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0)
2023(9504)
2022(7664)
2021(6855)
2020(5973)
2019(13005)
2018(12984)
2017(24460)
2016(13432)
2015(15011)
2014(15049)
2013(14792)
2012(13515)
2011(11810)
2010(12123)
2009(11656)
2008(11854)
2007(10908)
2006(9647)
2005(9029)
作者
(41091)
(34282)
(34156)
(32019)
(21988)
(16300)
(15385)
(13323)
(13079)
(12419)
(11740)
(11534)
(11316)
(11064)
(11040)
(10372)
(10301)
(10158)
(10081)
(9793)
(8773)
(8530)
(8488)
(8117)
(7861)
(7833)
(7633)
(7443)
(7118)
(6947)
学科
(73716)
(70085)
企业(70085)
(58693)
经济(58605)
管理(58217)
业经(25799)
方法(23729)
(23381)
(21152)
(18642)
财务(18620)
财务管理(18603)
企业财务(17534)
数学(15847)
技术(15703)
数学方法(15670)
农业(15646)
(15023)
(13581)
(13530)
中国(13313)
理论(13224)
(12595)
(12316)
企业经济(12013)
经营(11524)
体制(10745)
技术管理(10314)
(9924)
机构
学院(199385)
大学(192497)
(80515)
经济(78915)
管理(78131)
理学(66038)
理学院(65401)
研究(64860)
管理学(64403)
管理学院(64054)
中国(52583)
(41731)
(41327)
科学(40332)
(39689)
(34200)
(33168)
农业(32966)
业大(31750)
研究所(30576)
财经(30499)
中心(29269)
(27549)
北京(25964)
(25508)
(23751)
经济学(23029)
(22929)
技术(22901)
商学(22739)
基金
项目(126347)
科学(99407)
研究(91251)
基金(90811)
(80039)
国家(79251)
科学基金(68390)
社会(57274)
社会科(54159)
社会科学(54144)
(52032)
基金项目(47438)
自然(45227)
自然科(44212)
自然科学(44194)
自然科学基金(43466)
(42155)
教育(40851)
资助(36973)
编号(36392)
(34105)
(29834)
成果(28789)
重点(28358)
(27569)
(26982)
创新(26965)
课题(25715)
(24344)
科研(24108)
期刊
(98482)
经济(98482)
研究(57380)
中国(42953)
(39315)
(36407)
管理(36006)
学报(32995)
科学(30268)
农业(26915)
大学(25054)
学学(24079)
技术(19933)
业经(18962)
教育(18871)
(17943)
金融(17943)
(16783)
财经(16003)
经济研究(15088)
(13940)
问题(12194)
技术经济(12072)
财会(11672)
现代(10460)
世界(10329)
(10326)
会计(10118)
商业(9809)
科技(9708)
共检索到310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获宝  林欣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企业合并业务越来越多,合并形式也不断创新,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合并业务会计处理方法的探究。本文拟对企业合并新主体会计处理的思想进行阐述,并对该方法在实务中的运用提出建议。一、合并业务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及准则解读对企业合并业务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处理,取决于该项合并业务的经济实质。不同合并方法的主要差异源于合并前后净资产是否发生实质性变化,以及合并发生的原因是出于价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郭丹  
美国Soleproprietorship,GP,LLP,LP,LLLP,LLC,Corporation等几种企业组织形式,既相互联系又存在着微妙差别。本文从责任形式、税务负担、企业管理权等角度对这些企业组织形式进行比较评析,为我国经济与法律工作者进一步了解和研究西方国家复杂多样的企业组织形式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王松年  
全球经济的发展兴起了企业合并浪潮,合并财务报表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本文分析了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的关系,并就国际企业合并报表的有关问题展开讨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彭桂芳  
近年来广东省围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以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谷丰  张林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既是其自身竞争力提升、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目前,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已基本确立,但不突出。在"双创"背景下,为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政府和市场应明确定位,企业应发挥内源动力,全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申光龙  曲飞宇  
营销传播管理者是执行整合营销传播(IMC)战略的企业传播新主体,是集经营管理、营销和传播职能为一体的新职位,企业IMC战略的竞争实际上是营销传播管理者素质的竞争。本文在回顾IMC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营销传播管理者的产生背景,对营销传播管理者的工作模式和职责进行了界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建军  张利庠  
企业创新系统是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的核心。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改革原有的科技体制,重新配置科技资源分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使企业参与技术创新活动过程,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谷丰  张林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既是其自身竞争力提升、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目前,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已基本确立,但不突出。在"双创"背景下,为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政府和市场应明确定位,企业应发挥内源动力,全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胡琼静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是创新体系中最有生命力的要素。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当前,世界各国在促进经济复苏过程中,都把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作为着力点,企业技术创新被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义芳  
本文在分析传统的及现代意义企业主体内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企业是否已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尽管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地位已得到很大提升,在研发投入、执行和技术成果产出上已超过科研机构和大学,具有了创新主体的一些表征,但这些主体表征具有相当的虚幻成分,我国企业距离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实际上尚有极大的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昌年 ,梅强 ,徐荣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福全  陈宝明  
目前,对技术创新主体的内涵,我国企业是否已经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等问题认识并不一致。本文提出,应从制度特征、统计特征、功能特征等角度考察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现状,认为我国企业从制度特征和统计特征的角度考察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但从功能特征角度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因此,政策的重点应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励企业充分发挥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亮   王再进   郭明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第十六条“支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中明确提出:“鼓励民营企业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按规定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民营科技企业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云霞  
自主创新概念的提出,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创新理论尤其是技术创新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企业的性质、实力、目的、发展趋势证明了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地位,我国企业目前在自主创新的实力和所拥有的自主创新的环境上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强调企业是自主创新主体的观念,加强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熊柏柳  王子宽  
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如何通过加强知识管理,深入挖掘人才创新潜力,提高企业的持久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以企业创新主体集成为切入点,试图通过对创新主体的特点、价值取向、集成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探索企业知识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