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52)
- 2023(17387)
- 2022(13941)
- 2021(12568)
- 2020(10141)
- 2019(22446)
- 2018(22349)
- 2017(42529)
- 2016(22997)
- 2015(25598)
- 2014(25446)
- 2013(24798)
- 2012(22743)
- 2011(20551)
- 2010(20990)
- 2009(19975)
- 2008(20047)
- 2007(18565)
- 2006(16998)
- 2005(16059)
- 学科
- 济(102238)
- 经济(102087)
- 业(93831)
- 管理(87789)
- 企(85014)
- 企业(85014)
- 业经(36586)
- 中国(32555)
- 方法(32363)
- 财(32164)
- 农(31577)
- 制(25946)
- 地方(24921)
- 数学(23048)
- 数学方法(22865)
- 技术(22830)
- 农业(22408)
- 务(22312)
- 财务(22269)
- 财务管理(22235)
- 企业财务(21093)
- 银(19023)
- 银行(18993)
- 和(18986)
- 体(18860)
- 理论(18578)
- 行(18364)
- 策(18197)
- 划(17885)
- 融(17854)
- 机构
- 学院(330864)
- 大学(325178)
- 济(139750)
- 经济(136864)
- 管理(130214)
- 研究(111945)
- 理学(109364)
- 理学院(108231)
- 管理学(106873)
- 管理学院(106208)
- 中国(90153)
- 京(70192)
- 财(69710)
- 科学(63842)
- 所(55816)
- 江(54459)
- 财经(52900)
- 农(51956)
- 中心(51092)
- 研究所(49376)
- 经(47766)
- 北京(44647)
- 州(43356)
- 业大(43306)
- 范(42129)
- 师范(41741)
- 经济学(41716)
- 院(40719)
- 农业(39903)
- 财经大学(38563)
- 基金
- 项目(206986)
- 科学(165617)
- 研究(158493)
- 基金(149108)
- 家(127499)
- 国家(126250)
- 科学基金(110516)
- 社会(103217)
- 社会科(97824)
- 社会科学(97804)
- 省(83404)
- 基金项目(77988)
- 教育(71363)
- 划(67547)
- 自然(67418)
- 自然科(65789)
- 自然科学(65775)
- 自然科学基金(64689)
- 编号(64622)
- 资助(58549)
- 成果(53190)
- 发(49522)
- 创(48607)
- 重点(46354)
- 课题(45305)
- 部(45200)
- 创新(44510)
- 制(44406)
- 国家社会(42892)
- 业(42674)
- 期刊
- 济(173029)
- 经济(173029)
- 研究(104027)
- 中国(79016)
- 财(58238)
- 管理(58161)
- 农(50652)
- 科学(44185)
- 学报(44017)
- 教育(39003)
- 融(37252)
- 金融(37252)
- 大学(34732)
- 农业(34188)
- 学学(32186)
- 技术(31594)
- 业经(30784)
- 财经(27245)
- 经济研究(26251)
- 经(23615)
- 问题(21951)
- 业(20661)
- 技术经济(18345)
- 现代(17100)
- 贸(16637)
- 图书(16611)
- 科技(16328)
- 世界(16144)
- 商业(16116)
- 经济管理(15469)
共检索到534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振 田慧 李亚兵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员工越轨创新的关系尚不明确。基于行为决策理论和威胁刚性理论,形成“企业数字化转型—员工资质过剩感—越轨创新行为”分析路径,构建数字化转型影响两类越轨创新行为的整合逻辑。对1 088份数字化转型相关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数字化转型带来更多异质性资源,正向影响员工“私下”越轨创新;(2)数字化转型导致集权程度和管理者权威增强,负向影响员工“违命”越轨创新;(3)资质过剩感在上述两种情境中表现出不同特性,但均能发挥部分中介效应;(4)本土差序化氛围发挥正向调节效应,致使数字化转型对“私下”越轨创新的影响更积极,对“违命”越轨创新的影响更消极。实践中,企业需充分考量数字化转型的两面性,面向两类不同越轨创新采取针对性管理举措,以促进更多创新成果的产生。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静 宋玉禄 王纯净 唐雨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塑和数字经济的兴起,新型信息消费已成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选取2011年至2019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作为样本,以新型信息消费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场景,采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对政策的微观效应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新型信息消费试点政策显著加速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尤其在数据驱动、政策支持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政策通过强化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激发市场潜能及增强创新动力等途径,促进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此外,不同类型企业间转型效果存在异质性,其中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企业以及所在地被评为社会信用城市的企业表现尤为突出。研究为理解新型信息消费的微观政策效应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促进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萌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越轨创新逐渐成为突破创新瓶颈、摆脱创新困境的重要途径。对研发部门421位员工进行两时点问卷调研,并运用层次回归、Bootstrapping法构建双元领导影响越轨创新的中介―调节模型。结果表明,双元领导和责任知觉对越轨创新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责任知觉在双元领导与越轨创新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游戏动态性在责任知觉与越轨创新间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从领导行为和员工责任感知视角揭示了越轨创新发生的路径及边界条件,为开放式创新下的个体自主创新管理提供了重要借鉴。
关键词:
双元领导 责任知觉 游戏动态性 越轨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海涛
知识经济的关键在于创新 ,创新已成为知识经济的灵魂。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才能弥补资源和资本上的不足。企业激发创新 ,要做好实施创新战略、组织结构有机化、塑造充满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加强人才开发管理和知识的管理等五个方面的工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向龙
本文基于2013~2020年中国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文本分析方法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水平;(2)数字化转型会通过增强企业动态能力,促进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3)异质性分析表明,资本密集型和行业竞争激烈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丰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为推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唐丹
基于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本文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及其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质量。内部控制水平是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创新质量的中介因素,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内部控制水平来提高企业创新质量。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质量的作用在技术密集型和有研发背景高管的企业中更明显。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内部控制 企业创新质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锡荣 张红超 王丽
从收益激励和风险保障的视角,构建了企业创新转型的政策激发模型,并运用我国1990~2013年间的经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系统动力学的模拟。研究表明,综合运用收益激励和风险保障政策,可以有效地激发企业的研发动力;经过多阶段的政策激发,企业会逐渐由低创新状态向高创新状态演进。
关键词:
创新转型 政策激发 收益激励 风险保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文龙 聂婉妮 赖丹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赋予企业新的发展动能,这能否提升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21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绿色创新能力,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和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影响绿色创新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董监高中有人在股东单位兼任的企业、高科技企业中更显著,而在资源型企业中则表现出抑制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胥朝阳 陈施璇
本文以2012—2021年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公司为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来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及行业研究边界。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数字化转型能促进沉淀性冗余资源的转化以及非沉淀性冗余资源的积累,重塑冗余资源价值,进而驱动重污染企业的绿色创新;非国有重污染企业、高市场化区域重污染企业和技术密集型重污染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云超 屠兴勇
越轨创新对员工个体价值实现和企业创新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如何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触发员工越轨创新,亟待学界给出建设性意见。基于工作特征理论和期望价值理论,构建一个总效应调节模型,旨在解释感知工作复杂性对知识型员工越轨创新的影响效果、内在机制和情境约束条件。运用受约束的非线性模型对318份员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感知工作复杂性对知识型员工越轨创新存在正向影响作用,自我反思在工作复杂性与越轨创新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自我创新期待在工作复杂性对知识型员工越轨创新的整个影响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伍晨 张帆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企业试图寻求数字手段来提升创新能力,为企业竞争打造新优势。在此背景下,企业对数字技术的投资不断加大,数字并购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字并购面板数据,利用PSM-DID方法实证讨论了数字并购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论表明,数字并购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数字化转型在其中起到积极的中介作用,知识基础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并购和企业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行业企业以及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更容易从数字并购中获益;数字并购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在非数字行业企业和衰退期企业中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政府做优做强数字经济以及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创新水平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数字并购 数字化转型 企业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治国 孔维嘉 李兆哲
新时代背景下,通过数字化转型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能够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在阐释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效应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从目标导向、技术驱动、组织赋能、环境支撑以及成果与应用5个维度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价体系,并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效应及来源,进一步评估数字产业政策对创新效率损失的改善效应。结果发现:第一,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发挥激励效应,但也会导致创新效率损失。第二,投资者情绪在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挥创新激励效应的同时,也会加剧创新效率损失;企业产权属性与区位因素是导致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创新效率损失的关键因素。第三,数字产业政策能够有效缓解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创新 效率损失 创新激励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辛琳 边婉婷
在数字中国建设的宏观背景下,探究“专精特新”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数字化转型,实现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且紧迫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2012-2021年A股“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年度数据,探究数字化转型及其中的底层数字技术、数字技术实践应用、现代信息系统维度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尤其在底层数字技术和数字技术实践应用方面,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而且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面临一定的融资约束,有助于发挥数字技术实践应用和现代信息系统方面的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研究对“专精特新”企业有针对性地推进数字化转型、改善公司治理、提升创新绩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明强 许龙
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作为碳排放的重要主体,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绿色创新的实现仍是较长时期内的研究重心。文章利用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分析了政府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程度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动态能力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且受到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程度的调节,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福胜 郑茜月 张东超
以2010—2019年推行数字化转型的高技术跨国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引入国际化战略作为中介变量来解释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创新的具体路径,依据动态能力理论分析企业动态能力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具有正相关性;数字化转型既可加快企业国际化速度,又可规范国际化进程;国际化战略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创新的有效途径,即数字化转型不仅通过加速企业海外投资,助推企业获得先发优势进而促进企业创新;还通过规范企业海外投资进程,实现规律性的投资节奏促进企业创新;此外,企业动态能力对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的关系有显著调节作用,表现为企业动态能力越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越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