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32)
- 2023(9069)
- 2022(7246)
- 2021(6527)
- 2020(5568)
- 2019(12228)
- 2018(11946)
- 2017(23117)
- 2016(12511)
- 2015(13639)
- 2014(13528)
- 2013(13366)
- 2012(12255)
- 2011(10661)
- 2010(11217)
- 2009(10928)
- 2008(11422)
- 2007(10418)
- 2006(9464)
- 2005(9099)
- 学科
- 业(75748)
- 企(72644)
- 企业(72644)
- 济(61140)
- 经济(61049)
- 管理(58935)
- 业经(26685)
- 方法(24897)
- 财(24641)
- 农(21303)
- 务(19759)
- 财务(19750)
- 财务管理(19735)
- 企业财务(18759)
- 数学(16552)
- 数学方法(16413)
- 农业(15714)
- 制(15361)
- 技术(15356)
- 策(13647)
- 理论(13612)
- 中国(13577)
- 划(13238)
- 体(12826)
- 企业经济(12437)
- 和(12273)
- 经营(11564)
- 体制(11370)
- 技术管理(10293)
- 决策(9354)
- 机构
- 学院(188761)
- 大学(183197)
- 济(83610)
- 经济(82170)
- 管理(79998)
- 理学(68170)
- 理学院(67621)
- 管理学(66968)
- 管理学院(66613)
- 研究(55146)
- 中国(46790)
- 财(42589)
- 京(37604)
- 财经(33194)
- 江(30935)
- 经(29948)
- 科学(29383)
- 农(27830)
- 所(26240)
- 中心(25670)
- 经济学(25317)
- 财经大学(24206)
- 州(24080)
- 商学(23911)
- 商学院(23716)
- 北京(23441)
- 业大(23238)
- 研究所(22968)
- 经济学院(22805)
- 农业(21458)
- 基金
- 项目(114275)
- 科学(93347)
- 研究(88220)
- 基金(85166)
- 家(71404)
- 国家(70660)
- 科学基金(63921)
- 社会(59713)
- 社会科(56642)
- 社会科学(56626)
- 省(45591)
- 基金项目(44426)
- 教育(39669)
- 自然(39079)
- 自然科(38209)
- 自然科学(38200)
- 自然科学基金(37640)
- 划(35937)
- 编号(35167)
- 资助(33729)
- 业(30172)
- 成果(28160)
- 创(27500)
- 部(25776)
- 重点(25360)
- 国家社会(24860)
- 发(24696)
- 创新(24673)
- 制(24578)
- 课题(23786)
共检索到291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国栋 张华 刘瑞文
企业治理结构是一套基于产权博弈的制度安排。从专用性资源的产权角度而言,公司制企业制度诞生在物力资源居于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上,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已经为人力资源的产权创新奠定了基础;从博弈的主体角度而言,"股东至上"的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权本质是将企业的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在股东和员工之间进行有效的配置;从制度的安排角度而言,我国现行公司法囿于英美和日德模式,"新三会"和"老三会"的权责配置不对称,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会的权力制衡不健全。只有以政府服务为平台,构建终极所有权、劳动权和经营权鼎立的新秩序,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真正完善起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英 黄明
本文认为,获取核心能力是企业并购行为最本质、最根本的动因,技术革命和经济发展是催生企业并购的重要因素。技术革命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促进企业并购,企业并购反作用于经济发展。我国企业的并购行为与经济转型和企业改革密切相联,随着越来越多外资企业的进入,未来我国企业强强联合的并购活动将呈急剧发展之势。
关键词:
企业并购 核心能力 并购动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宝荣
国有大中型企业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退出 ,其主要的接盘者是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 ,这些企业主要是从众多的中小企业中成长起来的。因此 ,研究中小企业的成长战略问题和促进中小企业的成长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成长战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伟
一、三资企业发展与公有制主体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三资企业作为引进外资的重要方式,发展极其迅速.截止1991年底,已登记注册的三资企业达37,215家,注册资金460亿美元.三资企业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国营企业,1991年其产值增长55.8%,而全民所有制工业增长为8.4%.1989年,三资企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1%,1990年为3%.在沿海地区和经济特区,比重更大,深圳三资企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6.3%,工业出口产值占全市工业出口产值的78.3%,三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国良 罗珉
作者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信用制度的确立,是现代企业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我国现在推行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在扩大企业自主主权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基础上的一个历史性的进步,是一个飞跃。把计划经济下的国有企业改革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将发生四个变化:一是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所有权,二是企业产权明晰,三是企业拥有法人自主权,重要的是要行国际惯例的"不准原则",四是现代企业客观上要求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瑞龙
已被广泛认同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对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既使国家仍然保持出资人身份,又使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并以盈利为目标参与市场竞争,国家只以投入资本额承担有限责任,从而使国有制与市场经济相兼容。显然,以上推导的成立至少隐含了以下假定:(1)在国家拥有剩余索取权条件下,政企关系是可分离的;(2)国有产权主体仅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3)国有企业应该而且能够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经营国有资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美涵 李儒训 耿汉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方惠 乞建勋
连锁商业是一种规模经济较为明显的商业组织形式。连锁企业在发展中普遍具有规模扩张的本能,通过规模扩张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但是,我国连锁企业的规模的扩张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某些基本概念混淆不清,这造成了实践中的许多偏差。因此,本文通过对连锁企业规模扩张进行理论梳理,重新界定连锁企业的规模扩张,分析探索其内在规律,以便提供对我国连锁企业规模扩张的有益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新华
一、企业由转换机制走向振兴的经营战略南昌塑料八厂始建于50年代初叶,是由八家小手工业竹篾社演变发展起来的一家生产塑料、皮革产品的大中型企业。在40年的励精图治,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自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起至1979年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前,23年仅为国家创税利184万元,上交合作事业基金和管理费10余万元,企业全部固定资产不足50万元,而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的1980年至1991年共为国家创利税2500万元,技改还贷500万元,上交联社合作事业基金和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杜海燕
从理论上说,尽管个人素质的差异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但人们心态与行为主要是由社会环境结构决定的。而对于国有企业职工而言,就业制度是制约其就业心态与行为的基本环境要素,因为就业制度是工薪获取者,凭借其对劳动能力的拥有参与社会交换行为,借以取得职工身份的客观基础。在这个意义上讲,现阶段国有企业经济效率低下以及导致这一问题的深刻根源之一是职工就业心态和行为的失衡和偏差,显然与就业制度的设定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加快变革传统的就业制度,是改善职工心态与行为,提高国有企业组织效率的前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景进安
商品供过于求,企业产品、品牌、服务、管理、文化、形象等出现雷同化,企业竞争靠什么?从现实来看,只有个性化,企业才具有再生能力。本文揭示了企业个性化竞争的理论基础,即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微观经济学理论等企业个性化基础。
关键词:
企业个性化 竞争 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锴
在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向基层延伸的过程中,实现将党的领导与内部审计履职尽职切实统一起来,优化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增强内部审计效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主题。本文以全面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为根本遵循,立足内部审计体制改革与职能新定位,提出将内部审计嵌入到国有企业绩效治理的思想。研究认为,内部审计嵌入国有企业绩效治理的法规依据与理论应然并存,结合咨询实践从六个方面建构了一条内部审计嵌入绩效治理的路径指向,为内部审计工作和价值转型提供借鉴思考。
关键词:
党的领导 内部审计 绩效治理 实践路向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巨让平 冯小卫
本文所讲的民营企业是指政府所有权和控制权之外的所有企业。目前国有中小企业的“民营化”改革 ,是推动企业从“官营”变为“民营”,是使政府对企业的控制权和所有权逐步转移到非国有的或非政府的经济实体的控制权和所有权的过程。一是政府产权从国有中小企业中退出 ,由民营企业的产权主体取而代之 ;二是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加大政府产权置换的力度 ;三是中国的改革是政府主导型的改革 ,政府的主动性是目前国有中小企业民营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