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95)
2023(11606)
2022(9051)
2021(7885)
2020(6517)
2019(13847)
2018(13718)
2017(25599)
2016(13447)
2015(14810)
2014(14052)
2013(13767)
2012(12382)
2011(10646)
2010(10996)
2009(10321)
2008(10696)
2007(10020)
2006(8736)
2005(8110)
作者
(37771)
(31465)
(31437)
(29221)
(20075)
(14732)
(14090)
(12035)
(11692)
(11379)
(10570)
(10492)
(10180)
(9791)
(9491)
(9444)
(9439)
(9137)
(9049)
(8979)
(7633)
(7609)
(7477)
(7131)
(7113)
(6966)
(6887)
(6881)
(6300)
(6108)
学科
(79270)
(75648)
企业(75648)
(64150)
经济(64090)
管理(61774)
业经(30621)
方法(26148)
(22680)
技术(22490)
(20935)
(18730)
财务(18715)
财务管理(18704)
数学(18064)
数学方法(17844)
企业财务(17687)
农业(15928)
中国(14943)
技术管理(14262)
理论(13877)
(13335)
(13238)
(13108)
企业经济(12229)
(12208)
经营(11750)
产业(11678)
(10472)
信息(10335)
机构
学院(197152)
大学(188268)
(85732)
管理(85611)
经济(84268)
理学(73145)
理学院(72552)
管理学(71746)
管理学院(71347)
研究(56726)
中国(47450)
(39619)
(39103)
科学(32023)
(31581)
财经(30953)
(30052)
(28039)
(26905)
中心(26868)
业大(26235)
商学(25050)
经济学(25045)
(24910)
商学院(24839)
北京(24270)
研究所(23851)
农业(23454)
经济管理(23160)
经济学院(22663)
基金
项目(126362)
科学(102485)
研究(97562)
基金(91676)
(77766)
国家(77007)
科学基金(69602)
社会(64306)
社会科(61314)
社会科学(61301)
(52698)
基金项目(48240)
教育(42891)
自然(42642)
自然科(41803)
自然科学(41795)
自然科学基金(41152)
(40964)
编号(39109)
资助(35209)
(34278)
(33390)
创新(30851)
成果(29405)
(28134)
重点(27736)
国家社会(27109)
(26891)
(26642)
课题(26109)
期刊
(98984)
经济(98984)
研究(55693)
中国(41887)
管理(39776)
(35708)
(28337)
技术(24335)
科学(24183)
学报(22108)
农业(19997)
教育(19620)
业经(19027)
大学(18146)
(17375)
金融(17375)
学学(17185)
财经(15784)
经济研究(15596)
技术经济(15206)
(14064)
(13833)
科技(12172)
财会(11864)
问题(11790)
现代(10918)
商业(10576)
(10125)
会计(10110)
(9407)
共检索到301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鹏   尹志锋   孙宝文  
本文基于知识基础观理论,使用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考察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应用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效率。在使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和考虑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始终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技术应用不仅增强了企业的知识资源获取能力,而且能够促进企业与其他创新机构进行合作创新,进而有利于提升创新效率。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在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以及多元化经营水平较高的企业更显著。本文从知识基础观的视角出发,厘清了数字技术对企业创新效率的作用机制,为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企业创新效率提供了实践启发与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鹏   尹志锋   孙宝文  
本文基于知识基础观理论,使用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考察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应用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效率。在使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和考虑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始终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技术应用不仅增强了企业的知识资源获取能力,而且能够促进企业与其他创新机构进行合作创新,进而有利于提升创新效率。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在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以及多元化经营水平较高的企业更显著。本文从知识基础观的视角出发,厘清了数字技术对企业创新效率的作用机制,为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企业创新效率提供了实践启发与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红娟  张成浩  
在构建生态效率评估指标的基础上,运用Deap2.1软件对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5-2014年的生态效率进行评价。借助TobiT模型,分析得到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对生态效率起到负向作用;而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态效率的提高,但由于在资源节约和环境污染治理两方面进行技术创新的专业人员相对较少,使得生态效率提升不显著;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产生影响时,技术创新的作用不能有效体现;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效率的提高。为了有效发挥企业技术创新对生态效率的提升,从五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克甝   徐宗文  
企业进行数字技术创新,不仅能够通过技术进步直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且可以通过赋能其他生产要素并改善要素配置来间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2年的数据分析发现:企业的数字专利增加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能够显著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数字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员工中高学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比例以及技术资产占比,同时还能降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管理费用和代理成本,表明数字技术创新可以通过优化要素结构和提升管理效率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字技术创新对国有企业、大型企业、成长性较高企业、西部地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强的提升作用;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在技术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中依次减弱。因此,应将数字技术创新作为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着力点,政府、企业与高校三方联合共建数字技术人才高地,依托数字技术拓展企业的治理边界,并将企业家精神融入公司治理及技术创新的全过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阮添舜  李鑫浩  张洁  顾颖  
数字技术能够对组织协同创新活动以及数字经营环境产生差异化影响,重塑企业创新效应形成机制与实践路径。因此,深入探究数字技术与组织、环境间的联动交互及组态匹配关系对特质各异的企业协同创新路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协同视角构建数字技术应用情境下的TOE分析框架,通过对64家数字密集型企业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组织与数字技术在多主体协同过程中的交互方式主要分为协同自发与协同响应,具体包含4种组态类型。协同自发方式主要包括以高层次人才为主导的人才驱动型与以组织开放度为主导的文化引领型;协同响应方式主要包括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为主导的需求推动型与以政府注意力分配为主导的政策拉动型。结论能够为解释企业创新应用数字技术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为不同技术条件与资源禀赋的企业提供针对性协同策略,为我国协同创新实践提供新的优化路径,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指导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瑞光   朱倍其   殷江滨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有重要影响,然而对创新质量的影响效果和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检验。前向专利引证体现了企业创新质量的技术特征,为打开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质量影响的“黑箱”提供新视角。基于2009—2019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企业创新质量及其技术连续性。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企业人力资本升级、增加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效率以及采取专业化分工的渠道,提升创新质量及其技术连续性。同时,外部投资者对企业的关注度越高、市场化水平越高以及行业集中度越高,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质量的提升作用越明显。研究结论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创新质量提供崭新的研究视角,为数字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容达  何婧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能否利用数字技术驱动企业创新,是其增强竞争优势和重塑核心价值的关键。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应用显著提升了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该结论在双重差分、工具变量等多重稳健性策略下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应用通过降低企业成本,缓解市场垄断程度促进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并通过提高产品多元化促进企业创新产出。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应用驱动企业实质性创新,而非策略性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应用显著提升了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对国有企业、非高科技企业的影响不显著,对成熟期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为成长期企业。此外,有力的高学历人才支撑和有效的金融支持是数字技术应用驱动企业创新的重要内外部条件。研究揭示了数字技术应用驱动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作用机制、效应差异及其约束条件,对企业如何有效利用数字技术促进企业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吉昌  龙静  
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2007—2019年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中间机制及边界条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应用正向影响企业突破式创新,并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特征;中间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技术应用程度的提高,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改善企业吸收能力、促进企业适应能力驱动企业实现突破式创新;在数字金融发展较好的情况下,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明杰   马君   田慧荣  
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将中层管理者的权力感知、地位感知、数字变革犬儒主义及数字化领导力纳入数字创新分析框架,探究中层管理者阻抑数字创新的社会心理机制,并采用586份中层管理者三阶段问卷数据,实证检验中层管理者视角下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数字技术应用能够促进产品创新;(2)数字变革犬儒主义在数字技术应用与产品创新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数字技术应用对中层管理者权力感知存在正向影响;(4)数字技术应用会削弱中层管理者地位感知,引致数字变革犬儒主义,进而抑制产品创新,即数字创新存在中层阻力;(5)数字化领导力正向调节“数字技术应用→地位感知→数字变革犬儒主义→产品创新”的链式中介路径,即数字化领导力存在负向影响作用。研究结论可为企业从中层管理者角度破解数字化转型悖论提供理论指导,有助于激发中层管理者推动数字创新的积极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兰丽娟  
在数字化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实施数字技术发展是新零售企业提升创新效率的重要推动力。本文选取中国沪深A股368家上市的新零售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与双重门槛检验等方法,理论探讨并实证检验了数字技术发展对新零售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作用,并在其中引入组织合法性作为调节变量,引入动态竞争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得出结论:数字技术发展显著促进新零售企业创新效率;动态竞争力在数字技术发展与新零售企业创新效率中具有双重门槛的显著中介效应;组织合法性增强了数字技术发展对新零售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在数字技术发展对新零售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中,因企业年龄大小而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化特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大为   张林   黄秀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数字技术创新可有效驱动企业转型升级,影响企业绿色治理水平。基于2010—2021年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深入探讨数字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绿色治理水平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创新有利于推动制造企业绿色治理水平提升,且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显著。数字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绿色治理水平的促进作用在企业、行业以及地区层面均存在一定异质性。机制检验表明,全要素生产率、融资约束在数字技术创新与制造企业绿色治理水平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因此,提出深挖数字技术创新发展优势、激发全要素生产率活力、加快金融资源流动、制定柔性数字技术发展战略的可行建议,以期提高制造企业绿色治理水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梁玲玲  张悦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我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的制造业作为支撑。目前全球制造业进入新一轮技术升级周期,创新促进制造业重新洗牌。然而,制造企业在创新质量的提升方面仍然面临极大挑战。本文基于TOE框架构建了驱动制造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的多因素模型,并应用fsQCA方法对收集到的382家制造企业进行了组态路径的分析。结果表明:单个因素并不足以构成驱动制造企业达到高水平创新质量的必要条件;驱动制造企业实现高水平创新质量的组态路径有3条,即数字技术驱动下的组织韧性和IP管理路径、数字技术驱动下的政府主导型路径及产业链整合能力驱动下的组织韧性和IP管理路径。造成低水平创新质量的组态结果有2条,与实现高水平创新质量的组态结果是不对称的;在一定的情境下,前因条件之间存在相应的替代关系。研究结果揭示了制造企业实现高水平创新质量背后的复杂成因,以期为制造企业根植于自身情景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创新质量提升路径提供参考。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玲  黄昊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支柱型经济形态,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并逐步向企业纵深拓展。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企业层面的数字化转型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实证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效率,并且这一效应在高管具有信息技术特长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资源组织协调成本和优化内部控制执行环境等渠道实现创新效率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在同行业头部企业以及地区数字化水平较高时有更强体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慧  夏天添  马勇  林小英  
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为揭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后果、作用机制与作用边界,从组织和个体多层面出发并引入员工忘却学习,对我国261家传统行业中小企业展开连续5个月的经验取样调查,利用DEAP 2.1、SPSS 19.0等统计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强化组织韧性并进一步提升创新效率;同时,员工的忘却学习可以有效推动这一效果的显著提升。故而,建议相关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突破传统管理思维,关注"技术"与"人"之间的平衡,改善组织创新氛围,强化数字化教育培训,使员工从抵制数字化到主动学习数字化技术,以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并不断挖掘市场潜力,科学数字创新,进而实现企业创立初衷。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加山   涂瀚匀   赵锐锃  
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数字技术可为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企业作为微观创新主体,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金融资产配置视角,以2010—2021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框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门限效应模型进行一系列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效率;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机制中,融资约束发挥重要中介作用;金融化抑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效应,正向调节融资约束在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机制中的中介作用。通过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的驱动机制,为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打造数字驱动创新生态提供实践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