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91)
2023(10452)
2022(8473)
2021(7662)
2020(6560)
2019(14337)
2018(14067)
2017(26962)
2016(14597)
2015(15826)
2014(15342)
2013(15485)
2012(13971)
2011(12341)
2010(12409)
2009(11827)
2008(12110)
2007(10813)
2006(9569)
2005(8686)
作者
(44398)
(36926)
(36799)
(34423)
(23530)
(17793)
(16464)
(14445)
(13759)
(12998)
(12630)
(12247)
(11940)
(11640)
(11449)
(11232)
(11005)
(10875)
(10605)
(10577)
(9442)
(9026)
(8782)
(8397)
(8208)
(8196)
(8128)
(8117)
(7296)
(7276)
学科
(78934)
(73431)
企业(73431)
(67152)
经济(67072)
管理(62166)
方法(29005)
业经(27342)
(23815)
(23472)
数学(21042)
数学方法(20943)
(19194)
财务(19183)
财务管理(19170)
企业财务(18210)
农业(17614)
技术(16404)
中国(14328)
(14037)
(13805)
(13597)
(13559)
(13410)
贸易(13405)
(13077)
企业经济(12204)
经营(11925)
理论(11809)
技术管理(11033)
机构
学院(218116)
大学(210955)
(95235)
经济(93759)
管理(91669)
理学(79281)
理学院(78564)
管理学(77700)
管理学院(77316)
研究(68919)
中国(54852)
(44752)
(43732)
科学(42426)
(42012)
农业(35652)
(35630)
业大(35574)
财经(33922)
(32980)
研究所(32355)
中心(31362)
(30942)
经济学(27714)
商学(26960)
北京(26835)
商学院(26730)
经济管理(25804)
(25669)
经济学院(25289)
基金
项目(145939)
科学(116143)
基金(108072)
研究(102212)
(95602)
国家(94708)
科学基金(82539)
社会(67854)
社会科(64560)
社会科学(64538)
(58326)
基金项目(58117)
自然(54996)
自然科(53667)
自然科学(53648)
自然科学基金(52821)
(47505)
教育(44428)
资助(42914)
编号(39450)
(37638)
(33991)
重点(32446)
(31778)
(31525)
创新(30852)
成果(28846)
国家社会(28590)
科研(28036)
(27349)
期刊
(105715)
经济(105715)
研究(56519)
(40984)
中国(38984)
管理(38203)
(35759)
学报(34992)
科学(33015)
农业(28165)
大学(25644)
学学(24812)
业经(20510)
技术(18677)
(18295)
(18016)
金融(18016)
财经(17120)
经济研究(16619)
(14842)
问题(14106)
技术经济(13528)
商业(12019)
教育(11547)
财会(11447)
现代(11411)
世界(11404)
资源(11384)
(11374)
科技(10725)
共检索到318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江成山  周智颖  
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与保持一直是战略管理各流派争论的焦点。对这一问题的解释,不同战略流派采用了不同的战略思维模式。在众多战略管理理论流派争鸣的背景下,本文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就企业无形资源对竞争优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无形资源由个人拥有的无形资源和组织拥有的无形资源两大类构成。其中,企业组织内部的企业家人力资源、关键岗位人力资源以及企业组织拥有的文化类资源、知识类资源、关系类资源、声誉类资源等无形资源,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企业组织内部的企业家人力资源和关键岗位人力资源与组织拥有的文化类资源、知识类资源、关系类资源、声誉类资源等无形资源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董必荣  
本文运用“资源基础论”分析了战略无形资产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之间的关系,论述了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对战略无形资产信息的综合反映形式。认为商誉是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综合反映形式,其本质是在现行财务会计模式下无法单独入账的企业战略无形资产,商誉的性质实际上是战略无形资产性质的外在综合表现,外购商誉的本质是被收购企业未入账的战略无形资产,外购商誉的会计处理应该依据并购后被收购企业战略无形资产价值的增减变动情况来决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志彪  姜付秀  
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框架中 ,以资源为基础的竞争优势观和以活动为基础的竞争优势观 ,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某种孤立或对立状态。本文认为 ,这二者可以在基于无形资源的竞争优势这一的新的分析框架中有机地结合起来。无形资源对竞争优势贡献的差异取决于竞争所处的特定的层面 ,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 ,必须逐步形成与每个竞争层面相匹配的能力。我们通过对移动通讯产业发展的案例分析说明 ,企业对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和所处的竞争层面的理解 ,以及不断培养、改善和提高企业运用无形资源的能力 ,对其取得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佩  杨建基  
以资源基础理论为依托,从会计视角出发,对无形资产的异质性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财富500强企业以及18家美国科技类企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占比及利润变化趋势的分析对比,发现在新兴行业中,固定资产的地位已受到诸多因素的挑战,无形资产比值有了明显提高,并呈现出明显的逐年递增的趋势。无论从利润增长潜力的有限性还是从资源利用的不可再生性等方面,都证明了人类改变经济运行能耗模式的紧迫性。建议加大无形资产投资,为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构筑必要条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翌  
无形资产对于企业实现其持续竞争优势十分重要。但是无形资产有很多类型,不同类型的无形资产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本文采用实证的方法,通过分析企业高层是如何判断不同无形资产对于企业实现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性,探讨不同无形资产对企业实现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从而建立无形资产对企业实现竞争优势的贡献的分析框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洁  苑泽明  
价值链管理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特点归纳,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竞争优势取得的条件,同时从价值链的视角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了概括,最后对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竞争优势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江成城  
有效的战略人力资源实践可以促进企业的竞争优势,但是这两者的作用机制仍然不明确,本文通过探测性数据实证分析了以动态能力为中介作用的战略人力资源实践对竞争优势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战略人力资源实践通过动态能力的四个维度(组织柔性、组织学习、资源整合和环境感知)作用于企业竞争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保宝  于东明  王侃  
企业能力和内部资源异质性对新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153份有效问卷,探究了资源异质性和动态能力对新创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以及动态能力在资源异质性和竞争优势之间的调节效应,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资源异质性和动态能力对新创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对资源异质性和竞争优势关系的调节效应明显,也即随着企业动态能力的增强,资源异质性对竞争优势的正向作用逐渐加强。最后探讨了相关研究结论并针对新创企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文章的贡献在于,首次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娟  熊胜绪  杨东  
文章对全国物流园区内物流企业的254份调查问卷运用SPSS进行探索性分析,形成物流集群共享性资源、企业创新能力、企业竞争优势量表;用层次回归分析验证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物流集群内物流企业通过享用集群中的资源提高了企业的服务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并进一步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根明  陈才  
在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理论核心要义基础上,将企业家纳入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范畴,由此提出了企业家能力的衡量体系。同时,通过分析企业家的发现机会能力、配置资源能力、整合资源能力、创新能力、承担风险能力、学习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建立了企业家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的理论模型。最后,结合问卷调查数据,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企业家的各项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具体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铁男  张良  王者  
关于资源基础观(RBV)的实证研究已有很多,但是这些研究大多专注于揭示特定行业中企业某种具体的资源与竞争优势或绩效的关系,而跨行业的、探索能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特性的实证研究非常少。该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提炼出资源最重要的两个特性:价值和稀缺性,并通过搜集多个行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实证结果表明资源的价值和稀缺性对竞争优势有正的影响,竞争优势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同时竞争优势在资源与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而环境敌意度则调节了资源与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丰富了资源基础观理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守华  石碧华  
企业竞争逐步从过去注重单个企业发展战略 ,向企业联盟以及企业集群战略演化 ,企业集群通过协同效应所显现的竞争优势 ,不仅日益备受关注 ,而且集群战略已成为企业、区域发展的重要模式。本文首先简介企业集群概念 ,接着从直接经济要素和非直接经济要素两个方面分析集群的竞争优势。前者包括生产成本优势、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市场竞争优势四个方面 ;后者体现在区域创新能力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贺小刚  
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已成为战略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但对于企业如何才能获得和维持竞争优势,存在不同的观点:环境决定论认为,企业所处的产业结构等外部环境因素决定了竞争优势的持久性;能力基础论认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是资源和能力;组织的行为制度观则认为,资源配置的背景将对可持续性竞争优势起决定性的作用;战略选择观认为,可持续竞争优势依赖于企业家的不断创新;综合观将企业内外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作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兰云  张金成  
竞争优势已成为当前战略管理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外部的、有吸引力的产业结构;而资源为基础的学者则把竞争优势的获得归为企业拥有的独特资源。以战略适应的视角为基础,则得出是环境与资源之间的适应创造了竞争优势;根据环境和资源背景,选择恰当的战略(企业家创新、能力构建和构筑竞争壁垒),获得并保持动态战略适应,企业就能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玮  姚辉  
企业竞争优势的最根本来源是成本优势和歧异性。由于行业特性的存在,影响不同行业企业竞争优势的因素不同。文章从投资者的角度,运用波特竞争优势理论分析影响软件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我国优秀软件企业成功实例进行了论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