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56)
2023(19701)
2022(16619)
2021(15210)
2020(13272)
2019(29772)
2018(29530)
2017(56458)
2016(30949)
2015(34378)
2014(34298)
2013(33855)
2012(31086)
2011(27859)
2010(27844)
2009(25971)
2008(26003)
2007(23570)
2006(20394)
2005(18591)
作者
(92793)
(77649)
(77486)
(73553)
(49559)
(37473)
(35208)
(30335)
(29281)
(27817)
(26598)
(26172)
(24863)
(24780)
(24482)
(23954)
(23780)
(23126)
(22620)
(22388)
(19482)
(19135)
(19107)
(17789)
(17508)
(17497)
(17361)
(17320)
(15831)
(15569)
学科
(126100)
经济(125924)
(109453)
管理(102833)
(96898)
企业(96898)
方法(59692)
数学(49526)
数学方法(48914)
(41039)
(37402)
业经(35575)
中国(30628)
(28691)
(28177)
财务(28112)
财务管理(28059)
企业财务(26685)
农业(25806)
(25247)
技术(25068)
(22989)
贸易(22982)
(22382)
理论(21796)
(20896)
地方(20564)
(20256)
(20040)
银行(19967)
机构
学院(447612)
大学(445454)
(180495)
经济(176784)
管理(173276)
理学(149219)
研究(148120)
理学院(147628)
管理学(144947)
管理学院(144147)
中国(113483)
科学(94199)
(93775)
(86910)
(86370)
(76872)
业大(72564)
研究所(69735)
中心(69195)
农业(69021)
(68952)
财经(68337)
(62086)
北京(58125)
经济学(54909)
(53830)
(53471)
(53238)
师范(52692)
财经大学(50610)
基金
项目(301494)
科学(236605)
基金(219950)
研究(211673)
(195308)
国家(193684)
科学基金(165325)
社会(134099)
社会科(127205)
社会科学(127170)
(119049)
基金项目(116159)
自然(110672)
自然科(108190)
自然科学(108152)
自然科学基金(106265)
(100401)
教育(97739)
资助(90512)
编号(83615)
重点(68542)
成果(66817)
(66256)
(64837)
(63321)
创新(60268)
科研(59161)
课题(57972)
(57701)
计划(57441)
期刊
(196650)
经济(196650)
研究(123202)
中国(87241)
(78846)
学报(78525)
(71675)
科学(69854)
管理(67452)
大学(58641)
学学(55863)
农业(53284)
教育(41486)
技术(41209)
(39858)
金融(39858)
财经(34520)
业经(32959)
经济研究(31143)
(30995)
(29654)
问题(25951)
技术经济(23951)
(23350)
统计(21964)
科技(21874)
财会(20686)
(20591)
(20452)
业大(20236)
共检索到659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楠   蔡跃洲   马文君  
数据技术能力是将原始数据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的前提和关键所在,直接影响上市企业的市值与利润。本文使用与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相关的专利统计量表征企业数据技术能力,分析其对市值和利润的影响效果与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据技术能力可以带来显著的市场价值提升,但多数企业还无法将潜在价值转化为实际收益,可能对其长期市值产生负面影响。行业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和批发零售企业所获得的市值提升最为显著,而工业企业则可能承受财务收益的负向影响。工业互联网供应商企业能够将数据技术能力转化为盈利手段,并辅之以研发人员投入、研发资本投入、政府补贴、IT基础设施等互补性投入,从而实现市值与利润的同步提升。为继续推动我国各类市场主体的数据开发利用,建议应注重提升企业数据技术能力,加大互补性投入,开发数据技术的应用场景和盈利模式,培育专业化的数据服务机构,推进数据要素市场机制及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良灿  张同健  
知识转化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均是目前管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共同促进了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兴起,互惠性偏好假设逐渐为主流经济学所接受,互惠性企业文化建设日益得到加强。在互惠性企业文化环境下,知识转化和组织学习均得到了有效的改进,从而显著地提高了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效率。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我国知识型企业互惠性企业文化环境下知识转化与组织学习在核心能力培育过程中的微观运作机理,为我国知识型企业进一步加强互惠性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互惠性环境下的知识转化效率与组织学习效率,从而为有效地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樊耘  于维娜  门一  
相似性匹配和互补性匹配是人与环境匹配这一研究范式的两条支流,已有文献对这两个构念的研究呈并行研究的趋势。文章对相似性匹配和互补性匹配进行整合研究,基于雇佣关系理论建立相似性匹配和互补性匹配的关系模型,并且通过实证检验P-V Fit和N-S Fit对员工态度影响的机制。结果发现,N-S Fit在P-V Fit与员工态度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尽管P-V Fit对工作满意度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但是中介N-S Fit起到关键作用。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正处在"刘易斯拐点"上,员工需求的满足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全裕吉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已经得到广泛研究。文章从研发产出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以2010—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RD投入,并且这种作用在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遗漏变量检验以及内生性处理)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第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促进企业专利的产出效率,且发现RD投入是企业社会责任与专利产出的一个中介。所以,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的鉴证将对企业保持市场竞争力产生关键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沈政  
在提出研究假说的基础上,利用2006~2009年的精制茶加工企业平衡面板数据,构建模型分析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市场化进程对企业技术效率和经营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HACCP、ISO22000:2005和市场化进程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HACCP对市场化进程与企业发展关系具有明显的反向调节作用,即市场化程度越低的地区,HACCP的影响作用越大;但是ISO22000:2005暂时没有表现出这一特点。因此,在加强茶叶行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同时,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市场化进程的异质性,特别是在信息不通畅、市场化程度偏弱的地区,企业更应积极采纳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先进管理理念与生产设备,由此提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卓越  王玉喜  
僵尸企业的存在扭曲资源配置机制,降低要素生产效率,侵蚀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清理处置僵尸企业,要对其进行精准识别,关键是在对现有标准进行适用性检验的基础上,构建有效的中国僵尸企业识别标准。进行适用性检验,一要根据僵尸企业内涵提炼其本质特征;二要从识别标准中提取其识别条件;三要运用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对二者进行匹配。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现有识别标准对中国僵尸企业的识别都存在一定的偏误。借鉴现有标准识别逻辑,通过CHK标准、修正的盈利能力标准、贷款展期标准和连续两年标准等四次认定,不仅能"去伪存真"、剔除外部援助及短期因素影响,更能有效解决CHK标准中会计处理问题、FN标准中"盈利能力标准"和"常青贷款标准"设置失当问题以及实际利润法中"营业外收入"与"补贴收入"混淆问题。在时间、所有制、行业和区域层面比较分析发现,本文标准的识别结果不仅符合学界对于中国僵尸企业形势变动的判断,更能较好地解决识别过程中"取伪""弃真"错误。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龙晓旋  邢韬  骆琳  
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各类专利与授权数据,对比研究社保基金与个人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社保基金持股显著增加了企业专利数量,且对创新含量高的发明专利影响更为明显,改善了专利质量;而对个人投资者持股的影响不明显。分样本检验揭示:社保持股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集中体现于非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行业,而个人投资者持股对非国有企业的创新产生了实质伤害。研究表明,社保基金较长的投资视野与积极的监督管理已在优化企业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散户"追逐热点、跟风炒作的投资风格不利于激励企业创新。因此,未来应持续推进社保资金入市、逐步引导个人投资者退出市场,有助于更好地发挥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帮扶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林静  
中小企业不仅在国民经济结构布局、创造就业和稳定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进行创新战略变革主要是为了增强竞争能力和更好的绩效表现,但是环境的不确定性一直是影响企业战略变革绩效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2007-2015年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经济转型期的我国在动态环境下企业进行创新战略对绩效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中小企业中,环境动态性低的行业,实施创新战略并没有显著增强绩效,而环境动态较高的行业实施创新战略反而造成企业绩效下降,这与我国特殊的制度环境有关。文章将环境动态性和创新战略同时纳入研究框架,为我国转型期经济制度的改进提供了有益视角。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林静  
中小企业不仅在国民经济结构布局、创造就业和稳定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进行创新战略变革主要是为了增强竞争能力和更好的绩效表现,但是环境的不确定性一直是影响企业战略变革绩效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2007-2015年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经济转型期的我国在动态环境下企业进行创新战略对绩效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中小企业中,环境动态性低的行业,实施创新战略并没有显著增强绩效,而环境动态较高的行业实施创新战略反而造成企业绩效下降,这与我国特殊的制度环境有关。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石岿然   孙溢   李匡义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金融已然成为新时期促进供应链韧性提升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我国2011~2021年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测度制造业企业供应链韧性水平,分析数字金融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提升供应链韧性,在经过剔除异常数据与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依旧成立;选取技术创新和企业融资约束作为中介变量,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可以分别通过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缓解融资约束从而提升供应链韧性;调节机制检验发现,金融监管对数字金融与供应链韧性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在数字金融背景下提升供应链韧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曹红军  卢长宝  王以华  
战略理论认为,资源与能力是引致企业竞争优势和绩效差异的重要因素,但鲜有实证研究探讨异质性资源与何种企业能力组合可提升企业绩效的问题。本文通过定量研究分析了资源异质性与资源管理能力不同维度组合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效果。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资源获取、整合与释放能力维度对资源异质性正向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关系有调节作用,但对不同的"资源特质—绩效"关系影响程度不同。本研究揭示了"资源异质性—企业绩效"关系成立的边界条件和影响因素,对企业管理实践有重要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廖素琴   李丹   韦靖靖   胡倩莹  
立足于数字经济背景,研究采用fs QCA方法,以236家高技术企业为对象,探讨多维度大数据分析能力与内部动态能力联动实现创新双元性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1)大数据人员能力是创新双元性的核心条件。(2)存在两类驱动路径,即基础决策型、管理优化型的时间双元模式与分析协同型的结构双元模式。(3)知识协同辅助下,大数据管理及人员能力是实现创新双元性的关键;大数据基础设施与管理能力存在驱动与抑制效应的替代关系。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如何在数字化背景下整合利用不同类型数字能力,帮助高技术企业兼顾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欢  
商业银行是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获取外部资金的重要渠道。利用我国各省市2000~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银行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银行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作用效果受到市场化程度等非金融因素的限制。加快金融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将会更好地发挥商业银行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培祯  李健  曾德明  
新产品对企业的商业成功至关重要,而作为企业知识基础的重要结构特征,知识替代性和互补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得到学者的一致认可,但缺乏其对企业新产品开发数量直接影响的研究,缺乏从企业内部技术多元化和外部知识产权保护视角分析知识替代性和互补性影响新产品开发数量的边界条件。基于知识重组理论和知识基础观的视角,以技术多元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作为调节变量,构建知识替代性和互补性影响新产品开发数量的理论模型。以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574家车辆生产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Stata软件检验相应的假设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替代性对新产品开发数量具有正向影响,知识互补性与新产品开发数量存在倒U形关系;(2)技术多元化对知识替代性与新产品开发数量之间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对知识互补性与新产品开发数量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3)知识产权保护对知识替代性与新产品开发数量之间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知识互补性与新产品开发数量之间的倒U形关系在知识产权保护弱的地区更为显著。研究结果发现知识替代性和互补性对新产品开发数量具有不同的作用,从知识元素的关系属性层面丰富了企业新产品开发前因变量的研究;发现技术多元化和知识产权保护对知识替代性和互补性与新产品开发数量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为知识元素关系属性与新产品开发数量之间关系的权变因素的研究做出理论贡献。在实践方面,研究结果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合理地配置知识元素,并根据企业的技术多元化和知识产权保护调整新产品开发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姚博  汪红驹  
本文运用中国制造行业的中间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间品进口对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间品进口通过技术外溢显著提高了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竞争力,中间品进口对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影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发挥出来,进口来自OECD国家的中间品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要明显大于来自新兴市场国家和落后国家的中间品进口带来的影响,相比于进口加工品和初级品的中间品,进口零配件中间品对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影响要更为突出。此外,中间品进口显著促进了企业选择研发决策以及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并且研发投入效应要大于研发选择效应,也就是说,中间品进口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已有研发企业增加了研发力度。研究表明,中国要坚持推进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和自主创新研发战略,对于促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