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44)
2023(12776)
2022(10411)
2021(9394)
2020(7996)
2019(17785)
2018(17762)
2017(33612)
2016(18151)
2015(20240)
2014(20428)
2013(20034)
2012(18540)
2011(16568)
2010(17118)
2009(16683)
2008(16727)
2007(15157)
2006(13941)
2005(13225)
作者
(50944)
(42667)
(42609)
(40521)
(27511)
(19945)
(19279)
(16331)
(16176)
(15281)
(14859)
(14184)
(14133)
(13883)
(13533)
(12828)
(12558)
(12306)
(12114)
(12050)
(11041)
(10490)
(10241)
(10005)
(9576)
(9542)
(9470)
(9353)
(8437)
(8247)
学科
(98808)
经济(98679)
(81420)
(76290)
企业(76290)
管理(72953)
方法(32608)
业经(31128)
(29872)
(25627)
数学(23950)
数学方法(23770)
(23000)
中国(21728)
地方(21032)
(20822)
财务(20801)
财务管理(20776)
企业财务(19706)
(18676)
农业(18503)
技术(17158)
(16435)
理论(16251)
(16005)
(15816)
(15754)
体制(15457)
(13307)
金融(13304)
机构
学院(270971)
大学(266212)
(124545)
经济(122324)
管理(105823)
研究(89654)
理学(89193)
理学院(88297)
管理学(87327)
管理学院(86776)
中国(71357)
(62150)
(54947)
科学(48551)
财经(47474)
(44347)
(43780)
(42787)
中心(39839)
(39410)
研究所(38935)
经济学(38691)
北京(34809)
财经大学(34549)
经济学院(34364)
(33709)
业大(33038)
(32857)
师范(32605)
(31739)
基金
项目(163351)
科学(130937)
研究(125701)
基金(119420)
(100828)
国家(99849)
科学基金(87897)
社会(84082)
社会科(79700)
社会科学(79679)
(64576)
基金项目(62365)
教育(57033)
自然(52759)
(51631)
自然科(51504)
自然科学(51490)
自然科学基金(50657)
编号(50102)
资助(47739)
成果(41699)
(37010)
(36739)
(36732)
重点(36627)
(36208)
(35417)
课题(35144)
国家社会(35045)
创新(33667)
期刊
(156983)
经济(156983)
研究(89980)
中国(57198)
(53697)
管理(47571)
(38265)
科学(33705)
学报(33085)
(28216)
金融(28216)
教育(27990)
大学(27167)
技术(26121)
财经(25949)
学学(25656)
农业(25509)
业经(25004)
经济研究(24934)
(22595)
问题(19602)
技术经济(16810)
(15317)
世界(14929)
(14762)
现代(14126)
财会(13805)
经济管理(13457)
商业(13329)
国际(12828)
共检索到435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燕萍  施丹  
企业文化是一种竞争性的稀缺资源。处于激烈市场竞争的21世纪的企业,其核心竞争力已不再是资金、技术、人员、策略,而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没有优劣之分,但优秀的企业文化则是通过不断变革以适应市场环境。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有效的组织是企业文化变革的关键,企业文化变革的动机源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代理人偏好的变化,有效的企业文化变革能为企业提供适应效率。企业文化变革如同制度变迁的机制一样,也受路径依赖的影响。对中国企业而言,依赖优秀传统商业文明的传承路径,并以适应市场经济竞争为目的的企业文化的变革,是实现企业经营业绩长足发展的关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光岭  
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并购的一大难题。笔者试从管理学和经济学结合的角度,在保留部分传统观点的基础上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些理论,认为企业并购中文化整合失败的原因在于只重视正式约束,忽视非正式约束;只看到它能降低交易成本,忽略了会增加内部协调成本,认为企业文化整合应走一条"市场主导,以人为本"的道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凯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考察,我国教师管理制度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重教师"道德人"假设而轻教师"经济人"假设;重视教师管理的正式制度而忽视非正式制度;重视教师管理制度的约束功能而忽视激励功能;重视政府、学校对教师的管理而忽视家长的参与等。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本文指出教师管理变革的方向应包括:承认教师自利行为的正当性;充分利用教师管理的非正式制度;强化教师管理制度的激励功能;扩大家长参与教师管理的权力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建华  
新制度经济学的逻辑缺陷在于:不能由不完全契约导出将“剩余控制权”或“剩余索取权”赋予特定一方的结论;动力机制不足以解释企业发展的事实;委托代理和产权理论不能解释资本主义企业的合理性。20世纪末以来的社会经济基础日益凸现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缺陷,知识在理解企业的性质和组织上具有基础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亚芳  
制度化安排是学校组织的内核所在,变革主体对于"潜在利益"的追求是学校组织变革的源动力。现阶段学校组织变革大多选择以政府为主体的强制性变革路径模式,学校被动地接受变革和做出反应,缺乏对学校组织变革内生动力的唤醒。因此有必要突破现有的强制性路径依赖,将学校组织变革最终过渡到以学校基层为主体的诱制性变革路径上来;使政府从变革者转换为引导者,形成外部激励机制;加强非正式制度建设,增加学校组织变革的内部助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江华锋  付秀彬  
本文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域中审视企业中的工作分析所包含的三个维度,界定工作分析以及工作分析制度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基本内涵,全面分析当代中国企业应用工作分析制度存在的弊端,构建新型企业工作分析制度的当代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晋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 ,对国有企业实行MBO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作者指出 ,国企实行MBO可以明晰产权 ,节约企业间和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 ,并且可以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所以 ,MBO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有利于国企改革 ,有利于提高国有资源利用效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苏冬蔚  贺星星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论述企业社会责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相关者对企业逐利行为进行非正式约束的一种必然的制度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理论假设,然后以2009年度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350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经验分析,发现社会表现较好的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国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正面影响显著小于非国有上市公司。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善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钧  胡琴  
本文针对当前国际和国内出现的企业联合与兼并现象 ,分别阐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对该现象的理论分析 ,比较了二者的企业理论 ,提出了技术的进步与协作的发展是企业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看待当前我国企业联合与兼并的问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俊豪  朱晓玲  陈海彬  
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效率的重要举措,并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公用事业PPP模式的推行中,民营企业参与PPP面临许多隐性壁垒,难以充分发挥PPP模式的功效。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深入分析民营企业参与PPP面临的一系列非正式制度壁垒,并提出鼓励民营企业参与PPP的制度创新建议,以提高民营企业参与PPP的积极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俊豪  朱晓玲  陈海彬  
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效率的重要举措,并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公用事业PPP模式的推行中,民营企业参与PPP面临许多隐性壁垒,难以充分发挥PPP模式的功效。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深入分析民营企业参与PPP面临的一系列非正式制度壁垒,并提出鼓励民营企业参与PPP的制度创新建议,以提高民营企业参与PPP的积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