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8)
- 2023(11514)
- 2022(9010)
- 2021(7911)
- 2020(6569)
- 2019(13938)
- 2018(13822)
- 2017(25730)
- 2016(13490)
- 2015(15030)
- 2014(14387)
- 2013(14293)
- 2012(12850)
- 2011(10986)
- 2010(11415)
- 2009(10837)
- 2008(11237)
- 2007(10563)
- 2006(9214)
- 2005(8611)
- 学科
- 业(79748)
- 企(76138)
- 企业(76138)
- 济(63821)
- 经济(63759)
- 管理(61815)
- 业经(30786)
- 方法(25336)
- 财(22533)
- 技术(22528)
- 农(21259)
- 务(18598)
- 财务(18583)
- 财务管理(18571)
- 企业财务(17558)
- 数学(17101)
- 数学方法(16873)
- 农业(16026)
- 中国(15047)
- 技术管理(14252)
- 理论(14166)
- 制(13646)
- 策(13560)
- 划(13278)
- 和(12554)
- 企业经济(12301)
- 经营(11988)
- 产业(11679)
- 体(10677)
- 贸(10435)
- 机构
- 学院(200314)
- 大学(191834)
- 管理(86197)
- 济(85563)
- 经济(84018)
- 理学(73485)
- 理学院(72862)
- 管理学(71950)
- 管理学院(71550)
- 研究(59302)
- 中国(49809)
- 京(40472)
- 财(39507)
- 科学(34277)
- 江(32654)
- 农(31513)
- 财经(30673)
- 所(28739)
- 中心(28232)
- 经(27776)
- 业大(27158)
- 州(25611)
- 研究所(25531)
- 北京(25341)
- 商学(25115)
- 商学院(24902)
- 经济学(24664)
- 农业(24528)
- 经济管理(23079)
- 技术(22994)
- 基金
- 项目(128003)
- 科学(103329)
- 研究(98099)
- 基金(92496)
- 家(79071)
- 国家(78287)
- 科学基金(70197)
- 社会(63898)
- 社会科(60824)
- 社会科学(60809)
- 省(53030)
- 基金项目(48565)
- 自然(43517)
- 教育(43013)
- 自然科(42639)
- 自然科学(42630)
- 自然科学基金(41956)
- 划(41662)
- 编号(39494)
- 资助(35762)
- 创(34373)
- 业(33609)
- 创新(30939)
- 成果(29950)
- 发(28277)
- 重点(28129)
- 部(27070)
- 国家社会(26909)
- 制(26484)
- 课题(26406)
共检索到309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明杰 马君 田慧荣
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将中层管理者的权力感知、地位感知、数字变革犬儒主义及数字化领导力纳入数字创新分析框架,探究中层管理者阻抑数字创新的社会心理机制,并采用586份中层管理者三阶段问卷数据,实证检验中层管理者视角下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数字技术应用能够促进产品创新;(2)数字变革犬儒主义在数字技术应用与产品创新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数字技术应用对中层管理者权力感知存在正向影响;(4)数字技术应用会削弱中层管理者地位感知,引致数字变革犬儒主义,进而抑制产品创新,即数字创新存在中层阻力;(5)数字化领导力正向调节“数字技术应用→地位感知→数字变革犬儒主义→产品创新”的链式中介路径,即数字化领导力存在负向影响作用。研究结论可为企业从中层管理者角度破解数字化转型悖论提供理论指导,有助于激发中层管理者推动数字创新的积极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傅家骥
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以高速度低效益为特征。尽管工业增长速度长期保持在10%以上,但以低效益为代价。工业的产值利税率,固定资产的产值率和利税率以及劳动生产率等主要经济指标,不仅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就连自己的历史最好水平也未达到,各种效益指标甚至还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从生产上讲,我国产品不论是品种还是规格,均比国外工业发达国家少得多;从产品质最上讲,不论是性能还是可靠性和寿命,都差得多——这是我国产品没有竞争力的主要表现;从消耗上讲,不论是生产产品时的消耗,还是产品使用中的消耗,都比工业发达国家的产品高得多,其中大部分产品国外早已因消耗大而被淘汰,可我们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宏斌 梁慧丽 许晨辉
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为企业增添了新的创新动力。本文以我国2009—2021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协同创新水平,该结论在考虑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通过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创新资源获取”效应和“交易成本降低”效应两条路径提高企业协同创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运营效率较低、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所处地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高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协同创新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本文拓展了数字化转型的微观经济后果,同时为企业协同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激励因素。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协同创新 创新平台 交易成本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于永达 陆文香
风险投资究竟如何影响中国科技企业创新效率?该文利用2011—2015年927家中国上市科技企业微观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进行实证研究,并检验了风险投资对不同区域、不同所有制和融资约束科技企业创新效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风险投资显著提升了科技企业的创新效率,风险投资对东中部地区、内资企业以及融资约束程度高的科技上市企业的创新效率提升作用尤为明显。该文研究对于全面评估近年来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经济效果及其对中国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影响效应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于永达 陆文香
风险投资究竟如何影响中国科技企业创新效率?该文利用2011—2015年927家中国上市科技企业微观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进行实证研究,并检验了风险投资对不同区域、不同所有制和融资约束科技企业创新效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风险投资显著提升了科技企业的创新效率,风险投资对东中部地区、内资企业以及融资约束程度高的科技上市企业的创新效率提升作用尤为明显。该文研究对于全面评估近年来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经济效果及其对中国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影响效应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付朝干 李增福
文章分析认为政治关联企业会通过"好孩子"幸运机制进行合法避税,非政治关联企业会通过"非法寻租"实现避税。腐败治理将更多影响到非政治关联企业的行为,而不是政治关联企业。文章基于十八大以来的腐败治理对A股民营上市公司避税行为的冲击证实了这一假说,且腐败治理对市场化程度低地区的非政治关联企业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腐败治理没有动政治关联企业的"奶酪"。
关键词:
腐败治理 避税 双重差分估计 政治关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柳雅君 薛文静
税收优惠政策在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了助力还是阻力,这是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2008—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考察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税收优惠能有效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且可以通过促进创新产出、缓解债务风险及优化融资环境的路径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将税收优惠区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这两种不同优惠方式,加计扣除与加速折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效应具有显著差异,加计扣除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呈倒“U”型关系,而加速折旧显著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且两者之间没有形成“1+1>2”的协同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税收优惠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较高和成熟期企业较为明显。研究结论有利于厘清税收优惠政策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促进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功庭
中国基金业这些年出现过不少怪现状。怪现状之一: 业绩越好赊回越盛。2003年,基金的好业绩竟然引发了赎回潮,截至2004年1月31日大多数业绩优良的开放式股票型基金都遭遇了净赎回,甚至有个别基金跌破了规模2亿元的设立下限。怪现状之二:新基金疯狂圈钱。2006年12月7日发行的嘉实策略增长一天内募集超过400亿元,2007年3月发行的汇添富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容达 何婧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能否利用数字技术驱动企业创新,是其增强竞争优势和重塑核心价值的关键。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应用显著提升了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该结论在双重差分、工具变量等多重稳健性策略下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应用通过降低企业成本,缓解市场垄断程度促进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并通过提高产品多元化促进企业创新产出。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应用驱动企业实质性创新,而非策略性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应用显著提升了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对国有企业、非高科技企业的影响不显著,对成熟期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为成长期企业。此外,有力的高学历人才支撑和有效的金融支持是数字技术应用驱动企业创新的重要内外部条件。研究揭示了数字技术应用驱动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作用机制、效应差异及其约束条件,对企业如何有效利用数字技术促进企业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鹏 尹志锋 孙宝文
本文基于知识基础观理论,使用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考察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应用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效率。在使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和考虑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始终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技术应用不仅增强了企业的知识资源获取能力,而且能够促进企业与其他创新机构进行合作创新,进而有利于提升创新效率。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在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以及多元化经营水平较高的企业更显著。本文从知识基础观的视角出发,厘清了数字技术对企业创新效率的作用机制,为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企业创新效率提供了实践启发与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鹏 尹志锋 孙宝文
本文基于知识基础观理论,使用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考察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应用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效率。在使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和考虑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始终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技术应用不仅增强了企业的知识资源获取能力,而且能够促进企业与其他创新机构进行合作创新,进而有利于提升创新效率。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在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以及多元化经营水平较高的企业更显著。本文从知识基础观的视角出发,厘清了数字技术对企业创新效率的作用机制,为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企业创新效率提供了实践启发与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吉昌 龙静
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2007—2019年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中间机制及边界条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应用正向影响企业突破式创新,并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特征;中间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技术应用程度的提高,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改善企业吸收能力、促进企业适应能力驱动企业实现突破式创新;在数字金融发展较好的情况下,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德鲁 宁昕 郭红军
产业转型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永恒主题,而实现企业成功转型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准确识别转型阻力状态,为此以企业产业转型阻力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转型阻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产业转型企业转型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改造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结合企业转型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伟浩 陶爱萍 马兰燕
本文主要运用管理学、心理学以及组织演变的基本原理,以分析高技术企业自身特征为切入点,在分析高技术企业在组织变革过程中阻力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提出高技术企业组织变革过程中产生阻力的化解方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技术企业 组织变革 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