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17)
- 2023(14535)
- 2022(11837)
- 2021(11176)
- 2020(9319)
- 2019(21296)
- 2018(21119)
- 2017(39882)
- 2016(21776)
- 2015(24944)
- 2014(24713)
- 2013(23927)
- 2012(21644)
- 2011(19448)
- 2010(19828)
- 2009(18680)
- 2008(18746)
- 2007(16819)
- 2006(14817)
- 2005(13912)
- 学科
- 济(94306)
- 经济(94161)
- 业(88582)
- 企(80980)
- 企业(80980)
- 管理(79710)
- 方法(42248)
- 数学(33990)
- 数学方法(33410)
- 财(30998)
- 业经(30537)
- 农(29695)
- 中国(26666)
- 制(23528)
- 务(21927)
- 财务(21880)
- 财务管理(21851)
- 企业财务(20670)
- 农业(20214)
- 理论(19215)
- 技术(19086)
- 贸(17532)
- 贸易(17516)
- 体(17355)
- 易(17150)
- 策(17121)
- 划(17101)
- 和(16116)
- 体制(14751)
- 银(14690)
- 机构
- 学院(311444)
- 大学(306682)
- 济(135779)
- 经济(133250)
- 管理(123284)
- 理学(105341)
- 理学院(104343)
- 管理学(102690)
- 管理学院(102103)
- 研究(100576)
- 中国(81567)
- 财(65513)
- 京(64777)
- 科学(55670)
- 财经(51063)
- 所(49102)
- 江(47691)
- 农(46837)
- 经(46513)
- 中心(45669)
- 研究所(43730)
- 经济学(41965)
- 北京(41498)
- 业大(40631)
- 经济学院(37713)
- 财经大学(37703)
- 州(37279)
- 范(37114)
- 师范(36790)
- 农业(36285)
- 基金
- 项目(197844)
- 科学(158268)
- 研究(150881)
- 基金(144830)
- 家(123740)
- 国家(122658)
- 科学基金(107603)
- 社会(97587)
- 社会科(92590)
- 社会科学(92569)
- 省(76939)
- 基金项目(74983)
- 教育(71359)
- 自然(66938)
- 自然科(65492)
- 自然科学(65477)
- 自然科学基金(64393)
- 划(63526)
- 编号(61027)
- 资助(60143)
- 成果(49621)
- 部(45403)
- 重点(44484)
- 创(44446)
- 课题(42995)
- 制(42205)
- 发(41937)
- 国家社会(40963)
- 创新(40811)
- 业(40209)
- 期刊
- 济(154958)
- 经济(154958)
- 研究(96218)
- 中国(68364)
- 财(55134)
- 管理(52982)
- 农(45002)
- 科学(40372)
- 学报(39383)
- 教育(38653)
- 技术(32755)
- 大学(32444)
- 农业(31119)
- 学学(30425)
- 融(30096)
- 金融(30096)
- 财经(26595)
- 业经(25760)
- 经济研究(25095)
- 经(23028)
- 问题(19626)
- 业(19440)
- 技术经济(17830)
- 贸(17096)
- 世界(16645)
- 统计(15584)
- 国际(14996)
- 现代(14875)
- 财会(14867)
- 策(14689)
共检索到480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远
学徒制在中外均有很长的历史,利用师带徒的形式,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长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我国,主要存在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所管辖的技工院校中,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进行的这种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被称为“企业新型学徒制”(简称为“新型学徒制”)。它是一种基于人类学的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认知学徒制理论、职业能力发展理论、职场学习理论、综合集成理论等发展出来的新的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借鉴了传统学徒制后形成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主要面向企业员工,特别是新招录和新转岗员工,开展企校结合的培养培训,旨在为本企业培养技能人才。同时,它也为技能人才提供了终身职业技能提升的通道。在对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内涵特征、法律政策、实施成效的梳理,对其运行模式的总结,对参与各方的职责和运行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新型学徒制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做了剖析,并提出了建设高质量学徒制的愿景和优化的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意见》为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为推行新型学徒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主要内容《意见》明确,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以至少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等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发挥企业培养主体作用,推行培养和评价“双结合”,企业实训基地和院校培训基地“双基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如兵 蒋凤昌 陈鹏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基于工作而学习"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国际上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施了"1+3+N"的试点合作模式,建立校企协同育人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三段培养、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对其他院校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哲
现代学徒制是当今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本文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为切入点,在分析国内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找出了当前高职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燕兰 王文凯
本文从搭建现代学徒制实施平台、健全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与管理制度、构建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深化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等几方面总结了具体做法,以期对同类院校提供实践借鉴,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振洪 成军
从传统学徒制到现代学徒制,高职教育的"高等性"赋予了其新的内涵。现代学徒制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深化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校企合作平台的构建、学习载体的重建、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教学团队的目标集聚以及教学评价的文化价值取向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要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智辉 韩志孝
河南省以建设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为契机,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搭建协同育人平台,以"产业—行业—企业"相融合、"岗位—能力—课程"相融合、"基地—师资—制度"相融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显著提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过程中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的综合竞争力,进而形成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皎洁
文章基于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企业管理发展的角度展开论述,结合这两点来看,高职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推动高职院校形成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首先指出了高职现代学徒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意义,其次分析了企业参与高职现代学徒制度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境,最后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企业管理背景下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以期为推动企业人才引进和高职技能人才的输出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管理 现代学徒制 高职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艳青 邱岚 朱玉静
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实岗育人"的核心价值赋予高职"跨界教育"新内涵。文章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思路勾画的基础上,提出应由政府、企业、学校三方搭建现代学徒制的"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育人平台,以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质量评估四大模块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建立一系列运营保障体系,保障高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顺利实施和推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连明
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长期存在着企业岗位与学校人才不对接的问题。政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文章首先阐述了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然后分析了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探究出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洪志
在校企深度融合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从理顺学生、学校、企业3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论述现代学徒制的概念及内涵;从解决人才培养质量、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实现中职生"零距离"就业3个层面阐述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的必要性。同时,以学校模具专业开展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做法为案例,详细介绍了具体的工作流程、取得的成效以及所面临的困难。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模具专业 成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宦霖
现代化经济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德国"现代学徒制"是现阶段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成熟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在应用过程中,注重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有效提升了人才实践能力,符合现阶段企业"拿来就用"的用人理念。研究德国"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无疑对我国人才培养有着极强的参考和借鉴价值,运用本土化发展策略,对于促进我国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本土化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易艳明 李国桢 孙勇民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与海鸥表业集团引入"现代学徒制"培养高端钟表制造与维修人才。其具体策略包括以钟表及其企业文化激发职业认同感与自豪感;签订相关协议书,明确各方责权利;开发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及其配套的教学标准;按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序化教学内容;依据校企资源优势,交替实施项目式的课程教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志斌
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紧扣职业学校要求和职业岗位需求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厦门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为依托,将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数控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特点关联起来,借鉴现代学徒制,提出了"请进来,送出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并以厦门市集美轻工业学校为例,从课程体系、师资建设、运行管理三方面对数控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 职业院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柏青 刘常凌
本文通过论述当前成人学历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探索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成人学历教育人才培养"12334"校企双元育人新模式。该模式以企业为单位开展成人学历现代学徒制教学,将企业对员工的需求与员工个人需求有效结合,将企业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结合,对稳定企业员工队伍,增强凝聚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成人学历教育 现代学徒制 双元育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