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90)
- 2023(13042)
- 2022(10627)
- 2021(9912)
- 2020(8543)
- 2019(19055)
- 2018(18686)
- 2017(36658)
- 2016(19066)
- 2015(20983)
- 2014(19951)
- 2013(19432)
- 2012(17110)
- 2011(14696)
- 2010(14469)
- 2009(13322)
- 2008(13016)
- 2007(11280)
- 2006(9397)
- 2005(8238)
- 学科
- 业(88567)
- 济(82934)
- 经济(82852)
- 企(81875)
- 企业(81875)
- 管理(73222)
- 方法(39681)
- 数学(31410)
- 数学方法(31042)
- 业经(29399)
- 财(28571)
- 农(26610)
- 务(22377)
- 财务(22345)
- 财务管理(22321)
- 企业财务(21204)
- 技术(20066)
- 农业(19451)
- 中国(18859)
- 制(15919)
- 理论(15622)
- 划(15126)
- 和(14878)
- 策(14873)
- 技术管理(13324)
- 贸(13213)
- 贸易(13204)
- 易(12850)
- 体(12662)
- 企业经济(12635)
- 机构
- 学院(259965)
- 大学(252913)
- 济(114635)
- 管理(114082)
- 经济(112865)
- 理学(99327)
- 理学院(98533)
- 管理学(97303)
- 管理学院(96797)
- 研究(72136)
- 中国(58835)
- 财(53100)
- 京(49611)
- 财经(42962)
- 科学(39662)
- 经(39249)
- 江(37572)
- 农(36680)
- 中心(35401)
- 经济学(35204)
- 业大(34476)
- 商学(32408)
- 商学院(32137)
- 所(32084)
- 经济学院(32002)
- 财经大学(31993)
- 经济管理(30856)
- 北京(29680)
- 州(29556)
- 研究所(28792)
- 基金
- 项目(177930)
- 科学(145361)
- 研究(134413)
- 基金(133736)
- 家(113222)
- 国家(112214)
- 科学基金(101694)
- 社会(90444)
- 社会科(86033)
- 社会科学(86015)
- 基金项目(71444)
- 省(70365)
- 自然(64262)
- 自然科(62933)
- 自然科学(62920)
- 自然科学基金(61866)
- 教育(61323)
- 划(56819)
- 编号(53242)
- 资助(52276)
- 创(42761)
- 部(40047)
- 成果(39940)
- 创新(39194)
- 重点(38812)
- 业(38519)
- 国家社会(38344)
- 发(38202)
- 制(36388)
- 人文(36166)
- 期刊
- 济(122163)
- 经济(122163)
- 研究(71151)
- 管理(47679)
- 财(45701)
- 中国(43169)
- 农(34066)
- 科学(31797)
- 学报(29092)
- 技术(26735)
- 大学(24779)
- 学学(23816)
- 农业(23744)
- 融(23171)
- 金融(23171)
- 业经(23047)
- 财经(21741)
- 教育(20349)
- 经济研究(19409)
- 经(18821)
- 技术经济(16054)
- 问题(15960)
- 业(15164)
- 财会(14715)
- 现代(13556)
- 商业(13319)
- 科技(12389)
- 策(12086)
- 会计(11921)
- 统计(11715)
共检索到367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仲兵
本文将现代西方企业理论的主流观点归纳为四种 ,对它们进行了总结性评论并指出其存在的逻辑悖论。在系统比较马克思企业制度理论与现代西方企业理论的基础上 ,以企业的契约性为逻辑起点 ,利用资本概念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来研究企业本质问题 ,并将其界定为不完备要素使用权资本化交易合约履行的过程。不仅如此 ,本文基于现代企业资本范畴的演进逻辑 ,将财务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与社会资本整合到一个逻辑一致的企业理论体系中 ,是对企业本质的新认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瑞 范德成
回顾现有研究成果,对产业集群中不同创新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基于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与核裂变反应的相似性构建产业集群连锁裂变式创新模型,对产业集群内领先企业,特别是其中的高新技术企业与落后企业的创新机理进行分析和解读,指出了保障产业集群连锁裂变式创新顺利实现的技术手段与政策措施。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鑫 李志刚 乔宝刚 贾建锋
近年来,从微观视角解读商业生态系统构建成为理论界的热点问题。鉴于构建商业生态系统对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特殊要求,现有研究或者重视在位企业安排多样主体,或者强调新企业颠覆在位企业的统治地位,但是忽视了新企业构建与在位企业协同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情境。母体支持型裂变创业是指受到母体企业正式支持并从母体内部裂变形成独立企业的创业形式,其蕴含的资源禀赋与嵌入的关系特征为补足当下的研究缺憾创造了条件。本研究以资源编排理论为透镜,对由海尔裂变产生的两家新企业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全过程进行探究,归纳出“母体裂变情境”“生态基石结构化”“生态协同能力化”“生态联动杠杆化”四个核心构念,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出“探索式”和“利用式”两条不同的商业生态系统构建路径。其中,新企业裂变时面临的母体企业情境是引发不同路径的直接原因。这些发现为商业生态系统动态研究、资源编排理论以及裂变创业双元创新做出了理论贡献,也为试图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在位企业和裂变创业企业提供了实践启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鑫 李志刚 乔宝刚 贾建锋
近年来,从微观视角解读商业生态系统构建成为理论界的热点问题。鉴于构建商业生态系统对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特殊要求,现有研究或者重视在位企业安排多样主体,或者强调新企业颠覆在位企业的统治地位,但是忽视了新企业构建与在位企业协同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情境。母体支持型裂变创业是指受到母体企业正式支持并从母体内部裂变形成独立企业的创业形式,其蕴含的资源禀赋与嵌入的关系特征为补足当下的研究缺憾创造了条件。本研究以资源编排理论为透镜,对由海尔裂变产生的两家新企业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全过程进行探究,归纳出“母体裂变情境”“生态基石结构化”“生态协同能力化”“生态联动杠杆化”四个核心构念,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出“探索式”和“利用式”两条不同的商业生态系统构建路径。其中,新企业裂变时面临的母体企业情境是引发不同路径的直接原因。这些发现为商业生态系统动态研究、资源编排理论以及裂变创业双元创新做出了理论贡献,也为试图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在位企业和裂变创业企业提供了实践启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肖丕楚 朱方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大都市群的形成,企业向大城市聚集和异地扩张的优势日益显现。对于分布在中小城市、偏远地区、老工业基地的传统优势企业而言,顺应这种趋势,将管理总部或营销部门等组织机构向中心大城市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迎军
<正>社会演化进程中,诸多社会实体都有裂变与融合交互的经历。时代造就着企业,也改变着企业的演变方式。企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裂变过程中要素的组合与变异、选择与留存,以及多种形态的分裂和连接方式;大企业如何通过裂变式发展实现技术升级、资源获取和生态拓展,裂变后的竞合关系等都值得深入研究。李志刚教授及其团队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裂变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尝试提出中国企业裂变式发展新模式,并撰写《中国企业裂变式发展研究——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的创新创业实践洞察》一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凤彬 杨京雨
企业裂变作为一种与并购“相逆”的过程,表面上会导致母体企业规模收缩,实则可以在由母体裂变出新企业中取得持续发展之效。裂变作为一种具备长期性和整体性特征的发展战略,为商界提供了新企业建立的一种组织变革新方式。企业如何根据不同情境特征选择相应的裂变方式以实现长期发展?其典型模式有哪些,相应的过程机制如何?本文以国内外企业裂变式发展的45篇案例文献作为研究样本,使用质性元分析法,经由文献资料摘录、编码和归类3个步骤构建出“前因—过程—结果”分析框架,系统地分析了企业资源与机会二元交互的战略决策情境及其引发的裂变式发展过程对特定创新结果的影响,由此提炼出企业裂变式发展的3种主要模式,即平台孵化型裂变、集群共生型裂变和离职创业型裂变,进而识别出母体与裂变体之间在结构重整、资源重组、身份重塑、能力重建和关系重构5个维度的动态变化。不同的企业裂变式发展模式通过各具特色的过程机制激发了不同类型的创新,这一战略结果源自于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研究结论对推动企业裂变式发展理论深化与管理实践具有启发价值。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永刚
小企业发展演化可以沿循两种不同路径与图式。沿一种路径与图式小企业将成长为大中型规模企业 ;沿另一种路径与图式小企业将演化成众多小企业构成的专业化企业群落。人力资源是否外溢是决定小企业沿循哪种发展路径的一个关键控制变量。本文从人力资源外溢的角度对小企业裂变衍生现象及其内在裂变衍生机制进行了模型分析 ;从而真实地揭示了小企业长不大的原因和小企业群落快速衍生发展的奥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方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同时还指出,要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但在众创空间大批量建设的情境下,众多地区仍面临着创新创业力量薄弱、市场主体数量不足等困境。创新扩散是一直存在于企业内的一种现象,把握和利用创新扩散要素,并掌握其变化趋势,可以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利用内部创新资源孵化创新创业主体。本文通过对3种不同类型企业利用创新要素扩散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企业通过搭建不同类型的平台或渠道,可以有效地利用创新扩散的要素,进行创新创业主体的孵化,并
关键词:
创新扩散 创业孵化 裂变 创业主体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秦春倩
母公司保持对裂变公司的控制权,但用分红权补足创业团队的股权,实现母子公司的双赢。广东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芬尼科技)自2002年4月创立(前身为广州市密西雷电子有限公司)以来,先后裂变出20多家新创企业(如下页表1所示),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拓展产业版图、丰富产品线,成长为空气能热泵、新能源设备、环保科技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志刚 宫舒文 彭涛
新创企业往往面临资源困境,导致创业失败率较高。裂变创业作为一种特殊的创业形式,其资源获取途径和价值实现路径具有独特优势,可以有效提升新创企业成功率。本文基于竞合战略和资源行动双重理论,聚焦裂变企业与母体企业的紧密嵌入关系,深入探究裂变创业的价值创造机制。本文通过对源自“海尔系”与“蒙牛系”的四家裂变企业进行细致剖析,发现裂变企业通过策略性实施依附式竞合战略、联盟式竞合战略以及共生式竞合战略,逐步采取内向型资源拼凑、外向型资源编排以及生态型资源协奏的资源行动方案,可以成功实现各类资源的跨组织流动,最终促成裂变企业的价值捕获与母体企业的价值增值。研究结论揭示了“竞合战略驱动下裂变创业价值创造机制”的黑箱,阐释了竞合战略驱动裂变创业价值创造的底层逻辑,论证了裂变创业通过资源行动实现裂变企业和母体企业价值创造的内在机制,为裂变企业高效借力母体资源以及母体企业转变员工创业观念提供一定启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杜群飞
上世纪8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迫于环保和生产成本压力,逐步将位于制药产业链最低端的中间体、原料药转移至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采购,至90年代末期,特色原料药也开始向亚洲转移。随着专利药专利到期价格的断崖式下调,全球仿制药企业崛起并在竞争中寻求成本优势,加大了对中国原料药的采购,中国企业抓住需求增加的机遇期,迅速扩大产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大国。近几年来,原料药需求锐减,诸多原料药企业陷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生校 徐双庆
民营企业裂变性创新在带来新增长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新风险,主要集中在业务多元化、资金链、新业务模式和经营管理等方面。这些风险并不是裂变性创新应用独特产生的,是由于裂变性的新市场突破、低端突破以及业务高速发展等特点将风险成倍放大所造成。民营企业进行裂变性创新时应加强对此的防范。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裂变性创新 风险防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汤二子
为了寻求中国企业"出口—生产率悖论"存在的理论解释,选择Melitz(2003)构建的模型框架,凝练出能够得出"生产率高的企业出口而生产率低的企业内销"命题所依赖的7条假定。通过重新审视这些假定,探寻了可能造成"悖论"的一系列原因,从而基本上囊括了目前所有对"悖论"的解释。利用2006~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利用工业总产值、资产总计与支付工资总额变量,计算一种命名为"投入成本生产率"的生产率,用于检验中国企业"出口—生产率悖论"的存在性。检验发现在30个制造业行业中有29个存在"悖论",从而成为了支持"悖论"存在性的最强经验证据。最后,探讨将"悖论"作为经济现实时,如何对待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问题。目前,无法构建导致"悖论"存在的充分条件,除非设定极为苛刻的假设条件。即使能够得到这种充分条件,所依赖的模型构建也只是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相平行的理论,用于解释中国经济现实而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