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79)
2023(14607)
2022(11981)
2021(11067)
2020(9448)
2019(21342)
2018(20485)
2017(39209)
2016(21114)
2015(23348)
2014(22537)
2013(22936)
2012(20888)
2011(18493)
2010(18439)
2009(17676)
2008(17849)
2007(15746)
2006(13804)
2005(12626)
作者
(60988)
(50869)
(50704)
(48088)
(32536)
(24477)
(22772)
(19746)
(19263)
(17994)
(17535)
(16969)
(16291)
(16030)
(16006)
(15545)
(15157)
(14851)
(14817)
(14579)
(12689)
(12488)
(12320)
(11563)
(11413)
(11302)
(11264)
(11023)
(10003)
(9945)
学科
(101918)
经济(101810)
(98636)
(90034)
企业(90034)
管理(82060)
方法(49801)
数学(41290)
数学方法(41103)
(34852)
业经(30684)
(29147)
(26765)
财务(26745)
财务管理(26716)
企业财务(25540)
中国(25049)
农业(20737)
(20264)
贸易(20255)
(19748)
(19319)
技术(18416)
(16858)
(16454)
(15661)
(15085)
地方(14390)
(13762)
金融(13761)
机构
学院(312172)
大学(309347)
(143652)
经济(141591)
管理(128738)
理学(111933)
理学院(110878)
管理学(109601)
管理学院(109045)
研究(100979)
中国(81992)
(65978)
(64084)
科学(57796)
(53693)
财经(53592)
(50290)
(49104)
研究所(45302)
业大(45229)
中心(45029)
经济学(44716)
(44491)
农业(42544)
经济学院(40673)
北京(40100)
财经大学(40002)
商学(38081)
商学院(37774)
(36100)
基金
项目(206230)
科学(166349)
基金(157681)
研究(145141)
(138037)
国家(136922)
科学基金(120096)
社会(99285)
社会科(94677)
社会科学(94653)
基金项目(83323)
自然(78935)
自然科(77301)
自然科学(77279)
(77199)
自然科学基金(76048)
(65135)
教育(64810)
资助(64718)
编号(53711)
(47238)
(45813)
重点(45776)
(44703)
(43160)
国家社会(42853)
创新(42139)
教育部(41040)
成果(40640)
人文(40233)
期刊
(152741)
经济(152741)
研究(89852)
(55586)
中国(53376)
管理(52159)
(47745)
学报(45726)
科学(45298)
大学(35225)
学学(34108)
农业(32631)
(30210)
金融(30210)
财经(28030)
技术(26160)
经济研究(26020)
业经(25155)
(24115)
(21616)
问题(20518)
(19197)
技术经济(18646)
国际(17281)
世界(17173)
教育(16571)
财会(15978)
商业(15821)
统计(15410)
现代(15348)
共检索到457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凯   杨亚平  
拓宽企业本土供应链的空间布局,对提升供应链质量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OFDI和企业本土供应链布局调整为研究视角,发现OFDI能够扩大企业和本土供应商之间的地理距离,拓宽本土供应链的空间布局。OFDI的技术获取效应、国际市场竞争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是OFDI影响企业本土供应商地理距离的三个机制。异质性检验表明,OFDI对企业本土供应链布局的地理距离扩大效应在非国有性质、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和以发达国家为投资目的地的企业中作用更强。此外,东道国特征会对OFDI的本土供应商地理距离扩大效应产生调节作用,当东道国政治风险越小,与母国文化距离越大,制度距离越小时,OFDI对企业本土供应商地理距离的扩大作用越强。该研究丰富了OFDI和企业供应链的研究视角,为畅通国内要素市场和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鞠晓生   尹雪   杨若瑾  
分析企业总部迁移行为及其对生产力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总部驻地的高级要素交易效率状况对公司总部迁移决策有重要影响,驻地高级要素交易效率越低,公司总部迁移的可能性越高,对规模小、成长速度快的公司尤为明显。公司总部迁移的经济后果与迁移类型密切相关,总部跨省市迁移显著提升了公司生产力规模、提高了财务绩效,对创新贡献不大;与之相比,同市跨区县迁移,公司生产力规模扩展不明显、财务绩效提升较小,但创新投入增加较大。研究表明,企业迁移总部是突破外部环境约束的一种策略,企业迁移总部后受益于新驻地高效的交易效率,实现了生产力规模的扩大,还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了企业生产力结构的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苏二豆   李晶晶   薛军  
数字创新是数字时代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基于2007~2020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评估了海外投资数字产业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海外投资数字产业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数字创新水平,这种提升效应对于竞争程度较高行业、数字基础设施较完善地区和融资约束较低的企业更为明显。文章对创新的两个关键支撑要素“知识”和“人才”进行了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知识扩充”和“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是海外投资数字产业促进企业数字创新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海外投资传统产业并不会产生数字创新促进效应,表明在通过高水平“走出去”驱动中国数字创新过程中布局数字产业的重要性。文章还探究了海外投资数字产业对企业数字创新组织形式的影响,发现海外投资数字产业对企业数字技术自主创新和协作创新均有促进作用,且对自主创新影响更大。研究结论为企业如何吸纳国际数字经济红利以提升数字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思路,对数字中国的建设以及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政策参考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炜鹏   陈金龙   赵晓阳   汤弘钦  
供应链数字化是促进供应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契机。基于2008—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TF-IDF方法系统构建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下的组织内供应链数字化指标,实证检验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供应链数字化与企业创新呈现倒U型关系。其中,分项指标物流数字化、产品流数字化与信息流数字化呈现显著倒U型关系。第二,供应链异质性是供应链数字化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渠道。第三,在吸收能力较强、供应链话语权较低的企业,供应链数字化的作用更显著。此外,组织间供应链数字化发挥创新协同效应,行业间供应链数字化发挥创新溢出效应。结论可为企业加快供应链数字化并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葛新庭   谢建国   杨洪娜  
提升供应链韧性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着力点。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与供应商数据,从供应商配置与存货角度研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降低供应商集中度,增加企业存货,多元的供应源与充足的存货储备有助于抵御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塑造供应链韧性。机制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企业对外部资源的管控能力和内部资源的整合能力,进而增强了供应链韧性。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工智能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的运用对提升供应链韧性的作用最为明显;外部交易成本高的地区,数字化转型对打造供应链韧性的效果更显著;同时,数字化的稳链作用更多体现在面临外部信息约束较高的企业。进一步研究得出,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促使进口供应链多元化,分散进口供应链风险。本文的研究为推进数字技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经验证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煜昊   马野青   承朋飞  
文章基于2010~2022年中国167个地级市804个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应用文本分析构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的异质性指标,通过供应链抵抗能力、恢复能力和创造能力3个维度测度企业供应链韧性水平,从微观层面探讨跨境电商赋能企业供应链韧性提升的方向和机制。文章结果表明,跨境电商发展有助于企业供应链韧性的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和数字基础设施是赋能的3个重要机制,在不同分位数、产业和企业表现出明显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在成渝、京津冀、长江中游、长三角和珠三角五大城市群的政策效应各具特色。文章的研究对于推动跨境电商良性发展、加强企业供应链韧性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长庚  李琪辉  张松彪  王宇航  
基于数字经济背景,本文从"量质"双重视角探讨了金融科技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实现了企业创新的"增量提质",并产生较长时间序列上边际递减的动态叠加效应。金融科技能够精准识别优质创新型企业,并通过缓解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提升企业商业信用价值以及改善流动性限制等机理对企业创新体系发挥作用。企业过度金融化和代理问题削弱了金融科技对企业创新的驱动效果,而对处于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和财务绩效欠佳的企业而言,金融科技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更为突出。进一步将金融科技嵌入企业生命周期动态演变轨迹中,发现金融科技具有激发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技术创新潜力的"靶向性"功能。因此,持续推进金融科技的发展,将有助于高效推进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晶璞  骆良真  
本文以2010—2020年我国深市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供应链金融与融资约束的关系,检验了供应链集中度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探讨了不同产权性质和供应链稳定性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与融资约束负相关,即供应链金融可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且中小企业较高的供应商、客户和供应链集中度均能够正向强化供应链金融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供应链集中度的正向调节作用在非国有和供应链稳定性强的中小企业内具有更好的表现。本文丰富了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相关研究,为不同类型中小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衍泰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企业在加速了国际化过程。本研究以中国企业在全球对外投资的宏观数据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针对1104家企业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探讨中国企业海外的发展情况、布局特征及其差异性影响因素。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数量和规模在近几年快速成长、目的地和投资产业出现多元化的特征。但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不同的行业和区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总体而言,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对外投资规模比较均衡,但侧重于制造业为主;京津唐地区的企业海外投资侧重金融等服务业,单笔投资规模比较大。信息通信技术、建筑、纺织和机械行业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曹伟  姚振晔  赵璨  
文章以企业创新绩效为切入点,以2008—2016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供应链关系变动的经济后果、作用路径以及企业的应对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供应链关系变动会降低企业创新绩效;(2)作用路径检验发现,供应链关系变动通过提高企业经营风险抑制企业创新绩效,但未发现供应链关系变动通过融资约束和关系维护成本这两条渠道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证据;(3)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适当引入多元化股权结构和实施"互联网+"战略,会弱化供应链关系变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抑制作用。文章拓展了供应链关系对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为企业适当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主动实施"互联网+"战略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传志  杨根宁  余兴发  
董事会是否有国际化经营的知识和经验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决策和绩效,而具有海外背景的董事直接影响着董事会的国际化经验和知识。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董事会成员的海外背景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董事会中没有海外背景董事的企业而言,董事会中有海外背景董事的企业其国际化程度更高,而且有海外背景的董事数量对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具体来讲,董事会中有海外工作经历的董事对企业国际化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有海外工作经历的董事是影响企业国际化程度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传志  杨根宁  余兴发  
董事会是否有国际化经营的知识和经验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决策和绩效,而具有海外背景的董事直接影响着董事会的国际化经验和知识。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董事会成员的海外背景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董事会中没有海外背景董事的企业而言,董事会中有海外背景董事的企业其国际化程度更高,而且有海外背景的董事数量对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具体来讲,董事会中有海外工作经历的董事对企业国际化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有海外工作经历的董事是影响企业国际化程度的重要因素;而董事会中有海外教育背景的董事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不显著,这和中国企业处在国际化经营的初级阶段且国际化经营经验比较缺乏有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铮  程越楷  严琦  姚明龙  
本文以2009年和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创业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董事会席位比例、股东背景等角度研究创业投资机构对被投资企业资本投资行为、研发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创业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董事会席位比例均与被投资企业资本投资行为的积极程度正相关,国有、民营和外资背景的创业投资机构对被投资企业资本投资行为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创业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董事会席位比例总体上均与被投资企业研发投资行为的积极程度不存在显著的关系,但与内资背景创业投资机构相比,外资背景创业投资机构持股的公司研发投资行为更积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勇  陈文妮  李蓬实  
选取2010—2018年中国所有A股"营改增"试点行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采用标准双重差分模型和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从上市公司整体和细分行业的角度,检验"营改增"政策对企业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投资决策的影响。标准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体来看,"营改增"对中国上市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均有显著影响;但是从细分行业来看,该政策对不同行业影响存在差异。在进行了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之后,研究发现"营改增"政策在不同时期对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都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维安  姜涛  
本文实证验证了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证实公司治理机制能够对过度投资行为形成有效的治理。研究表明,股东行为治理、董事会治理、利益相关者治理对抑制过度投资积极有效,但监事会、经理层、信息披露机制的作用不明显。本文将上市公司治理的综合评价系统——公司治理评价指数(南开治理指数)应用于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研究尚属首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