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52)
2023(17721)
2022(15043)
2021(14043)
2020(11863)
2019(27163)
2018(26853)
2017(52225)
2016(28055)
2015(31449)
2014(31090)
2013(30544)
2012(27587)
2011(24496)
2010(24352)
2009(22628)
2008(22300)
2007(19532)
2006(17096)
2005(15144)
作者
(78270)
(65091)
(64707)
(61505)
(41490)
(31015)
(29379)
(25493)
(24704)
(23079)
(22112)
(21976)
(20509)
(20444)
(19895)
(19811)
(19418)
(19279)
(18629)
(18560)
(15861)
(15837)
(15700)
(14967)
(14427)
(14416)
(14415)
(14375)
(12921)
(12726)
学科
(114405)
经济(114238)
(103656)
管理(97281)
(92993)
企业(92993)
方法(53038)
数学(43151)
数学方法(42585)
(37004)
(35104)
业经(34587)
中国(27436)
(26110)
财务(26034)
财务管理(25993)
(25587)
企业财务(24661)
农业(24278)
技术(21796)
理论(21221)
(20374)
(20100)
地方(20017)
(19309)
(19142)
贸易(19133)
(18849)
(18596)
(17972)
机构
学院(397050)
大学(394199)
管理(163664)
(160149)
经济(156839)
理学(141740)
理学院(140310)
管理学(138043)
管理学院(137297)
研究(122873)
中国(94313)
(82395)
(77106)
科学(74052)
(62063)
财经(61501)
(59386)
(58169)
业大(57601)
中心(56733)
(55956)
研究所(53628)
北京(51209)
(48964)
师范(48531)
农业(48401)
经济学(47919)
(46596)
财经大学(45714)
(45054)
基金
项目(270018)
科学(214658)
研究(200727)
基金(197709)
(170076)
国家(168599)
科学基金(147735)
社会(127799)
社会科(121133)
社会科学(121102)
(105607)
基金项目(105075)
自然(95615)
自然科(93440)
自然科学(93419)
教育(92257)
自然科学基金(91755)
(87513)
编号(82195)
资助(80548)
成果(65502)
(59958)
重点(59450)
(58060)
(56669)
课题(55355)
创新(53661)
(53108)
国家社会(52494)
教育部(52174)
期刊
(176993)
经济(176993)
研究(114864)
中国(71896)
管理(63921)
(62846)
(57617)
学报(56816)
科学(54269)
大学(44912)
学学(42513)
教育(40934)
农业(39814)
技术(36855)
(33332)
金融(33332)
业经(31403)
财经(30359)
经济研究(27036)
(25987)
问题(23078)
(22033)
技术经济(20639)
现代(19156)
财会(18906)
理论(18613)
科技(18545)
(18116)
商业(18105)
图书(17328)
共检索到574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鹏程  张利斌  侯祖戎  朱乾宇  
根据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本文对组织的性质进行了再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核心刚性进化的动力和条件分别是企业系统中合法系统与影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运行区域的五个控制参数,即信息流动速率、焦虑抑制水平、成员多样性程度、联系水平、权力差异程度。进一步,分析了随着控制参数的变化,企业进入不同的运行区域,核心刚性如何实现螺旋式进化的机制。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德鲁  宋学锋  
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CAS)理论,首先探讨了企业战略柔性的界定及其构成要素,并运用适应性图像揭示了构成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了企业战略柔性进化的动力机制和条件,构建了基于CAS视角的企业战略柔性进化机制模型。最后,指出了研究结论对我国企业战略柔性实践的管理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东平  张慧  胡鉴  张俊婕  
解密产业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的生存之道,是诸多合作创新弱势群体的迫切需求。为此,基于进化博弈理论,构建出产业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并借助Vensim PLE软件对其进化过程进行仿真模拟,挖掘出产业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选择不同于彼此的创新策略,是产业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与核心企业进化博弈的稳定策略;(2)各创新主体选择创新策略的初始概率,将直接决定产业创新网络进化博弈结果;(3)创新收益、创新成本及创新冲突收益损失的变动,会显著干扰非核心企业适应性创新策略的选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宝国  
在有效理性的条件下,应用进化博弈论中的复制动态机制来分析企业知识共享机制的长期演化趋势。分析表明:通过改变得益矩阵,鼓励和褒扬知识共享者、惩罚和压制知识自私者,是企业知识共享机制向最理想方向进化的关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淼  潘学峰  葛雍  
企业核心能力在企业发展中体现出来的刚性制约了企业核心能力的发展和创新。同时,竞争环境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企业难以保持某一时点或者短期内的竞争优势。所以,超越核心能力刚性,在企业中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郑晓云  高佳音  李大磊  
针对房地产企业的内外部复杂环境,分析房地产企业的复杂适应性特征,探讨房地产企业系统的主体在交互与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企业适应性的演化机制,建立房地产企业演化发展模型,得出房地产企业发展应遵循"感知环境—选择—复制—变异—涌现"的演化路径,为房地产企业在复杂环境下健康发展提出新的思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东宏  
企业作为一种活的非自然生物体,与生物一样,也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的过程中进化的。本文从生态位的视角研究企业进化的方向和动力。企业只有找寻出自身进化的基本规律,并遵循这些规律,才能建立起适合未来环境特征的内部机制。为了规范企业的行为和进化路径,实现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进而实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秩序,建构有序竞争的市场秩序就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海建  陈松涛  陈传明  
自“核心能力”被提出以来,该概念仿佛成了企业的“万能金钥”。然而,我们却不能忽视这一事实,核心能力容易走向其反面,形成刚性。核心能力刚性抑制了企业创新,严重削弱了企业创新的能力。本文首先提出了核心能力刚性的定义,然后分析了核心能力刚性的载体,进而对核心能力刚性的本质即路径依赖现象从三个角度进行了阐述,最后讨论了核心能力刚性特征的克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刚  吴蔡平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企业的外部社会关系对内部创新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对其影响机制的研究却非常缺乏。基于战略决策理论,本文以江苏省420家高科技企业为被试对象,对企业外部关系对内部创新活动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外部关系(产业外关系和产业内关系)通过影响战略决策过程(信息多样性、决策质量和战略创造性)对内部创新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牛浩  陈盛伟  
论文应用双种群进化博弈模型,提出了农业保险供需协调的概念,研究了农业保险合作群体供需协调的影响因素以及演进规律,并求解其进化博弈的稳定策略。研究表明:在农业风险概率和灾害期望损失一定的情况下,提高超额收益、协调超额收益最佳分配比例、降低合作成本以及降低合作成本损失,将有利于农业保险供需协调的实现。最后,提出了促进农业保险供需协调的政策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凌志  和金生  
利用生物进化的思想,根据企业创新发展的历程,重点探讨企业中知识进化的特点,以及知识创新过程中的渐变性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进行知识创新所应该具备的条件和进行渐变性创新的途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铁男  程广仁  才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邢晓柳  
文章从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结构的非均匀性特征入手,分析了核心企业在产业集群知识网络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从技术领袖、知识守门人、知识链及新企业衍生四个方面研究了基于核心企业的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形成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曾德麟   蒋丽球   欧阳桃花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对科技竞争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中国技术创新的新阶段,复杂产品后发企业是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的重要创新主体。本文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研究铁建重工研制盾构机的过程。研究发现,后发企业聚焦突破两类关键核心技术:可靠性关键核心技术和原理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这两类关键核心技术所需的创新要素组合分别为面向市场应用的成长式创新要素组合和面向技术研发的攻关式创新要素组合。两类创新要素组合以及“双向链接”机制是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进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关键。本文揭示了创新要素组合对后发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作用机制,丰富了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理论。同时,本文对中国后发企业通过创新要素组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思明  
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就是确保人才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有效发挥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以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为研究对象,针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方式现状,利用文献收集、数据分析等研究手段,了解企业员工激励方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将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结合激励理论应用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中去,全面地思考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同时提出一些具体有效的改进思路和方法。希望为我国中小企业在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现员工与企业双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