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66)
2023(17631)
2022(14477)
2021(13163)
2020(11020)
2019(24986)
2018(24597)
2017(48196)
2016(26142)
2015(29154)
2014(28839)
2013(28665)
2012(25956)
2011(22939)
2010(22856)
2009(21330)
2008(21474)
2007(19144)
2006(16932)
2005(15328)
作者
(74018)
(61596)
(61097)
(58138)
(39485)
(29293)
(27705)
(23968)
(23353)
(22067)
(20966)
(20809)
(19597)
(19412)
(18938)
(18775)
(18437)
(18021)
(17796)
(17689)
(15129)
(15051)
(14922)
(14048)
(13717)
(13670)
(13661)
(13641)
(12215)
(12102)
学科
(115879)
经济(115747)
(104549)
(94924)
企业(94924)
管理(92239)
方法(54083)
数学(43900)
数学方法(43559)
(37859)
业经(36901)
(33200)
(28629)
财务(28561)
财务管理(28528)
中国(28400)
企业财务(27254)
农业(23685)
(21937)
技术(21077)
地方(20350)
理论(19948)
(19619)
(18706)
贸易(18695)
(18451)
(18319)
(18114)
(17466)
(17036)
机构
学院(377644)
大学(375427)
管理(157098)
(156575)
经济(153559)
理学(135922)
理学院(134623)
管理学(132737)
管理学院(132048)
研究(116798)
中国(90945)
(78933)
(74871)
科学(69302)
财经(60388)
(57994)
(57143)
(55199)
(55059)
业大(53345)
中心(53056)
研究所(51406)
北京(49390)
经济学(47414)
农业(45365)
(45286)
财经大学(45010)
师范(44894)
(44690)
商学(43653)
基金
项目(252697)
科学(201289)
研究(187576)
基金(186182)
(159899)
国家(158505)
科学基金(139301)
社会(120887)
社会科(114772)
社会科学(114745)
基金项目(98791)
(97917)
自然(89585)
自然科(87574)
自然科学(87558)
自然科学基金(86060)
教育(84948)
(80938)
编号(76313)
资助(76278)
成果(60625)
(56128)
重点(55220)
(54452)
(52992)
课题(50720)
创新(50180)
国家社会(50102)
教育部(48978)
人文(48586)
期刊
(171439)
经济(171439)
研究(110356)
中国(65558)
(61588)
管理(61545)
学报(53673)
(53485)
科学(50732)
大学(41793)
学学(39487)
农业(37136)
教育(35447)
(34980)
金融(34980)
技术(33216)
财经(30535)
业经(29912)
经济研究(27077)
(26068)
问题(22514)
(21732)
技术经济(20468)
现代(18600)
财会(18385)
理论(18174)
商业(17962)
图书(17890)
科技(16837)
会计(16483)
共检索到549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肖忠意   陈海涛   郑国洪  
本文利用2007—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同一城市内企业间地理距离和数字化转型程度衡量企业数字化集群程度,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集群程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集群程度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正相关,即存在企业数字化集群效应。进一步经济效应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集群能够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的生产组织绩效及创新动能,释放正向的经济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较低的银行业集中度有利于数字化集群效应的释放,且数字化集群效应对于不同科技属性和行业竞争地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均能够发挥促进作用。总体而言,本文揭示了数字化集群效应的存在,并对其正向经济效应进行检验,为我国加快制定数字经济集群式发展政策提供经验证据和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烨军  石华安  余华银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在企业运行管理实践的体现,会对传统企业生产模式与劳动力市场产生巨大冲击。本文基于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年报和财务报表,运用数字化资产信息与词频信息综合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人工成本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人工成本总额和人工成本份额存在显著降低作用,但同时会提高人工平均成本;(2)企业数字化转型与3种成本形式之间均存在双门槛的非线性特征;(3)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替代效应、效率提升及技能偏向性显著影响企业人工成本;(4)企业数字化转型决策行为对人工成本存在显著异质性,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明显优于轻微参与的企业。研究对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及其对劳动力市场冲击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耀彬   胡晟   王晨晨  
文章以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对企业国际化深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能显著提高企业国际化深度;经过替换变量度量方式、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研究结论依然成立。通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通过降低代理成本、缓解融资约束来提高企业国际化深度;同时,管理者短视主义削弱了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对企业国际化深度的促进作用,而高管海外背景则加强了这一作用。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对非国有企业,特别是非家族企业,以及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国际化深度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文章结论为我国企业以数字协同方式深入推进国际化提供经验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宋媛媛  杜闪  
本文基于20082015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资产误定价对公司投资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股价高估降低了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但对投资收益敏感性的影响则呈现非线性关系,当公司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时,股价高估能提升投资收益敏感性,而当公司面临的投资机会较差时,股价高估则降低了投资收益敏感性。进一步从市场化进程的角度考察了资产误定价对投资敏感性的影响差异,发现在市场化进程高的地区,股价高估对投资现金流没有显著影响,但能够提升投资收益敏感性;而在市场化进程低的地区,股价高估降低了投资现金流敏感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宋媛媛  杜闪  
本文基于年中国沪深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资产误定价对公司投资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股价高估降低了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但对投资收益敏感性的影响则呈现非线性关系,当公司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时,股价高估能提升投资收益敏感性,而当公司面临的投资机会较差时,股价高估则降低了投资收益敏感性。进一步从市场化进程的角度考察了资产误定价对投资敏感性的影响差异,发现在市场化进程高的地区,股价高估对投资现金流没有显著影响,但能够提升投资收益敏感性;而在市场化进程低的地区,股价高估降低了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但对公司的投资收益敏感性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献贞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驱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路径,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数字化转型纳入到包含有限知识溢出的扩展投入品种类模型中,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政府补助所发挥的调节效应。以2013-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对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第二,数字化转型可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降低企业成本等途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第三,政府补助对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彤  樊后裕  
本文基于2010-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结合我国企业产权性质与制度背景,从微观层面探讨内部控制对现金流风险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与现金流风险显著负相关,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面临的现金流风险越小;其原因在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增强风险防范能力,还能减少管理层侵占和大股东掏空等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此外,产权性质会显著影响到内部控制与现金流风险的关系,在同等条件下,与国有企业相比,在非国有企业中内部控制对现金流风险的影响更大。最后,本文就内部控制与现金流风险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森  
本文选取2008-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环境管制与企业环保投资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考察股权性质对环境管制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环保投资水平较低,普遍缺乏环境污染治理的积极性;环境管制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存在区间效应;股权性质会对环境管制与企业环保投资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效应,相比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环保投资对环境管制的敏感性更强、承受力更弱。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燕  张册  
创新能力是推动企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关键因素。以创新效率作为衡量创新能力的指标,以2008—2017年我国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融资结构对其创新效率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内源性融资和股权融资能显著促进企业的创新效率,而债务融资则与企业的创新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企业应对融资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不断完善自身建设,提高留存收益等内源性融资占比,同时国家应健全股票市场发展,引导企业积极发展股权融资,降低对银行借款等债务融资方式的依赖程度,以进一步降低企业的杠杆率,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和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则斌  商燕劼  
以A股上市公司2014年年报数据为样本,分析上市公司年报日益扩展的内在关联及真实动因。研究发现:股权分散、资产规模庞大、高管报酬丰厚的上市公司会有较强的披露倾向,从而表现为年报长度的扩展和内容的细化;盈利能力与年报页码呈负相关关系,即盈利能力较好的公司没有出具冗长的年度报告;发展能力和盈余管理可能性不同的公司年报长度无显著差异。文章丰富了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理论研究,从年报使用主体视角将年报作为整体考察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决策帮助,同时也能为政府及监管机构日后制定更加简明、更加有用、与国际接轨的年报规范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则斌  商燕劼  
以A股上市公司2014年年报数据为样本,分析上市公司年报日益扩展的内在关联及真实动因。研究发现:股权分散、资产规模庞大、高管报酬丰厚的上市公司会有较强的披露倾向,从而表现为年报长度的扩展和内容的细化;盈利能力与年报页码呈负相关关系,即盈利能力较好的公司没有出具冗长的年度报告;发展能力和盈余管理可能性不同的公司年报长度无显著差异。文章丰富了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理论研究,从年报使用主体视角将年报作为整体考察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决策帮助,同时也能为政府及监管机构日后制定更加简明、更加有用、与国际接轨的年报规范提供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则斌  商燕劼  
以A股上市公司2014年年报数据为样本,分析上市公司年报日益扩展的内在关联及真实动因。研究发现:股权分散、资产规模庞大、高管报酬丰厚的上市公司会有较强的披露倾向,从而表现为年报长度的扩展和内容的细化;盈利能力与年报页码呈负相关关系,即盈利能力较好的公司没有出具冗长的年度报告;发展能力和盈余管理可能性不同的公司年报长度无显著差异。文章丰富了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理论研究,从年报使用主体视角将年报作为整体考察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决策帮助,同时也能为政府及监管机构日后制定更加简明、更加有用、与国际接轨的年报规范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靖霞  王毅刚  
采用有双变量GARCH模型进行修正过的事件研究方法,对2007年中国沪、深两市51起代表性并购事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并购能给目标公司带来显著的价值增值,但在长期内并不明显;并购公司不同并购策略能给目标公司带来不同的影响;经营业务专业化与区域位置集中化类型的并购使目标公司价值增大的概率较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伟  刘卫镇  戴冰清  
依据双元创新理论,利用2011—2019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双元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仅能够驱动企业整体创新水平,还能够使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呈现一定的协同效应,有效避免了二者对企业资源的争夺。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数字普惠金融对非国有企业具有更明显的创新激励效应,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相比于低市场竞争程度,高市场竞争程度强化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整体创新及探索式创新的激励作用,而对企业利用式创新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企业整体创新和双元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翔宇   刘光强   段华友  
文章以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分析研发在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研发强度的上升显著提升了数字技术运用,也催生了数据应用场景生成。这一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异质性检验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研发强度对数字技术运用和数据应用场景生成的影响程度,显著低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在转型机制方面,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其研发活动通过数字技术运用为中介,实现了对数据应用场景生成的促进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41.3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