(38135)
- 所(37477)
- 业大(36749)
- 经(35654)
- 农业(35613)
- 中心(34927)
- 研究所(33662)
- 经济学(31663)
- 北京(30414)
- 州(29675)
- 商学(29146)
- 商学院(28915)
- 经济学院(28908)
- 财经大学(28775)
- 基金
- 项目(156470)
- 科学(124954)
- 基金(115057)
- 研究(114639)
- 家(98755)
- 国家(97831)
- 科学基金(86132)
- 社会(74399)
- 社会科(70577)
- 社会科学(70553)
- 省(62882)
- 基金项目(61870)
- 自然(55907)
- 自然科(54655)
- 自然科学(54638)
- 自然科学基金(53774)
- 教育(51562)
- 划(50917)
- 编号(46326)
- 资助(46061)
- 业(37512)
- 创(35936)
- 成果(35681)
- 部(34877)
- 重点(34526)
- 发(33927)
- 创新(32700)
- 国家社会(30462)
- 课题(30376)
- 制(30243)
- 期刊
- 济(120226)
- 经济(120226)
- 研究(66663)
- 财(43072)
- 中国(42521)
- 农(41645)
- 管理(40667)
- 学报(33642)
- 科学(33154)
- 农业(28255)
- 大学(25733)
- 学学(24761)
- 技术(23213)
- 业经(22534)
- 融(21426)
- 金融(21426)
- 财经(20140)
- 经济研究(18163)
- 业(17955)
- 经(17332)
- 教育(17209)
- 问题(16042)
- 技术经济(15918)
- 财会(13810)
- 商业(13201)
- 现代(12505)
- 贸(12231)
- 世界(11826)
- 统计(11444)
- 版(11295)
共检索到357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毕思勇 张龙军
随着绿色产品的畅销,市场上的漂绿行为也日益严重。本文揭示了企业漂绿行为的虚假宣传、夸大宣传、含糊其辞、偷换概念和误导消费五种表现形式,并从经济利益、行政、经济学和认知四个方面深刻分析了造成漂绿行为的原因,并对我国当前存在的漂绿问题提出了初步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绿色营销 漂绿 表现形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曾维琴
随着企业对ESG关注的不断升温,一些并不具备ESG投资实力的公司也纷纷加入ESG实践行列,继而引发了非ESG的“漂绿”行为。这不仅使得社会各界对ESG产生负面看法,也可能带来ESG风险。目前,企业“漂绿”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难以准确识别企业“漂绿”行为,理清其动机和影响,从而达到精准治理的效果。本文试图对近十年间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的“漂绿”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在概要介绍“漂绿”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企业“漂绿”研究的核心命题“行为识别—动机分析—经济效应”,提出一个整合的“漂绿”分析框架,提炼出现有研究的启示、不足,并结合我国现实问题展望未来“漂绿”研究主题。本文旨在推动“漂绿”研究发展,强化全社会对“漂绿”行为的认知及企业ESG行为的理解。
关键词:
漂绿识别 驱动因素 经济效应 分析框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亦晴 许雅琴 陈思
企业环境责任表现披露质量和诚信问题日益凸显,漂绿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变质的副产品。本文以158家重污染企业2015~2019年的数据为样本,基于制度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基于内外部六个因素对企业漂绿的驱动路径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单个要素不构成企业漂绿的必要条件,各前因条件对企业漂绿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高市场竞争、高企业规模和非高盈利能力是企业漂绿的重要驱动因素,非高市场竞争、非高企业规模和高成长性是企业漂绿的重要抑制因素;高水平漂绿驱动模式有压力主导型和内忧外患型,非高水平漂绿抑制模式有外部监督抑制型和自觉遵守型;动态比较发现,政府监管不力和高媒体关注度对企业漂绿的驱动作用不断加强,严格的政府监管和高成长性对企业漂绿的抑制作用愈发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克 王清刚
本文探讨了企业漂绿行为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基于舞弊三角理论从压力、机会和借口三个维度剖析了企业漂绿行为。通过对可口可乐公司的案例分析,指出企业漂绿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可能的危害;并从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角度分别提出了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压力治理、机会治理和借口治理等针对性策略,以促进企业真正实现绿色营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
舞弊三角理论 漂绿行为 可口可乐公司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大元 贾晓琳 辛琳娜
当前企业越来越多地宣称保护环境而实际上却反其道而行的"漂绿"现象引起了实务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现有的企业漂绿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首先阐述了企业漂绿的内涵和形式,继而从新古典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利益相关者视角归纳了企业漂绿的动因,然后分析了漂绿对企业自身及经济社会的影响,并总结了政府监管、绿色认证、社会监督等漂绿治理措施,最后提出了漂绿问题的整合研究框架,并指出了企业漂绿行为研究的未来方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芬蓉 黄晓云
对2014年264家上市公司的企业"漂绿"现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方国企比央企更有"漂绿"的可能;绩效差的民企比绩效好的民企更可能"漂绿";民企和国企的"漂绿"没有太大的差别。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企业“漂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姚琼 胡慧颖 丰轶衠
现今漂绿现象愈发普遍,但学术界对漂绿的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现有研究多从利益相关者、信号理论角度出发。尽管近年来制度理论视角的漂绿文章在逐步增多,却未有一个系统性的研究论述。论文结合近30年国内外关于漂绿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企业漂绿行为的驱动因素与后果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并基于新制度理论视角,从合法性三种维度、同构的三种类型等方面分析企业漂绿的前因后果,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并为未来研究和企业、政府、媒体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漂绿 制度理论 合法性 解耦 同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谢婷婷 张倩
推动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处理好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的“漂绿”风险,金融科技利用科技手段来识别“漂绿”行为,或将成为抑制企业“漂绿”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2015—2020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金融科技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对企业的“漂绿”行为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对外能够缓解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对内可以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以此路径抑制了企业“漂绿”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重污染行业、媒体关注度较高的企业以及市场化进程较慢的地区,金融科技对企业“漂绿”行为的抑制效果更好。因此,在推动绿色金融平稳运行的过程中,应加强与金融科技业务的有效融合,处理好绿色转型过程中的金融风险,督促企业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有德 徐光华 费锦华
选取重污染企业为样本,探讨了环保费改税对企业漂绿的影响。结果显示:环保费改税对企业漂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这一影响仅在市场制度环境差、行业竞争程度高以及民营企业中显著;环保费改税主要通过强化执法规范性以及改变漂绿的收益与风险发挥作用。研究结果对全面认识环境税的价值效应,推进政策优化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关键词:
环境税 企业漂绿 执法规范性 漂绿收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姚琼 胡慧颖 丰轶衠
现今漂绿现象愈发普遍,但学术界对漂绿的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现有研究多从利益相关者、信号理论角度出发。尽管近年来制度理论视角的漂绿文章在逐步增多,却未有一个系统性的研究论述。论文结合近30年国内外关于漂绿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企业漂绿行为的驱动因素与后果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并基于新制度理论视角,从合法性三种维度、同构的三种类型等方面分析企业漂绿的前因后果,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并为未来研究和企业、政府、媒体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漂绿 制度理论 合法性 解耦 同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素梅 田祝祝
从数字赋能视角出发,分析数字化转型改善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并利用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效果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改善企业漂绿行为,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内部控制质量、缓解融资约束、驱动绿色转型路径改善企业漂绿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和非重污染行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漂绿行为的改善作用在国有企业和重污染行业中更明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琪 李梦函
近年来企业“漂绿”现象屡见不鲜,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文章基于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企业“漂绿”行为。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漂绿”行为之间呈现“U”型关系,且样本期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大多处于“U”型左侧,发挥抑制企业“漂绿”行为的作用;调节效应分析表明,环境规制、环境认证、媒体关注和高管环保认知可以弱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漂绿”行为之间的“U”型关系。研究结论不仅深化了对企业“漂绿”行为影响因素的认识,也从外部宏观波动的角度为规范企业行为提供了新的见解。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漂绿 “U”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红军 徐寅寅 江怡
企业漂绿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识别和防止漂绿是企业信息披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问题,然而目前关于漂绿的综述研究较为缺乏。文章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财经期刊中的重要文献,总结出以虚假披露、选择性披露和技术性解耦为重点的三类漂绿活动及其研究脉络,列举出漂绿的代表性概念和测量方式,并结合企业漂绿的情境依赖特征,分别从企业漂绿的动因、后果、调节因素、治理等方面,归纳评论了若干代表性文献。最后基于企业内外部治理机制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的出现,对企业漂绿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关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学者和监管机构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锋华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然而,当前一些企业存在的“漂绿”行为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极不和谐的音符。随着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不断衍生,企业“漂绿”行为也逐步演化,政府及社会中其他监管方依靠传统的风险管理手段已难以有效地面对新问题、新局面,如何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和提升风险应对能力,成为我国在数字化浪潮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对“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漂绿”行为的发生机制进行研究,分析其风险新特征,阐述实现多方协同治理机制和企业自我防范机制的新目标,提出完善企业“漂绿”行为规制、健全环境信息公开监管机制等治理措施,以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与环境治理工作的协同推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郝玲
随着绿色金融的蓬勃发展,企业“漂绿”行为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加剧企业的“漂绿”行为。文章采用2015—2020年952家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选择性披露、象征性披露两个角度检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漂绿”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企业“漂绿”程度,同时强化企业的选择性披露和象征性披露行为。政府应制定长期稳定的经济政策框架,避免频繁调整和政策转变,以减少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稳定 企业 漂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