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50)
- 2023(14830)
- 2022(11649)
- 2021(10379)
- 2020(8508)
- 2019(18581)
- 2018(18387)
- 2017(34746)
- 2016(18638)
- 2015(20347)
- 2014(19966)
- 2013(19636)
- 2012(17224)
- 2011(14879)
- 2010(14861)
- 2009(14073)
- 2008(14097)
- 2007(12778)
- 2006(11096)
- 2005(10152)
- 学科
- 业(91181)
- 企(83926)
- 企业(83926)
- 济(81048)
- 经济(80956)
- 管理(75303)
- 方法(33166)
- 业经(33088)
- 农(27455)
- 财(26890)
- 数学(24710)
- 数学方法(24561)
- 中国(21921)
- 技术(20690)
- 务(20555)
- 财务(20516)
- 财务管理(20501)
- 农业(19881)
- 企业财务(19458)
- 制(16197)
- 划(15615)
- 策(15223)
- 理论(14837)
- 贸(14139)
- 贸易(14129)
- 和(14079)
- 技术管理(13927)
- 易(13763)
- 产业(13341)
- 地方(13226)
- 机构
- 学院(267730)
- 大学(260062)
- 济(113262)
- 管理(112344)
- 经济(111357)
- 理学(97297)
- 理学院(96433)
- 管理学(95220)
- 管理学院(94740)
- 研究(81052)
- 中国(64529)
- 京(53412)
- 财(51372)
- 科学(49250)
- 农(49004)
- 业大(41377)
- 财经(40818)
- 江(40712)
- 所(39777)
- 农业(38720)
- 中心(37607)
- 经(37134)
- 研究所(36094)
- 经济学(33462)
- 北京(32464)
- 商学(32094)
- 州(31926)
- 商学院(31813)
- 经济管理(30792)
- 经济学院(30346)
- 基金
- 项目(180888)
- 科学(145077)
- 基金(132992)
- 研究(130955)
- 家(116211)
- 国家(115133)
- 科学基金(101262)
- 社会(86948)
- 社会科(82678)
- 社会科学(82659)
- 省(73510)
- 基金项目(70751)
- 自然(65378)
- 自然科(64023)
- 自然科学(64006)
- 自然科学基金(62975)
- 划(59473)
- 教育(58402)
- 资助(51414)
- 编号(51411)
- 创(44363)
- 业(42144)
- 创新(40476)
- 重点(40038)
- 发(39490)
- 成果(38869)
- 部(38548)
- 国家社会(36495)
- 制(34799)
- 课题(34763)
- 期刊
- 济(124902)
- 经济(124902)
- 研究(72172)
- 中国(51851)
- 管理(47532)
- 农(45743)
- 财(43581)
- 学报(39790)
- 科学(38398)
- 农业(31194)
- 大学(30619)
- 学学(29292)
- 技术(25585)
- 业经(24375)
- 融(23385)
- 金融(23385)
- 教育(22662)
- 财经(20356)
- 经济研究(20132)
- 业(20043)
- 经(17624)
- 问题(16373)
- 技术经济(15977)
- 商业(14687)
- 科技(14573)
- 现代(13799)
- 财会(13527)
- 版(12681)
- 贸(12194)
- 世界(12178)
共检索到391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朱雪春 周思淼
企业数字化能力对推动供应链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数字化能力视角,从数字感知能力、数字运营能力、数字资源协同能力三个维度构建企业数字化能力对供应链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引入失败学习作为中介变量和组织创新氛围作为调节变量,通过296份调查问卷,实证分析企业数字化能力对供应链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感知能力、数字运营能力与数字资源协同能力对供应链创新绩效和失败学习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感知能力对供应链创新绩效影响最大;失败学习正向影响供应链创新绩效;失败学习在数字感知能力、数字运营能力、数字资源协同能力与供应链创新绩效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失败学习在数字运营能力与供应链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最强;组织创新氛围在数字感知能力、数字运营能力、数字资源协同能力与供应链创新绩效关系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为更好地提升供应链创新绩效,要重视数字化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企业数字化能力;要搭建学习平台,鼓励失败学习,宽容创新失败;要加强创新文化熏陶,营造良好的组织创新氛围;要构建数据资源体系,提升数据共享开放与应用水平,并筑牢数字安全屏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蕾
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发展背景下,中小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基于此,本文以2011-2021年沪深上市的零售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零售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能够显著促进本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且通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通过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有利于增强供应链整合进而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且供应链整合存在一定的门槛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乔鹏程 张岩松
在数字经济时代下,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创新绩效的效应与作用机理进行讨论很有必要。基于技术创新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法构建2010~2020年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创新绩效,并将动态能力细分为创新能力、吸收能力、适应能力,探讨其中介效应,总结出“企业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创新绩效”这一作用路径。主要结论如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旧可靠;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创新能力、吸收能力、适应能力,且三者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着显著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市场化程度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研究提供了微观证据,为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发展动态能力、提升创新绩效提供了明确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萌
本文基于双元创新视角,探究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能力对供应链弹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采集及应用能力可以显著提升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也对供应链弹性起到显著促进作用。双元创新在数字化采集能力影响供应链弹性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在数字化应用能力影响供应链弹性的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宁 姚琦 李果
构建数字化供应链已成为当前制造企业实现高质量成长的重要路径。然而,当前对数字化供应链与企业高质量成长之间的关系还缺乏充分的内在解释和实践指导,导致企业实施数字化供应链项目后业绩差异很大。本文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从能力的视角解释数字化供应链,并将其划分为连接和生成能力两个维度。通过对231家中国制造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数字化供应链能力对高质量成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协同创新在上述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动荡性正向调节上述关系。因此,管理者应注重提高数字化供应链连接和生成能力,充分利用数字化供应链战略驱动协同创新,并注意环境动荡性的边界作用,从而对供应链进行数字化变革以积极应对环境变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柴正猛 赵雅淇
供应链数字化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其对企业环境表现的潜在影响仍待进一步研究。以2013—2021年中国1 646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显著改善了企业的环境绩效,供应链数字化提高企业环境绩效主要通过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缓解融资约束两种途径;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积极影响对于国有企业、数字化程度更高的企业和处于环境规制较强区域的企业效果更为显著。据此,建议加快数字化基础建设,满足数字化转型的多层次需求;高度重视供应链数字化的绿色效应,打造绿色技术创新新引擎;完善相关环境规制,构建数字经济下企业前瞻性环境治理体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柴正猛 赵雅淇
供应链数字化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其对企业环境表现的潜在影响仍待进一步研究。以2013—2021年中国1 646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显著改善了企业的环境绩效,供应链数字化提高企业环境绩效主要通过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缓解融资约束两种途径;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积极影响对于国有企业、数字化程度更高的企业和处于环境规制较强区域的企业效果更为显著。据此,建议加快数字化基础建设,满足数字化转型的多层次需求;高度重视供应链数字化的绿色效应,打造绿色技术创新新引擎;完善相关环境规制,构建数字经济下企业前瞻性环境治理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莹莹 乔琳
文章以我国东北部及中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同时引入资源整合与知识增值作为情境变量,探讨供应链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纵向合作能够有效提升处于成长阶段企业的应用式创新绩效,供应链横向竞合战略能够提升成熟阶段企业探索式创新绩效。资源整合、知识增值在供应链协同与创新绩效关系中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并且知识质增值与恰当的资源整合方式结合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
关键词:
供应链协同 资源整合 知识增值 创新绩效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唐丹 陈灿 张迺英
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利用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来全面反映微观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系统考察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程度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投入。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抑制供应链集中度来促进企业创新活动。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中的作用在东部地区和主板上市企业样本中更明显。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供应链 企业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姚艳虹 车媛 刘智
在数字化的情境下,关于知识基础不同维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机制尚存在不同观点。为利用和盘活已有知识资源提升数字化创新绩效,基于知识基础理论,通过4 103家中国企业2010—2021年间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知识资源的不同性质对于组织数字化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知识重组能力等情境变量在传统知识资源与数字化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知识宽度对企业数字化创新绩效具有积极作用,知识深度对数字化创新绩效有倒“U”型影响;利用式知识重组能力在知识宽度与数字化创新绩效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创造式知识重组能力在知识深度与数字化创新绩效之间也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可见,组织需要较多的异质性知识,不能局限于某一知识领域,才能提升数字化创新绩效。因此,企业应涉猎更丰富的知识领域,拥有多样化的异质性知识元素,同时对自身资源和能力进行有效整合和匹配,以实现更高效的运营和业务目标。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许益亮 苟建华 靳朝翔
本文借助Python爬虫技术刻画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强度,利用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和国泰安数据库相关匹配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国际化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通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供应链能力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提升效果在非国有企业、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发达国家或地区更明显。这一结论对促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国际化绩效、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国际化绩效 供应链能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侯光文 高晨曦
以陕西装备制造业企业为调查对象,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206份有效调查问卷为数据样本,采用Bootstrap方法实证检验企业网络结构对于装备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验证数字化转型能力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企业网络结构对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结构洞和网络中心度均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网络规模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部分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数字化转型信息整合能力在结构洞及网络中心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存在显著中介作用;而数字化转型技术应用能力中介作用不显著,反映出装备制造业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由信息化红利逐步向分布式的智能生产资源高度整合过渡。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能力 企业网络结构 创新绩效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北伟 孙婉君
本研究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构建数字化商业模式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并探讨动态能力在二者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化商业模式直接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即数字化价值提供、数字化价值获取、数字化价值收益均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和流程创新绩效;数字化商业模式通过动态能力间接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即通过技术感知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和信息重构能力间接正向影响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和流程创新绩效。基于此,企业应将数字化认知提高到组织战略层面的动态能力上,及时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通过有侧重地发展动态能力调整企业的数字化商业模式,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关键词:
数字化商业模式 动态能力 企业创新绩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守增 王磊
在服务同质化严重和市场竞争剧烈的常态下,如何提高服务创新绩效已经成为零售企业突破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而作为知识领域的新兴概念,元知识开发能力可能成为提高零售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动力源泉。因此,本文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分析元知识开发能力对零售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引入价值共创和数字化转型分别探讨在其中的中介与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元知识开发能力对价值共创(共同制定计划、共同解决问题、灵活做出调整)和零售企业服务创新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价值共创在零售企业元知识开发能力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数字化转型在元知识开发能力与零售企业服务创新绩效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继德 袁苗苗 全茜
文章使用2017—2022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之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提升发挥了提振作用。同时,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具备的动态能力也对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发挥调节作用,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行业异质性方面,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企业更容易发挥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效应,而资本密集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后的表现不佳。进一步分析发现,创新绩效在数字化转型和企业绩效之间起到正向传递作用,即数字化转型激发创新效率的提高,塑造企业竞争力的新优势,从而推动经济表现的提升。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创新绩效 动态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