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85)
- 2023(16424)
- 2022(13627)
- 2021(12622)
- 2020(10605)
- 2019(23677)
- 2018(23142)
- 2017(44793)
- 2016(24292)
- 2015(26728)
- 2014(26306)
- 2013(25937)
- 2012(23565)
- 2011(20879)
- 2010(21383)
- 2009(20730)
- 2008(20507)
- 2007(18730)
- 2006(16976)
- 2005(15641)
- 学科
- 业(101238)
- 管理(95215)
- 济(94321)
- 经济(94171)
- 企(91551)
- 企业(91551)
- 方法(38718)
- 财(38463)
- 业经(32962)
- 农(32599)
- 数学(29863)
- 数学方法(29591)
- 制(29499)
- 融(29135)
- 金融(29133)
- 中国(28850)
- 银(28835)
- 银行(28801)
- 行(27609)
- 务(27234)
- 财务(27179)
- 财务管理(27134)
- 企业财务(25837)
- 农业(23000)
- 策(20868)
- 体(19846)
- 技术(19285)
- 划(18300)
- 贸(18127)
- 贸易(18112)
- 机构
- 学院(341053)
- 大学(334333)
- 济(145001)
- 经济(141985)
- 管理(138266)
- 理学(116441)
- 理学院(115354)
- 管理学(113983)
- 管理学院(113321)
- 研究(107702)
- 中国(94694)
- 财(76984)
- 京(68999)
- 科学(60997)
- 农(59324)
- 财经(58305)
- 江(54317)
- 所(53540)
- 经(52896)
- 中心(52431)
- 业大(48575)
- 研究所(47387)
- 农业(46294)
- 经济学(43725)
- 北京(43113)
- 财经大学(43030)
- 州(42912)
- 经济学院(39435)
- 商学(39054)
- 商学院(38692)
- 基金
- 项目(214879)
- 科学(170405)
- 研究(158693)
- 基金(157584)
- 家(135938)
- 国家(134650)
- 科学基金(117422)
- 社会(103264)
- 社会科(98119)
- 社会科学(98093)
- 省(84840)
- 基金项目(82908)
- 自然(75107)
- 自然科(73407)
- 自然科学(73387)
- 自然科学基金(72197)
- 教育(71470)
- 划(69736)
- 资助(64118)
- 编号(63559)
- 成果(51380)
- 创(48055)
- 重点(47789)
- 部(47647)
- 发(45666)
- 制(45659)
- 业(45008)
- 创新(44210)
- 课题(43718)
- 国家社会(42684)
- 期刊
- 济(169498)
- 经济(169498)
- 研究(102397)
- 中国(72282)
- 财(66016)
- 管理(58748)
- 农(56088)
- 融(51763)
- 金融(51763)
- 学报(47849)
- 科学(45849)
- 大学(37583)
- 农业(36682)
- 学学(36048)
- 财经(30080)
- 业经(29368)
- 技术(29348)
- 教育(28419)
- 经济研究(25983)
- 经(25783)
- 业(22314)
- 问题(21188)
- 财会(18800)
- 技术经济(17980)
- 现代(17432)
- 贸(17262)
- 会计(16477)
- 商业(16115)
- 国际(16043)
- 理论(15987)
共检索到535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廉士昌 杨学道 赵成良
企业改制对金融债权管理的影响及对策廉士昌杨学道赵成良一、企业改制对金融债权管理的影响及金融债权管理中的问题企业改制是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步骤,它对于搞活搞好国有、集体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我国的现实国情所决定,各种所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沈筱曼 黄清 吴筠 边宏琪 吴细保 罗贺飞
4月10日,人民银行召开党委会和司局级党员干部会议。会议强调,今后一段时期,各级人民银行要认真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以纠正和打击逃废银行债务为重点,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社会信用秩序,切实维护金融债权。在此之前,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银行监管处在认真做好监管工作的同时,积极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刊发的是该处课题组在对某市逃废债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后撰写的调查报告,反映了企业借改制之机逃废银行债务的种种表现,并分析了其原因,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值得一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永山 徐有林 刘青云 陈波
对加强企业改制中金融债权管理的思考王永山徐有林刘青云陈波1997年,湖北省十堰市被国务院纳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城市之一。对此,市委、市政府为加快企业改革步伐,促进企业改革健康顺利的进行,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小企业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这对农行加...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光协 阙方平 向圣俊 朱华 景宏
国企在改制过程中逃废银行债务问题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难题 ,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支持企业改制与维护金融债权的统一性 ,并从经济学角度对企业改制逃废债行为进行了分析 ,认为逃废债是企业产权明晰化内在要求的必然体现 ,是企业权衡改制成本与收益后作出的一种利己选择 ,也是企业、银行、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多方博弈的结果。为此提出了实现二者兼容性的对策与思路。
关键词:
统一性 成本收益分析 博弈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谭龙生 吴显龙
金融债权不仅是金融机构与借款企业双方权利与义务对等的简单的信用关系,逃废金融债务也不仅是经济金融活动中的一般问题,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金融机制状况、法制环境及法人与公民的信用和道德水准。企业逃废金融债务一直是困扰金融业的一种顽症,也是影响金融资产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作者通过对基层金融机构金融债权管理问题的剖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债权 司法缺陷 维权闸门 逃债制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边维刚 危勇 曾爱婷
近年来,金融部门在建立和完善金融债权管理制度,打击逃废银行债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本文在对金融债权管理现状、影响因素、面临形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探寻提高金融债权管理有效性的现实途径,以配合当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信用秩序的重要工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瑶南 韦荣真
目前,社会信用观念淡薄,信用状况恶化,企业逃废金融债务蔓延,已成为危及金融业稳健运行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企业逃废金融债务的主要形式和原因1.企业债信观念淡薄,借破产逃废金融债务。有的破产企业未经批准,用应当偿还银行贷款的资产作为安置职工费用;有的利用国家鼓励企业改制之机,将贷款悬挂在空壳企业,毫无资产清偿;或以分业承包、租赁、兼并等各种形式逃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伟武 符一帆
一、逃废债的主要手段 (一)利用改制机会逃废债。由于历史等原因,一部分企业长期存在信用意识差的问题,对于银行贷款“敢借、敢用、敢不还”的思想在部分企业中存在,加上信用环境恶化,扭曲了银企之间的信用关系,导致一部分企业出于各种利益考虑,利用各种兼并、承包、破产、改制等机会逃废银行债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锋
做好维护金融债权工作是当前一个重要而棘手的问题。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维权工作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并对做好维权工作从维权理念、法规、机制、平台、合力和方式六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债权 维护 障碍 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宏升 郝能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龚家慧
依据我国《企业破产法》,对企业拯救主要采取重组与和解两种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具有较高拯救价值的企业实现重组或和解的效果不够理想,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企业在破产处置过程中长时间的停业加剧了资产贬损和资源浪费,从而使得破产企业错失重生的有利窗口期。为此,应当高度重视企业破产处置过程中的继续生产经营问题,通过维持破产企业有效资产的持续运营来促使企业的整体价值提升,达到资产保值、职工稳定、收益增加和企业重生的目的。目前,破产企业的继续生产经营并未在司法实践中得到推广和应用,还面临着各种现实因素的制约和制度缺陷的限制,主要表现为理念尚未确立、债务主体怠于拯救、权利主体利益对峙、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综合服务保障缺位。针对上述制约因素,一是要树立和强化企业"破产不停产"的理念,不能简单地从企业角度看待破产,而是应当将其视为一种金融现象进行分析并有效应对,以化解金融债权风险;二是要优化企业"破产不停产"的制度架构,完善破产企业金融风险控制机制,建立债务人申请破产义务制度,健全企业集团破产集中管辖制度;三是要培育和发展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确保综合评估的中立性和科学性,将综合评估报告作为法院判定破产企业继续生产经营的主要依据,以避免决策失误令债权人利益受损和新矛盾出现。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安平
企业采取虚假破产等形式恶意破产逃债的行为,严重损害了银行等债权人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诚实信用的市场规则,并可能埋下金融危机的巨大隐患。应建立企业破产预警制度、实行破产案件异地管辖、完善破产障碍制度、完善征信系统等措施,遏制企业恶意破产逃债,保全金融债权。
关键词:
恶意 破产 金融债权 保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