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65)
2023(13418)
2022(10267)
2021(9078)
2020(7427)
2019(16188)
2018(16121)
2017(31768)
2016(17144)
2015(18879)
2014(18982)
2013(18293)
2012(16463)
2011(14192)
2010(14936)
2009(14461)
2008(14330)
2007(13113)
2006(11860)
2005(11324)
作者
(46734)
(38586)
(38336)
(36662)
(25109)
(18046)
(17578)
(14768)
(14669)
(14105)
(13080)
(12795)
(12611)
(12111)
(12094)
(11738)
(11600)
(11264)
(11217)
(10975)
(9471)
(9457)
(9454)
(8907)
(8716)
(8707)
(8701)
(8565)
(7592)
(7541)
学科
(83511)
(75649)
经济(75555)
(75498)
企业(75498)
管理(66089)
业经(32027)
方法(28731)
(27290)
(26200)
中国(23593)
(20528)
财务(20500)
财务管理(20429)
数学(20272)
数学方法(20083)
企业财务(19359)
农业(18849)
(18505)
(18204)
技术(17261)
(14654)
银行(14649)
理论(14175)
(14076)
(13987)
(13352)
(13007)
(12864)
贸易(12852)
机构
学院(244386)
大学(235752)
(107001)
经济(104951)
管理(101513)
理学(85479)
理学院(84785)
管理学(83852)
管理学院(83375)
研究(73497)
中国(65396)
(56144)
(49415)
财经(43106)
(39888)
科学(39275)
(39075)
(35408)
(35265)
中心(35179)
经济学(32086)
财经大学(31557)
(31186)
研究所(30746)
北京(30427)
业大(29490)
商学(29389)
商学院(29110)
经济学院(28946)
农业(27160)
基金
项目(150446)
科学(121604)
研究(116993)
基金(110611)
(92691)
国家(91746)
科学基金(82262)
社会(77526)
社会科(73556)
社会科学(73536)
(59595)
基金项目(57148)
教育(52061)
自然(50236)
自然科(49097)
自然科学(49089)
编号(48413)
自然科学基金(48286)
(47564)
资助(44413)
成果(39242)
(34351)
(34316)
(33231)
重点(32906)
(32874)
课题(32664)
国家社会(32100)
(31488)
创新(31156)
期刊
(126937)
经济(126937)
研究(78536)
中国(52106)
(47895)
管理(43178)
(34282)
(32435)
金融(32435)
科学(27738)
学报(25703)
农业(23228)
业经(23137)
技术(22970)
财经(21534)
大学(21434)
教育(20972)
经济研究(20635)
学学(20309)
(18485)
问题(15893)
财会(14974)
(14436)
技术经济(14406)
现代(13409)
(13026)
会计(13014)
商业(12206)
世界(12110)
国际(11430)
共检索到385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瑛玫  焦婉茹  杨忠海  
在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影响企业业绩,也给审计师带来风险和挑战。本文以2007~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师风险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审计师的审计投入越多,收取的审计费用越高,但审计师越不倾向于发表非标审计意见。进一步研究验证了被审计单位的代理成本和经营风险在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决策中起到的传导作用;审计环境、主体和客体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师风险决策的影响中存在差异化影响;审计师应对数字化转型也可能采用风险规避决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冠平  谢湘华  
以2011~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审计师如何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旨在为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审计师风险决策的内在机理提供证据。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缓解审计师的风险决策,表现为审计费用显著降低。从影响渠道来看,企业数字化转型是通过影响内部控制质量、管理层代理动机和企业违约风险等机制,改变审计师的风险感知,进而影响审计师的风险决策。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师风险决策的缓解作用在低管理层年龄、低管理层持股和弱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组表现得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笑凡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的制造企业2013—2020年的数据为例,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审计投入会增加,审计师收费也会增加,但审计师更倾向于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进一步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质量有一些不利影响,同时,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实施,也会加大审计师的执业风险。异质性分析发现,国际“四大”审计和国有产权性质分别减弱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审计收费的正向关系,在审计投入和审计意见方面无明显区别。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耀友福  
本文以2011—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信息技术型审计师指派视角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师配置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更可能向数字化转型程度较高的企业配置具有信息技术专有知识的审计师,并且更加注重技术型审计师的执业经验。经过内生性处理及其他稳健性检验后,以上结论亦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技术型审计师配置的积极影响在风险较高和信息需求较大的数字化企业中更明显;同时从事务所内部层级来看,总所更具有向数字化企业配置技术型审计师的比较优势。此外,数字化转型下的技术型审计师配置决策在同行业和同一企业集团中存在溢出效应。本文从技术型审计师层面提供了数字经济时代审计市场人力资源配置调整的新证据,对数字化治理新格局下事务所人力资本的数字素养培育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爱国  刘洋  陈家贤  
根据代理理论、管家理论和社会情感财富理论,对家族企业中家族化管理这一非正式治理机制对审计师风险决策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运用2013—2017年A股上市家族企业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家族化管理可以影响审计师风险决策行为,具体表现为审计费用和非标准审计意见出具概率均显著降低,且家族企业高管与实际控制人亲缘关系越近,审计费用和非标准审计意见出具概率会越低。第一类代理成本在家族化管理和家族成员之间的亲缘关系对审计师风险决策的影响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家族化管理对审计费用和非标准审计意见出具概率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来看,家族化管理对审计师风险决策的影响在企业衰退期并不显著。对家族企业的审计风险特点的分析,有助于家族企业治理制度的选择以及审计师对家族企业治理风险的应对。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郑军  林钟高  彭琳  
本文以20062012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公司大客户依赖性对审计师风险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对大客户的依赖性显著提高了审计师发表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相对于发表标准审计意见而言,审计师在发表非标审计意见的同时也收取了更高的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本地审计师相比,异地审计师的上述倾向表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郑军  林钟高  彭琳  
本文以2006~2012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公司大客户依赖性对审计师风险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对大客户的依赖性显著提高了审计师发表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相对于发表标准审计意见而言,审计师在发表非标审计意见的同时也收取了更高的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本地审计师相比,异地审计师的上述倾向表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珊   袭梅琴   姚慧雨   于翔  
本文以2012—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财务数智化转型、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与企业费用粘性三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以审计投入、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类型三个指标衡量的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与企业费用粘性间显著正相关;财务数智化转型与企业费用粘性间显著负相关;财务数智化转型显著削弱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与企业费用粘性的正相关程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代彬  闵诗尧  刘星  
在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如何评价A股纳入MSCI指数成为学术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文章以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PSM-DID模型考察A股纳入MSCI指数外生事件对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资本市场国际化后标的企业审计师审计投入更少、审计收费更低,且上述抑制效应主要体现在生命周期处于成熟期企业中;进一步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国际化作用效果主要是通过缓解标的企业融资约束和提高管理层语调乐观度这两条途径得以发挥,在管理层短视程度较高和内部控制质量较好企业样本中更为显著;经济后果检验揭示,A股纳入MSCI指数后通过减少审计师审计投入和审计收费有助于降低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和高管变更概率。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洪锋  刘嫦  
企业金融化作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对金融市场稳定和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但关于企业金融化是否会影响审计师风险决策的研究尚付阙如。基于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考察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审计师风险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大,审计收费也越高,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旧成立,说明审计师能够充分识别企业金融化过程中存在的审计风险,并做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减少未来可能承担的风险和损失。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金融化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较差企业更显著,而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在上述企业并无明显差异,表明企业金融化增加了公司的业务复杂度和审计师的审计难度,审计师在审计收费方面不会因为客户的产权性质和公司治理水平而区别对待。研究结果既拓展了审计师风险决策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也为当下从审计视角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了一些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于鹏   樊益中   李晓艳   任驿佳  
不同的ESG评级机构对企业的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的评级结果存在分歧。利用2018—2021年A股上市公司ESG表现的数据,研究了企业ESG评级结果分歧对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评级结果分歧越大,审计师收取的异常审计费用越高,会计师事务所配置的审计团队越好。机制检验发现,企业ESG评级结果分歧大会提高企业的经营风险,从而会使审计师采取增加审计投入并收取较高的异常审计费用的风险应对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企业的环境评级结果分歧和社会责任评级结果分歧,审计师更有可能针对企业的治理评级结果分歧采取风险应对行为。经济后果分析发现,审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针对企业ESG评级结果分歧而采取的风险应对行为可以提高审计质量。为此,审计师要加强对存在ESG评级结果分歧企业的风险评估,政府部门要制定并推广规范统一的ESG评级体系和ESG信息披露标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正威  
“逆向混改”是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其所带来的股东资源与监督治理效应势必影响审计师风险感知。本文以2013-2020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异常审计费用视角,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民营企业“逆向混改”对审计师风险感知的影响。结果显示:民营企业“逆向混改”程度越深,审计师感知的风险越小,异常审计费用显著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代理成本发挥了中介作用;异常审计费用的降低主要体现在负向异常审计费用的增加上;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对民营企业“逆向混改”带来的风险变化更敏感。结果表明:“逆向混改”有助于改善民营企业财务信息风险,审计师感知到风险变化后增加了审计费用调降的空间。本研究基于审计师风险感知视角探讨了“逆向混改”的经济后果,为促进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协同发展,进而实现“国民共进”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卢艳秋  赵彬  宋昶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商业环境复杂性、易变性和不确定性特征愈发彰显,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重大挑战。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通过数字技术实现重大业务改进,其本质是一个持续试错的过程,而高管决策逻辑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起点。本文根据效果推理理论,从过程视角揭示了决策逻辑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因果决策逻辑和效果决策逻辑都可以通过失败学习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绩效;当环境动态性程度较低时,两种决策逻辑对失败学习的作用效果相差无几,但是随着环境动态性的提高,效果决策逻辑的优势逐渐凸显。本文将效果推理理论延伸至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情境,一方面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管理创新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有助于理解和指导中国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卢艳秋  赵彬  宋昶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商业环境复杂性、易变性和不确定性特征愈发彰显,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重大挑战。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通过数字技术实现重大业务改进,其本质是一个持续试错的过程,而高管决策逻辑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起点。本文根据效果推理理论,从过程视角揭示了决策逻辑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因果决策逻辑和效果决策逻辑都可以通过失败学习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绩效;当环境动态性程度较低时,两种决策逻辑对失败学习的作用效果相差无几,但是随着环境动态性的提高,效果决策逻辑的优势逐渐凸显。本文将效果推理理论延伸至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情境,一方面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管理创新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有助于理解和指导中国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瑞龙   王业亮   王一兆   任羽卓  
决策权配置对企业集团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集团的数字化转型将深刻改变决策权配置模式。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并使用A股上市公司2011—2021年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集团决策权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企业集团决策权的集中度,促使决策权向子公司转移。在使用工具变量、DID以及PSM等多种稳健性检验方法后,主要结论仍然成立。渠道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企业集团面临的不确定性以及降低子公司与母公司间的相对信息成本两条途径促使决策权向子公司转移。此外,数字化转型促进分权的效应在民营、子公司数量更少和子公司承担业务量更轻的企业集团中表现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对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数字时代企业集团决策权配置提供了理论与经验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