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02)
2023(10630)
2022(8027)
2021(6903)
2020(5471)
2019(11938)
2018(11723)
2017(21677)
2016(11307)
2015(12474)
2014(12240)
2013(12128)
2012(10970)
2011(9551)
2010(10007)
2009(9661)
2008(10225)
2007(9461)
2006(8510)
2005(7852)
作者
(31858)
(26642)
(26615)
(24990)
(17121)
(12564)
(12057)
(10292)
(10064)
(9639)
(9043)
(8844)
(8658)
(8253)
(8126)
(7879)
(7876)
(7707)
(7615)
(7486)
(6508)
(6441)
(6316)
(6191)
(5940)
(5928)
(5912)
(5855)
(5301)
(5140)
学科
(73706)
(70880)
企业(70880)
(60164)
经济(59980)
管理(55596)
业经(30700)
(22694)
方法(22560)
(21039)
(18692)
财务(18686)
财务管理(18680)
企业财务(17667)
农业(15775)
技术(15215)
理论(14240)
数学(13868)
数学方法(13783)
中国(13669)
(13237)
(12950)
企业经济(12646)
(12506)
(12131)
经营(11375)
产业(10359)
技术管理(10263)
(10144)
信息(9812)
机构
学院(179153)
大学(173336)
(78180)
管理(76994)
经济(76888)
理学(66016)
理学院(65471)
管理学(64879)
管理学院(64525)
研究(49866)
中国(41416)
(39167)
(35295)
财经(30840)
(27950)
(27841)
科学(26465)
(24747)
经济学(23564)
(23142)
商学(23036)
商学院(22843)
中心(22612)
财经大学(22474)
北京(21871)
(21870)
业大(21303)
经济学院(21161)
(20455)
经济管理(20443)
基金
项目(109884)
科学(90074)
研究(87213)
基金(81564)
(67695)
国家(66933)
科学基金(61086)
社会(60652)
社会科(56534)
社会科学(56517)
(43680)
基金项目(42447)
教育(38576)
编号(35993)
自然(35870)
自然科(35089)
自然科学(35083)
自然科学基金(34583)
(34196)
资助(30996)
(29466)
成果(28620)
(26872)
国家社会(25112)
(24369)
(24295)
创新(23915)
重点(23720)
(23671)
项目编号(23356)
期刊
(95529)
经济(95529)
研究(53582)
(35844)
管理(34358)
中国(33499)
(24548)
科学(20804)
学报(18867)
业经(18346)
技术(17401)
教育(17116)
农业(16890)
财经(16626)
大学(16039)
学学(15089)
(14819)
金融(14819)
经济研究(14633)
(14476)
技术经济(11864)
问题(11752)
财会(11420)
(11288)
现代(10129)
商业(10116)
会计(9683)
世界(9347)
经济管理(8813)
(8741)
共检索到271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姜雨峰  黄斯琦  潘楚林  李浩旋  
数字经济不仅重塑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刻变化,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伦理风险和道德困境,从而促使新兴概念“企业数字责任”应运而生。文章以分析企业数字责任的内涵为起点,以识别企业数字责任的治理体系为终点,从个体层面、企业层面和社会层面揭示企业数字责任的问题、内容、动因和结果,构建企业数字责任的双循环理论框架和作用机制模型,丰富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研究从治理对象、治理工具和治理模式三个方面阐述企业数字责任的治理体系,其中治理对象包括伦理治理、数据治理和算法治理;治理工具包括法律制度、行业规范和场景规制;治理模式包括敏捷治理、柔性治理和弹性治理。未来研究应该集中于企业数字责任的本土化案例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进行探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展  金润圭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企业社会理论也有了长足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源于伯尔和多德的论战,形成了正反两方意见;其后历经60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工具性和规范性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观点,对立于责任的目的,统一于公司治理;两种观点各自向前发展为伦理理论和责任竞争力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派生出企业社会企业社会责任的产权边界理论。展望这一理论未来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之标准的成熟才是理论突破的关键,也是理论跟上实务的当务之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莉  
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一度是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不过舆论在谈论这个话题时,大多将焦点聚集在企业从事社会慈善事业方面。其实,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企业的社会公益活动仅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甚至公司价值,都与社会责任有关。《公司法》第五条中明确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因此,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的良好主观愿望,而且成为企业必须遵守的法律规定。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宸宇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出发,采用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促使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一方面,数字化转型通过总体创新和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带动企业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推动了企业服务化转型,企业服务意识随之增强,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品牌形象和外界声誉,提高了企业在社会责任上的表现。此外,分析所有制性质、行业属性对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异质性影响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和轻污染企业,非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社会责任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因此,企业应重视数字化转型在社会责任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政府也应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采取措施推动非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申明浩  谭伟杰  张文博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深远影响,然而现有文献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效应的经验分析大多集中于经济效益领域,对其社会溢出效应的研究较为匮乏。数字化转型与社会责任履行两者统一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之下,因而本文从社会责任履行的角度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社会溢出效应。数字化转型可以增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愿和能力,并通过完善管理机制、改进生产方式、改善外部关系等路径增进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效应越大,企业数字化转型越积极,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增进作用也越大,因而该增进效应表现出行业异质性和企业异质性。以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Python爬虫技术和文本数据挖掘方法刻画样本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而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及其路径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显著增进了样本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并存在多条影响路径,包括“数字化转型→财务稳定性提高→社会责任履行增进”“数字化转型→内部控制质量提高→社会责任履行增进”“数字化转型→创新投入(产出)增加→社会责任履行增进”“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质量提高→社会责任履行增进”等。(2)数字化转型对高技术行业、竞争性行业和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增进作用更为显著,企业融资约束的降低和企业价值的提高均会强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增进作用。与现有研究相比,本文从企业基于发展战略的行为选择角度进一步深入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理论机制,同时也拓展了其影响路径和异质性的研究视角,有助于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采取差异化策略来充分释放数字化转型的社会溢出红利。本文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不仅能提升企业的经济绩效,也能增进企业的非经济绩效,具有显著的社会溢出效应。因此,企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转变中,应该将数字化战略与社会责任战略相契合,并不断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以更充分地发挥数字化转型的社会溢出效应,促进数字化转型与社会责任履行之间的协同共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尚洪涛  吴桐  
以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社会责任-企业价值之间的链条传导关系,以及行业竞争程度和企业竞争地位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进而提升企业价值。行业竞争度正向调节企业社会责任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价值的中介效应,企业竞争地位负向调节企业社会责任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价值的中介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履行社会责任进而提升企业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棣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聚焦企业空间边际拓展的视角,基于企业跨区域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双向促进的理论逻辑,以2014—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跨区域发展形成的空间边际拓展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企业跨区域发展与企业规模、企业社会责任皆为显著倒U型曲线关系,意味着企业偏安一隅或“飞地式”跨区域发展,都不利于企业规模成长和履行社会责任;企业规模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地区市场发达程度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为此,在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应进一步发挥企业作为区域间生产联系与贸易关系的重要载体作用,打破区域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引导企业制定合理有效的跨区域发展方案,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在促进其壮大自身规模的同时,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创造共享价值,推动区域高水平协调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麦影  
对企业社会责任(CSR)的研究已经历了近一个世纪,其文献繁多,观点各异。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重要文献的梳理,力图厘清CSR的发展脉络。文章对CSR的内涵、各类观点、CSR的内容和范围进行了评述,最后对CSR发展的前沿问题—CSR战略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向东  
企业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提供质量合格、货真价实的产品或服务,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正是在这种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才能彰显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企业才得以实现盈利,企业的其他社会责任才能得以实现。企业对消费者的诚信构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前提,企业的其他社会责任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企业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一定要回归其基本底线和本质精神,也就是对消费者的诚信,这也是对实现消费者价值的本质要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炳毅  李东红  
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各类企业应不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应当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内外一致关注的焦点问题。一、社会责任———企业无法回避的主题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考虑可以一直追溯到企业的设立。同样是新建一个企业,不同投资者建立新企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宁  李建升  李巍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但很少有人对这个概念在我国当前的适用性提出讨论和质疑。本文首先对中外企业的特征进行了深入比较分析,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并不适合我国企业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当前我国企业特征的社会责任概念——商人社会责任,并将其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进行对比,分析了这个概念的优点和价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余恩海  廉巍露  
文章在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经过比较分析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必须强调自愿原则,企业承担的是对利益相关者及自然环境的责任,履行社会责任的目的是实现企业、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价值,文章同时指出,社会责任的内容边界不宜太广,应该限于六个重要方面。针对存在较大争议的法定责任问题,提出了社会责任不宜包括法定责任的五个依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兆国  梁志刚  赵寿文  
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梳理的基础上,着重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既是一种双赢机制,也是一种信号传递机制,还是一种价值创造与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游秋琳  
本文介绍了国外特别是美日和欧洲国家关于注册会计师鉴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做法,并建议采取确立报告鉴证标准、统一报告鉴证模板、控制报告鉴证质量、建立专门管理部门等措施,提高注册会计师鉴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能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珺  贺国亮  
以2011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通过技术创新对企业价值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不同产权性质对这一作用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1)企业社会责任能提升企业价值,技术创新在两者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2)国有企业中,技术创新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呈现出消极的调节作用;非国有企业中,技术创新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