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43)
- 2023(14652)
- 2022(11342)
- 2021(10151)
- 2020(8419)
- 2019(18680)
- 2018(18310)
- 2017(36248)
- 2016(19867)
- 2015(21848)
- 2014(21812)
- 2013(21568)
- 2012(19722)
- 2011(17246)
- 2010(17319)
- 2009(16237)
- 2008(16724)
- 2007(15217)
- 2006(13254)
- 2005(12491)
- 学科
- 济(95973)
- 经济(95869)
- 业(90729)
- 企(82873)
- 企业(82873)
- 管理(73270)
- 方法(44290)
- 数学(35758)
- 数学方法(35579)
- 业经(33022)
- 财(32452)
- 农(28272)
- 务(25146)
- 财务(25127)
- 财务管理(25095)
- 中国(24214)
- 企业财务(24071)
- 农业(20714)
- 制(19815)
- 技术(18213)
- 策(15645)
- 融(15413)
- 金融(15413)
- 理论(15265)
- 划(15221)
- 体(15170)
- 银(15093)
- 银行(15076)
- 贸(14910)
- 贸易(14899)
- 机构
- 学院(291041)
- 大学(286738)
- 济(129138)
- 经济(126991)
- 管理(117454)
- 理学(100836)
- 理学院(99896)
- 管理学(98706)
- 管理学院(98143)
- 研究(90952)
- 中国(74779)
- 财(63643)
- 京(58558)
- 科学(51239)
- 财经(50806)
- 农(48471)
- 经(46352)
- 所(45132)
- 江(44173)
- 中心(42092)
- 经济学(41276)
- 研究所(40090)
- 业大(39742)
- 农业(38015)
- 财经大学(37844)
- 经济学院(37515)
- 北京(36241)
- 州(34983)
- 商学(34823)
- 商学院(34522)
- 基金
- 项目(187036)
- 科学(151170)
- 基金(141218)
- 研究(137137)
- 家(121316)
- 国家(120270)
- 科学基金(106353)
- 社会(91990)
- 社会科(87483)
- 社会科学(87465)
- 基金项目(73957)
- 省(72066)
- 自然(67613)
- 自然科(66173)
- 自然科学(66160)
- 自然科学基金(65115)
- 教育(62232)
- 划(59402)
- 资助(57129)
- 编号(53335)
- 成果(42810)
- 部(42355)
- 创(42059)
- 重点(41134)
- 业(40852)
- 发(39802)
- 国家社会(39414)
- 创新(38494)
- 教育部(37317)
- 性(36745)
- 期刊
- 济(142836)
- 经济(142836)
- 研究(85316)
- 财(55026)
- 中国(53728)
- 管理(48824)
- 农(45484)
- 学报(41368)
- 科学(39901)
- 融(34507)
- 金融(34507)
- 大学(32361)
- 学学(30944)
- 农业(30571)
- 财经(27488)
- 技术(25001)
- 业经(24474)
- 经(23624)
- 经济研究(23442)
- 教育(21814)
- 业(19173)
- 问题(19006)
- 技术经济(16855)
- 财会(15560)
- 贸(15358)
- 商业(14882)
- 世界(14864)
- 现代(14344)
- 统计(13415)
- 会计(13289)
共检索到436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非 胡慧芷 林慧妍 任晓怡
数字化转型赋予了企业新的发展动能,这能否进一步改善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表现?本文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07~2018年数据,借助爬虫技术归集企业年报中的"数字化转型"关键词,创新性地刻画出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度,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及其渠道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股票流动性,并呈现出一定结构异质性特征,上述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渠道机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提高,一是能改善信息不对称并强化市场的正面预期,二是促进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绩效提升,三是提升企业价值和财务稳定性,这些都有助于提升企业股票流动性水平。本文还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效力的发挥需要外部基础条件的支撑。在金融科技、数字金融发展较好情况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股票流动性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本文可为理解资本市场中微观主体流动性提供线索,并为更好地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相关启示。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贺超 丁怡帆 马云飞
不同于“信息效率”观和题材“炒作”观,从数据权力的视角出发,提出企业数字化转型将为内部管理者带来一种新的权力资源即“数据权力”,基于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会显著提高股价同步性。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会增加内部机会主义行为和外部监管难度,并藉由这两条路径导致股价同步性上升。拓展性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在管理层权力较强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因此,应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的“双刃剑”效应,一方面,企业内部监督治理需要与前沿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出台的制度设计和措施也应当在企业特质信息披露的“激励-约束”上做出更大的优化努力。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家财 叶颖玫
从市场微观结构的角度,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企业投资和资本配置效率之间的经验检验,发现股票流动性有助于增加企业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低融资约束、成熟型以及低经营风险的企业而言,股票流动性提升企业投资的作用在高融资约束、成长型以及经营风险较高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此外,从资本配置效率视角考察流动性的经济后果时发现,流动性有助于抑制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并缓解投资过度不足,进而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研究结论表明,只有继续优化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并加强内幕交易打击力度,才能增强市场流动性并优化资本配置效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国良 夏奕欣
文章基于“深港通”这一外生政策,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以2012—2020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创建了ESG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构造公司的ESG指数,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深港通”实施能够提高“深股通”标的股票ESG表现,该结论在使用PSM倾向评分匹配等方法后仍然稳健。机制分析发现,“深港通”开启后,分析师跟踪人数的增加是资本市场开放影响标的公司ESG表现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公司及非重污染行业的公司中。文章研究表明“深港通”实施对于促进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为后续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政策提供了证据支持。
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熵值法 ESG表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应欢 郭永祯
如何提高企业ESG表现是目前学术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为这一热点问题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然而,仍不清楚企业能否将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资源、能力和竞争优势与可持续发展以及ESG表现相匹配。因此,有必要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ESG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展开研究。文章基于2013—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与ESG表现呈明显的“倒U形”关系,这一结论在经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工具变量法和更换变量衡量方式等一系列检验后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创新导向型企业和国有企业能在更高的数字化转型程度上实现最佳ESG表现。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和信息披露质量两条渠道来影响企业ESG表现。文章清晰揭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ESG表现的“双刃剑”作用的机理,剖析了企业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实现兼容的路径,这对于中国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下实现绿色转型和“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政策和实践启示。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ESG表现 倒U形 绿色专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顾乃康 陈辉
文章使用2000-2008年间沪深两市中仅发行了A股的上市公司的高频交易数据,采用有效价差和报价价差来衡量公司股票的流动性,考察了股票流动性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是否满足权益再融资条件以及股权分置改革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股票流动性(即买卖价差)和资本结构呈显著负相关性(正相关性)。满足再融资条件的公司财务杠杆对流动性的敏感性显著更强。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公司的财务杠杆对流动性的敏感性更强,但这种关系不是很稳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峰 高娇娇 唐昭辉
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带来了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以往的文献集中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融资约束的影响,较少关注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作用。本文基于Python爬虫和文本分析技术自行构建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以2010—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权益资本成本的降低,该项结论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在影响机制方面,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股票流动性以及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等渠道促进权益资本成本的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非国有企业、低股权集中度企业和高行业集中度企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权益资本成本的降低作用更加显著。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晓佳 张雪彬 蒋先玲
本文以2007—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及其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股权资本成本;在财务压力更大、信息复杂程度更高、公司治理水平更低的企业中,数字化转型降低股权资本成本的效应更强。机制分析显示,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降低企业盈余波动、吸引外部关注以及提高公司治理质量三条渠道,降低企业的股权资本成本。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中胜 原智超
ESG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能给企业带来诸多发展机遇,那是否有助于提高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呢?选取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企业ESG表现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表现越好的企业股票流动性越高,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显著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ESG表现主要通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增强企业财务稳定性,以及提高媒体正面报道和分析师关注度来提升股票流动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高科技企业、市场地位较高企业以及面临经济政策不确定程度较低的企业而言,ESG表现对股票流动性的提升效果更明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涵 锁箭
在遵循“数字化基础设施(ABCDM)—互联网商业模式—企业信息化建设”数字化逻辑的基础上,文章基于2017—2021年上市家族企业年报,通过文本分析法构建模型,实证检验了家族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代际传承动态过程中绩效表现的影响机理,打开了差序格局情境下,中国两代人协同治理家族企业的数字化效益实证研究“黑箱”,对“为什么家族二代应该引领数字化变革”作出回应。结果表明:家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降低风险承担水平、减少冗余资源和弱化代理成本三重路径提升传承期绩效,但在不同传承和创新属性视角下表现出显著非对称性效果,即处于父辈掌权且子辈辅佐父辈阶段以及高创新强度的家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与绩效驱动效应更强。实证结果为二代引领家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经验支持,同时为其在数字化情境下打破企业边界、优化业务流程、整合外部资源提出探索性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明涛 何浔丽
本文首先应用模型刻划了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变化特征,并以非预期流动性度量流动性风险;其次从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两个方面,应用VAR模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与流动性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M2的变化对流动性风险影响最大,准M2、M1的变化次之,M0、准M1的变化最小;流动性风险对准M1变化影响最大,对M1、M2变化次之,对准M2和M0变化几乎没有影响。利率与流动性风险相互影响很小。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利率 流动性风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红 周奋 张磊
本文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自2010年4月推出以来的日收盘价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分析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的领先滞后关系,结果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沪深300指数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股指期货的价格引导着现货的价格,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之间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脉冲响应的结果也印证了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具有更大的冲击效应的结论。这说明股指期货的上市加强了现货市场的信息传导机制,股指期货市场的推进和健康发展有利于优化我国的资本市场结构。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德宏 宋建波
现有文献对于我国股票市场是否普遍存在动量效应观点并不一致。本文以2010-2015年间我国股票市场为背景,对动量效应的存在性进行再检验,并研究投资组合的期间因素(评估期和持有期)对动量效应市场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多数现有文献的结论不同,我国股票市场不仅存在反转效应,同时也存在动量效应。(2)动量(反转)效应的存在性和市场表现受到投资组合中的期间因素的显著影响。评估期越短,或者持有期越长,动量(反转)效应的市场表现就越强。现有文献尚未得出类似的结论。(3)借助期间因素,研究还发现,我国各个细分股票
关键词:
动量效应 期间因素 市场差异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德宏 宋建波
现有文献对于我国股票市场是否普遍存在动量效应观点并不一致。本文以2010-2015年间我国股票市场为背景,对动量效应的存在性进行再检验,并研究投资组合的期间因素(评估期和持有期)对动量效应市场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多数现有文献的结论不同,我国股票市场不仅存在反转效应,同时也存在动量效应。(2)动量(反转)效应的存在性和市场表现受到投资组合中的期间因素的显著影响。评估期越短,或者持有期越长,动量(反转)效应的市场表现就越强。现有文献尚未得出类似的结论。(3)借助期间因素,研究还发现,我国各个细分股票市场在动量(反转)效应的市场表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动量(反转)效应在创业板的市场表现最强;中小板最弱,中小板的动量效应低于创业板60.7%,其反转效应低于创业板15.5%。本文结论为:基于动量(反转)效应的投资策略在我国股票市场均有意义;投资者制定这些策略时需要考虑期间因素和细分市场差异的影响。
关键词:
动量效应 期间因素 市场差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峰 杨朝军
基于本文构建的流动性风险调整的资产定价模型,实证显示,我国股票定价中包含显著的流动性风险溢价,而且这种风险补偿更为显著地出现在流动性较差或者说价格冲击弹性较高的股票上。而经典CAPM的价格风险敏感度beta却对我国股票回报率没有解释力。这说明流动性风险比单纯的市场价格风险在我国股票定价中起着更为重要的影响,在评估股票投资风险和风险溢价时仅考虑价格风险是远远不够的。另外,我国股市和国外一样存在对非流动性水平的收益补偿和"flight to liquidity"现象。
关键词:
流动性风险 股票定价 非流动性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