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46)
2023(12795)
2022(10440)
2021(9742)
2020(8162)
2019(17893)
2018(17580)
2017(31667)
2016(18712)
2015(20893)
2014(21100)
2013(19833)
2012(18277)
2011(15931)
2010(16349)
2009(14835)
2008(15008)
2007(13658)
2006(12014)
2005(10995)
作者
(52050)
(43324)
(43137)
(40435)
(27528)
(20860)
(19606)
(16783)
(16470)
(15678)
(14545)
(14507)
(13794)
(13512)
(13503)
(13439)
(13083)
(12985)
(12533)
(12358)
(11063)
(10781)
(10610)
(10134)
(10010)
(9676)
(9595)
(9523)
(8749)
(8632)
学科
(79741)
(74073)
企业(74073)
(67722)
经济(67628)
管理(64782)
方法(29906)
业经(27405)
(25347)
(24657)
中国(22554)
数学(21638)
数学方法(21373)
教育(21238)
(19827)
财务(19815)
财务管理(19796)
技术(19029)
企业财务(18757)
理论(18705)
农业(18080)
(14402)
(14158)
(13780)
(13154)
贸易(13148)
(12915)
(12813)
(12776)
企业经济(12271)
机构
学院(262341)
大学(254108)
(97116)
管理(96035)
经济(95071)
研究(83692)
理学(82741)
理学院(81785)
管理学(80321)
管理学院(79827)
中国(59381)
(54892)
科学(51506)
(48382)
(45640)
(42537)
(42144)
(40086)
业大(39736)
师范(39676)
农业(38447)
研究所(38441)
中心(37222)
财经(36450)
技术(36148)
教育(34720)
北京(34536)
(33195)
(32921)
师范大学(31817)
基金
项目(167496)
科学(133729)
研究(127439)
基金(117888)
(102620)
国家(101433)
科学基金(87333)
社会(78814)
社会科(74366)
社会科学(74347)
(69966)
教育(66975)
基金项目(62045)
(59047)
自然(56273)
自然科(55065)
自然科学(55048)
编号(54425)
自然科学基金(54174)
资助(46962)
成果(43894)
课题(40594)
重点(39229)
(38571)
(38181)
(37611)
(37131)
创新(34522)
(33655)
(32870)
期刊
(110383)
经济(110383)
研究(79375)
教育(60416)
中国(59663)
(44894)
学报(40966)
(39438)
管理(39376)
科学(37067)
大学(32204)
农业(30765)
技术(29971)
学学(29473)
业经(20659)
(19550)
金融(19550)
职业(19319)
(19054)
财经(18771)
经济研究(16623)
(16329)
问题(14208)
技术经济(13848)
(13030)
论坛(13030)
(12952)
技术教育(12816)
职业技术(12816)
职业技术教育(12816)
共检索到394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卜繁燕  
高职院校重视职业技能教育保证了培养的人才技术过硬,却由于轻视思想、情感、道德、修养等人文教育内容,而造成所培养的人才缺少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职业道德等精神品质,以至于牢骚满腹、离职跳槽,这对企业和学生个人发展都造成极不利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便是将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教育中,使人文教育更具有针对性,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活动、校园环境影响等途径,变企业对学生的精神要求为学生自身的精神品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如平  
企业文化是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却缺乏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因此,只有借助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打造跨越式发展的新优势。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昌丽  刘筠筠  
企业文化在责任意识、表现意识和目标意识方面的偏差,导致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企业价值观和企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并通过承担对社会、顾客和员工的责任,塑造企业社会形象和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应当通过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恰当地向社会宣示企业精神,并能持久地引导员工认同和自觉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百年长盛不衰的企业具有的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树立了超越利润最大化的社会目标,培育了重视人的价值、共同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优秀制度文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银银  朱志海  
文章在论述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校企合作中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缺失、运行机制缺失和社会舆论和道德约束缺失,并从制定法律法规、健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增强社会的舆论和道德约束力三方面提出了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艳梅  
高职教育偏离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的诱因之一是行业企业高职教育需求的传播缺失。行业企业高职教育需求的传播渠道有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与人际传播。其传播缺失主要表现在传播者自觉与主体意识迷失,社会建制缺位;信息整合度低,教育决策支持乏力;传播类型选择失当。提高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传播质效的策略包括:做好体制机制建设,构建以专业网站为中心的媒介体系,强化传播主体信息素养与信息的"深加工",发挥自媒体的优势,加强行业企业与高职教育的互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红艳  吴全华  
高职教育对企业文化的内化是在认识自身文化优劣的基础上吸收企业文化的长处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是对高职院校独有文化的重新建构,因而它内化企业文化应以需要为前提,以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和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为依据,吸收优秀企业文化的精神要素、规范体系及语言和象征符号要素。高职教育在内化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高职教育文化主体的主体性,要发挥高职院校在创设文化环境中的积极作用,并且要建立政府主导下的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职教育的政策保障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延风  张婷  
频发的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尽管学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归因进行了丰富的研究,但受消费者影响的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归因中的消费者失责研究仍十分有限,这类“受消费者影响的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是指因消费者不良需求(需要)、消费习惯及消费者参与等直接或间接促成的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文章通过综合运用定性(访谈法)和定量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聚焦于消费品类生产企业,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归因中的消费者失责问题,结果表明消费者能区分出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归因中的消费者失责归因;消费者失责表现为过度消费、对社会责任缺失企业的纵容等;消费者失责增加消费者弥补意愿。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归因中的消费者失责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归因理论研究,对提高消费者责任消费意识及行动具有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亚鸿  
高职教育的人文性是与高技能性相对应的另一重属性,它是指高职教育具有人伦教化、文化传递、社会整合功能和培养人文素养、塑造人文精神使命的属性。高职教育的人文性立足于人的和谐发展,通过教化和传递文化,培育人的审美情感、道德理想、健康人格、思维能力等品质和潜能,为社会生活提供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简言之,高技能性是教人"如何做事"的育技性,人文性则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育人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云涛  
从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有关信任问题的研究成果看,美国心理学家丹尼斯·罗素(Denise M.Rousseau)提出的广义信任定义具有很高的认可度,即"信任是建立在对另一方意图和行为的正向估计基础上的不设防的心理状态",它与人的某种行为(如合作)或某种选择(如冒险)具有一定的因果性。从古至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文贵  王明方  
本文针对目前企业营销活动中诚信缺失的现状,通过分析企业与消费者、竞争者、政府之间的博弈,总结了企业不诚信营销现象存在的主客观条件,得出有限博弈容易导致不诚信的结论,并提出政府应通过健全法制法规、利用声誉机制、培育诚信文化来引导企业诚信营销。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徐紫光  郑伟  
虽然当前有关企业管理的教育培训方兴未艾,热火朝天,但大多集中于管控、竞争和模式、原则、框架方面。试图以此培养合格的管理者,这很不现实。MBA是有用的,否则不会有那么多的教师投身于MBA的教育之中,也不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专注于这个专业的学习。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MBA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人们也对MBA的作用提出了质疑。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朝晖  敖冬蕾  
丰田事件尚未落幕,其产生的原因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广泛思考。丰田公司作为日本企业的代表,其在"召回门"事件前后所做出的反应值得我们去研究。文章通过对丰田事件的分析,对日本企业文化进行审视,并着重分析了日本企业文化中公共关系的缺失。指出企业只有在做好产品的同时处理好和自身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才能够更加持续的发展。日本企业中应该将公共关系引入到战略管理的层面,为企业的跨国经营奠定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维海  黄春  高振华  
通过对于文化、高职教育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涵义及其关系的分析,认为高职教育文化引进融合企业文化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可以运用文化所具有的底蕴性、导向性、调节性等功能的软实力来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洪伟  
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是适用和有效的教育材料,容易唤起学生潜意识中的道德情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框架内,高职院校应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积极因素,通过开展系列传统文化活动、自编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提升授课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等措施,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游明伦  
关于高职教育是否有学科的问题,似乎是一个不需要讨论和争论的常识性问题。可就是这样一个常识性问题,却困惑着高职教育的现实发展。基于此,文章以"学科建设"尚未形成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之"共识"为切入点,选择遭受质疑和争议的高职教育专业发展地位与作用、专业学术理论研究及其认知、专业人才培养现实困惑等三个热点话题入手,从高职教育学科发展政策指向不明、高职教育理论体系缺失和高职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所局限等方面探究了具体成因。在此基础上,从高职教育的"大学属性"(即知识性、学术性、文化性、社会性、创新性)和"职业属性"(即紧贴产业、对接职业、校企协同、服务就业、技术逻辑)两个方面提出了高职教育"学科建设"应是"专业建设"的根基,并且具有"跨界生长"、"复合交叉"和"协同融合"三个显著特色。最后,基于创建高职教育跨领域"一流专业应用学科"的视角,从坚持产业导向的学科跨界融合发展路径、树立学科生态化的协同发展理念、构建专业学科融合发展模式等三个方面就如何弥补专业学科短板、加强高职专业学科建设进行了创新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