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15)
2023(9718)
2022(8083)
2021(7146)
2020(6255)
2019(13706)
2018(13692)
2017(26566)
2016(14218)
2015(15633)
2014(15637)
2013(15648)
2012(14037)
2011(12264)
2010(12601)
2009(12366)
2008(12848)
2007(11767)
2006(10572)
2005(10123)
作者
(39656)
(33233)
(33139)
(31492)
(21236)
(15659)
(14947)
(12570)
(12395)
(12046)
(11391)
(11078)
(10965)
(10479)
(10439)
(9854)
(9812)
(9678)
(9421)
(9345)
(8128)
(8074)
(7999)
(7596)
(7485)
(7448)
(7389)
(7241)
(6503)
(6470)
学科
(80970)
(76773)
企业(76773)
管理(67853)
(67761)
经济(67640)
(28910)
方法(28687)
业经(26732)
(22209)
财务(22191)
(22184)
财务管理(22170)
企业财务(21091)
数学(20933)
数学方法(20822)
(19541)
技术(16610)
农业(16156)
(14802)
(14526)
(14020)
中国(13805)
体制(13280)
企业经济(12325)
(12252)
理论(12012)
经营(11899)
技术管理(11101)
(10445)
机构
学院(212835)
大学(207490)
(96375)
经济(94724)
管理(90104)
理学(76812)
理学院(76208)
管理学(75528)
管理学院(75124)
研究(62322)
中国(52785)
(50895)
(41868)
财经(39148)
(35333)
(33750)
科学(32318)
(32264)
(29989)
经济学(29096)
中心(28856)
财经大学(28669)
业大(27227)
商学(26983)
商学院(26753)
经济学院(26229)
研究所(26030)
北京(25999)
(25904)
农业(25031)
基金
项目(130824)
科学(106494)
研究(99498)
基金(98318)
(82571)
国家(81800)
科学基金(73793)
社会(67068)
社会科(63737)
社会科学(63723)
基金项目(52098)
(51567)
自然(46274)
自然科(45277)
自然科学(45266)
教育(44670)
自然科学基金(44579)
(41254)
资助(39423)
编号(39033)
(32882)
(32167)
(31143)
成果(30776)
(30159)
重点(28600)
创新(28167)
国家社会(27932)
(27301)
人文(26901)
期刊
(114365)
经济(114365)
研究(64935)
(45872)
中国(41516)
管理(40768)
(31456)
科学(25801)
学报(23938)
(23499)
金融(23499)
农业(21323)
财经(20850)
技术(20616)
大学(20220)
业经(20126)
学学(19556)
(17930)
经济研究(17284)
教育(14796)
问题(14686)
财会(13959)
技术经济(13646)
(13576)
会计(11795)
现代(11791)
(11607)
世界(11218)
商业(10600)
经济管理(10533)
共检索到328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孔亚平  
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无实际控制人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有实际控制人的企业相比,无实际控制人的企业投资效率显著降低;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在无实际控制人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过程中,两类股权代理成本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股权集中度、两职分离、法律环境和外部审计能够有效抑制无实际控制人对投资效率的负向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无实际控制人对投资效率的负向影响主要表现在加剧了企业的投资不足行为,仅“无实际控制人—两类股权代理成本—投资不足—投资效率”的作用路径有效。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无实际控制人经济后果文献,亦为无实际控制人企业投资效率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毕立华  
本文以2003—2019年的中国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无实际控制人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与存在实际控制人的企业相比,无实际控制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更差,这一结果在高管集权的企业中尤为显著。但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和更多的分析师跟踪则能够有效弱化这一负相关关系,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分析中介机制发现,企业无实际控制人会增加大股东掏空风险,进而降低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璐  薄文  院茜  
本文以2007—2020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实际控制人超额委派董事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超额委派董事能够提高企业投资效率,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实际控制人超额委派董事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和管理层短视来提高企业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行业竞争度较高的公司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上市公司深化对超额委派董事的理解,为公司合理安排董事结构、提高投资效率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秦际栋   邓丹   刘佳伟  
基于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本文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无实际控制人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无实际控制人会显著提升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机制分析表明,无实际控制人会加剧企业内部代理冲突,还会强化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从而降低企业预期偿还债务的能力,最终导致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外部治理的监督治理和金融环境的资源支持能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当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更高、外部审计质量更高和分析师跟踪人数更多,以及当地银行密度更高、金融市场发育程度更高时,无实际控制人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提升作用更弱。本文不仅丰富了对上市公司无实际控制人的研究,也为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提供了新的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于培友  张美玲  李青格  
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由格力集团变更为珠海明骏后,公司变为无实际控制人公司,文章以董明珠团队控制权在第一大股东变更后的变化及如何实现制度化控制为主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国有大股东格力集团控股下,董明珠团队通过为股东创造优秀的业绩进而获得了股东支持并取得了董事会实质控制权,但这种控制是非制度化的,并不稳定。第一大股东变更后,董明珠团队通过珠海明骏的投资关系和协议约定得以对珠海明骏产生重大影响并获得部分董事决定权,由此董明珠通过制度化方式增强了对格力电器的控制。研究表明,企业家人力资本为股东创造价值进而得到股东支持是增强控制权的基础,而通过合伙企业持股架构和董事的协议约定则是实现制度化控制的关键方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逯东  黄丹  杨丹  
基于当前大力推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本文深入考察了非实际控制人的董事会权力对国有企业并购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非实际控制人具有董事会权力时,国有企业的并购活动"做得更少但做得更好",即发起并购的可能性较低但所选项目的并购绩效较高,呈现出较高的并购效率。进一步研究表明,当非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性质或者国有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地方政府时,非实际控制人董事会权力的治理效应会更加显著;并且,具有董事会权力的非实际控制人主要是通过减少无效并购(源头控制)和提高并购整合能力(过程控制)这两条路径来为国有企业并购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的;另外,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的正式推出放大了非实际控制人董事会权力在属于战略性行业的国有企业中的治理效应。本文的研究不仅从并购视角拓展了有关非实际控制人治理效应的研究领域,为市场化力量能否有效制衡政府股东这一问题提供了一定解答,还为国有企业如何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来提高董事会的决策能力提供了解决方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竺素娥  胡瑛  郑晓婧  
本文选取2009-2013年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的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应用行为金融学理论分析实际控制人特征对企业过度扩张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为男性时,企业越容易发生过度扩张现象;企业实际控制人学历越高,过度扩张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实际控制人对风险越厌恶,越能抑制企业过度扩张;实际控制人的持股比例越高,过度扩张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实际控制人是否兼任董事长或总经理,不直接影响企业的过度扩张;实际控制人年龄与企业过度扩张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实际控制人特征对企业过度扩张有显著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贤福  
民营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是民营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的管理和决策决定着企业成长方式和成长质量。成功的民营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一般应具备较高风险偏好、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前预见能力、强烈进取心、较高的个人诚信度、较强的人脉关系和资源。民营企业的信贷风险很大程度上是实际控制人的风险。实际控制人的风险主要有道德风险、法律规制风险、传承风险和不良嗜好和品行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鹏飞  王元月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6-2013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企业风险承担与营运资金持有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风险承担对营运资金的持有比率有显著影响,风险承担越大的企业其营运资金持有比率越小。同时,国家控制公司与风险承担有关的激励机制对其营运资金投资的影响更小;在信用紧缩期间,国家控制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更小,相对于非国家控制公司来说更容易获得信贷资源,其营运资金持有比率小于非国家控制公司。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超  山立威  
从隧道行为和企业投资出发,基于我国上市家族企业的面板数据,深入探讨实际控制人的任期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的任期与隧道行为、企业投资都呈倒U型关系,即随着实际控制人任期的增加,上市家族企业的隧道行为减少,投资水平增加,投资更趋稳定,投资不足减少。不过,实际控制人任期过长,导致家族企业的隧道行为增加,投资水平降低。实证结果还发现,实际控制人的任期对隧道行为、企业投资的影响反映在企业绩效上,使得实际控制人的任期与企业绩效也呈倒U型关系,并在15年左右达到峰值。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山立威  杨超  
本文基于法与金融的视角,以2003-2010年我国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研究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担任领导职务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机制。本文发现与Burkart et al.(2003)的理论研究刚好相反,在法律环境较好的地区,我国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更愿意担任领导职务。本文还发现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担任领导职务有利于减少两类代理成本,增加投资效率,最终提高了企业绩效,并且这些影响在法律环境较好的地区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实际控制人担任领导职务的任期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而且在法律环境较好的地区,其影响更为显著,而实际控制人卸任会对家族企业绩效造成负向影响,不过法律环境越好,其负向影响越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菲妍  
本文选择以通化金马为例进行案例研究,通过分析最终控制人利用复杂的股权操控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进行股权质押、高溢价并购以及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等利益侵占行为,探究出实际控制人利益侵占行为背后的成因,剖析利益侵占行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抑制和防范实际控制人利益侵占行为的建议,以期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与维护资本市场秩序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新东  
企业实际控制人的特征,不管是个人特征还是社会特征,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都有很重大的影响,特别在民营企业中,这种影响更为明显,企业的发展有专业化,也有多元化,通过对企业的调研数据发现,实际控制人对创业行业的熟悉程度与企业多元化程度负相关;实际控制人对多元化好处的看重程度与企业多元化程度正相关,对关注多元化弊端的看重程度与企业多元化程度负相关;实际控制人对企业在某个行业的地位和竞争力的看重程度与企业多元化程度负相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行  梁娟  建蕾  
近年来,包括民营企业家在内的社会知名人士取得境外居留权的行为成为媒体和公众热议的话题,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是:境外居留权是否会为企业的避税行为创造便利?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文章分析了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境外居留权对企业税收决策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一方面,境外居留权可能给企业实际控制人从事不合法或不合规的行为提供了"保护伞",这会使得该类企业更有可能从事避税活动;另一方面,实际控制人具有境外居留权的企业也有可能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其税收规避活动更易被发现,从而也有可能会更少地从事避税活动。实证结果显示,当民营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拥有境外居留权时,企业的避税程度显著降低了。这支持了第二种理论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雷星晖  张金涛  苏涛永  陈永恒  
基于代理成本视角研究谦卑型实际控制人对家族企业CEO来源和经营绩效的影响。以在沪深A股上市的家族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谦卑型实际控制人管理的家族企业中,外部空降职业经理人担任CEO的可能性更大,并且存在更高的代理成本以致于负向影响经营绩效。当CEO外部空降而非内部晋升时,代理成本在谦卑型实际控制人与经营绩效之间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