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6)
- 2023(13802)
- 2022(10588)
- 2021(9359)
- 2020(7773)
- 2019(17043)
- 2018(16639)
- 2017(32886)
- 2016(17795)
- 2015(19851)
- 2014(19733)
- 2013(19563)
- 2012(17822)
- 2011(15418)
- 2010(15477)
- 2009(14515)
- 2008(15000)
- 2007(13371)
- 2006(11719)
- 2005(10913)
- 学科
- 济(87648)
- 经济(87550)
- 业(87003)
- 企(80527)
- 企业(80527)
- 管理(73367)
- 财(40536)
- 方法(39353)
- 业经(32466)
- 数学(30862)
- 数学方法(30749)
- 农(27064)
- 务(25100)
- 财务(25076)
- 财务管理(25023)
- 企业财务(23881)
- 中国(23304)
- 农业(19520)
- 制(18878)
- 技术(17174)
- 策(16600)
- 体(15510)
- 划(15137)
- 地方(15065)
- 理论(14686)
- 和(13901)
- 财政(13836)
- 体制(13379)
- 贸(13258)
- 贸易(13252)
- 机构
- 学院(257822)
- 大学(253091)
- 济(117179)
- 经济(115384)
- 管理(108152)
- 理学(93560)
- 理学院(92804)
- 管理学(91927)
- 管理学院(91436)
- 研究(76312)
- 财(65274)
- 中国(62824)
- 京(50614)
- 财经(48503)
- 经(44172)
- 科学(40109)
- 江(39276)
- 经济学(37491)
- 农(36155)
- 所(36015)
- 财经大学(35723)
- 中心(35176)
- 经济学院(34268)
- 商学(32237)
- 商学院(31951)
- 研究所(31434)
- 业大(31308)
- 北京(31089)
- 州(30524)
- 经济管理(28952)
- 基金
- 项目(164824)
- 科学(134016)
- 研究(126121)
- 基金(124323)
- 家(104443)
- 国家(103503)
- 科学基金(93028)
- 社会(86561)
- 社会科(82357)
- 社会科学(82337)
- 基金项目(65315)
- 省(63288)
- 教育(56794)
- 自然(56037)
- 自然科(54858)
- 自然科学(54850)
- 自然科学基金(53994)
- 划(50861)
- 编号(49947)
- 资助(49205)
- 成果(40260)
- 部(37854)
- 创(37506)
- 国家社会(37324)
- 业(36301)
- 重点(35961)
- 发(35092)
- 制(34744)
- 创新(34172)
- 人文(34123)
- 期刊
- 济(132058)
- 经济(132058)
- 研究(79758)
- 财(58344)
- 中国(47476)
- 管理(44699)
- 农(34123)
- 科学(30676)
- 学报(30327)
- 融(26106)
- 金融(26106)
- 财经(25421)
- 大学(25219)
- 学学(23885)
- 农业(23162)
- 技术(22775)
- 业经(22712)
- 经济研究(22252)
- 经(21875)
- 教育(19646)
- 问题(17345)
- 财会(16081)
- 技术经济(15366)
- 会计(14528)
- 业(14464)
- 贸(13737)
- 商业(13536)
- 现代(13281)
- 世界(12735)
- 经济管理(11718)
共检索到388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贝贝 陈培友 高太光
由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所推动的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发展赋予了新动能,同时也给公司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文章以2011—2020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财务重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降低财务重述的发生概率,其通过提升内部控制水平、改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增加高管联结度三条途径减少财务重述,且当企业股权集中度较高或面临并购压力、资本市场业绩预期压力、融资约束时,会弱化数字化转型对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丰富了先进技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研究,对完善公司治理具有参考和启示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秀敏 陈梓烁 陈雅琪
作为“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建设内容,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带来正向的财务回报,已成为业界重点关注问题。本研究以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创新性地使用上市公司数字技术专利拥有量来衡量数字化转型,并详细分析数字化转型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有效地改善财务绩效,且该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运营效率、优化内部治理、降低经营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缓解融资约束来提升企业的财务绩效;大型企业转型程度越高,对财务绩效的促进作用越强。其无论是选择自主研发还是引进方式实现数字化转型,对财务绩效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其通过引进方式实现数字化转型更能促进财务绩效的提升;对于处于财务困境和竞争激烈环境中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财务绩效的促进作用将更加显著。此外,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越优越,这种促进作用也会越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阮祥梅
文章研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财务报表重述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降低了财务报表重述;企业数字化通过提高内部控制,来降低财务报表重述;企业数字化通过降低财务报表重述,来减少股票异常报酬率。进一步研究发现,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字化转型更能通过提高内部控制,降低财务报表重述,继而减少股票异常报酬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荣艳芳 陈淑芳
本文基于2015-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流通企业面板数据,通过文本挖掘法量化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水平,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其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机制,并考察技术嵌入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的流通企业表现出低生产成本率、低物质资本效率、高交易成本率、高人力资本效率、高创新投入与产出等特征;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对财务绩效存在明显改善机制,且对滞后期财务绩效的积极作用更突出;引入技术嵌入后的当期财务绩效对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弹性更大,技术嵌入正向调节商业模式数字化对财务绩效的改善机制;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对财务绩效的改善效果以及技术嵌入的调节效应在强环境动态下更显著。基于实证结论,得出全面推动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和建立现代流通服务与数字技术协同发展机制等启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吕静
本文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显著降低其财务风险,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企业价值、提高信息透明度、抑制管理层真实盈余管理,有效降低了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结论为企业更好地开展数字化转型、缓解财务风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慧芳
本文以2010—2020年中国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水平对财务重述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发展能够有效抑制财务重述。影响机制检验发现,盈余管理作为影响机制在数字化与财务重述之间产生了部分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内部控制质量更低、管理者持股比例更低时,企业数字化对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更显著。本文研究从财务重述角度拓展了企业数字化的研究,也为企业数字化的信息治理效应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蒋尧明 赖妍
文章选取2010—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生命周期对财务重述的影响。研究发现:生命周期与财务重述关系显著;相比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成长期企业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更高,偏向滞后重述。结论对监管部门规范财务重述行为和净化证券市场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生命周期 财务重述 上市公司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敏 张卓然 张雯
文章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行为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重述公司的审计师发生变更的概率要低于非重述公司,但如果重述公司上期被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师变更的概率会上升;在非国有企业中,未发现重述与审计师变更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对国有企业来说,财务重述与审计师变更类型之间无显著关系;在非国有企业,有微弱的证据表明,财务重述公司更容易将事务所变更为小所,如果上期被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这种倾向更明显。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和审计师之间存在"审计合谋",这一问题在国有企业中更为严重。
关键词:
企业产权 财务重述 审计师变更 审计合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蒋尧明 赖妍
文章选取2010—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生命周期对财务重述的影响。研究发现:生命周期与财务重述关系显著;相比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成长期企业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更高,偏向滞后重述。结论对监管部门规范财务重述行为和净化证券市场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生命周期 财务重述 上市公司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隋小宁 焦帅鹏 王海军
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化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转型方向,通过数字化技术应用所形成的数字化转型可能成为推动企业OFDI新的竞争优势。为此,文章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OFDI决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对企业OFDI决策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同时对OFDI规模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第二,从不同数字化转型成分来看,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和数字技术应用对OFDI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特质风险,促进了企业OFDI决策的可能性;第四,数字化转型对企业OFDI决策存在异质性特征,民营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等类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其OFDI决策影响更为显著;第五,利用工具变量法、改变核心解释变量衡量指标、增加滞后项、变更回归方法、时间分组等方式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文章丰富和拓展了数字化转型应用研究,为中国企业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优势,推动“走出去”战略走深走实,确保海外投资供应链、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朝辉
本文研究了新闻媒体的报道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的影响,经实证检验发现,新闻媒体的批评与谴责能有效抑制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的发生。对财务重述进一步分类后回归分析发现,媒体的负面报道对非技术原因引起的财务重述行为和涉及核心会计数据的财务重述行为起到了更为积极的监督作用。据此可知,新闻媒体的确发挥了其外部监督作用,能促使上市公司改善其治理机制,保护了投资者利益。
关键词:
新闻媒体 财务重述 公司治理 外部监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慧华 方军雄
长期以来,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核心,2014年证监会设立的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便是为此所做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通过考察投服中心设立对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治理效应以检验这项制度创新的保护效果。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试点地区的上市公司,投服中心试点地区的上市公司在试点之后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显著下降。基于手工收集的投服中心真实行权数据,同样发现被投服中心行权以后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现象确实显著减少。此外还发现,该治理效应在外部治理环境较差——审计质量较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分析师跟踪人数较少的上市公司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投服中心作用的实现机理,我们发现投服中心成立后上市公司的法律诉讼风险增加,产生威慑效应,是我国现有行政司法体系的有效延伸;此外,投服中心行权的示范效应带动了股东“用手投票”,提高了股东大会的整体参与度和中小股东参与度。
关键词:
投服中心 财务重述 中小投资者保护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英
以2004~2007年年报中明确披露审计与非审计费用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财务重述行为的倾向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检验了非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以费用率表示的非审计费用提高了上市公司重述财务报告的倾向,非审计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外部审计师的审计质量。
关键词:
非审计服务 财务重述 审计质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璇 周鹏 李春涛
本文利用2006-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和安慰剂检验,考察卖空对财务重述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入融券标的后,相较于不能被卖空的公司,融券标的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显著降低,这种治理作用在金融市场欠发达和治理水平较差的公司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卖空机制可以通过增加激励合约的有效性和吸引分析师跟踪来减少财务重述。最后,使用可操控应计项目和是否报告微利作为盈余质量的代理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因此,放开卖空限制,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关键词:
卖空机制 盈余质量 激励合约 财务重述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剑培 时洁 顾乃华
推动全社会数字化转型成为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府行为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鲜有文献探究政府治理体系的数字变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本文基于2015—2020年中国政府采购合同60余万条数据和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数字政府建设投资的视角构建指标刻画城市层面的数字政府建设水平,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探究了数字政府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政府建设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其效果在具有规模优势和创新优势的企业中更佳,且能够缩小企业间的治理效能差距。机制分析表明,优化营商环境、降低政企信息不对称和改善政企关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推动政府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偏爱本地企业提供数字产品和服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数字化领域的制度壁垒。本文不仅丰富了政府治理行为如何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也打开了数字政府建设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黑匣子”,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打造数字政府建设全面引领驱动数字化发展的新格局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政府 数字经济 政府采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