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47)
- 2023(16573)
- 2022(13892)
- 2021(12838)
- 2020(10804)
- 2019(24341)
- 2018(23816)
- 2017(46670)
- 2016(24986)
- 2015(27396)
- 2014(26782)
- 2013(26049)
- 2012(23941)
- 2011(21062)
- 2010(21094)
- 2009(19765)
- 2008(19463)
- 2007(17311)
- 2006(15460)
- 2005(13909)
- 学科
- 济(104074)
- 经济(103871)
- 业(97392)
- 管理(88875)
- 企(87733)
- 企业(87733)
- 方法(46625)
- 数学(37481)
- 数学方法(37017)
- 财(34414)
- 农(33347)
- 业经(32139)
- 中国(25778)
- 务(24695)
- 财务(24649)
- 财务管理(24615)
- 企业财务(23417)
- 农业(22836)
- 制(21156)
- 技术(20003)
- 策(19900)
- 划(19403)
- 环境(19356)
- 和(18996)
- 地方(18530)
- 理论(18382)
- 贸(18113)
- 贸易(18106)
- 易(17653)
- 学(16826)
- 机构
- 学院(348897)
- 大学(342920)
- 济(148192)
- 经济(145431)
- 管理(142768)
- 理学(122945)
- 理学院(121846)
- 管理学(120024)
- 管理学院(119399)
- 研究(110665)
- 中国(89268)
- 财(71199)
- 京(70488)
- 科学(64973)
- 农(57791)
- 财经(56184)
- 所(53759)
- 江(53537)
- 中心(52663)
- 经(51092)
- 业大(49500)
- 研究所(48371)
- 农业(45147)
- 经济学(44895)
- 北京(43387)
- 财经大学(41566)
- 州(41545)
- 范(40861)
- 院(40760)
- 经济学院(40518)
- 基金
- 项目(233694)
- 科学(187277)
- 基金(172819)
- 研究(172297)
- 家(149301)
- 国家(147982)
- 科学基金(129992)
- 社会(113522)
- 社会科(107087)
- 社会科学(107052)
- 省(91863)
- 基金项目(90692)
- 自然(83674)
- 自然科(81786)
- 自然科学(81764)
- 自然科学基金(80353)
- 教育(78595)
- 划(76151)
- 资助(70190)
- 编号(68515)
- 成果(54253)
- 部(52256)
- 重点(52238)
- 创(51527)
- 发(50658)
- 创新(47528)
- 国家社会(47113)
- 课题(46717)
- 业(45955)
- 教育部(45409)
- 期刊
- 济(165662)
- 经济(165662)
- 研究(100548)
- 中国(65848)
- 财(58880)
- 管理(57791)
- 农(53568)
- 学报(48822)
- 科学(48176)
- 大学(38926)
- 融(37205)
- 金融(37205)
- 学学(37204)
- 农业(36273)
- 技术(32368)
- 教育(31280)
- 业经(28668)
- 财经(28412)
- 经济研究(25888)
- 经(24506)
- 问题(21408)
- 业(20821)
- 技术经济(18929)
- 现代(16962)
- 财会(16765)
- 贸(16678)
- 版(16192)
- 世界(15888)
- 商业(15639)
- 统计(15636)
共检索到519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昕
随着宏观污染治理措施效应的缩减和市场经济的转变,如何持续优化绿色信贷和环境政策,逐渐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企业污染治理,成为现行可持续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利用2009—2021年上市企业年报数据,采用三重差分实证检验环境政策、绿色信贷和社会资本对企业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规制、绿色信贷与社会资本的相互协同矛盾依然存在,但三者共同对企业污染治理的推进效应显著,特别是在国有企业、科技型企业、绿色企业、污染企业和西部地区中表现更明显。因此,应合理布局以精准控制绿色信贷投放,多渠道引导以发挥社会资本参与企业污染治理,完善平台以构建全球环境治理政策体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喻旭兰 周颖
加快推动高污染企业绿色转型是中国政府落实“双碳”承诺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稳中求进”总基调促进经济社会行稳致远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以2007年《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政策出台为准自然实验,基于减排和发展的视角评估了绿色信贷政策对高污染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后,高污染企业减排成效提升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影响渠道分析表明,政策约束下高污染企业减排成效提升源于前端污染产生减少,而非末端污染去除增加;在前端治污实践中,企业倾向于减少煤炭使用和提高煤炭转化效率,对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动力不足。政策约束下高污染企业环境投资将挤出创新性投资,造成创新产出减少,最终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替代性融资方案和金融市场发展有利于缓释绿色信贷政策对高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负面冲击,而高强度的环境规制政策将加剧这种不利影响。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本文研究为客观评价中国绿色信贷政策的施行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对未来绿色金融政策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绿色信贷政策 绿色转型 高污染企业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章尹赛楠 李青原 李昱
绿色信贷政策是通过资源配置助力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践。本文在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异质性分析为绿色信贷政策下重污染企业的转型困局提供解决思路。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会促使重污染企业污染排放减少、生产的环境有益产品增加,但也导致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机制检验表明绿色信贷政策能约束重污染企业的长期融资,造成研发投入削减,且并未倒逼重污染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重污染企业可以通过主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积极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推动绿色创新等方式保障生产效率。本文研究结论从企业视角为平衡绿色信贷政策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永聪 丘珊 刘慧婷
对于重污染企业而言,绿色信贷政策加剧了其融资约束及投资挤出,导致其经营状况恶化风险加大,税前可列支金额减少,税盾的节税效应削弱,税负粘性和税负痛感增强,进而产生更大的绿色化转型压力。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出台为准自然实验,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3—2022年的数据,分析表明:企业的税负粘性显著存在,绿色信贷政策进一步加剧了重污染企业的税负粘性,该结论在经过安慰剂检验、PSM-DID检验、排除相关政策干扰、样本优化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绿色信贷政策主要通过削弱债务税盾效应的路径来加剧重污染企业税负粘性,而非债务税盾未能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相对来讲,绿色信贷政策对非国有重污染企业、成长期重污染企业、税收征管强度较大地区重污染企业税负粘性的加剧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应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切实减轻企业的税负痛感;利用好绿色信贷政策的积极效应,促使重污染企业将转型压力转化为转型行动;加大对民营企业和成长期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并避免因过度税收竞争导致企业税负过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斯丽娟 曹昊煜
绿色信贷是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环境治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重大政策创新。本文使用2006—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2012年印发的《绿色信贷指引》为准自然实验,使用连续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影响及其内外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开展前端治理和绿色办公的可能性,加快了企业环境治理从末端治理向其他治理方式的转型。以上结果具有条件异质性,商业信用融资规模和资金使用效率对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成效存在不同的调节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绿色信贷政策通过提高资金成本、收窄融资渠道的外部约束和增加企业环境关注两种方式影响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水平。绿色信贷政策对具有不同特征的企业影响存在差异性,位于环境规制强度较高的地区和高管教育背景较好的企业更容易受到绿色信贷的影响。本文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要进一步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体系,关注企业行为对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强化资金管理能力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放大效应。同时,重视企业内部环境治理意识的培育,有机结合命令型环境规制和激励机制,促进不同类型企业绿色协调发展。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芳 于海婷
在不同企业生命周期下,实施精准化的绿色信贷政策对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绿色信贷指引》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07—2017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数据,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绿色信贷对制造业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路径及效果。结果表明,在不同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挤出效应,且其作用路径存在差异性。具体地,绿色信贷政策通过影响融资约束和研发投入抑制了处于成长期和衰退期的重污染企业的绿色创新;通过影响融资约束和资本投资作用于成熟期的重污染企业的绿色创新。此外,企业所有权、企业环保社会责任能够负向调节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抑制效果,而银企污染信息对称程度则可以正向调节绿色信贷政策的抑制效应。本研究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出发,验证了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创新的作用效果,对完善绿色信贷政策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吴秋生 任晓姝
国家金融的顶层设计是促进经济长期稳健、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根基,其中绿色金融政策对于经济低碳转型和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有重要意义。以《绿色信贷指引》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面对环保信贷政策约束时,企业会减少避重就轻、流于形式的环保信息披露,绿色信贷能有效抑制企业“漂绿”行为,而企业所在地区更高的商业银行发展水平和市场化水平会强化该治理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企业数字化水平不足、融资约束小等情景中,治理效果更显著。研究结论为政府借助银行业发展和市场化建设,有效发挥绿色信贷政策治理企业“漂绿”的作用,促进企业绿色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红 尹菁
绿色信贷政策旨在通过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推动经济绿色发展。为研究该政策实施能否以及如何影响重污染企业投资效率,本文基于2007-2020年A股上市非金融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总体上显著提升了重污染企业的投资效率,特别是对过度投资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重污染企业的投资不足;第二,在作用机制上,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通过调整企业债务期限结构及降低代理成本影响重污染企业的投资效率;第三,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替代性融资能力及所处区域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差异使政策实施对重污染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论文从微观层面验证了绿色信贷政策提高重污染企业投资效率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为绿色信贷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泽众
绿色信贷政策是通过金融资源配置引导绿色发展的重要实践探索。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方法,通过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出台前后的实证比较,从微观层面探究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环境治理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整体上提高了重污染企业的环保投资和绿色创新,抑制了其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进一步研究表明,信贷约束是重污染行业企业生产规模受到负向影响的传导机制;同时,企业会出于创造竞争优势的动机提高环保投资和绿色创新。研究结论证明了《指引》具有促进绿色发展的政策效应,对重污染企业能够起到“优胜劣汰”的效果。未来,还需进一步研究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地结合,共同助力绿色发展。
关键词:
绿色信贷 环境治理 企业行为 绿色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蕾 王延彦
本文以2010-2013年沪深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绿色信贷政策及其执行效果对改善环境信息披露与债务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能显著降低企业的债务成本;绿色信贷政策及其执行效果能显著增强环境信息披露与债务成本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起到了改善环境信息披露与债务成本之间关系的作用。
关键词:
环境信息披露 债务成本 绿色信贷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舒利敏 廖菁华 谢振
基于绿色产业视角实证分析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企业的绿色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资源配置机制和需求拉动机制,且信贷资源配置机制效果存在一定的时滞。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信贷政策有效驱动了绿色产业中的小规模、公司治理水平较高企业的绿色创新;相较于无绿色信贷激励措施地区,绿色信贷政策对有绿色信贷激励措施地区企业绿色实用新型创新的促进效应更显著,对绿色发明创新的影响在两组样本中则无显著差异。因此,建议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体系,挖掘和培育市场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引导实质性绿色创新,以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苏冬蔚 连莉莉
在"十三五"供给侧改革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时期,如何更好地推进绿色金融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并加大对环境友好型企业的金融支持,从而引导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正式实施为事件构造准自然实验,首次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绿色金融政策对重污染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影响,发现重污染企业的有息债务融资和长期负债均显著下降且高排放地区国有大型企业的降幅最大,同时,国有、大型重污染企业的新增投资显著减少,另外,重污染企业的债务成本显著上升且经营绩效大幅下滑,表明绿色信贷具有显著的融资惩罚效应和投资抑制效应。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力推动绿色信贷、不断完善绿色融资、切实引导资金流向资源技术节约型和生态环境保护型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幸幸 史亚雅 宋献中
本文以《绿色信贷指引》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探讨绿色信贷约束与商业信用的互动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企业环境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一方面,绿色信贷政策使得重污染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增加,形成绿色信贷约束;另一方面,使得其商业信用受激增加;这种此消彼长的互动变化在具有国有产权、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更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首先,绿色信贷约束促进了重污染企业的环境治理投入,但这种促进作用仅存在于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均受限的企业;其次,绿色信贷约束对重污染行业的结构调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即获取商业信用的重污染企业市场竞争地位得到提升。本研究有助于丰富企业环境经济政策效果研究的讨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占华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环境信息披露是防治污染的有效手段,如何提升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是值得深思的议题。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分析了绿色信贷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作用机理,并据此提出影响效应传导渠道与异质性特征的相关假说,进而选取中国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微观数据,对绿色信贷如何影响企业信息披露进行了实证检验。绿色信贷能够显著促使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绿色信贷主要通过融资约束和环境绩效渠道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产生影响。本文还印证了企业所有制性质、媒体压力以及区域制度环境等因素能够有效调节绿色信贷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影响效应的事实。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研究,也为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提升防治污染能力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保辉
基于我国经济下行、产业转型升级等背景下,选取2011—2017年A股上市重污染企业为样本,探讨了绿色信贷、企业社会责任披露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绿色信贷政策和重污染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呈正相关关系,表明绿色信贷政策从信贷规模和利率上约束了重污染企业的融资成本,推动企业技术升级达到绿色信贷要求或环保标准,也使落后企业进行重组或压降市场份额甚至退出市场;而重污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披露程度与债务融资成本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披露程度,有助于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同时重污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披露程度能有效减弱绿色信贷政策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也表明绿色信贷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和到位,政策效果并不明显。最后从政府调控实现短期与长期目标均衡、企业内部管理与融资、银行绿色信贷政策分类有效落实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信贷 债务成本 企业社会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