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63)
- 2023(13601)
- 2022(11231)
- 2021(10372)
- 2020(8864)
- 2019(20023)
- 2018(19661)
- 2017(38069)
- 2016(20115)
- 2015(22258)
- 2014(21714)
- 2013(21374)
- 2012(19154)
- 2011(16634)
- 2010(16391)
- 2009(15157)
- 2008(15077)
- 2007(13070)
- 2006(11211)
- 2005(9971)
- 学科
- 业(90751)
- 济(90055)
- 经济(89958)
- 企(84623)
- 企业(84623)
- 管理(77679)
- 方法(45404)
- 数学(35825)
- 数学方法(35353)
- 业经(30210)
- 财(30101)
- 农(26836)
- 务(23484)
- 财务(23444)
- 财务管理(23413)
- 企业财务(22294)
- 农业(19218)
- 技术(18647)
- 中国(18453)
- 理论(17768)
- 制(16663)
- 和(16272)
- 划(16182)
- 策(15680)
- 贸(14771)
- 贸易(14764)
- 易(14327)
- 学(14297)
- 体(13571)
- 经营(13159)
- 机构
- 学院(288529)
- 大学(284679)
- 管理(123316)
- 济(121248)
- 经济(119155)
- 理学(107719)
- 理学院(106729)
- 管理学(105045)
- 管理学院(104524)
- 研究(82664)
- 中国(65853)
- 京(57287)
- 财(57046)
- 科学(48848)
- 财经(46573)
- 农(44273)
- 经(42483)
- 江(41515)
- 业大(40477)
- 中心(39596)
- 所(38737)
- 经济学(36888)
- 研究所(34995)
- 商学(34786)
- 农业(34744)
- 财经大学(34718)
- 北京(34657)
- 商学院(34486)
- 经济学院(33389)
- 范(32977)
- 基金
- 项目(195958)
- 科学(159503)
- 基金(148194)
- 研究(143161)
- 家(127285)
- 国家(126181)
- 科学基金(113126)
- 社会(94963)
- 社会科(90210)
- 社会科学(90188)
- 基金项目(78419)
- 省(76118)
- 自然(74126)
- 自然科(72590)
- 自然科学(72576)
- 自然科学基金(71345)
- 教育(65971)
- 划(62790)
- 资助(59114)
- 编号(56448)
- 创(44310)
- 部(43979)
- 重点(43139)
- 成果(43092)
- 业(40871)
- 创新(40623)
- 发(40608)
- 国家社会(40038)
- 教育部(38741)
- 人文(38404)
- 期刊
- 济(129849)
- 经济(129849)
- 研究(76809)
- 管理(50343)
- 财(49083)
- 中国(48738)
- 农(40548)
- 科学(39275)
- 学报(39083)
- 大学(31288)
- 学学(30061)
- 农业(27963)
- 技术(27951)
- 财经(23637)
- 业经(23509)
- 教育(23350)
- 融(22404)
- 金融(22404)
- 经(20402)
- 经济研究(20280)
- 业(17018)
- 技术经济(16974)
- 问题(16735)
- 财会(15753)
- 统计(14598)
- 商业(14511)
- 现代(14101)
- 策(13978)
- 版(13414)
- 会计(12805)
共检索到407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仇海红 吴大伟
本文基于2022年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ESG报告,以推动企业制定差异化ESG战略为切入点,利用fsQCA方法分析企业治理视角下的行动者网络与ESG表现的关系。研究发现,两大类行动者网络(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对提高企业ESG表现具有积极作用,政府及监管机构和文化因素在推动方面存在一定作用,消费者与社会监督能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社会监督和数字化技术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中数字化技术是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研究结果强调了社会监督和数字化技术在企业ESG表现中的重要性,为我国ESG体系建设提供了实证依据,为企业制定ESG发展路径提供了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钟廷勇 胡俊
在数字中国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基于管理者学习理论视角,探究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数字化转型实现ESG表现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2009—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ESG责任的履行。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管理者感知能力和决策能力,从而提高ESG表现。进一步基于管理者特征异质性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在男性CEO、高管无学术背景、无金融背景、管理层持股比例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不仅完善了管理者学习理论,而且为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为鼓励和引导企业履行ESG责任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ESG表现 管理者学习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卜炜玮 刘惠芬 官芳月
随着安全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安全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但如何构建广泛的城市治理参与机制仍然是城市安全发展水平的制约因素。采用行动者网络理论,从人类行动者与非人类行动者、问题呈现、利益赋予、征召、动员五个方面构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选取S市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理论分析,探究城市安全发展治理行动者网络的运行机理,揭示城市安全发展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现阶段要完善城市治安全发展治理要从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划分、激发市民行动主动性、完善企业自检自查奖励扶持政策、激发社会化服务机构能动性等方面着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善浪 王健
本文采用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 Network Theory,ANT),通过考察金融活动内部运作的方式,对金融商品从生产设计到公开发行,以不同阶段、不同参与者的互动过程,解释金融服务业集聚的机理。并以资本市场为例,建构资本市场的行动者网络,确认网络应涵盖的主体,分析行动者的转译过程,研究金融服务业内部的网络联系特征。
关键词:
金融服务业 行动者网路理论 转译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青 庄朋涛
践行ESG理念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共同机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重要参与者,能对企业管理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企业ESG表现。本文基于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共同机构投资者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投资者能够通过发挥治理效应和协同效应提升企业ESG表现,但其退出威胁并没有对企业ESG表现产生显著作用;进一步,对于融资约束较高和媒体关注度较低的企业,共同机构投资者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但只有长期共同机构投资者才能产生治理协同效应。本文结论不仅可以为企业制定ESG投资战略提供理论指导,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柳学信 李胡扬 孔晓旭
本文探究企业党组织治理与企业ESG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否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不同所有制企业的ESG表现,以及ESG表现和企业长期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选取2009—2019年我国全部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结果发现:企业党组织治理对ESG表现有正向影响,党组织成员进入董事会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比党组织进入高管层更加明显和有效;"八项规定"、媒体关注度均正向调节企业党组织治理与ESG之间的关系;相比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党组织治理对ESG的影响更为明显;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正面影响具有较长时间的滞后效应。本文丰富了党组织治理的影响范围和效果,探究了影响ESG表现的前因变量及ESG的实践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保昌 刘益宁 李思慧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下,推动市场整合有助于高效发挥市场力量,加速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基于201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市场整合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整合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机制检验表明,市场整合主要通过促进公平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改善信息披露提高企业ESG表现。此外,在财政透明度较高地区、非重污染行业、无政治关联企业以及非僵尸企业中,市场整合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市场整合在改善企业ESG表现中所发挥的竞争促进、资源配置和信息披露效应,为正确评价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成效,以及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明睿 马融 马文杰
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赋能如何更好地帮助企业迈向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当下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探索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与企业ESG表现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0—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改善企业ESG表现,包括ESG综合表现以及E、S、G单项表现。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通过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可以通过技术进步以及代理成本降低促进企业内部成长改善企业ESG表现,又能通过降低外部交易成本以及缓解融资约束来优化外部环境改善ESG表现。进一步本文发现金融科技可以显著地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缓解经营风险。
关键词:
金融科技 ESG表现 技术进步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秋 徐雨露
利用2019—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ESG表现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显著提升了企业韧性,使得企业在危机期间表现出更强的抵抗力和恢复力。细化ESG不同维度发现,相较于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对企业韧性的提升作用更显著。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表现通过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企业声誉和抗风险能力四条路径提升企业的危机应对能力,进而增强企业韧性。异质性检验发现,ESG表现对企业韧性的增强作用在管理层决策视域较短、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较差的企业中更显著,说明ESG有助于解决管理者短视、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较差给企业带来的“生存性”难题,是企业于逆境中转“危”为“机”的重要驱动力。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倪志兴 陈嘉滢 李增福
作为中国股市最大的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对改善企业ESG表现有着独特的优势。基于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社保基金投资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保基金投资显著提高了企业ESG表现,在进行稳健性及内生性处理后,该检验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社保基金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加大研发创新、提高盈余质量,改善了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保基金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在高污染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媒体关注度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其他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大,且社保基金投资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显著降低了企业风险,提高了企业效益。建议政府鼓励社保基金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增强对高污染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媒体关注度较低企业的关注;上市公司应完善对社保基金等投资者的联动响应机制,加强信息共享。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晓燕 曹金铭
提升企业的ESG表现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利用文本挖掘法构建金融科技指数探究金融科技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ESG表现,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具有资源效应、治理效应以及信息效应,能够通过促进信贷资源获取、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和信息透明度来提升企业的ESG表现,且媒体关注与金融科技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具有替代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金融科技对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法治化水平较高、金融监管较强地区的企业以及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的ESG表现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凡林 郭宇航 李劭卿
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方面的表现离不开良好制度环境的支持与保障。以201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探究亲清政商关系如何影响企业ESG表现。研究发现:亲清政商关系能够显著提高企业ESG表现。机制分析表明,亲清政商关系主要通过改善外部融资环境和抑制企业管理层短视行为这两个重要渠道提高企业ESG表现。进一步分析发现,“清白”维度的政商关系发挥了主要作用,并且在注册地为省会城市或直辖市、非重污染行业、数字化转型程度高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样本中,亲清政商关系能显著提升企业ESG表现。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应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以优化融资渠道,企业应克服短期逐利行为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洪进 余文涛 汪凯
中国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在过去30年中经历了快速的发展,这为研究生物制药产业技术的演化和治理机制提供了良好契机。本文首先依据生物制药产业技术的市场价值创造和社会价值创造两个维度,将自1978年以来的中国生物制药产业技术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加以简要分析。其次,以行动者网络理论(ANT)作为基本分析工具,进一步探讨中国生物制药产业技术网络的运行机制及其治理模式。最后,作者据此为中国生物制药产业技术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宏泽
在社会治理研究中,如何看待非人之物的社会性存在及影响是一个仍处于探索中的议题。长期聚焦这一问题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在发展过程中走向了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分野,这限制了其学理价值的实现。通过对“关联的物质性”“能动性”和“转译者”这三个核心概念的再审视,可知该理论的一个根本关切是在于对物质性联结状态及其变化的重视。对社会治理研究而言,从非人之物对于物质性联结状态之改变这一角度切入,跟踪其“行动”进而勾画整个系统及其变迁,是一个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的分析视角。将这一视角应用于对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的案例分析,就可以更好地描绘与解释特定新技术的应用如何给城市自行车交通治理带来了巨大改变,从而有助于扩展社会治理研究的分析视野。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海曦 黄静
<正>企业ESG表现应反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财务报表形成互补,从更长期的视角向投资者提供风险评价和机遇识别信息,引导金融投资有效分配至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基于企业ESG表现进行资产配置,是指银行机构调整传统的聚焦企业信用风险的资产配置方式,在准入、产品配置、额度核定、定价、合同签订等方面对不同ESG表现的企业采取差异化措施。银行机构基于企业ESG表现进行资产配置,不仅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决策部署的必要举措,也有助于银行机构从ESG风险的维度加强企业转型风险管理、把握“双碳”目标下的投资机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