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05)
- 2023(6988)
- 2022(5449)
- 2021(4729)
- 2020(4078)
- 2019(8917)
- 2018(8621)
- 2017(16941)
- 2016(8856)
- 2015(9629)
- 2014(9321)
- 2013(9382)
- 2012(8295)
- 2011(7101)
- 2010(7265)
- 2009(7024)
- 2008(7333)
- 2007(6715)
- 2006(5834)
- 2005(5561)
- 学科
- 业(68691)
- 企(66521)
- 企业(66521)
- 管理(48052)
- 济(47728)
- 经济(47670)
- 业经(24139)
- 方法(20929)
- 财(20355)
- 农(17844)
- 务(17431)
- 财务(17429)
- 财务管理(17424)
- 企业财务(16514)
- 技术(14497)
- 农业(13985)
- 数学(13786)
- 数学方法(13749)
- 企业经济(11792)
- 策(11766)
- 划(11451)
- 经营(10695)
- 技术管理(10050)
- 和(9829)
- 制(9824)
- 理论(9324)
- 体(8906)
- 中国(8598)
- 决策(8502)
- 体制(8212)
- 机构
- 学院(137019)
- 大学(128539)
- 济(64498)
- 经济(63665)
- 管理(61599)
- 理学(53274)
- 理学院(52922)
- 管理学(52560)
- 管理学院(52312)
- 研究(35862)
- 中国(31056)
- 财(30800)
- 京(25017)
- 财经(24781)
- 经(22544)
- 农(22518)
- 江(21139)
- 商学(19685)
- 商学院(19520)
- 经济学(19489)
- 科学(19053)
- 业大(18206)
- 财经大学(18139)
- 经济学院(17895)
- 农业(17776)
- 经济管理(17519)
- 所(16912)
- 中心(16629)
- 州(16159)
- 北京(14976)
- 基金
- 项目(86856)
- 科学(71839)
- 基金(66148)
- 研究(65384)
- 家(55537)
- 国家(54959)
- 科学基金(50786)
- 社会(45513)
- 社会科(43438)
- 社会科学(43428)
- 省(35354)
- 基金项目(35303)
- 自然(31953)
- 自然科(31334)
- 自然科学(31325)
- 自然科学基金(30876)
- 教育(28391)
- 业(27824)
- 划(27130)
- 资助(25785)
- 编号(25025)
- 创(22517)
- 创新(19938)
- 国家社会(19411)
- 部(19370)
- 制(19285)
- 发(18902)
- 重点(18651)
- 人文(17902)
- 成果(17597)
共检索到199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志华 李同辉
由于经济增速放缓,不少企业杠杆率偏高导致到期难以还本付息,国家提出要控制企业负债、降低杠杆率,也就是去杠杆。而负债本身就是相对于资本筹资的一种筹资形式,并没有优劣、好坏之分。负债筹资和资本筹资各自适用于企业经营的不同条件,当经营状况趋好时扩大负债会加速企业的发展,当经营状况趋坏时适时调整负债规模就能降低经营风险。负债筹资并不只是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意愿,而是取决于一国居民的储蓄率,居民储蓄率高企业就会加大负债筹资的比重,居民储蓄率低企业就会降低负债筹资的比重。负债风险实质上在于使用负债所购买的资产在未来是否能够充足地变现,所以加强资产变现能力的管理比之于负债的管理更为重要,杠杆应当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产的变现能力进行调整,即调杠杆。
关键词:
负债筹资 调杠杆 资产变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育蓉 齐结斌 楼东玮
本文研究了企业杠杆率的两类动态调整效应——全要素生产率效应和企业风险效应,利用1998-2015年上市公司微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1)企业杠杆率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而与企业风险之间存在"U型"关系,后者对应的拐点杠杆率更低。(2)中长期较短期杠杆率可以在更大区间兼顾"提效率"与"降风险"目标。(3)企业向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迈进的过程中,"倒U型"和"U型"拐点来临更快,降杠杆的迫切性越来越高。为此,企业"去杠杆"需充分考虑杠杆率的"效率"与"风险"效应,并结合企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以及杠杆率期限结构特征的不同而采取差异化策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伟 秦富
利用中国部分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数据,根据股权收益率定义,构建农业企业成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就杠杆效应对农业企业成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对农业企业成长并没有产生显著效果;从地区角度来看,财务杠杆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业企业成长呈现正相关关系,且显著性水平较高,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并不显著,经营杠杆仅对东部地区农业企业产生负向影响,而对其他两个地区的影响并不显著,财务杠杆对农业企业成长的作用比经营杠杆更强一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彭斌
企业研发有助于驱动科技型企业建立创新机制,实现企业持续稳健发展。从杠杆率角度,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结合我国科技型上市公司2010-2015年创新投入数据,探讨杠杆率如何影响企业研发强度效应,进而影响企业价值。研究发现,杠杆率削弱了研发强度效应,对于高杠杆率企业,增长机会对研发强度效应的积极影响转变为消极影响;研发强度提高,则企业价值呈递减趋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逢民
杠杆是金融的基本特征,也是企业经营的基础,本身没有绝对的高与低之分,关键是杠杆配置是否符合效率原则近年来,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总体水平上升,部分企业已经接近风险承受上限,企业债务违约的问题暴露。有序推进非金融企业去杠杆,既是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防范企业债务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平稳运行的根本举措。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基本情况杠杆率是反映企业债务负担情况的重要指标,本文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扬等人提出的测算方法(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非金融企业总债务/GDP,其中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汤谷良 张钰婷
金融行业近乎疯狂的高杠杆化诞生了诸如CDO(债务质押支持债券)、CDS(信贷违约互换)等众多的金融产品。随着衍生层次越来越多,金融机构的杠杆被无节制地放大,使得最基本的实体资产质量在华丽又繁复的"杠杆"包装下已少有人关注,也越来越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谈多娇
企业接管与杠杆收购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企业接管和杠杆收购业务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局面,引发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以及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者的百家争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单继东
近年来,国内部分企业杠杆率高、债务负担重的问题突出。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的主要债权人,在推动企业降杠杆、市场化债转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这对银行而言毕竟是个新领域,如何在防范好风险的前提下确保企业降杠杆稳健推进成为重要课题。
关键词:
杠杆率 资产负债率 债转股 债权转股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远
2018年以来,金融业去杠杆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是,去杠杆的效果已经开始对实体企业产生一定影响,而且这一影响正在不断加大。其中最突出的是,一些发行短期债券的企业目前很难从货币市场融到资金。为了防止出现较大面积的发债企业违约,在金融去杠杆大背景下加强银企合作,做好企业现金管理尤为重要,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企业的资金偏紧问题,并且提高资金运行效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芝斌
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举措,去杠杆是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杠杆高企的非金融企业部门更是去杠杆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商业银行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从实际出发支持企业"去杠杆",为实体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工商银行湖北分行(以下简称"湖北工行")结合实际参与、支持和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稳妥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盛松成 刘西
企业部门是我国国内唯一的净支出部门,而居民、政府、金融机构部门均为收支净盈余部门,这种收支结构的扭曲是企业部门债务水平不断上升的根本原因之一目前,我国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高杠杆率已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但较少有人注意到,企业部门是我国国内唯一的净支出部门,而居民、政府、金融机构部门均为收支净盈余部门。这种收支结构的扭曲,是导致企业部门债务水平不断上升的根本原因之一。在稳增长背景下,企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夏斌 刘珲祥 杨静
适当运用杠杆,可以有效提升金融资源利用率。而近来中国经济去杠杆持续受到关注,当前最大的风险是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高企山西传统企业杠杆现状及剖析根据沪深两市2010~2015年的公开数据,山西煤炭龙头大同煤业资产负债率飙升,杠杆逐步增加;冶金龙头太钢不锈资产负债率温和上涨;电力龙头漳泽电力资产负债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见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高善文
本文分析企业部门杠杆居高不下的原因,并认为从价格看,随着2016年以来PPI通货紧缩的消除和通货膨胀的出现,企业资产周转率即将触底改善。从实际利率看,2017年企业部门去杠杆速度可能加快。杠杆过高,给经济运行带来很大的风险,这是过去几年的市场和政策共识。本文接下来对此进行细化分析。企业部门杠杆居高不下例如,我们可以去计算债务占国内生产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一鸣 宋龑娜
当前.去杠杆的重点领域应放在国有企业、强周期行业中的优质企业和僵尸企业警惕非金融企业债务风险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偏高背后有特殊的国情,如追赶型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高杠杆、金融市场不发达等过程,且我国债务多为内债,有高储蓄率作为支撑,可以说,我国非金融企业的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极低。但长期高杠杆高负债对非金融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和风险隐患绝不容忽视。一是高负债加大企业自身财务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