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95)
2023(17082)
2022(13654)
2021(12336)
2020(10275)
2019(23190)
2018(22862)
2017(43906)
2016(23464)
2015(25736)
2014(25286)
2013(24661)
2012(21749)
2011(19070)
2010(18669)
2009(17021)
2008(16634)
2007(14809)
2006(12673)
2005(11237)
作者
(63102)
(53052)
(52512)
(49825)
(33493)
(24985)
(23780)
(20448)
(20107)
(18484)
(17739)
(17707)
(16584)
(16513)
(16188)
(16015)
(15740)
(15418)
(15162)
(15019)
(12809)
(12752)
(12657)
(12022)
(11912)
(11745)
(11646)
(11473)
(10356)
(10341)
学科
(102674)
经济(102573)
(95601)
(86362)
企业(86362)
管理(83140)
方法(47220)
数学(38478)
数学方法(38073)
业经(34804)
(31324)
(30971)
中国(26497)
(22716)
财务(22670)
财务管理(22645)
农业(22512)
技术(22379)
企业财务(21513)
(18743)
理论(17815)
(17528)
地方(17416)
(16811)
(16592)
(16201)
贸易(16190)
(15763)
(14862)
产业(14672)
机构
学院(326211)
大学(319820)
(140233)
经济(137897)
管理(137478)
理学(119746)
理学院(118649)
管理学(116896)
管理学院(116273)
研究(97254)
中国(76996)
(64641)
(63700)
科学(57100)
(52074)
财经(51404)
(48235)
(46983)
业大(46900)
中心(46566)
(45592)
经济学(43288)
研究所(41372)
农业(40742)
经济学院(39337)
北京(38901)
财经大学(38198)
商学(38023)
(37779)
(37695)
基金
项目(225308)
科学(182343)
基金(167663)
研究(166304)
(144657)
国家(143399)
科学基金(127450)
社会(110807)
社会科(105433)
社会科学(105408)
基金项目(89084)
(89084)
自然(81246)
自然科(79572)
自然科学(79557)
自然科学基金(78254)
教育(76297)
(73022)
资助(66116)
编号(65712)
(52628)
成果(50277)
(49974)
重点(49860)
(48607)
创新(48353)
国家社会(47157)
(45301)
教育部(43967)
课题(43875)
期刊
(148569)
经济(148569)
研究(89123)
中国(59681)
管理(56238)
(52632)
(47750)
科学(43918)
学报(43215)
大学(34900)
农业(33214)
学学(33151)
技术(32346)
教育(29445)
(27797)
金融(27797)
业经(27105)
财经(25531)
经济研究(23793)
(22099)
(20901)
问题(19774)
技术经济(19163)
现代(16139)
科技(15985)
商业(15915)
财会(15757)
(15567)
统计(15486)
(14305)
共检索到466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树宽  范雪媛  王泷  邵东  张铂晨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以2008—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从微观视角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绩效在数字化转型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机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影响创新绩效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考虑内生性问题之后,上述结论保持稳健。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果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朋吾   刘雨霏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创新作为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企业报告中出现的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新技术的细分指标的频次衡量数字经济水平,探讨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经过变量替换和补充变量等稳健性检验,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检验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企业提高创新绩效水平,以及市场竞争程度在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产生显著的负向调节效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宏   李斯林   余红心  
运用静态博弈以及演化动态博弈模型,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采用2013—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企业数字化转型是重要的中间机制,回应IT生产率悖论;数字基础设施对第一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远大于第二、第三产业,对高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面效应明显高于其他第二产业。因此,政府亟需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和引导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针对不同的产业和企业制定差异化的数字化发展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萌萌  郭晓川  
基于互补机制理论和双元创新理论,文章以2014—2019年资源型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数字化应用对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双元创新的互补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应用对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探索式创新正向影响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开发式创新负向影响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相比于开发式创新,数字化应用与探索式创新具有显著的互补效应,即探索式创新能促进数字化应用的生产率效应,数字化应用也能促进探索式创新的生产率效应。数字化应用与探索式创新的互补效应主要体现在初级加工业,在开采洗选业仍不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互补机制理论与双元创新理论的相关研究,也为资源型企业数字化应用实践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萌萌  郭晓川  
基于互补机制理论和双元创新理论,文章以2014—2019年资源型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数字化应用对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双元创新的互补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应用对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探索式创新正向影响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开发式创新负向影响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相比于开发式创新,数字化应用与探索式创新具有显著的互补效应,即探索式创新能促进数字化应用的生产率效应,数字化应用也能促进探索式创新的生产率效应。数字化应用与探索式创新的互补效应主要体现在初级加工业,在开采洗选业仍不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互补机制理论与双元创新理论的相关研究,也为资源型企业数字化应用实践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士专   杨佳英   杨礼华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不断投入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以此突破制约企业生产效率的“卡脖子”问题。以2015—2022年A股上市公司企业数据为基础,深入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经过更换被解释变量、修改模型设定的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之后,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效果差异不大,但优于成熟期企业,另外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制度环境较好和国有企业中更能发挥比较优势。机制检验表明:优化企业人力资本和激发企业家精神是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渠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爱军   刘欣  
文章以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6—2020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显著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否定了数字化转型的生产率悖论;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是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路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果因企业产权性质、企业规模、市场竞争程度、知识产权保护度不同而存在差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丁相安   王晓岭   韩少杰  
数字化转型给企业履行社会责任(CSR)带来挑战。数字化转型是否促进企业履行CSR中的员工责任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研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履行员工责任的作用。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的嵌入以及数字技术的实践应用均会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而区块链技术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第二,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企业履行员工责任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员工责任起到中介作用;企业实施对员工负责的数字化转型也有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本文有助于丰富负责任的数字化有关理论,为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来提升企业效率和效能提供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卫华   李萌宇   李一诺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实现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文章以2010—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和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和企业价值创造均呈现“倒U”型影响,最大化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拐点在0.45左右,最大化推动企业价值创造的拐点在0.58左右。以上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阳军   田泽   刘超   任芳容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必要条件。选取沪深两市A股上市能源企业的面板数据,利用企业年报文本识别方法刻画数字化转型的强度,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能源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有效促进能源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就不同能源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对能源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效果具有较强的非对称性。具体而言,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成长型企业、成熟型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得到了更充分的释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阳军   田泽   刘超   任芳容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必要条件。选取沪深两市A股上市能源企业的面板数据,利用企业年报文本识别方法刻画数字化转型的强度,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能源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有效促进能源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就不同能源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对能源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效果具有较强的非对称性。具体而言,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成长型企业、成熟型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得到了更充分的释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虎   邹媛媛   高子桓  
文章选取上市公司年报以及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前向关联、后向关联两种渠道来增强产业链关联的创新效应和结构效应,进而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行业异质性,在劳动密集型和竞争性行业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期刊] 改革  [作者] 金绍荣   唐诗语   任赞杰  
基于200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农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升农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超额雇员率、增大研发投入来提高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调节效应检验表明,营商环境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强度加剧将削减数字化转型对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小规模农业企业、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农业企业、国有农业企业、两职分离的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为此,政府等治理主体应完善数字基础设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和市场竞争秩序,优化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外部环境;同时农业企业也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科学配置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资源,选择适宜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唐静  冯思允  
本文基于2008—2020年沪深A股服务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与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U型关系,且这一影响效应在非国有企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另外,对处于东部地区、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的服务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降低交易成本、扩大规模经济效应是数字化转型作用于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少华   王敢娟   董敏凯  
随着供应链不断从“链”向“网”的转变,供应链网络已经成为保障企业生产和经营稳定运转的重要社会关系,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从供应链网络的“聚合”与“桥接”结构特征出发,探究供应链网络位置如何影响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数字化转型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企业所处的供应链网络位置越靠近中心、占据的结构洞越丰富,企业相对拥有更多的信息优势与控制优势,进而越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2)数字化转型能够协同供应链网络位置发挥效率提升作用,且该协同效应在技术实践应用的数字化运营层面更为显著。(3)从供应链特征和数字化应用的叠加作用角度检验发现,在供应链韧性高同时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好的企业中,供应链网络协同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会更好。研究结论有助于认识供应链网络这一非正式制度的重要性以及数字技术赋能供应链网络实现效率提升的内在机理,对数实融合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