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9)
2023(8206)
2022(6570)
2021(6046)
2020(5154)
2019(11793)
2018(12021)
2017(22297)
2016(12404)
2015(13714)
2014(13982)
2013(13514)
2012(12042)
2011(10441)
2010(10951)
2009(10486)
2008(10972)
2007(9952)
2006(9038)
2005(8563)
作者
(33059)
(27611)
(27468)
(25974)
(17843)
(13148)
(12628)
(10564)
(10418)
(10259)
(9383)
(9257)
(9077)
(8905)
(8637)
(8183)
(8134)
(8069)
(8005)
(7887)
(6936)
(6903)
(6584)
(6518)
(6500)
(6300)
(6121)
(5933)
(5509)
(5401)
学科
(72444)
(69400)
企业(69400)
管理(55727)
(52879)
经济(52781)
业经(25186)
(23815)
(20483)
方法(20407)
(18923)
财务(18908)
财务管理(18878)
企业财务(17860)
(16030)
农业(15163)
技术(15153)
(13101)
理论(13100)
(12996)
数学(12673)
数学方法(12566)
中国(12122)
企业经济(12071)
(11901)
体制(11730)
(11633)
经营(11152)
技术管理(9984)
决策(8836)
机构
学院(176266)
大学(167356)
(73910)
管理(72656)
经济(72442)
理学(60581)
理学院(60079)
管理学(59479)
管理学院(59122)
研究(50677)
中国(44068)
(39648)
(35262)
(30603)
财经(29536)
科学(27341)
(26966)
(26567)
(25133)
(23824)
中心(23597)
北京(22394)
业大(21759)
研究所(21542)
商学(21392)
财经大学(21215)
商学院(21210)
经济学(21069)
农业(20515)
(19858)
基金
项目(101238)
研究(81518)
科学(80994)
基金(71827)
(59442)
国家(58730)
科学基金(53041)
社会(51458)
社会科(48609)
社会科学(48594)
(42329)
基金项目(37750)
教育(37556)
编号(35096)
(32489)
自然(32332)
自然科(31580)
自然科学(31573)
自然科学基金(31108)
(28522)
资助(28471)
成果(28128)
(24998)
课题(23920)
(22909)
创新(22222)
(22131)
(22097)
(22092)
重点(21977)
期刊
(96252)
经济(96252)
研究(56349)
中国(39689)
(37566)
管理(33739)
(26678)
教育(22457)
技术(19897)
科学(19171)
业经(19070)
(18562)
金融(18562)
学报(17903)
农业(17883)
财经(15367)
大学(15089)
经济研究(13858)
学学(13820)
(13388)
财会(12850)
(11990)
问题(11705)
技术经济(11620)
会计(10362)
现代(10247)
商业(9746)
通讯(8961)
会通(8939)
(8908)
共检索到285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涛  
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始终起着基础、骨干的作用,为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也要看到,由于旧体制的影响,很多国有企业活力不足,面临着重重困难。因此,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既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企业改革的目标,就是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的活力,使企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从整个历程来看,企业改革作为一条主线,一直贯穿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个过程之中。丁任重同志的新著《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企业分析》一书,对企业改革问题进行了探索,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徐满君  徐晓波  
上虞建筑企业改革探索文/徐满君徐晓波1993年以来,上虞市的建筑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依靠全体建筑员工的共同努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异军突起,迅速发展。1997年,全市建筑从业人员达11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0%以上;组建企业集团6家;创省市级以上...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冷报德  邱慈逊  
国有企业改革及其涉税问题探索□冷报德邱慈逊我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积极试行国有企业改革,尤其是党的十五大作出了“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后,国有企业改革掀起一个新的高潮。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毋庸置疑要积极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但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上虞市建筑企业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上虞市人民政府199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乡镇、部门的重视、支持下,依靠全体建筑员工的共同努力,上虞建筑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异军突起,发展势头较为迅猛,连续两次被浙江省政府命名为“建筑之乡”。全市现有建筑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行毅  
本文介绍了成都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的有益探索:第一,积极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仅注意处理好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之间的关系,而且力求协调好新“三会”与老“三会”的关系。第二,通过试点,逐步实现对多元产权结构关系的科学管理,建立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制以及对不同投资者平等对待等制度。第三,正确处理股份制企业的利益分配问题,增加红利分配的透明度,改进经营者的利益分配办法(试行年薪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为国   贝多广   胡煦  
推动企业和投资者做出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有正面影响的决策,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提升影响力信息披露质量。国际影响力估值基金会于2022年7月成立,旨在开发一套全球适用的影响力核算方法论,以货币量来衡量和评估企业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升影响力信息的透明度、可比性、一致性和决策有用性。该基金会于今年8月发布《一般方法论1号:影响力核算概念框架》(征求意见稿)。本文从该基金会的成立背景、组织结构、方法论整体框架、本次发布文件主要内容以及争议焦点五个方面,介绍该基金会影响力核算方法论开发工作;提出我国应推动建立兼顾国际和本国经验的社会责任投资评价度量体系,以利于吸引各种资金更多地投向减少环境污染等负外溢性、缩小地区间经济和社会差别等正外溢性的项目,促进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股东利益和广大相关方利益的有机结合,实现企业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锋,万仁荣  
农业企业化深化农业改革与发展的有益探索赣州地区农业企业化的调查与研究中共江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刘锋万仁荣人口占全省五分之一,面积占全省四分之一,位于江西南部“八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经济欠发达的赣州地区,农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感到:单纯依靠“均田承包”搞家庭...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邹银煌  叶世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学敏  
深化农村改革的有益探索林学敏(山东省栖霞市人民政府)兴办农村合作社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途径,是组织广大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加快发展市场农业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栖霞市围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兴办农村合作社,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农村经济的发...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冯健  
随着建筑业竞争日益激烈,竞争焦点日益向成本价格集中,传统大型建筑企业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本文作者结合自己企业的实践,提出了“低成本竞争,高品质管理,追求长期均衡利益”的思路。作者不仅详细阐述了大型建筑企业在当前的条件下,如何保持和发挥好传统优势,应对成本价格竞争的挑战,更强调了大型建筑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面向未来进行深层次的结构调整。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理念贯穿始终。对于作者而言,“低成本竞争,高品质管理”,已经不是一个应对价格竞争的具体举措,而是一种融入企业管理的重要经营思想。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玲凤  
石化销售企业零售网点用工制度的改革是中国石化积极应对WTO的举措之一。浙江石油分公司通过推行零售网点劳务用工制度 ,建立健全多元化用工机制 ,达到了减少用工总量、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楚寅  罗辉  
基于国有企业改革、脱困与发展的现实需要 ,1 999年以来襄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动态股权制”的改革模式 ,并选择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国有企业进行改革试点。实践证明 ,动态股权制达到了国家增税、企业增效和职工增收的预期效果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普遍关注 ,并把这一改革称之为国企改革的“襄樊模式”。本文就动态股权制的基本概念、主要特点、制度安排和主要效用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理论阐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