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20)
2023(20951)
2022(17389)
2021(15966)
2020(13521)
2019(30777)
2018(30657)
2017(59156)
2016(32341)
2015(36450)
2014(36540)
2013(36097)
2012(33006)
2011(29473)
2010(29301)
2009(27329)
2008(27150)
2007(24255)
2006(21063)
2005(18883)
作者
(94163)
(78713)
(78003)
(74593)
(50047)
(37761)
(35734)
(30770)
(29771)
(28091)
(26563)
(26484)
(25034)
(24902)
(24301)
(24262)
(23769)
(23449)
(22687)
(22628)
(19451)
(19205)
(19197)
(17999)
(17616)
(17551)
(17476)
(17468)
(15811)
(15685)
学科
(137065)
经济(136910)
(109820)
管理(102991)
(96228)
企业(96228)
方法(62966)
数学(52366)
数学方法(51706)
(40174)
(39250)
业经(38974)
中国(34797)
农业(27738)
(27476)
财务(27390)
财务管理(27340)
(26747)
地方(26078)
企业财务(25929)
(25334)
理论(23785)
(23762)
贸易(23751)
技术(23244)
(23038)
(22792)
(20659)
环境(20118)
(19714)
机构
学院(466012)
大学(463302)
(186735)
管理(185742)
经济(182756)
理学(160357)
理学院(158649)
管理学(155834)
管理学院(154994)
研究(151097)
中国(114466)
(98276)
科学(94799)
(86442)
(79836)
(76189)
业大(70654)
(69739)
中心(69398)
研究所(69335)
财经(69312)
(62940)
农业(62749)
北京(61366)
(59311)
师范(58724)
经济学(56069)
(55953)
(54957)
财经大学(51338)
基金
项目(314836)
科学(247596)
研究(228678)
基金(228109)
(198827)
国家(197124)
科学基金(170051)
社会(143984)
社会科(136457)
社会科学(136419)
(123931)
基金项目(120817)
自然(111165)
自然科(108604)
自然科学(108574)
自然科学基金(106624)
教育(105189)
(103564)
资助(93883)
编号(93666)
成果(74984)
重点(70376)
(68946)
(66953)
(66251)
课题(63994)
创新(61496)
科研(60487)
国家社会(59167)
教育部(58961)
期刊
(204576)
经济(204576)
研究(131675)
中国(85157)
学报(73795)
(73081)
管理(70323)
(69714)
科学(67551)
大学(55823)
学学(52665)
农业(50226)
教育(47727)
技术(42899)
(38833)
金融(38833)
业经(35560)
财经(33915)
经济研究(32002)
(29109)
(28545)
问题(27268)
技术经济(24550)
图书(23420)
(22513)
统计(21620)
现代(21591)
科技(21494)
商业(21388)
理论(21270)
共检索到677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波   王权鼎   甘天琦   沈体雁  
随着数字经济兴起,数字技术为环境治理带来了新的动能。企业作为“三方共治”环境治理体系的最终实践落脚点,探究其数字化转型的减污效应具有重大意义。以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三方共治”的环境治理框架,从企业、公众、政府视角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污染减排的影响效果与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显著的减污效应,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从企业视角而言,数字化转型通过激活绿色创新动力来实现绿色技术数量与质量的提升,从而降低污染排放。从公众视角而言,外部媒体关注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污染减排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从政府视角而言,地区环境规制强度越高,企业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污染减排的动机越强。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减污效应仅存在于重污染行业及非国有企业中。研究结论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污染排放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同时为数字经济背景下完善“三方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了经验参考及实践依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海丰  
本文以面临数字化转型决策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政府及两个实力存在差异的制造业企业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不同企业在不同条件下对数字化转型的策略选择演化路径。结果表明:在政府的激励和监督条件下,企业转型策略受到企业间合作转型协同效应影响;不同协同效应、不同数字化水平和不同政府管制水平下企业策略选择也有所差异。据此,建议政府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政策、技术渠道、资金等支持,同时帮助企业间匹配,以此通过高效利用企业间协同效应加快数字化转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晔   蒋宗正  
基于多视角“战略三角”框架,以中国创业板上市中小民营制造企业为样本,结合必要条件分析(NCA)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 QCA)方法,探究市场化进程、数字政策支持力度、领导权结构、行业竞争度、数字资源基础设施和适应能力6个条件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组态效应。结果表明:单一要素并非是中小民营制造企业实现高成熟度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条件,但强化适应能力对企业高成熟度数字化转型发挥普适作用。两条组态路径均可引致中小民营制造企业高成熟度数字化转型,具体包括高效适应型和资源能力协调型。同时,根据外部制度和产业环境差异,可将资源能力协调型细分为资源能力主导型、政府与市场双重助力下的资源能力协调型和政府与行业双重驱动下的资源能力协调型。进一步研究发现,4条组态路径会阻碍中小民营制造企业高成熟度数字化转型,且均属于资源能力缺失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师磊   彭子晨  
数字中国背景下,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战略驱动技术创新,成为推进产业变革、攻破关键核心技术以及重塑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熊彼特创新范式,剖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其创新效率提升的作用机理,并结合2009-2021年共4350家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探讨了企业创新的触发条件与能力跃迁路径。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其创新效率,其作用机制在于企业的知识累积效应与熊彼特租金攫取效应;在熊彼特创新范式下,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安排是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重要触发条件,且伴随着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还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可持续性提升以及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深化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以及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提供了有益启发,对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突破“低端锁定”、攻破关键核心技术壁垒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小迪   张宏   李清杨  
在世界经济数字化变革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能否赋能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受到广泛关注。文章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框架下,利用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中国企业OFDI概率,经一系列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渠道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强化所有权优势、提升内部化动力与克服外来者劣势促进了中国企业OFDI。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产权性质、人力资本结构、行业要素密集度、竞争程度以及投资模式将影响数字化的OFDI赋能作用。最后,基于投资规模与投资绩效的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还能助力OFDI“增量提效”,且规模增加体现在OFDI扩展边际。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佳平  李阳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话题的研究对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数字技术赋能与消费者需求驱动特征进行分析,厘清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发展规律,包括数字化转型内涵的界定、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范式以及数字化转型的不同程度和发展阶段,并提出一个基于数字技术与消费需求双元驱动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框架,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煜华  舒慧珊  向子威  
基于TOE理论框架构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模型,并运用fs QCA方法对收集到的26个数字原生企业和数字非原生企业的数据进行了组态路径的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原生企业数字化转型组态路径主要有三条,分别是环境-技术主导组织协同型、技术-环境主导组织协同型和技术-环境主导型;非原生企业由于缺乏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和经验,只能通过两条不同的技术-环境主导型路径实现数字化转型,且不同路径之间还存在着重叠路径和潜在替代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立杰   徐美琪   冯奕程   张珂   刘鹏  
基于TOE框架,运用fsQCA方法剖析了168家样本企业数据,探讨了技术、组织及环境条件对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组态效应,并经由典型案例探究了数字化情境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路径。研究发现:(1)单一前因条件难以成为引致在位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条件;(2)存在的4条商业模式创新驱动路径中,市场环境拉动型和动态能力推动型会引致渐进性商业模式创新,而技术支撑下的动态能力引领型和冗余资源助力下的数字技术驱动型则会引致颠覆性商业模式创新;(3)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大多数情况下会“多重并发”,并以“殊途同归”的方式驱动在位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本研究结论不仅揭示了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多重驱动因素及复杂联动机制,而且为相关企业在数字化情境下借助商业模式创新谋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立杰   徐美琪   冯奕程   张珂   刘鹏  
基于TOE框架,运用fsQCA方法剖析了168家样本企业数据,探讨了技术、组织及环境条件对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组态效应,并经由典型案例探究了数字化情境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路径。研究发现:(1)单一前因条件难以成为引致在位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条件;(2)存在的4条商业模式创新驱动路径中,市场环境拉动型和动态能力推动型会引致渐进性商业模式创新,而技术支撑下的动态能力引领型和冗余资源助力下的数字技术驱动型则会引致颠覆性商业模式创新;(3)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大多数情况下会“多重并发”,并以“殊途同归”的方式驱动在位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本研究结论不仅揭示了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多重驱动因素及复杂联动机制,而且为相关企业在数字化情境下借助商业模式创新谋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艾志红  
本文基于TOE理论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321家嵌入外部创新生态系统的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从组态视角选取“技术—组织—环境”层面的6个因素,探讨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复杂因果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IT基础设施建设、IT业务拓展能力、IT前瞻性能力、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制度逻辑差异均不构成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条件。第二,存在利用式学习为主导的外部环境驱动型、组织双元学习为主导的能力驱动型、能力—组织学习—外部环境内外驱动型三条制造企业高数字化转型驱动路径;低数字化转型驱动路径有两条,且与高数字化转型驱动路径存在非对称关系。第三,利用式学习作为核心条件出现在高数字化转型的三条组态路径中,说明利用式学习对制造企业高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江峰  顾梦如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是近年来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首先对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内涵以及其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依据进行系统评述;其次,归纳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直接影响,如促进作用、抑制作用、曲线效应,以及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情景因素和中介变量;最后,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数字化转型行为的演变规律及对企业绩效的动态影响机制、数字技术和商业模式变革对于提升企业绩效的效果谁更显著、数字化转型对于价值链活动各个环节的作用机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中介影响机制、中国情境下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作用研究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霞  
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主并方数字化赋能视角,实证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企业发起了更多的并购活动,并取得了更高的并购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在企业并购中发挥信息效应与治理效应,当信息环境较差时,数字化转型对并购决策和并购绩效影响更强,当并购代理冲突较高时,数字化转型企业取得了更高的并购绩效。此外,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加并购支付溢价,这是由于数字化转型为并购带来了更多元的融资方式。数字化转型能缩短并购交易时长,提高并购成功率。此外,被并方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发生并购的概率越高且并购绩效越好。研究结论有利于深入理解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并购的影响,对评估数字化转型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并购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竞   胡茜  
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前因组态及转型路径时序性演进规律研究较为缺乏。基于战略三角观,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动态fs QCA方法探究制度、产业和动态能力与数字化转型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数字化转型前因组态多重并发,战略三角协同匹配共同作用于数字化转型;第二,存在制度突出型、产业利用型、制度产业并驱型和战略三角配合型4种高数字化转型模式;第三,2014—2015、2016—2017、2018—2019三阶段数字化转型经历了“宏观制度导向—中观产业推动—微观企业内驱”的下沉过程;第四,区域异质性分析显示,东部地区企业主要依赖先行产业试点优势实现高水平数字化转型,中部地区企业借助制度条件实现高水平数字化转型,西部地区缺乏产业与制度优势,需要借助产业、制度、资源3方面条件实现高水平数字化转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伟丽  陈腾鹏  
作为数字经济和新型城镇化融合的重要战略,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助力城市绿色转型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部署。本文基于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在智慧城市建设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企业数字化转型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智慧城市建设分别通过“新基建”效应、产业集聚效应、企业内部治理效应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为增强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构建智能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应推动数字经济与现代城市治理相结合、新型信息技术与低碳环保型技术相融合;加快数字技术对企业生产、管理、研发、节能减排等各环节的渗透,支持数字化转型程度高的头部企业成为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的领头羊;加大“新基建”投资力度,通过城市大数据平台缓解企业信息约束问题,通过智慧金融平台引导金融资源向具备绿色研发条件的企业流动;建立统一技术标准,协调试点范围内各城市智慧化转型进程,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考核评价指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卿玲丽   季周   张雯悦  
依据2010—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量数字技术应用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及首席数据官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企业数字技术应用通过提升绿色技术创新和改善ESG绩效,降低污染物排放及碳排放效应显著,设立首席数据官强化了这一效应;异质性检验显示,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在中小规模企业、非重污染行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更为显著。鉴于此,建议强化企业ESG绩效考核,进一步加大数字技术应用力度,鼓励绿色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