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5)
2023(9629)
2022(7649)
2021(6840)
2020(5983)
2019(13189)
2018(12736)
2017(24819)
2016(13018)
2015(14124)
2014(13443)
2013(13459)
2012(11963)
2011(10193)
2010(10591)
2009(10372)
2008(9762)
2007(8868)
2006(7821)
2005(7340)
作者
(34897)
(28808)
(28760)
(27115)
(18524)
(13594)
(13080)
(10981)
(10980)
(10364)
(9733)
(9614)
(9326)
(9057)
(8971)
(8824)
(8519)
(8422)
(8305)
(8148)
(7028)
(6979)
(6936)
(6607)
(6464)
(6459)
(6456)
(6386)
(5759)
(5512)
学科
(74868)
(70979)
企业(70979)
(58648)
经济(58584)
管理(54893)
业经(27248)
(25595)
金融(25595)
方法(25562)
(24489)
(22988)
银行(22983)
(22246)
(20845)
(20415)
财务(20400)
财务管理(20383)
企业财务(19403)
中国(19258)
数学(17958)
数学方法(17868)
农业(16459)
(16287)
技术(15309)
(12767)
(12418)
理论(12033)
企业经济(11893)
(11684)
机构
学院(180857)
大学(173020)
(81926)
经济(80634)
管理(76193)
理学(64743)
理学院(64252)
管理学(63598)
管理学院(63283)
中国(51452)
研究(51357)
(41573)
(34879)
财经(32701)
(30524)
(29666)
(28012)
科学(27834)
中心(27004)
经济学(25479)
(24746)
财经大学(24062)
业大(23914)
农业(23880)
商学(23468)
经济学院(23314)
商学院(23265)
(22650)
研究所(21791)
北京(21327)
基金
项目(114165)
科学(92831)
研究(86417)
基金(85761)
(72461)
国家(71729)
科学基金(64850)
社会(57654)
社会科(55069)
社会科学(55057)
(45964)
基金项目(45340)
自然(40586)
自然科(39711)
自然科学(39706)
自然科学基金(39081)
教育(37246)
(36046)
编号(34493)
资助(33687)
(31417)
(28635)
成果(26459)
创新(25770)
(25184)
重点(25114)
(24792)
国家社会(24676)
(24221)
(22606)
期刊
(91971)
经济(91971)
研究(52304)
(38107)
(34053)
金融(34053)
中国(33721)
管理(33551)
(29505)
科学(22092)
学报(21422)
农业(19356)
业经(17389)
大学(17328)
财经(17198)
技术(16985)
学学(16922)
(14860)
经济研究(14367)
财会(12836)
(12646)
技术经济(11791)
问题(11565)
会计(10196)
现代(10104)
世界(9413)
商业(9411)
(9119)
教育(9074)
理论(8845)
共检索到279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桂林   李妍  
<正>数据要素正日益成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要完善数据资产相关制度标准,创新数据资产体制机制,促进数据资产价值释放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优质生产要素。随着我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数据规模呈现指数级增长,2023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32.85ZB,海量数据资源正加速融入生产生活场景,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面对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数据要素正日益成为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关键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攀   李杰义  
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企业数据资产进入财务报表的实践正处于一个重要窗口期。本文通过构建企业数据资产入表路径的概念模型,结合企业数据资产会计处理案例,对数据资产入表的实践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企业要加快完善数据资产的合规与确权体系,有效建立数据资产治理与管理机制,设计适应具体应用场景的数据资产计量模型,并由此结合数据资源特点和业务流程,对数据资产存货及无形资产进行合理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列报和披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洁璇   宫子惠  
文章以CSMAR数据库中2023年4339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对数字化企业股价的影响。在获取了上市公司的日度股价数据和企业信息环境透明度数据后,根据已有研究得到企业数字化程度指标,并使用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计算出累计超额收益率,在此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政策颁布后,数字化程度较高的A股上市企业股价表现出正向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表明市场对数据资产入表政策的实施持积极态度;信息环境较为不透明的企业在政策颁布后股价收益变动更为显著,表明数据资产入表政策能够缓解企业的信息不对称;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中已经披露数据资产的公司在政策颁布期间股价收益率相对较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海兵  张实桐  
近年来有关社会保障与消费、储蓄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十分活跃,本文列举了主要理论分析观点和实证分析结果,可谓众说纷纭,观点不一。笔者弃除现行研究方法,另辟蹊径,通过逻辑分析说明了社会保障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相关,因此,冀望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来刺激消费的论点是大可质疑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岩   付龑钰  
以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10—2022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探究了企业ESG表现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的ESG表现越好,其金融资产配置越少,且该关系在国有企业和非污染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的提高具有明显的资源和治理效应,其中治理效应是保障企业金融资产配置随ESG表现提高而减少的关键。此外,企业在提高ESG表现的过程中,通过抑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表现出“脱虚向实”的趋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袁申国  陈平  
文章针对金融加速器的形成机制,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金融加速器效应的两种非对称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结论:企业资产负债表状况对企业投资支出具有重要影响,经济下滑时期的影响更大;小企业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明显大于中、大型企业。这些结论为政府制定相应政策以熨平经济波动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上官泽明  张媛媛  
企业ESG表现是真心实意为了可持续发展还是助推自利行为的“漂绿”工具?文章以2009—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ESG表现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企业ESG表现越好时,金融资产配置程度越高,即企业ESG表现对金融资产配置产生了刺激效应;动机识别检验发现,投机套利是企业“漂绿”ESG以配置金融资产的主要动机;基于“压力—机会—借口”的治理视角研究发现,在业绩表现好、环境规制弱(即“压力”小),内部控制质量高、信息不对称程度低(即“机会”寡),以及管理层过度自信程度低、国有产权(即“借口”少)的情形下,企业ESG表现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刺激效应会受到抑制。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企业ESG表现影响金融资产配置的内在逻辑,对完善企业ESG评价体系、抑制企业“漂绿”现象,从而引导金融回归实体经济有所启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董小红   储安琪  
随着《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颁布与施行,企业数据资源正式入表,与此同时,与企业数据资源课税有关的问题逐步显现出来。对企业数据资源征税,有助于增加政府的税收收入、缩小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差距、加强对企业数据资源的监管。为此,可选择对企业的数据资源征收流转税中的增值税、所得税中的企业所得税,并在财产税中开征数据资源使用税。本文设计了相应的税收制度,以期为完善企业数据资源课税提供借鉴和启示,从而助力我国数据资源基础制度建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贯春  
面对日益凸显的"脱实向虚"格局,企业的研发创新行为将发生相应转变。本文利用2007—2015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半年期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并考察了上述关系在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实证结果显示,金融资产配置会显著降低当期企业研发创新,但金融资产持有份额有助于推动未来时期的企业研发创新,而金融渠道获利则呈现抑制效应。同时,上述效应在不同子样本依旧存在,但金融资产持有份额的作用在私有企业中更为凸显。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金融资产持有份额和金融渠道获利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前者更多是"蓄水池"的功能,而后者更多是"替代品"功能。因此,为避免过度金融化带来的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加强对企业金融渠道获利的监管显得尤为关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贯春  
面对日益凸显的"脱实向虚"格局,企业的研发创新行为将发生相应转变。本文利用2007—2015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半年期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并考察了上述关系在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实证结果显示,金融资产配置会显著降低当期企业研发创新,但金融资产持有份额有助于推动未来时期的企业研发创新,而金融渠道获利则呈现抑制效应。同时,上述效应在不同子样本依旧存在,但金融资产持有份额的作用在私有企业中更为凸显。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金融资产持有份额和金融渠道获利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前者更多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明睿   马融   马文杰  
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赋能如何更好地帮助企业迈向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当下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探索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与企业ESG表现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0—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改善企业ESG表现,包括ESG综合表现以及E、S、G单项表现。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通过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可以通过技术进步以及代理成本降低促进企业内部成长改善企业ESG表现,又能通过降低外部交易成本以及缓解融资约束来优化外部环境改善ESG表现。进一步本文发现金融科技可以显著地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缓解经营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晓燕   曹金铭  
提升企业的ESG表现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利用文本挖掘法构建金融科技指数探究金融科技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ESG表现,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具有资源效应、治理效应以及信息效应,能够通过促进信贷资源获取、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和信息透明度来提升企业的ESG表现,且媒体关注与金融科技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具有替代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金融科技对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法治化水平较高、金融监管较强地区的企业以及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的ESG表现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岳洪彬  
构建基于区块链的能源企业碳排放权数据资产管理平台,是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文章以推动能源企业碳排放权数据资产管理规范化、高效化、专业化为目标,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创新构建涵盖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存储系统、数据分析应用系统和全景展示系统“四位一体”的碳排放权数据资产管理平台。为保证能源企业碳排放权数据资产管理平台有序构建与规范运行,针对性提出规范碳排放权顶层设计、设立专业化碳减排推进部门、动态跟踪碳交易市场行情、完善碳排放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举措,以期切实提高能源企业碳排放权数据资产管理效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鹏   张路阳  
<正>数据资产指组织或个人拥有或控制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数据。数据资产化指将数据从原始状态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资产的过程,是数据价值实现的核心环节。2024年1月1日起,财政部印发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正式施行,为企业数据资源的会计处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原则,标志着我国在数据资产入表方面正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对赋能企业经营管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释数据资产化的内涵,分析数据资产化发展现状、实践案例及难点,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李艳  
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和企业管理职业化、科学的发展,使风险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主旋律,利率、汇率的波动与企业的利益直接相关。任何意外的不利波动都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消除不利波动,使自己的资产获得"免疫"是企业风险管理的目的。本文拟以A公司为例说明金融工具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