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6)
- 2023(12437)
- 2022(9352)
- 2021(8110)
- 2020(6699)
- 2019(14592)
- 2018(14410)
- 2017(28791)
- 2016(15515)
- 2015(17451)
- 2014(17379)
- 2013(17131)
- 2012(15704)
- 2011(13685)
- 2010(14107)
- 2009(13768)
- 2008(13057)
- 2007(11668)
- 2006(10236)
- 2005(9623)
- 学科
- 济(81178)
- 经济(81087)
- 业(80493)
- 企(74039)
- 企业(74039)
- 管理(62543)
- 方法(36378)
- 业经(31560)
- 数学(28532)
- 数学方法(28437)
- 财(27047)
- 农(25527)
- 中国(21549)
- 务(20944)
- 财务(20928)
- 财务管理(20909)
- 企业财务(19930)
- 农业(19248)
- 技术(16612)
- 制(15189)
- 策(14261)
- 划(13810)
- 理论(12896)
- 和(12871)
- 地方(12675)
- 体(12413)
- 贸(12356)
- 贸易(12350)
- 产业(12317)
- 融(12289)
- 机构
- 学院(230752)
- 大学(224328)
- 济(106147)
- 经济(104550)
- 管理(96650)
- 理学(83186)
- 理学院(82541)
- 管理学(81710)
- 管理学院(81278)
- 研究(68513)
- 中国(56883)
- 财(50834)
- 京(45303)
- 财经(40583)
- 经(37107)
- 科学(35824)
- 江(35173)
- 农(34427)
- 经济学(33725)
- 所(32284)
- 中心(32002)
- 经济学院(30854)
- 财经大学(30041)
- 业大(29267)
- 商学(28853)
- 商学院(28605)
- 研究所(28545)
- 北京(27869)
- 州(27585)
- 农业(26787)
- 基金
- 项目(147867)
- 科学(120312)
- 研究(113307)
- 基金(110915)
- 家(93205)
- 国家(92328)
- 科学基金(83076)
- 社会(77261)
- 社会科(73489)
- 社会科学(73473)
- 基金项目(58018)
- 省(57613)
- 教育(51399)
- 自然(50222)
- 自然科(49178)
- 自然科学(49169)
- 自然科学基金(48410)
- 划(46152)
- 编号(45195)
- 资助(44427)
- 成果(35836)
- 业(34666)
- 创(34147)
- 部(33844)
- 国家社会(33102)
- 发(32248)
- 重点(32214)
- 创新(30922)
- 制(30820)
- 人文(30453)
- 期刊
- 济(118081)
- 经济(118081)
- 研究(67620)
- 财(43154)
- 中国(41719)
- 管理(41039)
- 农(33081)
- 科学(27423)
- 学报(26839)
- 融(25296)
- 金融(25296)
- 农业(22784)
- 大学(22648)
- 技术(21823)
- 财经(21574)
- 学学(21490)
- 业经(21202)
- 经济研究(19302)
- 教育(18690)
- 经(18673)
- 问题(15780)
- 业(14677)
- 技术经济(14289)
- 世界(12741)
- 贸(12619)
- 商业(12321)
- 财会(12302)
- 现代(12030)
- 经济管理(10900)
- 国际(10640)
共检索到344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曾雪婷 韩洪芳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在危机期间重塑业务形态、强化经营韧性的重要选择。基于2016—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危机期间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就业规模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企业危机期间的就业规模,具体在新冠疫情期间,企业数字化转型每增加1%使得就业规模相对增长2.7%。其中,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广化效应”与“深化效应”提升企业危机期间的就业规模,其就业替代效应并不明显。在新冠疫情严重城市、数字生态行业和国有企业中,数字化转型更能提升企业危机期间的就业规模。最后,企业在危机期间推进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员工收入与企业劳动生产率。本文研究为维护危机期间社会稳定及双循环战略实现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就业规模 危机期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海峰 宋肖肖 窦斌
数字化对企业组织和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企业韧性视角研究了数字化在危机期间的价值。研究表明,数字化显著提高了企业在危机期间的韧性,表现为数字化企业在危机期间获得的股票收益率更高。进一步地,企业从数字化中受益的程度将取决于它们的运营在多大程度上被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数字化对于受疫情影响更大的小规模和非国有企业的韧性提升作用更大,且对非高科技企业的韧性具有显著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通过增加工作灵活性,降低员工之间以及员工和客户之间的接触程度增加了企业在危机期间的韧性。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可以作为一种企业风险管理工具,提高企业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企业生存甚至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潘艺 张金昌
数字化转型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竞争力来说是一次发展的契机还是一场危机?利用2010—2020年上市企业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总体上,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企业竞争力水平的提升;(2)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会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而促进企业竞争力水平提升,也会加剧企业财务困境而降低企业竞争力水平;(3)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作用大于非国有企业,对大型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作用大于小型企业;(4)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和企业竞争力存在倒U型关系,财务困境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据此提出建议:政府应该持续推进数字技术发展,助力弱势企业数字化转型,重视数字化转型风险,进而化危为机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建 王怡静
随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从企业数字化转型视角探究民生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以2012—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文本分析识别企业数字化转型,验证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力就业规模和薪酬水平的正向影响。但不同技能劳动力需求呈现结构性差异,非国有企业、生产效率较低以及融资约束较大的企业更有可能采用数字技术替代劳动,尤其是替代低技能劳动。研究结果揭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力就业的促进效应和替代效应,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稳就业”目标实现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隋小宁 焦帅鹏 王海军
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化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转型方向,通过数字化技术应用所形成的数字化转型可能成为推动企业OFDI新的竞争优势。为此,文章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OFDI决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对企业OFDI决策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同时对OFDI规模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第二,从不同数字化转型成分来看,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和数字技术应用对OFDI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特质风险,促进了企业OFDI决策的可能性;第四,数字化转型对企业OFDI决策存在异质性特征,民营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等类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其OFDI决策影响更为显著;第五,利用工具变量法、改变核心解释变量衡量指标、增加滞后项、变更回归方法、时间分组等方式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文章丰富和拓展了数字化转型应用研究,为中国企业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优势,推动“走出去”战略走深走实,确保海外投资供应链、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钢 赵霞
在新冠疫情暴发和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数字化已经成为农林企业增强韧性应对危机、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基于新冠疫情暴发的现实情况,文章探讨了数字化对危机期间农林企业韧性的作用机制及影响。运用2019-2022年农林企业中174家A股上市公司的日度数据,通过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了企业的数字化赋能效应,同时采用双重差分法、倾向得分匹配法以及变量替换法对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1)数字化能显著增强危机下的农林企业韧性,短期样本和长期样本的影响系数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2)长短期样本内林业企业数字化赋能效应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093和0.0122,均弱于非农林企业,且小规模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从数字化中获取的边际收益相对更多。(3)数字化通过提升用工灵活性和生产智能化水平,降低了农林企业在不利环境下的运营风险,增强了应对危机的能力。(4)推进数字化的农林企业在新冠疫情期间分别额外获得0.0118%的短期收益率和0.0188%的长期收益率,即企业数字化赋能效应的长期效应强于短期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政策启示:一是要为农林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创造有利条件;二是要给予小规模和非国有农林企业数字化转型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三是要注重农林企业在用工灵活性和生产智能化方面的数字化投入;四是要支持农林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的长期战略规划。
关键词:
数字化 农林企业 企业韧性 新冠疫情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宏鸣 孙鹏博 郭慧芳
本文以2011—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借助Python爬虫技术和文本挖掘技术定量测度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金融这一新兴金融业态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结果显示,数字金融显著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且对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及东部和南方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数字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优化营商环境、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增加研发支出四个渠道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本文通过探索和识别激发企业数字化战略变革的外部条件,为加速形成数字化转型新格局、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宁薛平 莫立颖 张庆君
本文选取城商行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商业银行数字化发展对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商业银行数字化发展与小微企业信贷供给之间呈现U型关系,随着商业银行数字化程度的加深,其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供给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究其原因:银行数字化发展初期投入成本高、公众认可度不高等因素抑制了数字化作用的发挥;随着银行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数字化的降低贷后风险和拓展服务渠道的作用逐渐显现,从而促进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的增加。同时,商业银行数字化发展对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人民银行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可以使得银行数字化发展对于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由抑制作用转为促进作用的拐点提前到来,对U型关系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虎 高子桓 韩爱华
本文系统梳理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产业链关联的理论机制,基于2007~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年报和投入产出表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来揭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关联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产业链关联水平的提升,且存在滞后效应,利用工具变量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倾向匹配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但是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不同维度、不同时间存在一定差异。另外,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降低内部生产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两种渠道来影响产业链关联,由于数字化转型降低外部交易成本的幅度更大,最终均表现为促进产业链关联。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关联之间的关系,为政府制定合理的数字经济政策以及有效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链关联提供重要的政策指引和借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虎 高子桓 韩爱华
本文理论阐释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关联的影响机制,并基于2007~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年报和投入产出表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来揭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关联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产业链关联水平的提升,且存在滞后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降低内部生产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两种渠道来影响产业链关联,由于数字化转型降低外部交易成本的幅度更大,最终均表现为促进产业链关联。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关联之间的关系,为政府制定合理的数字经济政策以及有效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链关联提供重要的政策指引和借鉴。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茜俣 谭小芬
本文利用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财报数据,采用词频统计的方式定义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程度。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基于PSM-DID检验发现,2014年“两化融合”试点企业在政策出台之后投资效率提升较多。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改善公司治理的内部渠道和提升公司股票信息监督的外部渠道来提高投资效率。数字化转型对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在融资约束更低、年报可读性更低、行业集中度更高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此外,数字化转型还可以增加数字化研发投入和专利数目,提升经营表现。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投资效率 公司治理 股票信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翔宇 刘光强 段华友
文章以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分析研发在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研发强度的上升显著提升了数字技术运用,也催生了数据应用场景生成。这一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异质性检验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研发强度对数字技术运用和数据应用场景生成的影响程度,显著低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在转型机制方面,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其研发活动通过数字技术运用为中介,实现了对数据应用场景生成的促进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41.31%。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寿喜 赵帅 岳成浩
本文以2012~2021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构建文本和量化两个维度,利用熵值法构建综合指标来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证研究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进一步,本文基于价值链理论,分析价值链各环节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从各环节来看,研发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营销数字化与企业绩效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最后,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影响在不同企业集群中的异质性发现:相较于非技术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在技术密集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更为明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晖 戚琦 唐志鹏
厘清数字化如何赋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对于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1年中国A股工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企业数字化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绿色专利数据,探究工业企业数字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企业数字化显著促进了绿色创新,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显著;2)与资源型城市、中部地区和非国有小企业相比,非资源型城市、东西部地区和国有大企业数字化赋能绿色创新的效果更加突出;3)企业数字化可以通过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盈利水平来促进绿色创新。研究结论为更好地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创新,实现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支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晖 戚琦 唐志鹏
厘清数字化如何赋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对于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1年中国A股工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企业数字化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绿色专利数据,探究工业企业数字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企业数字化显著促进了绿色创新,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显著;2)与资源型城市、中部地区和非国有小企业相比,非资源型城市、东西部地区和国有大企业数字化赋能绿色创新的效果更加突出;3)企业数字化可以通过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盈利水平来促进绿色创新。研究结论为更好地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创新,实现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