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8)
2023(9690)
2022(7765)
2021(7087)
2020(5974)
2019(13616)
2018(13239)
2017(25151)
2016(13208)
2015(14879)
2014(14510)
2013(14666)
2012(13396)
2011(12019)
2010(11997)
2009(11648)
2008(11990)
2007(10524)
2006(9309)
2005(8907)
作者
(36496)
(30558)
(30484)
(28773)
(19617)
(14435)
(13632)
(11810)
(11523)
(10875)
(10581)
(10172)
(9988)
(9622)
(9479)
(9261)
(9192)
(8769)
(8699)
(8339)
(7607)
(7338)
(7298)
(6998)
(6843)
(6720)
(6638)
(6550)
(6056)
(5928)
学科
(74270)
(71485)
经济(71396)
(70410)
企业(70410)
管理(57579)
方法(31780)
业经(26584)
(24208)
数学(23628)
数学方法(23536)
(21758)
(18783)
财务(18779)
财务管理(18771)
中国(18325)
企业财务(17800)
技术(15983)
农业(15908)
(14357)
(14183)
(13918)
(13624)
贸易(13616)
(13310)
(13101)
理论(12687)
企业经济(12234)
(11859)
经营(11401)
机构
学院(203945)
大学(200308)
(101954)
经济(100681)
管理(85784)
理学(73823)
理学院(73218)
管理学(72708)
管理学院(72324)
研究(65401)
中国(55223)
(46350)
(41621)
财经(37318)
(34174)
科学(33671)
经济学(32613)
(31396)
经济学院(29416)
(29247)
(28913)
中心(28417)
研究所(28103)
财经大学(27654)
北京(26568)
商学(26067)
商学院(25842)
业大(24400)
经济管理(24214)
(22959)
基金
项目(127111)
科学(104563)
基金(97687)
研究(97058)
(82900)
国家(82180)
科学基金(73391)
社会(67921)
社会科(64679)
社会科学(64664)
基金项目(50930)
(46978)
自然(44327)
自然科(43393)
自然科学(43383)
自然科学基金(42772)
教育(42658)
资助(39404)
(38512)
编号(36669)
(32174)
(30340)
(30253)
国家社会(29727)
成果(28368)
重点(28110)
(27836)
创新(27369)
教育部(27005)
(26748)
期刊
(114452)
经济(114452)
研究(64009)
(39513)
管理(37398)
中国(36416)
(27769)
科学(25865)
学报(22035)
财经(20245)
农业(19615)
经济研究(19316)
(18989)
金融(18989)
技术(18831)
业经(18824)
大学(18431)
(17705)
学学(17675)
问题(14992)
技术经济(13842)
世界(13840)
(13827)
(13704)
教育(13408)
国际(11847)
现代(10880)
财会(10628)
商业(10132)
经济管理(9647)
共检索到307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青松  李实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金城  孙郁葱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将中国企业推上了“走出去”的道路。目前,如何走好这条道路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分析中国企业FDI效率出发,指出了中国FDI存在流出总量过小、投资比率效率低、投资的产业结构单一及FDI的具体操作效率差的效率缺失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中国企业FDI的宏观环境、加强供应链管理和培育有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的策略,旨在改进中国企业FDI的效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解维敏  
研究目标:研究中国不同省份的企业投资效率水平的差异,以及省际层面因素对地区企业投资效率差异的影响。研究方法:以2007~2016年我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并运用多元回归方程模型。研究发现:中国企业投资效率整体水平还存在投资效率偏离最优水平问题,但是样本期间内逐渐提升,而且不同省份间企业投资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企业投资效率长期保持较好水平,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企业投资效率较为接近,其次是东北地区,最差是西部地区。但自2014年以来,东北地区投资效率下滑厉害,成为投资效率最差的地区。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层面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法律环境、非国有经济发展程度、政府干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差异是解释地区间企业投资效率差异的重要原因。研究创新:为评价地区间企业投资效率差异提供了证据,也为理解地区间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差异提供了新的解释。研究价值:完善地区制度环境,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缩小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任曙明  陈强  王倩  韩月琪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着利用海外并购实现外延式成长。然而,海外并购的实际效果却备受争议,也引发了监管高层的关注。基于此,文章从企业海外并购后业务整合和组织重构的双重不确定性入手,探讨了海外并购对中国企业投资效率的负面影响;并采用2012—2016年实施海外并购的上市公司数据,结合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检验了上述负向效果。研究发现:(1)从整体上看,海外并购降低了中国企业的投资效率,并且这种对投资效率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加剧了企业的过度投资上。(2)从所有制上看,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短期内都受到了海外并购带来的负面影响,但长期内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仍然受到了负面影响,而非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却受到了正面影响。(3)从东道国来看,目标方在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海外并购降低了中国企业的投资效率,而目标方在非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海外并购对中国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上述结论有助于丰富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经济效应研究,对我国当前的海外并购政策调整也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曹裕  陈晓红  王傅强  
在转型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生存具有独特的特点。本文对湖南省1998-2007年新成立的54159家国有和私营工业企业数据样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行业层面,效率仍对企业生存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我国私营企业生存状况受效率影响作用较大,国有企业受效率影响较小,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入,效率在改善中国企业生存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生存还并未受经济转型时期的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惠恩才  
中国经过30年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与市场化体制转型,目前已具备了促使企业跨国并购的一些条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把跨国并购作为对外直接投资、开拓国际市场的新策略。然而,在金融危机下对外并购投资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比较复杂。深入研究中国企业对外并购的方式与效率问题,对指导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全面与世界经济接轨、参与世界竞争,以及中国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曾亚敏  张俊生  
与传统上通过会计业绩、托宾Q值来研究所有权结构与企业业绩不同,文章以1999~2001年中国1077家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不同所有权结构下企业产出效率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在不同的所有权结构下,企业的产出效率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这部分支持了Demsetz为代表的所有权结构与企业业绩无关的观点。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兰广  
选取2014年参股非上市金融机构且归属于集团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对中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对民营企业集团和国有企业集团进行分别研究,发现:(1)与国有企业集团相比,产融结合策略对民营企业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2)在MalMquist指数的分解指数中,技术效率指数(EC)占据主导地位,即技术效率指数对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效率的促进作用(或制约作用)大于技术进步指数(tC)对产融结合效率的制约作用(或促进作用),这在民营企业集团和国有企业集团样本中均体现明显。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家章   周凡煜   连慧君  
提高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效率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路径之一。基于2003—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移民网络对中国企业OFDI效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移民网络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OFDI效率,且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合同执行效率、弥合文化距离促进了企业OFDI效率提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移民网络对中国企业OFDI效率的提升作用仅显著存在于非国有企业、绿地投资企业以及向非接壤国家直接投资的企业中,且在向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制度距离在移民网络与中国企业OFDI效率的关系中发挥了调节作用,制度距离缩小,会强化移民网络对企业OFDI效率的提升作用。因此,政府应加强移民网络建设,加大对OFDI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缩小双边制度距离,企业则应充分利用移民网络降低OFDI风险及不确定性,进而促进中国企业提升OFDI效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钊  陈乔伊  
理解企业间能源效率的差异程度和影响因素有助于全面评估现有的节能政策并为未来的政策设计提供指引。基于此,本文利用企业层面微观数据测算了2001—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能源效率的异质性,并对影响企业能源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发现:即使在细分行业内部,企业间依然持续存在着巨大的能源效率异质性;在不同维度上,能源生产率的异质性超过了资本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等维度的异质性;企业规模和区域差异是影响企业能源效率的最主要因素。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与企业规模或地区相关的节能政策,发现这些政策可能由于忽视了企业能源效率的异质性而导致能源投入从高效率企业转入低效率企业,结果反而不利于整体能源效率的提高。本研究一个隐含的政策建议是,节能政策应当弱化直接的总量目标控制,加强市场化政策工具的运用,如果无法避免节能总量目标的控制,那么也应当充分考虑企业间能源效率的异质性,对能源利用效率更低的企业实施更为严格的节能目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战琪  
一、引言从现有文献来看,针对我国制造业对外投资的理论研究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一,先是从经济增长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角度对中国制造业对外投资目标的定位,专门针对中国制造业对外投资规模极小、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比重过低、制造业对外投资规模大大小于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对外投资的产业分布不合理的事实展开讨论。其二,是关于中国对外投资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修德  彭玉莲  吴小节  秦全德  
本文基于1999—2011年中国省际高新技术产业层面的研发数据,综合运用生产要素产出弹性模型和格林(2005)提出的真正固定效应随机前沿模型,实证检验了市场化改革对企业研发效率动态演进的实际影响效应,并进一步探析国有经济和行业保护政策在市场化改革塑造企业研发效率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基于产业维度的核算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整体研发效率大约偏离最优效率37%~44%,但其在市场化进程中表现出稳步提升的动态演进趋势,研发中间产出效率和最终产出效率分别从1999年的0.403和0.523(0.490)提高到2011年的0.713和0.766(0.755)。更为重要的是,经验证据表明市场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琅玲  杨子平  
本文采用随机边界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不同所有权配置方式下的技术效率指标,对当前外资并购对中国企业所有权配置效率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外资并购对资本密集型企业效率的影响较为显著,对技术密集型企业效率的影响将在较长时间内显现。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欣  陈铄  
以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11~2017年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倍差法系统地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上来看,"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并且该效应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利用古代"丝绸之路"作为工具变量以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以及其他稳健性检验之后,其结果依然不变;进一步将投资效率划分成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之后发现,"一带一路"倡议通过降低融资约束缓解企业投资不足,却提升了代理成本进而加剧了企业投资过度。此外,根据企业产权属性划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受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正面影响,意味着在"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下,中国经济已逐渐形成"国民同进"的新格局。因此,政策上应积极鼓励更多的企业"走出去",拓宽"一带一路"倡议的广度和深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宸宇  
加入WTO后,中国在开放国内市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的进口贸易自由化。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出要"激发进口潜力、主动扩大进口",这将进一步促进市场竞争,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一系列影响。基于这一背景,文章在整合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CEPII-BACI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同时构造行业进口渗透率指标,系统分析和检验了进口竞争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进口竞争对企业创新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于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抑制了其创新效率的提高;而对于一般贸易企业,进口竞争虽然促进了其创新投入,但并未获得规模效益,表现为创新效率的下降。另外,对于高生产率企业和国际化企业,进口竞争对其创新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弱;对于国有企业和高技术行业企业,进口竞争对其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相对更大。文章结果还显示,要素市场扭曲会强化进口竞争对创新效率的负向作用。文章的结论对于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提高企业创新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