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97)
2023(14972)
2022(12392)
2021(11191)
2020(9534)
2019(21221)
2018(20903)
2017(39997)
2016(21386)
2015(23990)
2014(24082)
2013(23781)
2012(22171)
2011(20010)
2010(20811)
2009(20160)
2008(20079)
2007(18963)
2006(17322)
2005(16330)
作者
(61938)
(51744)
(51739)
(49111)
(33322)
(24378)
(23397)
(19756)
(19689)
(18780)
(17887)
(17229)
(16961)
(16920)
(16364)
(15780)
(15195)
(15164)
(14841)
(14516)
(13205)
(12681)
(12615)
(12187)
(11555)
(11538)
(11531)
(11432)
(10362)
(10098)
学科
(113018)
经济(112807)
(87979)
管理(81903)
(80704)
企业(80704)
方法(38600)
业经(33086)
(32364)
(29878)
数学(29033)
数学方法(28803)
中国(26564)
(25228)
地方(22554)
(22362)
财务(22321)
财务管理(22292)
企业财务(21153)
农业(20510)
(20113)
理论(19566)
(18991)
技术(18494)
(18161)
(18157)
(17216)
(16794)
金融(16786)
(16278)
机构
学院(324535)
大学(322261)
(146022)
经济(143182)
管理(124599)
研究(108891)
理学(104730)
理学院(103683)
管理学(102269)
管理学院(101640)
中国(87506)
(73178)
(67865)
科学(58987)
财经(56321)
(54354)
(52387)
(50759)
中心(48741)
(48576)
研究所(47713)
经济学(45530)
北京(43120)
财经大学(41113)
(40812)
经济学院(40487)
业大(40409)
(40123)
师范(39789)
(38319)
基金
项目(194505)
科学(155459)
研究(148554)
基金(142765)
(121013)
国家(119885)
科学基金(104867)
社会(99365)
社会科(93458)
社会科学(93425)
(75707)
基金项目(73835)
教育(67895)
自然(63404)
自然科(61978)
自然科学(61960)
(61599)
自然科学基金(60933)
编号(59300)
资助(58142)
成果(50101)
(44140)
重点(43413)
(42585)
(42025)
课题(42002)
(41959)
国家社会(41180)
(39387)
(39038)
期刊
(182625)
经济(182625)
研究(108158)
中国(70978)
(62574)
管理(55108)
(47113)
学报(43619)
科学(42425)
(35857)
金融(35857)
大学(35372)
教育(34834)
学学(33219)
财经(31536)
农业(31256)
技术(30365)
经济研究(29014)
业经(28560)
(27378)
问题(22926)
技术经济(19246)
(18372)
(17977)
世界(17866)
国际(16254)
现代(16213)
商业(15704)
经济管理(15439)
财会(15274)
共检索到524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国良  
企业本位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蒋一苇“企业本位论”的历史地位西南财经大学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国良《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首次发表了蒋一苇同志《企业本位论》一文。自"企业本位论"这一理论问世以来,它就同整个中国经济体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国良  
蒋一苇的“企业本位论”在正确认识与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以及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两个方面,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基础性的贡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国良  
论“企业本位论”的历史地位赵国良《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首次发表了蒋一苇同志《企业本位论》一文。自"企业本位论"这一理论问世以来,它就同整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17年的改革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反复证明了"企业本位论"的科学...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毛益新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建筑企业管理工作面临全新的观念、机制和要求。如何根据市场经济的特性,及时把握当前深化改革的有利契机,进一步探索和建立一个高效运行的企业管理机制,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对此,本文作如下三点探讨。 一、当前建筑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旧体制转换中,企业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无论在认识、思路方面,还是在机制和实际操作方面,都未跟上市场经济步伐。具体表现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邓国准  
湖北省审计学会于1993年8月4日至7日在崇阳县金沙镇召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企业审计研讨会,中南财经大学、军事经济学院的教授、部分地、市、县审计局的局长、业务骨干、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办、省局商贸处、科研所的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之前四个课题组及许多地市都作了充分准备、选择的研究课题紧扣当前经济形势,抓住了大家都十分关切的问题;撰写了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论文,为开好会议奠定了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黄友仁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提出强化审计和经济监督,加快济发展包括审计咨询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在经济特区要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大胆地进行各项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特区企业审计的要求是什么,如何学习和借鉴国外企业审计的先进经验,今后特区企业审计制度如何改革,本文试对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淳燕  
一、纳税人本位论的立论依据1.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而任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均是根基于研究和揭示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一般规律的系统学之上的.那么,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社会系统工程的“系统学”应为何?2.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省、区、市党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座谈会上指出,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和学习,使我们的领导干部尽快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他寄希望于理论工作者,既要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西方市场经济体制的共同之点.对西方市场经济中一切合乎市场规律和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好经验,都要努力学习过来.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华根  
国家要建设,人民的生活要改善,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的取得,一方面是实行改革开放,吸收国外资金,而主要的是国家财政收入。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提供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因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尤为重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江林  
构成一切经济体制模式的基本要素是国家(政府)、市场和企业。这三者间关系的差异形成各不相同的特定的经济体制。国家超脱于市场之外,企业的一切活动取决于市场自发作用,这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而国家否定市场,企业的一切活动由国家直接决定,这则是纯粹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定位还要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私有制从根本上排斥纯粹的计划经济体制,而公有制则从根本上排斥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事实上当今世界各国(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经勇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许经勇编者按:许多年来,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生机和活力,成为长期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稳定的顽症。1979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厂长负责制、承包制等等形式的改革,但是没有从根本...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宪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已被党的十四大所肯定。而进一步探讨和论证这一体制的内涵特征和框架结构,则是本文的目的。一、目标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万祥娟  
党的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由我国14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而得出的结论,它的理论依据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观点。在党的十四大的政治报告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已成为全党的共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确立,必须依靠理论上的突破,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更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此,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基本特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耀中  
一、关贸总协定的理论基础是市场经济二次大战以后,许多国家为了尽快恢复战争的创伤和加速经济的发展,纷纷致力建立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协调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当时,在美、英等国的积极倡导之下,先后有23个国家(包括中国)参与了为实现上述目标的有关磋商和谈判,并于1947年10月23日在日内瓦签订了一项关于调整缔约国各方对外贸易政策和国际经济贸易关系方面的相互权利与义务的国际多边协定,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目的在于通过不断减让关税而逐步实现贸易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廖洪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在阐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时指出: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企业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计划经济下企业审计模式虽然发挥过很大的作用,但其目标、内容、方法等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建立新的企业审计模式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本文对此试作初步探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郑雅妮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和重点。立足中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伟业复兴的关键时期”这一历史方位,分析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鲜明时代特征及丰富理论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有企业的本质属性和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要求,探讨国有企业在新发展阶段的定位及功能,据此提出要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是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二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改革;三是深化分类改革,推动国有企业产权创新;四是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动高水平开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