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04)
2023(10821)
2022(7986)
2021(6853)
2020(5594)
2019(11790)
2018(11869)
2017(22726)
2016(12187)
2015(13670)
2014(13798)
2013(13341)
2012(11789)
2011(10151)
2010(10370)
2009(9857)
2008(10109)
2007(9407)
2006(8365)
2005(8152)
作者
(35525)
(29666)
(29661)
(27961)
(19148)
(13858)
(13467)
(11497)
(11253)
(10667)
(10127)
(9837)
(9784)
(9500)
(9174)
(9015)
(8901)
(8773)
(8539)
(8478)
(7391)
(7305)
(7276)
(6825)
(6792)
(6729)
(6600)
(6534)
(6028)
(5832)
学科
(75731)
(72029)
企业(72029)
(61926)
经济(61844)
管理(57077)
业经(30876)
方法(22922)
(21668)
(21088)
技术(19964)
(17635)
财务(17613)
财务管理(17606)
企业财务(16674)
农业(16605)
中国(15692)
数学(14795)
数学方法(14730)
(13224)
(12843)
理论(12359)
企业经济(12358)
技术管理(12288)
(12128)
(11860)
经营(11636)
产业(11219)
(10998)
信息(10308)
机构
学院(186876)
大学(179492)
(80872)
经济(79538)
管理(79221)
理学(67522)
理学院(66980)
管理学(66297)
管理学院(65940)
研究(55511)
中国(45206)
(37336)
(37163)
科学(31831)
(31143)
(30062)
财经(29460)
(27192)
(26716)
业大(25757)
中心(25526)
农业(24366)
研究所(24238)
经济学(23883)
(23453)
商学(23376)
商学院(23175)
北京(22944)
经济学院(21690)
经济管理(21543)
基金
项目(119345)
科学(96725)
研究(91024)
基金(87684)
(74735)
国家(74001)
科学基金(66255)
社会(60562)
社会科(57581)
社会科学(57569)
(48642)
基金项目(46208)
自然(40678)
教育(40035)
自然科(39823)
自然科学(39816)
自然科学基金(39183)
(38195)
编号(36841)
资助(33251)
(32249)
(29283)
成果(28338)
(26689)
创新(26410)
重点(26258)
国家社会(25768)
(25706)
(24841)
课题(24314)
期刊
(96379)
经济(96379)
研究(52580)
中国(36980)
管理(36330)
(32935)
(30760)
科学(24610)
学报(23133)
技术(21588)
农业(21394)
业经(18896)
大学(18563)
学学(17634)
(16067)
金融(16067)
教育(15970)
财经(15134)
经济研究(14731)
(14040)
技术经济(13673)
(13234)
问题(12524)
现代(10884)
财会(10748)
商业(10105)
世界(10086)
科技(9922)
(9394)
经济管理(9075)
共检索到283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利平   呼睿颖  
<正>近年来,数字化变革、数字化转型发展迅猛,学界对企业数字化本质众说纷纭,没有形成共识。本文认为,工业革命以来,技术变革与企业组织管理相互融合,数字技术与企业组织管理在三个层次上互构,才是企业数字化的本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璠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数字技术成为新发展引擎,数字经济成为新蓝海。金融科技推动了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提升了金融机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催生了新的金融生态,驱动了金融体系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绪红  汪文忠  王晓舟  张文杰  
本文从数字化管理的产生背景和研究应用现状出发,阐明了数字化管理作为下一代管理方法的必然性;进而定义了数字化管理的概念,分析了其发展历程,提出了企业数字化管理的体系结构;最后对实施数字化管理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付晓岩  
近年来,各行各业均在深入讨论数字化转型方向,形成了对数字化的广泛认知。2022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与银保监会分别印发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及《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这些数字化转型指导文件承接了国家政策的要求,是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工作——“数字金融”建设的方向指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育平  
企业处于数字经济大潮的风口浪尖,既是创新主体也是数字技术广泛运用的重要平台,主动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以顺应数字化转型是其明智抉择。企业经营决策者应深刻认识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特点及本质要求,看到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战略的迭代升级,是企业组织、管理与文化创新的大变革。以市场及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数字化转型,赋予了产业组团及产业集群新型的协同关系。要遵从"点-线-面-体"的递进层次,以数字化与系统化思维,推进企业的设施、资源、业务及要素的数字化,并通过对数字化成效的反馈和检验来检视企业数字化机制运行效果。企业应积极跟进价值链数字化演化进程,加快数字技术赋能,共建开放协同数字化生态系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煜华  舒慧珊  向子威  
基于TOE理论框架构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模型,并运用fs QCA方法对收集到的26个数字原生企业和数字非原生企业的数据进行了组态路径的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原生企业数字化转型组态路径主要有三条,分别是环境-技术主导组织协同型、技术-环境主导组织协同型和技术-环境主导型;非原生企业由于缺乏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和经验,只能通过两条不同的技术-环境主导型路径实现数字化转型,且不同路径之间还存在着重叠路径和潜在替代关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郁建兴  周幸钰  
数字技术应用是政府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动力。在技术与组织关系维度,已有研究或基于“技术决定论”主张数字技术对科层组织的激进影响,或基于“科层规制论”强调科层惯性对数字技术效应的制约。浙江省“三张清单”数字化改革的案例显示,数字技术应用与科层组织形态之间呈现动态的双向互构关系。数字技术应用通过对政府需求、流程规范、权力关系的三重嵌入,在赋能政府的同时引发其内部运行的调适难题,政府因而寻求体制机制创新予以应对,形成“由横到纵”的政府平台化与“调适性协同”的协作矩阵两种新型组织形态。同时,政府组织形态变迁也对数字技术应用产生反作用,体现为对技术深度应用环境与动力的重构。这一研究发现为理解数字时代技术与组织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丽锦  胡晓明  
数字经济时代,管理工具数智化将是企业变革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文章在定义财务数字化本质为业财融合背景下,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实现对企业进行数据价值管理过程基础上,梳理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需求,并结合当前数字化转型的三大趋势,提出企业进行财务数字化转型需要在流程管理能力、运行机制建设、表达体系建设和组织架构重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策略选择。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东华   马路萌  
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球创新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加快数字化转型和平台化变革,塑造多元互动和整体进化的创新生态系统,是增强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传统技术经济范式中引入数字要素和平台理念,构建“技术—组织—创新”理论框架,分析数字化转型促进组织平台化变革进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4—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平台化变革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普遍的促进作用,并且对数字化水平更高和股权集中度更高的企业效果更显著;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组织的平台化变革,基于数字平台形成创新生态系统进而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数字化对企业平台化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企业互联互通实现,这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发挥作用的两个重要维度。推动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平台化变革,充分发挥数字平台的创新基础设施作用,能够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苏敬勤   武宪云  
数字经济的快速崛起,使得企业以往的运行模式被逐渐打破,为了降低数字化创新产生的动荡风险,数字化转型企业不得不重构内部组织惯性来达到新的稳定状态。本文通过对飞贷数字化转型实践进行嵌套式探索性案例分析,从组织警觉和组织学习的视角揭示数字化转型过程组织惯性重构的过程与机理。研究发现:(1)组织警觉与组织学习是数字化转型企业实现组织惯性重构的关键要素,且需要两者共同作用才能实现组织惯性重构。在前向性组织警觉与嫁接式组织学习的作用下,数字化转型企业实现外围组织惯性的重构;在后向性组织警觉与传承式组织学习的作用下,数字化转型企业实现核心组织惯性的重构。(2)数字化转型企业通过组织警觉与组织学习“双重漏斗”筛选机制实现组织惯性重构。(3)数字化转型企业的组织惯性重构呈现“外围—核心”的规律步序,体现为一种由浅到深的动态进阶过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邵婧婷  
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处于由导入期转入拓展期的关键阶段。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是"互联网+"的后续延伸,在技术层面上各有侧重又相互促进,共同影响着企业的生产过程,并进一步渗透到生产管理、研发设计、组装流程、售后服务等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由此从整个价值链体系及所带来的商业模式变革等角度出发,系统阐述数字化、智能化对企业价值链的重塑机制。数字化、智能化能够有效提升生产管理效率、为生产研发提供综合服务、为生产组装提供技术支持、使销售及售后协同发展、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变革,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企业价值链的重塑,能够为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及时调整产业政策、优化制度环境提供助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文新  
提出了企业数字化管理的概念和基于Intranet技术的计算机系统应用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波   易珈西  
文章选取2013—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年报数据,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能力、技术整合能力与技术吸收能力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独立绿色技术创新与合作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能力、技术整合能力与技术吸收能力的提升则会增强这种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融资约束水平低、治理能力强以及非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独立绿色技术创新与合作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树林  李梦洁  胡苏敏  
在产业数字化浪潮下,微观企业必然受到影响,那么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将在何种程度上受到影响,影响的具体机制何在,这些机制对不同特质的企业是否有差异?为回答这些问题,借助Python与文本分析法构建了企业数字化水平的测度指标,基于中国A股上市企业2008—2020年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影响机制,以及机制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水平提升1%能够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18.29%,且这一促进作用在企业数字化后的1至3年内均显著;机制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能够通过促进内部资源协同、增强研发经费投入,以及优化劳动力素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对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内部资源协同机制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相比于高技术产业企业,劳动力素质优化机制在非高技术产业企业中更显著。以上结论为企业建设内外部数字化信息平台、增强数字化人才积累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向龙  
本文基于2013~2020年中国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文本分析方法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水平;(2)数字化转型会通过增强企业动态能力,促进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3)异质性分析表明,资本密集型和行业竞争激烈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丰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为推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