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80)
2023(12116)
2022(9058)
2021(7733)
2020(6313)
2019(13639)
2018(13582)
2017(25849)
2016(14047)
2015(15551)
2014(15384)
2013(14953)
2012(13133)
2011(11335)
2010(11417)
2009(10710)
2008(10882)
2007(9979)
2006(8897)
2005(8455)
作者
(40396)
(33830)
(33677)
(31666)
(21545)
(15920)
(15273)
(12963)
(12792)
(11992)
(11502)
(11209)
(10883)
(10680)
(10482)
(10286)
(10035)
(9834)
(9762)
(9597)
(8294)
(8277)
(8237)
(7635)
(7551)
(7506)
(7491)
(7484)
(6729)
(6558)
学科
(76209)
(70769)
企业(70769)
(68230)
经济(68151)
管理(57575)
业经(31097)
方法(27171)
(24141)
(22760)
数学(19454)
数学方法(19345)
(18550)
财务(18533)
财务管理(18524)
农业(18181)
企业财务(17576)
中国(17358)
技术(16333)
(13278)
(13232)
(12805)
理论(12573)
(12082)
企业经济(12049)
产业(11468)
经营(11448)
(11082)
技术管理(10576)
信息(10298)
机构
学院(208708)
大学(201223)
(91127)
经济(89678)
管理(86367)
理学(74298)
理学院(73644)
管理学(72765)
管理学院(72378)
研究(63427)
中国(51314)
(41775)
(41419)
(38289)
科学(36892)
财经(33380)
(32726)
(31086)
业大(31049)
(30418)
农业(30142)
中心(29202)
研究所(27966)
经济学(27634)
(25317)
北京(25191)
经济学院(25189)
商学(25027)
商学院(24793)
财经大学(24481)
基金
项目(137159)
科学(110850)
研究(102258)
基金(101507)
(87586)
国家(86740)
科学基金(77006)
社会(68569)
社会科(65241)
社会科学(65225)
(55113)
基金项目(53529)
自然(47967)
自然科(46976)
自然科学(46967)
自然科学基金(46270)
教育(45338)
(44113)
编号(40909)
资助(39439)
(34713)
(32263)
成果(31220)
(30449)
重点(30330)
(29653)
国家社会(29404)
创新(29177)
(27561)
课题(27017)
期刊
(103962)
经济(103962)
研究(58231)
中国(39648)
管理(37048)
(36643)
(35921)
学报(28319)
科学(28137)
农业(25569)
大学(22569)
学学(21535)
技术(20712)
业经(20055)
(18276)
金融(18276)
教育(17416)
财经(17061)
(16606)
经济研究(16417)
(14876)
问题(13626)
技术经济(13499)
现代(11346)
财会(11185)
世界(10860)
商业(10816)
(9992)
经济管理(9431)
(9419)
共检索到309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冬华   万贻健  
数字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本文基于文本分析法构建企业层面的数字化指标,并以2000—2022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每提高数字化程度一个标准差,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3.73%,且该促进作用存在一定持续性。在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双重差分(DID)、替换生产率和企业数字化指标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实施数字化转型可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创新水平,进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研究企业截面差异发现,在规模较大、管理效率较高、资产流动性较低以及竞争力较弱的组别中,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强。本文不仅补充了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为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提供经验证据,还为地方政府制定差异化数字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金绍荣   唐诗语   任赞杰  
基于200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农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升农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超额雇员率、增大研发投入来提高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调节效应检验表明,营商环境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强度加剧将削减数字化转型对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小规模农业企业、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农业企业、国有农业企业、两职分离的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为此,政府等治理主体应完善数字基础设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和市场竞争秩序,优化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外部环境;同时农业企业也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科学配置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资源,选择适宜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秀云   韩奇  
数据要素开放是数字时代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本文从企业层面考察了公共数据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现公共数据开放能够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城市的公共数据开放水平每提高1%,当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提升约0.18%。异质性分析发现,公共数据开放对民营企业、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为明显,并且更高水平的公共数据开放能够更有效地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机制分析显示,公共数据开放有利于改善区域营商环境,盘活企业资产流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以及降低企业销售、管理成本,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地方政府应创造良好的数据要素开放环境,进一步提升公共数据开放水平,发挥数据要素赋能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素荣   徐文昊   霍江林  
环境战略升级(从被动的反应型向主动的前摄型转变)有助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数字化转型在驱动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同时,还能通过降本增效赋能企业环境战略升级。采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22年的数据,通过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发现:环境战略升级企业比环境战略未升级企业具有更高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表明环境战略升级能够促进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字化转型水平提高对企业环境战略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水平较高企业环境战略升级具有更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驱动和赋能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绿色金融创新发展会弱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驱动作用、增强环境战略升级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而“重污染”的生产属性会限制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因此,应以数字化转型加快企业环境战略升级,以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并重点助推重污染企业的绿色转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士专   杨佳英   杨礼华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不断投入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以此突破制约企业生产效率的“卡脖子”问题。以2015—2022年A股上市公司企业数据为基础,深入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经过更换被解释变量、修改模型设定的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之后,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效果差异不大,但优于成熟期企业,另外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制度环境较好和国有企业中更能发挥比较优势。机制检验表明:优化企业人力资本和激发企业家精神是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渠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爱军   刘欣  
文章以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6—2020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显著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否定了数字化转型的生产率悖论;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是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路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果因企业产权性质、企业规模、市场竞争程度、知识产权保护度不同而存在差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丁相安   王晓岭   韩少杰  
数字化转型给企业履行社会责任(CSR)带来挑战。数字化转型是否促进企业履行CSR中的员工责任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研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履行员工责任的作用。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的嵌入以及数字技术的实践应用均会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而区块链技术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第二,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企业履行员工责任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员工责任起到中介作用;企业实施对员工负责的数字化转型也有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本文有助于丰富负责任的数字化有关理论,为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来提升企业效率和效能提供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飞   李月  
本文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作用机制,又基于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构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首先,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该结论通过了多重稳健性检验。其次,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直接效应以及降低内部管控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的间接效应赋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效果在服务业、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竞争性行业、大规模企业和新兴企业中更加明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飞   李月  
本文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作用机制,又基于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构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首先,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该结论通过了多重稳健性检验。其次,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直接效应以及降低内部管控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的间接效应赋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效果在服务业、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竞争性行业、大规模企业和新兴企业中更加明显。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唐静  冯思允  
本文基于2008—2020年沪深A股服务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与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U型关系,且这一影响效应在非国有企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另外,对处于东部地区、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的服务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降低交易成本、扩大规模经济效应是数字化转型作用于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巫景飞   王泽昊   倪中新  
数字化已成为当下企业最重要的战略,但数字化能否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尚存争议。基于上市公司及其一级控股子公司与数字化相关的无形资产投入、专利、软件著作权数量和年报词频等数据,构建包含投入、成果、关注度三维度的数字化水平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测度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字化水平。然后,检验企业数字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与机制。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总体数字化水平波动上升,呈现国有企业快于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快于中西部地区,信息技术行业快于其他行业;数字化通过提升企业内部沟通效率、增强规模经济效应、降低大客户依赖以及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等四项机制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于非国有性质、强竞争行业以及东部地区的企业,数字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少华   王敢娟   董敏凯  
随着供应链不断从“链”向“网”的转变,供应链网络已经成为保障企业生产和经营稳定运转的重要社会关系,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从供应链网络的“聚合”与“桥接”结构特征出发,探究供应链网络位置如何影响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数字化转型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企业所处的供应链网络位置越靠近中心、占据的结构洞越丰富,企业相对拥有更多的信息优势与控制优势,进而越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2)数字化转型能够协同供应链网络位置发挥效率提升作用,且该协同效应在技术实践应用的数字化运营层面更为显著。(3)从供应链特征和数字化应用的叠加作用角度检验发现,在供应链韧性高同时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好的企业中,供应链网络协同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会更好。研究结论有助于认识供应链网络这一非正式制度的重要性以及数字技术赋能供应链网络实现效率提升的内在机理,对数实融合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长英   王曼  
本文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视为企业供应链数字化建设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12—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实证检验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供应链数字化能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供应链数字化对国有企业、低供应链集中度企业、产业链上游企业和营商环境优势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供应链数字化通过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供应链效率和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不仅有助于厘清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而且为企业通过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树宽  范雪媛  王泷  邵东  张铂晨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以2008—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从微观视角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绩效在数字化转型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机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影响创新绩效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考虑内生性问题之后,上述结论保持稳健。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果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鹏飞  刘海波  陈鹏  
数字化的经济效应有其一般内在规律和鲜明时代特征,企业数字化能否以及多大程度上取得实效,还会受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本文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年报文本中特征关键词的TF-IDF权重值刻画企业数字化指标,实证检验了数字化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机制,以及环境不确定性在其中的调节效应。以数字技术应用和数据管理能力为内核的企业数字化与TFP呈倒U型关系,且在当前主要表现为生产率提升作用;该倒U型关系在高环境不确定性下更加明显,随着时间推移(滞后1年),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在宏观层面会变弱,在微观层面会增强;管理者短视主义、行业竞争强度和区域数字经济创新创业水平对数字化的生产率效应存在一定异质影响,企业数字化在环境不确定性的正向调节下有收敛趋同的可能。以上研究结论为探究企业数字化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新证据,对于引导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与组织管理变革,以及应对不确定性冲击、消弥“数字鸿沟”,具有实践及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