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94)
2023(17992)
2022(14418)
2021(13054)
2020(10898)
2019(24205)
2018(23839)
2017(45789)
2016(24835)
2015(27397)
2014(26905)
2013(26070)
2012(23036)
2011(20087)
2010(19600)
2009(17790)
2008(17213)
2007(14954)
2006(12772)
2005(11186)
作者
(68798)
(57387)
(57059)
(53955)
(36048)
(27453)
(25935)
(22555)
(21828)
(20048)
(19363)
(19194)
(17931)
(17844)
(17500)
(17485)
(17255)
(17205)
(16474)
(16462)
(14148)
(13970)
(13743)
(13144)
(12934)
(12697)
(12577)
(12526)
(11315)
(11266)
学科
(104131)
经济(104019)
(94779)
(85000)
企业(85000)
管理(82830)
方法(47747)
数学(39052)
数学方法(38630)
业经(34883)
(32402)
(31631)
中国(26096)
(23385)
财务(23342)
财务管理(23315)
农业(23252)
企业财务(22153)
技术(20427)
理论(18586)
(18508)
(17925)
贸易(17918)
(17468)
地方(17276)
(17197)
(16942)
(16215)
(15486)
(15196)
机构
学院(344912)
大学(337134)
(142929)
经济(140523)
管理(139948)
理学(122107)
理学院(120951)
管理学(119028)
管理学院(118400)
研究(105314)
中国(80859)
(68210)
科学(64766)
(63921)
(61762)
业大(53914)
财经(52211)
(50863)
(50405)
中心(49732)
农业(48859)
(47808)
研究所(46565)
经济学(43833)
北京(40877)
(40737)
师范(40220)
经济学院(39962)
(39573)
财经大学(38822)
基金
项目(241570)
科学(192559)
基金(177806)
研究(174249)
(155793)
国家(154443)
科学基金(135089)
社会(113923)
社会科(108254)
社会科学(108224)
(96054)
基金项目(94867)
自然(87971)
自然科(86101)
自然科学(86078)
自然科学基金(84585)
教育(80675)
(79741)
资助(70265)
编号(69150)
重点(54368)
(53621)
(52830)
成果(52753)
(52268)
创新(49511)
(48357)
国家社会(48295)
科研(46659)
课题(46583)
期刊
(149627)
经济(149627)
研究(90056)
中国(59760)
(56832)
管理(54515)
学报(53414)
(52317)
科学(49780)
大学(41275)
学学(39497)
农业(39056)
技术(32872)
教育(31627)
业经(27877)
(27858)
金融(27858)
财经(25724)
经济研究(24054)
(23224)
(22246)
问题(20234)
技术经济(18446)
(16720)
商业(16579)
现代(16215)
科技(16181)
财会(16117)
统计(15211)
(15169)
共检索到484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卢福财   秦玥   徐远彬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1—2021年企业层面数据并将专业化分工纳入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企业数字化会提高企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第二,相较于民营企业,数字化对国有企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第三,相较于内部控制水平低的企业,数字化对内部控制水平位于前25%的企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此外,机制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通过提高专业化分工水平进一步促进了企业能源效率的提升。上述结论意味着,为了加快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政府应积极落实各项政策,大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同时,应鼓励企业加强数字技术在生产运营等环节的应用,鼓励企业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协同创新,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身的专业化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虎   邹媛媛   高子桓  
文章选取上市公司年报以及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前向关联、后向关联两种渠道来增强产业链关联的创新效应和结构效应,进而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行业异质性,在劳动密集型和竞争性行业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阳军   田泽   刘超   任芳容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必要条件。选取沪深两市A股上市能源企业的面板数据,利用企业年报文本识别方法刻画数字化转型的强度,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能源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有效促进能源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就不同能源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对能源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效果具有较强的非对称性。具体而言,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成长型企业、成熟型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得到了更充分的释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阳军   田泽   刘超   任芳容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必要条件。选取沪深两市A股上市能源企业的面板数据,利用企业年报文本识别方法刻画数字化转型的强度,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能源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有效促进能源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就不同能源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对能源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效果具有较强的非对称性。具体而言,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成长型企业、成熟型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得到了更充分的释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江洪   杨锦波   黄向荣  
制造业企业专业化分工会影响企业创新,且二者之间的关系受制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尽管以往研究成果已涉及专业化分工与企业创新间的关系,但现有相关文献缺乏探究专业化分工影响企业创新机制方面的成果。笔者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分工理论,利用2007—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有效数据,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专业化分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过程中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调节作用。检验结果证实:专业化分工对企业创新投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企业创新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对专业化分工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较高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在专业化分工负向影响创新投入和正向影响创新产出的关系中均发挥强化作用。本研究通过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专业化分工影响企业创新的机制,拓展了交易成本等理论的应用范畴,丰富了专业化分工和企业创新方面的相关文献,为企业在专业化分工中推进创新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士专   杨佳英   杨礼华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不断投入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以此突破制约企业生产效率的“卡脖子”问题。以2015—2022年A股上市公司企业数据为基础,深入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经过更换被解释变量、修改模型设定的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之后,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效果差异不大,但优于成熟期企业,另外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制度环境较好和国有企业中更能发挥比较优势。机制检验表明:优化企业人力资本和激发企业家精神是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渠道。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袁淳  肖土盛  耿春晓  盛誉  
在"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的背景下,由企业推动的数字化转型逐渐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本文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刻画微观企业数字化水平,并在构建数理模型的基础上实证考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分工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中国上市企业专业化分工水平,并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基础上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专业化分工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降低企业面临的外部交易成本来实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专业化分工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在内部管控成本较低的企业、制造业以及竞争性行业中促进效果更加显著;数字化通过促进企业专业化分工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研究不仅揭示了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企业边界的影响机理及经济后果,也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效果提供了微观证据,研究结论对于数字化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京滨  刘赵宁  刘新民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既是实现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关键路径,也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以2011—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在作用机制方面,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体而言,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企业供应链运作效率与矫正过度投资提升投资效率,进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东部地区和南方地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结论可为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济效应提供新的经验证据,从而为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必备的微观基础提供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唐静  冯思允  
本文基于2008—2020年沪深A股服务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与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U型关系,且这一影响效应在非国有企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另外,对处于东部地区、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的服务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降低交易成本、扩大规模经济效应是数字化转型作用于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宏   李斯林   余红心  
运用静态博弈以及演化动态博弈模型,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采用2013—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企业数字化转型是重要的中间机制,回应IT生产率悖论;数字基础设施对第一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远大于第二、第三产业,对高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面效应明显高于其他第二产业。因此,政府亟需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和引导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针对不同的产业和企业制定差异化的数字化发展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爱军   刘欣  
文章以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6—2020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显著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否定了数字化转型的生产率悖论;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是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路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果因企业产权性质、企业规模、市场竞争程度、知识产权保护度不同而存在差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丁相安   王晓岭   韩少杰  
数字化转型给企业履行社会责任(CSR)带来挑战。数字化转型是否促进企业履行CSR中的员工责任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研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履行员工责任的作用。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的嵌入以及数字技术的实践应用均会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而区块链技术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第二,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企业履行员工责任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员工责任起到中介作用;企业实施对员工负责的数字化转型也有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本文有助于丰富负责任的数字化有关理论,为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来提升企业效率和效能提供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树宽  范雪媛  王泷  邵东  张铂晨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以2008—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从微观视角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绩效在数字化转型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机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影响创新绩效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考虑内生性问题之后,上述结论保持稳健。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果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史小坤  辛子辰  
选用2011—2020年3565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金融数字化发展缓解金融摩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冲击的作用和途径。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摩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冲击,金融数字化发展可以有效缓解金融摩擦的冲击作用;相较于数字化程度,数字普惠金融的缓解作用效果更好。细分金融摩擦之后,发现金融数字化发展可以缓解融资成本和资本错配,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无法通过提高融资可得性来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论对于提升金融数字化发展的饱和性与融合深度,从而缓解金融摩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冰冰   刘爱梅  
基于2013~2020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在使用DID模型和工具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且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呈现倒U型的影响特征。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高企业间劳动、资本、知识和技术要素的配置效率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且行业竞争能够增强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为强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应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数据等新型要素市场建设,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优化要素配置的作用,实现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的协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