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52)
2023(11387)
2022(9330)
2021(8545)
2020(7447)
2019(16591)
2018(16433)
2017(31601)
2016(17005)
2015(18840)
2014(18779)
2013(18674)
2012(16918)
2011(15079)
2010(15460)
2009(15065)
2008(15838)
2007(14293)
2006(12938)
2005(12277)
作者
(47143)
(39636)
(39464)
(37484)
(25588)
(18734)
(17849)
(15289)
(14844)
(14299)
(13536)
(13235)
(12952)
(12676)
(12541)
(11959)
(11748)
(11477)
(11400)
(11359)
(9977)
(9658)
(9493)
(9238)
(8940)
(8908)
(8846)
(8706)
(7830)
(7695)
学科
(88627)
(83562)
企业(83562)
管理(78251)
(76256)
经济(76117)
(32044)
方法(31660)
业经(28971)
(24671)
财务(24647)
(24642)
财务管理(24624)
企业财务(23494)
数学(22641)
数学方法(22466)
(21853)
农业(17908)
技术(17652)
中国(17367)
(16462)
理论(16373)
(15731)
(15658)
(14591)
体制(14492)
经营(13018)
企业经济(12967)
(12541)
银行(12535)
机构
学院(254391)
大学(250506)
(110346)
经济(108257)
管理(106536)
理学(90745)
理学院(89979)
管理学(89057)
管理学院(88573)
研究(74999)
中国(63260)
(58607)
(51540)
财经(45228)
(40915)
科学(40286)
(39768)
(37796)
(36441)
中心(34692)
经济学(33376)
财经大学(33326)
北京(32386)
业大(32179)
研究所(31774)
商学(31267)
(31142)
商学院(31006)
经济学院(29912)
农业(29188)
基金
项目(155430)
科学(125913)
研究(118314)
基金(116380)
(98075)
国家(97161)
科学基金(86923)
社会(79101)
社会科(74912)
社会科学(74895)
基金项目(61349)
(60528)
自然(54371)
教育(53770)
自然科(53168)
自然科学(53153)
自然科学基金(52331)
(48779)
编号(47457)
资助(46586)
成果(38881)
(36575)
(35944)
(35734)
(35610)
重点(33803)
国家社会(32817)
创新(32620)
(31769)
课题(31763)
期刊
(132740)
经济(132740)
研究(77218)
(52865)
中国(51441)
管理(46892)
(36855)
科学(31711)
学报(30364)
(27395)
金融(27395)
大学(25168)
农业(24745)
财经(24437)
学学(23951)
业经(23284)
技术(23166)
教育(22247)
(21022)
经济研究(19832)
问题(16742)
财会(15803)
(15398)
技术经济(14889)
会计(13851)
现代(13653)
商业(12651)
世界(12521)
(12415)
经济管理(11641)
共检索到391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邓汉慧  罗玉娟  
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基本构成应该是股东、管理者和员工三类利益相关者。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的结构特征是股东、管理者和员工三者共同拥有企业的控制权,并分享企业剩余。从人力资本产权的角度来说,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拥有企业的控制权,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减少企业激励监督的成本;可以改善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监督不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的治理效率;可以缓解员工权益受损、劳资关系紧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俊韡  徐向艺  
资本结构不仅仅是一种融资方式与融资比例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一种企业控制权的安排,资本结构规定着股东、债权人和经营者等相关利益者(在企业中投入了专用性资产的人或团体)的控制权安排。同时,资本结构与控制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又使得控制权的分配与转移作用于企业的资本结构,促进资本结构的优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肖曙光  
人力资本入股是指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企业家、经理、技术人员和工人)以其人力资本折股投入企业,按投入企业的人力资本股份份额多少领取股利(在企业赢利时)并承担有限责任的一种企业组织制度。本文首先探讨了人力资本入股的理论基础,然后对人力资本入股实施中的人力资本量化、人力资本股东的有限责任承担、人力资本流动性和改制后的治理结构等相关难点问题进行了框架性探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龚光明  单虹  
财务控制权配置是财务治理的核心内容。合理的财务控制权安排可以抑制内部人的道德风险,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本文从企业资源聚集的角度,构造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经济效用函数并分析其特征,认为利益相关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动态竞争关系,企业的财务控制权应按照以股东为主导的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的模式来分层次配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照云  黎军民  
企业控制权配置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和关键。企业控制权配置的制度安排取决于其基础;而企业控制权配置状态又内生出各自不同的问题,使得企业控制权配置不能达到最优企业控制权安排;为了达到最优企业控制权安排,从规范的角度分析,就必须按照资源对企业的贡献程度来对企业控制权进行配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蔡祥  
本文从管理者所有权出发 ,围绕其与控制权利益以及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作者认为 ,管理者所有权的上升从价值的创造与分配两个方面影响着其自身和其他股东的利益。就整体的企业价值来说 ,管理者股权的最终影响取决于其所产生的激励效应与风险效应的综合作用。在分配方面 ,管理者的持股所导致的控制力上升将使其在创造的企业价值剩余中获取更大的份额 ,但对于其他股东来说 ,一方面他们将分享一部分股权激励效应所产生的价值增值 ,另一方面 ,这种分享又为管理者控制权利益的上升以及风险负效应所抵消。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郝云宏  曲亮  吴波  
本文从企业的性质、目标和行为的关系入手,借鉴资源依赖理论并对其进一步深化,将企业经营活动归结为要素转化资本、资本转化为产出的两阶段过程,即"利益相关者要素——企业资本——企业产出",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导向下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实体理论,为企业绩效评价研究建立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新的理论基础,进而分析了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三维结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竹泉  赵爽  
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出发,在总结现有企业内部控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企业控制边界;对企业控制体系进行概念定位;对企业控制体系控制边界的纵向延伸,即将企业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提升到公司治理的层面;并对企业控制体系控制边界的横向拓展,即将企业内部控制的控制主体拓展到利益相关者层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中亮  朱亚兵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是市场化改革条件下政府监管不到位、企业行为扭曲、社会中介机构缺失共同作用的结果。究其原因,是改革转型过程中食品质量安全的控制权被留置在公共域,相关权利界定不清所致。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监管,需要明确界定食品质量安全的控制权,将其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合理配置,分清不同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形成对食品质量监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文章通过对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制度背景的分析析,结结合市场化和企业改革现状现状,从从企业控制权、政府监管模式的变迁与食品质量之间关系的角度,探讨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有效监管的路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成  王永县  雷家骕  
企业控制权的利益侵占问题是企业控制理论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企业的控制性股东及其所拥有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企业控制链与不对称股权结构模型,深入研究了企业控制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并得出了相应结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曾楚宏  林丹明  王斌  
企业的控制权配置行为是获取和维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行为,企业中各要素所有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源是否具备成为战略性资产的充要条件而进行讨价还价来配置控制权。由于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符合战略要求、能够成为战略性资产的资源并不相同,由此导致了企业的控制权配置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浩  刘明  
文章基于雷士照明股权争夺的案例,从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和非正式契约的视角,深入的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原因、动机和作用。研究发现,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不仅能够更好的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且能够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公司的良性发展,很好的契合了当前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趋势并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兰玉杰  陈晓剑  
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约束机制的制度安排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其理论基础主要是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本文认为,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约束机制模式的发展趋势是经济学与管理学激励约束模式的融合。因此,本文在对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约束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有效的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约束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安琪  王啟亮  
IASB于2014年发布了新的收入准则——IFRS15《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该准则改革了现有的收入确认模型,正式确立了控制权转移的收入确认模型。按照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的既定战略,财政部借鉴IFRS15,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订了2006年发布的收入准则,于2017年7月5日正式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修订)》(新CAS14),新CAS14同IFRS15一样采用了控制权转移的收入确认模型。文章以此为背景,探讨新的控制权转移收入确认模型的理论基础,为广大会计工作者更好地理解新收入准则抛砖引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盛艳  盛乐  
人力资本是所有生产要素中最具能动性的要素,它通过产生“知识效应”和“非知识效应”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产出的增长,同时它还可以产生递增的收益,消除资本、土地等要素边际收益递减的影响以保证长期的经济增长。而控制权是人力资本产权要求的核心,因此,要有效激励和约束人力资本,使其发挥作用,关键是根据人力资本的特性,有效界定其产权,赋予人力资本所有者对自身能力的直接控制权、对其他生产要素的支配控制权、对收益的剩余控制权以及对违约责任的抵押控制权,这样才能优化人力资本产权的功能状态,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而保证人力资本对经济递增效应的最终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